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养儿小传(随笔)
一
结婚那年,我二十三岁。我们的小家并不富裕,计划着先奋斗几年,等日后有了些许经济基础再要孩子,这样就可以有一个更好的起点。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我还没有做好当母亲的准备,你就像天使一般降临到了人间。
你出生时,正值寒冬。然你的降生是驱散严寒的暖阳,让暗淡的生活充满了光和热。看到新出生的儿子,初为人父的你爸,激动得彻夜难眠。他为你取名为“佳”,寓意美好出众。我为你取名为“晨”,象征朝阳初升。希望你的人生如清晨阳光般温暖明亮,一路繁花,前程似锦。
真的,那时,就是这一个字的名字,都是我们的幸福。
你从小便聪慧懂事,乖巧得让人心疼。除了饿了、困了,几乎从不哭闹。别人跟你说话时,你虽还不会回应,却睁着大眼睛认真地看着,那么专注,小嘴也跟着一张一合,就在这样的模仿中,你渐渐地学会咿呀学语。再大点儿,我给你买了儿童绘本,绘本里的每个故事你都是百听不厌。不但听会了,还要一遍又一遍地讲给我听。虽说讲得不完整,但架不住热情啊,不听都不行。回顾过去,看着你一天天成长,我的内心升腾着作为母亲的自豪感。
或许,这些关于你的叙事,毫无特色,几乎每个孩子都一样,但就是这样的“一样”,给了每一个做母亲一样的幸福。
二
你一岁多时,爷爷离世,奶奶又眼睛视物不便。家里没老人帮忙照顾,我没办法出去工作,只能在村里承包些土地,种上些经济作物贴补家用,那是最艰难的一段岁月。但因为有你,我们觉得每日劳作都是值得。播种和抢收都是花钱雇人还算好说,可庄稼不仅仅只有播种和收获,期间还需要管理。没办法,管理只能自己来。趁着早起的凉快,我先带着你下地干活,蛇皮袋子、小玩具、水壶、饼干,一样不能少。到了田地里,把你安置在蛇皮袋子上,让你在我的视线范围内边吃边玩。等太阳晒得有些蒸腾,再带着你回家做饭,错过晌午气温最高的时候。下午太阳偏西田地里又出现了小小的你,有时安静,有时调皮。
你就像一首诗,一个快乐的音符,再累我都觉得是愉快。
你由于年龄小,时有发生好心办坏事的事情,让我苦笑不得。那次我带你去辣椒地里给辣椒秧子间苗,刚开始还没有什么,你坐在地里一边吃零食,一边看蚂蚁搬家。我还觉得你挺好,真懂事儿,半点儿都不用我操心。干完一趟回来,虽然你在那儿不远处玩,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果然,到你身边我才发现,原来你不是在玩,而是在模仿我干活儿。只是,原本我间好的辣椒苗,被你又重新间了一遍。朝天椒成片种植,每穴至少要种五六棵,结果大约一间屋子面积的朝天椒,被你薅成一穴一棵。弄了一个小花脸儿也不自知,洋洋得意地向我邀功,等待我的夸奖。此情此景,我真的只能无语问苍穹。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很多,当时苦中作乐,现在回忆起来满腹心酸,总觉得有点亏欠那个小小的你。
你六岁上学前班,性格阳光,求知欲强。上课时,在班级里认真听课,积极发言,下课了,喜欢交朋友,在校园里快乐地玩耍,为人随和,又乐于助人,深受老师同学的喜欢。
冬天是感冒的高发季节,学前班一大半孩子不去上课,有些是真的生病在家,有些是家长觉得孩子小怕传染,所以也不去。我也犹豫着要不要给你请假:“晨儿,学校教室冷,会冻感冒了,等天气暖和了再去上学吧!”你却认真地说:“教室不冷呀!现在同学少,我们几个都在老师的办公室上课。”过了几天,你又告诉我,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还把平时不轻易拿出来的玩具都让你们随便玩。直到整个学前班就剩下你和金宇两个孩子,老师才劝你们暂时回家。
是坚持,还是玩趣让你上学?作为母亲,我看到了将来的你,一定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好苗子。每个母亲都会发生这样的联想。
上了小学,你认识的字更多了,想要求知的渴望更强了。然而有些问题我给不了你标准的答案,于是我就带着你去城里图书馆办借书卡。每个星期雷打不动带着你去借书还书,每次只能借两本书,而你要看的书不止两本。经常是一屁股坐在图书馆,半晌不出来,先看个够,再带走最想要的。
家在农村,图书馆在城里,借书还书不是很方便,此乃其一。其二,你学习到知识越多,发现自己不知道的更多。于是就有了咱家的第一台电脑,还是用你的压岁钱购置的。尽管它现在早已退休,但它见证了你走过的路程。
家,不在于房子多大,景色多美,而是一种感觉。
家,不是想象中的模样,而是记忆里真实的温度!
三
我们的家三代同堂,每天灯火可亲,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家长里短,谈笑风生,温暖相随,美好绵长,那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光。然而,什么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你三年级的时候,你爸也从时间不固定地跑出租,转变成时间固定的开校车。他有足够的时间接送上学。你的成绩在年级里也一直名列前茅,我便放心在外打工,算是让原本平静的生活荡起一圈涟漪。
我离家打工,晚上才能回家。累了一天的身体疲惫不堪,对于你的学习我真的是有心无力。最初那两年,你四五年级时,我晚上回家了,你也写完作业睡着了。唉!后来,上中学了,课业负担重了,我倒是想陪着你,可没陪多久,你没困我先支撑不住了。为了不影响你学习,只好我先睡了。尽管,你已经很努力学习了,但怎么说呢?只能说我的眼界还是浅了。因为我以前以为你只是和本校学生挣资源,直到后来连着几次老师都找我谈话,跟我分析前景,我才恍然。不光是有本地学生,还有很多优秀的外省蓝印生。唉!都是天津录取率造成闹的,无形中抢占了本地学生的升学名额。让我给你想办法提升学习成绩,努力冲刺进入重点高中。不想说竞争太激烈了,只能说我和你都尽了全力了。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三分之差失之交臂。
也许是不甘心,也许是觉得委屈,或许只是单纯地想——不蒸馒头争口气。进入高中的你更加拼搏,别人还沉浸在难得的假期放松中,你就把高中的课本借来预习。
求学之路从来都不坦途,不知是老天的考验,还是想让你弯道超车。疫情席卷了三年,时好时坏,学校被迫改革。有时线上网课,有时线下教学,也有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教学节奏被绞得稀碎。高中的课业本就繁重,线下面对面教学反映稍微慢就跟不上节奏,更何况网课?这就非常考验每个人的自律和毅力。那段时间,听其他家长反映,在家上网课,不是挂机睡着啦,就是上课迟到了,即便偷懒也不会被发现。别人有家长在家监督学习,我却因为工作的原因,没能陪在你身边,我的心忐忑不安,但又无能为力。还好,还好,是危机也是机遇,你没有迷失了自我,而是凭着自己的毅力摸爬滚打,终于实现了弯道超车,高考成绩更是超越了很多重点高中的学生。
如今,你在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已经求学三年,国庆放假回家,跟我谈起关于考研,关于参赛,关于未来规划。我知道——浅水养不出真龙,你终要走向更宽广的天地。我给提供不了多好的建议和方案,只能精神上支持你和物质上帮助你。
孩子,就像雏鸟,总有一天,他要长大,当羽毛变得丰满,他就要学会独自飞翔,这是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作为母亲,是时候该放手了,世界很大,去闯吧!去拥抱属于你自己的那片天空。
如果不懂得这种累着苦着的幸福,一下子就从母亲的脸上看出了沧桑。沧海遗珠,是我理解的母亲幸福。我们的幸福是埋在时光里,母亲们应该懂得去捡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