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心灵】她以月光敬故乡(随笔)

编辑推荐 【心灵】她以月光敬故乡(随笔)


作者:赖辉 白丁,15.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0发表时间:2025-10-13 13:23:11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
   客家童谣的调子一出来,就像老家灶台上刚蒸好的米糕,热腾腾的气息裹着熟悉的香味,一下子就把人拽回到李文芬老师笔下的河源客家乡村。作为一名客家人,我当然懂得,她的《月光谣》哪里是在写文章,分明是把童年记忆里的日头、田埂、围屋的炊烟都细细拆开来,再用一缕缕月光线一针一针缝成了布。那布上绣着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是客家人的日子,是阿婆在井边捶衣裳的木槌声,是孩童在晒谷场追蜻蜓的笑声,是围屋天井里漏下来的明月光。可偏偏就是这些不起眼的日常,藏着最扎实的客家味。她写改革开放时的乡村,不喊口号,只写村口突然多出来的摩托车,写年轻人行李箱上贴的城市标签,写老阿公对着新修的水泥路念叨旧石板——城市与乡村的蝶变,就这么藏在柴米油盐里,既有客家文化的老底子,又带着现代化的新气息,让人读着读着就懂了她对客家文化的心思。
   我们都是客家人,我头一回见李文芬老师是在龙华作家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上。那时候我是会员代表,还当监票人,总监票人是王先琳,跟我一起监票的还有郑玄,计票的是朱明勇和晏小兰。会场里人多,差不多有两百个,楚桥也来了,还拍了照片。我远远看着她,心想这就是李文芬啊——典型的客家妹子模样啊,看上去话不多,笑起来浅浅的,再仔细看,身上透着股现代才女的劲儿,真是个“客家靓妹”。听旁边文友说,她是写儿童文学的,还是个老师。
   第二次跟她有交集,是2022年10月15日。那天深圳市龙华区作家协会举办“喜迎二十大”歌颂祖国诗歌朗诵会,我和她的作品都选上了。听说李银辉老师的儿子还朗诵了我们的文字,具体有哪些节目不太清楚,日子一长,好多细节都模糊了,只记得好像有《月光谣》这首。
   第三次见着她,是在清平古墟。段老师后来写过,说文芬从大浪过来一趟不容易,地铁得换好几回,光单程就折腾两小时。但在我的印象中,她生活在龙华,难道她大浪还有一套房?不知道是我记错了还是段老师记错了,又或者她真的还有一套房。她还为那回的相遇写了篇《永兴桥上的卖书人》。
   这两天我读了她的《时间的礼物》,觉得她的文字像沾了露水的草叶,带着诗意,又满是细腻。她不直接说乡愁,只写故乡的自然景象、细碎情感和平凡日子。这些经她一写,就有了生命力,一读就能感觉到字里行间的温度。
   她的作品里满是客家文化的根,方言时不时冒出来,那些饮食、围屋建筑像飘着的烟火气。她能把抽象的情感掰成具体的样子,让人一看就懂。听说她教书的时候,总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看生活,让他们写自然里的花花草草,写身边人的一言一行,讲课很有感染力,作品深受孩子们喜欢。
   个人觉得,李文芬的笔是蘸着月光和乡愁在写,她把当代的文化和生活里的智慧都揉进了孩子们喜欢的故事里,就像她写的《月光谣》,童谣还在唱,月光还在照,客家的文化也还在她的文字里闪闪发光。
   她用月光敬故乡,敬那些藏在文字里的客家日子,愿咱们的客家文化能像月光一样亮堂堂的,永照海内外。

共 12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这笔流畅,讲述清晰的随笔。作者以李文芬老师关于客家世界及日常生活的动人文字为引,抒发自己对客家文化的认同及感悟。作品对李文芬老师笔下的风景进行了描述,给读者带来了新的感受。在这篇随笔中,作者讲述了与李老师的三次交集,三次不一样的相遇让作者感受到李文芬这位客家女作家的风采,藏在作家文字深处的生活日常和蕴含着乡愁的月光,正是文化传承的生动展现。【编辑:透明秋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10-13 13:24:34
  拜读温润的作品,为佳作点赞!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10-13 13:26:32
  感谢赐稿。首发作品请注明【原创首发】字样。非首发作品请不要投稿。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10-13 13:26:58
  恭祝创作丰收!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