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风】故乡吟(散文)
余仗剑遨游四海,遍历九州烟霞,看尽长安花繁,赏遍江南水软。然万水千山踏遍,终难忘那方生我养我的故土——它是我生命最初的摇篮,是我成长路上最坚实的依托,更是我漂泊岁月里永恒的情感归宿。那份深埋心底的眷恋,恰似衣襟上的月光,如影随形,从未消散。每至夜深人静,念及故乡的一草一木,便觉心驰神往,那份滚烫的思念,纵是铁石心肠,也难掩其汹涌。今时今日,秋风卷着枯叶掠过窗棂,阶前白露凝结成霜,寒凉浸透衣衫,也勾起了满腔乡愁。遂执起笔来,略抒胸臆,以表这份深入骨髓的思乡之切。
故乡乃吾祖祖辈辈栖息之地,藏于群山褶皱间,如一幅晕染着烟火气的水墨长卷。那里的山川秀美得不加修饰,青峦叠嶂如巨龙蜿蜒,峰巅常绕着轻纱般的云雾,时而聚拢,时而散开,仿佛天地间最灵动的呼吸。山间草木葱郁,春有新茶吐绿,夏有翠竹摇风,秋有红枫似火,冬有寒梅傲雪,四季皆有生机流转。一条清溪自山涧奔涌而出,宛如碧玉雕琢的玉带,绕着村落缓缓流淌,溪水潺潺,似母亲的呢喃,清脆悦耳,日夜不息。清晨时分,鸟鸣啾啾从林间传来,或清脆婉转,或低沉悠扬,伴着晨雾弥漫;午后和风拂面,携着草木的清香与泥土的芬芳,送来丝丝凉意,沁得人满心舒畅。
春日里,野花开遍田埂与山坡,粉的桃花、白的梨花、黄的油菜花,还有不知名的小紫花,热热闹闹地挤在一起,香气四溢,随风飘满整个村落,吸入肺腑,只觉心脾皆被浸润得柔软。夏夜中,明月高悬于墨色天幕,清辉如银纱般洒满林间,树叶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偶有蝉鸣与蛙声交织,却更显幽静宜人。孩童们提着灯笼在树下追逐,大人则搬着竹椅坐在院坝,摇着蒲扇闲话家常,时光便在这般惬意中缓缓流淌。秋风起时,稻田翻涌着金色的浪涛,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秸秆,空气中满是稻谷的清香;果园里,苹果红透了脸颊,梨子挂着晨露,硕果累累的枝头,承载着农人数月劳作的喜悦。冬日雪舞,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落下,将山川、田野、房屋都裹上一层洁白的银装,大地一片静谧,唯有雪花簌簌飘落的声音,祥和得让人不忍惊扰。四时更迭,景色各异,每一帧画面,都藏着说不尽的乐趣与温情。
忆及吾少时,最是无忧无虑。常与邻村孩童嬉戏于田野之间,春日追着蝴蝶跑过绿油油的麦田,夏日光着脚丫在溪水里摸鱼虾,秋日爬上果树摘果子,冬日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清脆的笑声洒满村落的每个角落,盈耳不绝。有时也会约着伙伴登高望远,站在山顶俯瞰,群山如黛,层层叠叠延伸至天际,云雾在山间缭绕,宛如仙境;夕阳西下时,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将云朵染成橘红、玫粉、金黄,归鸟排着队掠过霞光,朝着林间飞去;村落里,炊烟袅袅从各家屋顶升起,带着饭菜的香气,在暮色中缓缓散开。村中父老,性情皆淳朴善良,男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握着锄头在田里耕耘;女人们则在家中纺线织布、烧火做饭,将日子过得井井有条。他们以耕读为业,闲暇时便教孩童们识字读书,邻里之间互帮互助,谁家有了难事,众人皆会伸出援手,整个村落和睦共处,其乐融融,那份纯粹的温情,是世间任何繁华都无法替代的。
及长,为求学问,不得不背起行囊,负笈求学,远离桑梓。在外求学的日子里,虽得以广交天下贤士,与他们谈经论道、切磋学问;也得以博览古今之书,在墨香中探寻先贤智慧,眼界日渐开阔。然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却未尝稍减,反而随着岁月流转,愈发浓烈。每至佳节,看着他人阖家团圆,那份思乡之情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倍思亲故。虽年少离家,乡音却早已刻入骨髓,偶尔在异乡听到熟悉的方言,便会驻足良久,仿佛瞬间回到了故乡的街巷;夜深时,常遥想家中老母,是否正倚着门框,望着村口的小路,盼着我归来的身影;也念着兄弟姊妹,何时能再围坐一堂,共叙天伦之乐。这般情景,常在梦中浮现,醒来时眼角已挂满泪痕,令人怅然不已。
故乡之食,更是刻在味蕾深处的记忆,纵是山珍海味,也难及故乡粗茶淡饭的滋味。清晨,母亲煮的玉米粥冒着热气,就着自家腌的萝卜干,简单却暖胃;中午,蒸一碗腊肉,油脂浸透米饭,香气能飘出半条街;傍晚,炒一盘自家种的青菜,清爽可口。尤其是故乡的“三点水”与“十大碗”,更是宴席上的珍品。“三点水”每出凉、热、素、荤四菜时,间以清甜的米酒羹、鲜嫩的羊肉汤、肥而不腻的猪蹄煲,让食者遍噹人间美味,甜辣酸咸入口,甘醇香厚暖胃;口齿生香,浑身舒坦。“十大碗”则是十道特色菜肴,有酥烂入味的红烧肉、外焦里嫩的小酥肉、鲜香浓郁的炖鸡汤、酸辣开胃的酸菜鱼,还有造型精致的红薯丸子、软糯香甜的糯米饭……每一道菜都经过精心烹制,烹炸煎煮各有讲究,色香味俱全,端上桌时,满桌香气扑鼻,令人食欲难遏。如今身在异乡,每每思及这些美味,便心生向往,渴望能再次回到故乡,坐在熟悉的餐桌前,品尝那刻在记忆里的熟悉味道。
今者归来,踏上故乡的土地,山川草木依旧,清溪仍在流淌,古树仍在挺立,仿佛一切都还是当年的模样。然人事已非,曾经熟悉的亲朋,或已离世,或远走他乡,星散各地,村落里少了往日的热闹,多了几分冷寂。走在空荡荡的街巷,看着斑驳的墙壁与紧闭的木门,心中满是怅惘。虽山川草木犹似当年,可吾辈已不再年轻,鬓角添了白发,眼角刻了皱纹,曾经的壮志豪情,也在岁月的打磨下渐渐黯淡,只剩壮志难酬的遗憾。悲夫!人生如梦,短短数十载,恍如一瞬;岁月如流,带走了青春,也改变了太多人和事。这份沉甸甸的故乡之情,又该如何排解忧愁?唯有将满腔心绪化作笔墨,吟咏成篇,以寄这份无尽的乡愁。
幸得几位发小听闻我归来的消息,虽已年迈,拄着拐杖,双腿颤栗难支,却仍执意从家中赶来迎接。见到他们的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儿时一起嬉戏打闹的场景涌上心头,那份纯粹的情谊,历经岁月冲刷,依旧温暖如初。我们遂欢聚一堂,在老屋里摆上简单的酒菜,把酒言欢,共话桑麻,聊起儿时的趣事,说起这些年的经历,笑声与叹息交织,那份久违的温馨与欢乐,宛如昨日重现,暂时冲淡了心中的怅惘。
唉!故乡的山水,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故乡的亲人,是我心中最暖的牵挂;故乡的美食,是我味蕾最难忘的记忆。这份对故乡的深情,早已融入血脉,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愿吾辈之人,无论走得多远,都勿忘故乡之根,记得自己从何处来;常怀感恩之心,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念故乡的哺育之情,以实际行动回报这份深情。也愿故乡之景,永远如这般秀美动人,永驻人间;愿故乡之情,能跨越岁月与距离,流传千古,温暖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