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春秋】怅惘

编辑推荐 【春秋】怅惘


作者:寸心知 白丁,29.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5发表时间:2025-10-14 19:13:26


   刚调回老家时,牯子35岁,还算身强力壮,于是不无得意地跟小时候的伙伴们说:“等到我退休了,我就回来去后山砍柴,挑百把斤的柴担,既锻炼身体,又解决燃料问题,一举两得呢!”解放有些不以为然:“牯子啊,60岁才退休,到时候你还能爬山?就算能爬,你还挑得起百把斤?我看不一定吧。”牯子拍了拍胸脯,把胳膊肘弯了弯,凸显出两条硬邦邦的肱头肌,说:“行,肯定行!”解放笑笑,说:“好,现在说为时尚早呢,希望如此吧。”
   如今,牯子退休了,到公园里跑跑步、散散步还行,回到乡下老家,解放又提起砍柴这个话题,牯子只能笑笑,知道自己要再爬白云山去砍柴明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红旗也说:“牯子,你现在不是退休了吗?还去白云山跑一趟,砍担柴怎么样?”牯子又一下子被激起来了:“那好,一起去!”红旗不接茬:“还是算了吧,好汉不提当年勇,我是不行了,你也怕是‘狐狸莫笑猫’,不行了。再说,现在谁家还烧柴?都烧电、烧气,烧煤的也不多了。原来住在白云山上的野猫公等几户人家,出门就是柴,世世代代都烧柴,现在也赶时髦烧起气来,每个月到山下气站拖两罐气上去,说是不想烧柴了,要紧跟形势,省得累死累活的砍柴。再退一步说,现在去白云山的路都没了,遮天蔽日的,猫都钻不进去,怎么去砍柴?!”牯子不相信:“路怎么会没了?”解放说:“你们真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过去成天喊着嚷着封山育林,就是封不住,大伙总不能吃生的吧。如今基本不烧柴了,就没人砍柴,柴呀草呀疯长起来,山自然就封住了。谁也不想砍树砍柴了。我们去山上的路都是被树木竹子和灌木丛、茅草霸占了,长得一个多人高,钻到里面都看不见天,走不了啦。所以别想了,还是好好健身,争取长命百岁吧。”牯子愕然。
   李放心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他说:“牯子叔,不要光看山上,你也看看田野,我们村除了四面是山,中间也是个不小的盆地,一马平川。光我们福源片就有一千多亩水田,水源也好,却抛荒了不少。很可惜呀。”牯子扫视了一眼,大部分田里种了稻子,垂头弯腰,沉甸甸的,丰收在望。但确实有一些水田没种水稻,长满了乱七八糟的杂草。牯子心里一沉,追问:“怎么回事呢?”解放、红旗不约而同答道:“时代不同了,光种水稻赚不到钱,年轻人都去广东、上海打工去了,家里都是留守妇女、儿童、老人,人称‘386199部队’,没劳力侍弄庄稼,怎么不抛荒呢?但愿上面号召的乡村振兴能下实际功夫,不然农村的情况难说呢。”李放心插嘴说:“也只有我这样站着不长、跌着不响的才留在家里,我是不放心,也不甘心让这个老家破败了啊!”听着大伙议论纷纷,牯子禁不住忧心忡忡起来。
   在县城,牯子蹲守机关,已难得隔三差五深入农村了解实情了,听到领导说的多是形势大好,不是小好。到处莺歌燕舞,喜气洋洋加上热气腾腾,每年都说种植水稻比前一年增加多少亩,增产多少吨。是不是真的,说不清楚。但是干部、记者、统计部门总要有根据呀,总不能摸脑袋乱蒙吧。又比如高考,每年都捷报频传,说是比上年考上本科的增加多少人,增加百分之几,创历史新高,还有几人考上北大清华,向县委县政府报喜云云。这也应该是真的吧?可是建国、解放、红旗和老乡们不以为然,说:“我看不至于那么好吧?我们听说考上北大清华的,都是照顾我们山区县贫困县的,加了50分才考上,并不是‘硬挺硬’的真功夫呢。”牯子问:“这是真的?我都不知道。”解放说:“牯子,你不知道的多着呢。现在连我们这些拱泥巴的都知道官场的潜规则,叫‘数字出官,官出数字’,有的人可不像你牯子,‘天上落点雨,地上有个痕’,而是凭空想象,夸大其词,把成绩说得天大,把问题说得没了。不信?你看看我们福源片荒了多少亩稻田就明白了。”
   红旗接过话茬说:“解放说的没错,就是这样。仔细想想也可以理解。以前在我们乡上搞书记的廖坤,就是靠一哄二骗到县里当上副县长的,后来还去外县当了县长,现在好像当上县委书记了,厉害呀!”建国继续讲:“听说官场上流传这么一句话‘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肯定重用’,牯子,是这样吧?”牯子苦笑:“你们不当官,倒是满清楚嘛。我不懂,也不跑不送,就是靠本事靠干事过日子。我的臭脾气想来你们都清楚。”红旗充满同情数落牯子:“是啊,我们都知道,你是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这在官场是混不开的。社会上不是流传一副对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吗,你还得密切联系领导,报喜不报忧,才能得到重用。不过现在说已经过时了,你不过混了个副部长,就船到码头车到站,退休了。乡亲们都说,你牯子当年在恢复高考后第一个考上夏州大学,给公社保了没剃光头,又留校当了老师,后来作为人才引进回来了,当个县级领导也绰绰有余,可你还是一意孤行,最终搞个副部长,可惜了。要是辉煌有你那身本事,那就不会窝在我们县,恐怕早就到市里、省里辉煌腾达去了。”牯子说:“还是别乱说了,各有所长嘛。”
   解放意犹未尽,问道:“牯子,听说你还顶撞了县委高书记,是真的吧?”“也说不上顶撞,我就是实话实说,不愿意替别人背黑锅。”解放截住牯子:“你看嘛,俗话说‘牛硬损鼻,人硬损财’,你总是硬,让领导不舒服,怎么会提拔你?!说来说去,还是我们福源地土薄啊!”牯子听着这些昔日的好兄弟说得头头是道,有些怅惘,不明白他们怎么那么如数家珍,说得自己一愣一愣的。
   让弟兄们苦口婆心说了一通,牯子当然明白大家那恨铁不成钢的惋惜,更明白自己是‘生成的眉毛长成的痣’,难以改变。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倒海翻江起来。他不动声色地告诉大家:“你们说的,有些是对的,但很多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你们也知道,我一直在宣传部门工作,懂得‘宣传无小事’,要正面教育,弘扬主旋律、正能量。消极的负面的东西还是少说少议论为好。”解放和红旗摇了摇头,叹息道:“我们就知道牯子会跟我们讲一通大道理,果不其然。好了,大家散了吧。”
   牯子呆呆地站在那里,无言以对。儿时的伙伴们到如今还在谆谆告诫自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还是事后诸葛亮?亦或是恨铁不成钢?牯子说不清楚。有一点却是肯定的:关心自己。
   想到这里,牯子苦笑了,内心还是有那么些怅惘。
  

共 24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牯子的怅惘,是伙伴们“恨铁不成钢”的刺激;牯子其实是个出息了的人,只是没有登上高位。其实能做到牯子这样,也是很可以的了。因为凡人在世,做百姓的还是多数,那高高在上的只是少数,而多数人才是社会的基础。文章写得很有内涵,值得仔细阅读。【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