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收获】一日暴走太白山拔仙台(散文)
六月是我去太白山的季节,这个时候满山遍野的小叶紫杜鹃花要盛开了。
本次也是我第十次去太白山。原计划是想穿越的,我已经两年没有去南坡那边了,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和上帝花园都在那里,很想去看看。结果看天气预报,三天假期中只有第一天的端午太白山是晴天,后两天都有雨。决定要走一天了,突然升起想要走一日拔仙台的念头。这个念头也不是凭空而来。去年国庆节我走一日太白山时,遇到一位外地退休的女士,当时是下午两点,我才走到大文公庙上面的好汉坡。她见到我后不解地说:“我从拔仙台都下来了,你怎么才走到这里呢?上午九点时我在索道出站的广场见过你。”
这话让我大吃一惊,她都能上去又下来了?!女士见我惊讶接着说:“我们七个人都是退休的,全部上去了。看你应该是专业的,怎么才到这里呢?”这话让我陷入沉思。前几次来,我到了好汉坡就有“高反”,人像感冒一样,根本走不动。之前走两天穿越线路,到大爷海的六次,都是下午五点以后才到;走一日太白山时,有两次到大文公庙后,同伴们都说时间够到拔仙台原返,我都没有走过,知道自己根本不行,走一天到大爷海都累得要命,一日怎么能上去再下来。
这位女士让我知道,如果没有“高反”,一日拔仙台不是难事。尤其和她一起下山时,她根本就没有我走得快。再说了,几乎每次在山上都有游客说我是“专业”的。那我也不能浪得虚名,怎么都要证明一下吧!一日往返太白山拔仙台就是最佳选择。
端午当天,八点二十分到景区门口,看到那三面太白山标志旗帜,心里如第一次来时一样的兴奋,同样留下与其合影,然后才走进景区接待中心。今年与去年一样,游客没有疫情前人多,有可能是外地游客还没有到。事实也是如此,下午下山时,看到许多队伍正往大爷海赶路。今天的天气很好,蓝天白云,阳光明媚。乘索道上行,没有看到山顶上有云雾下来,依据经验判断,上站索道广场处应该没有云海。
走出包厢,我还是兴冲冲地走到广场东侧的观云海处碰碰运气,只看到山上白云堆秀,山谷一目了然。推测是上来晚了半个多小时,山谷里的云海,都被太阳晒得飘在山顶上了。没见云海,继续赶路。
上廊桥去天圆地方,这也是每次来必须走到的位置。这里也没有了三年前看到的景象了,那时候人多得照相排队,拍照时一排的相机对准一个方向,游客见缝插针般地挤着合照。那场景欢乐极了!在我看来,仙境中必需是有人的,正如“仙”是由人与山组成的。今天神仙(游客)稀少,少了些热闹气氛后意境也逊色了。
在南北分界碑前拍照后,走曲曲折折的栈道向上,在最高的转弯处,中华龙脊气势磅礴地进入视野,壮观无比。晴空之中,龙脊伴双翼,使三条山梁如起飞的巨龙一样盘亘在太白山上,巍峨雄壮,正驮云驾日,壮哉,美哉!
这时候,蓝天上布满洁白的云朵。有游客说云朵太多了,如同是天上的云海。这个比喻不为过。白云是蓝天的花朵。此刻的天空上花儿开满,与气势宏伟的太白山龙脊相互映衬,这太白山呀,美出了祥和与圣洁,美得让游客们停下来拍个不停,赞不绝口!
我更是觉得,是难得一见这么清晰地看到了中华龙脊的全貌。之前来,若是晴天,走到这里看到的都是雾遮山脊,或以山梁为界,左边浓雾席卷山谷漫上山坡,全是雾气缭绕,仙气笼罩;山顶右边蓝天白云,青山巍峨叠翠中。在我眼中,这爬上脊的雾气,应是夜晚顺山坡回到山谷休息的白云,正被太阳赶上天空。若遇阴雨天,天地一色皆是雾水,那是蓝天放假,白云歇息了。这会儿,太白山上空,满天似繁花的云朵,让我觉得今天的太白山太白了,这白是满天的白云装扮的,白得赏心悦目,清澈闪亮!美成了名副其实的太白山!
突然,白云像是听到号令一样,开始你追我赶地飘荡起来。见此,我赶紧用延时拍摄下披上云裳羽衣的太白山。这个画面美得无与伦比,震撼之极。也是这一刻的瞬息万变,坚定了我要走上拔仙台的决心,想要站在拔仙绝顶,一览大美太白山。
升起此念,一阵亢奋,快步走向保护区那个门头。看到“太白山保护区”的鲜红大字,心里就激动了。走进去就是开启正式的爬山了。在小文公庙例行进保护区登记时,我看了一下时间,还不到十点半,这个时间让我心里有底了,如果今天没有“高反”,至少能走到大爷海。之前走到这里都是中午十二点左右。我把这归结为到目前为止看到的风景,没有让我停下来长时间拍照的缘故。心想,有可能是山神在成全我,助我实现一日拔仙台。
下一个目标是大文公庙。向前走时,我在心里规划,一定要记住每处卡点所用的时间,这样可以算出来返回时间,合理安排后不至于赶不上下山索道。然而,如同心里有事就分心。这一次前往大文公庙的路上,几乎没有怎么拍照,大步流星往前走。如此这般,主要是这一程几乎没有白云流动,无风无雾,一直是阳光灿烂,蓝天白云映群山。更重要的是这一路鲜见杜鹃花开,枝下可见枯瓣。
到大文公庙,我用了近两个小时。走到大文公庙,无论再怎么想着赶路,大文公庙后面的观云海处一定要去看的。我兴冲冲地走过去,仍是没有看到云海,可那聚宝盆一样的山谷,一览无余地尽显仙境之美!还让人浮想联翩,想着那山中一定住着神仙,否则怎么会层峦叠嶂到天边。更为神奇的是绿色山谷中没有一缕云雾,两侧的山谷梁上却是长串的白云,正在轻飘慢摇,极像是闲云晒太阳,激发我也坐下来抒发闲情逸致,享时光正美。
观云海处没有看到云海,我便动身向好汉坡挺进。可是在经过大文公庙的院子时,心里的担忧不由自主,如同条件反射一样,之前的九次都是从这里开始“高反”的。我的高反极限是海拔三千五。大文公庙的海拔3511米。去年到大文公庙的时间也是不到十二点,可我连去大爷海都没有想。我知道自己会“高反”,上面的好汉坡海拔高于三千六。
往上拔高时还是觉得很吃力,但是没有明显感到随之袭上来的头晕。另外,之前在好汉坡上,回头看大文公庙,总能看到一堵神奇的雾墙,回回都有,次次基本形态完全相同,简直是神奇的存在。
那是从小文公庙通向大文公庙的这条约三公里长的山坡上全是雾,雾气又时淡时浓,游人在石海中的石径上如同是神仙驾雾而行,神秘极了。由于山脉在大文公庙前掉头拐向北面,而浓雾却过不去。更为奇特的是拐过的这边形成了山谷,即大文公庙观云海处,全是蓝天白云。这时候的浓雾在这个拐点源源不断地快速加入,向上积得又厚又高,雾墙一样接天连地拦住雾,活脱脱的成了以雾墙为界,一边混沌,一边通透的两个时空。其境堪称奇迹,如梦如幻!
可能是今日从小文公庙一路走来全是蓝天白云,就没有了雾墙。没有了,我还真不习惯。这一幕,更让我坚信是上帝助我实现心愿,那我更要抓紧了。走到好汉坡上的“好汉石”前,看到有驴友正在拍照,还没有离开的意思。我便没有停留,直接走了。心里想着要赶路,回来再补拍。走上好汉坡后,我觉得高反极微,不影响行动。同时看到了路牌标注,到拔仙台需一小时五十五分钟。这个时间,我肯定能在下午两点时登顶成功。
这个标注时间是常规用时,对于常年登山的我来说,只要没有高反,我一定能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事实也是如此,往拔仙台走的一路上,在每一个卡点位,我都是提前到达。用了不到一小时走到了大爷海。这时候才一点二十二分。
我选择了走东面近路上拔仙台。这条路我之前是没有走过的,这边比较陡,路却比大爷海西边要近十多分钟。走在通向拔仙台的石海中,看到一侧的大爷海时,心里还是很激动的。眼下实在没有时间过去了,远远地拍了一张合影就赶紧开爬了。
从这边上爬确实不好走,全是在极陡的石海中攀爬。同伴说太陡了,头都晕了。我说之前从西边夜爬时,总是觉得如果身体直起来,就会后仰滚落到大爷海里。今天是白天好多了。由于没有从这里上过,也不知道多久才能爬上去。一直都是抓紧时间往上攀,我更是没有任何高反,真是天助我也。之前高反严重,夜宿大爷海时难受得无法入睡。至于为什么本次高反极微,我归结为:一是思想高度集中,一直想着赶路。二是过去走得慢,到大文公庙都已经走了四个多小时,身体已经疲惫了,再继续在高海拔上爬,自然身体会产生反应。
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二十分钟后,爬上一块石头后,竟然到拔仙台的大梁上了!这可把我们兴奋得大喊起来。高兴一下后,并没有在大梁上多停留。边走边看拔仙台大梁,看到草甸还没有返绿,杜鹃花更是含苞待放,看样子花期应在下周之后了。
当看到拔仙台道观遗址的石垒围墙后,心里非常激动,想不到我竟然在正午到来,过去都是在看日出的大清早。相比之下,我觉得视觉效果没有夜色和霞光中更壮观,看清楚后,少了神秘。
我急匆匆地走进去,本想在石门口拍个合照,当看到大家都在急急地往里走,我便没有张口。进院子后,看到那块拔仙台卧碑后,我还是等着有驴友通过时拍了一张合影的。否则,今天这一趟真的全是赶路了。走进院子后面的拔仙台最高点,是传说中姜子牙封神的地方,也是拔仙台标志碑处。我看了一下时间,整好下午两点。也就是说,我用了四个小时登顶成功了!
这一时刻,很为自己骄傲!除了再一次来到拔仙台外,还有实现了一日登顶的愿望。当我与拔仙台标志碑合影时,我兴奋地说:虽然是第十次来太白山,第九次走上拔仙台,可心里还是与第一次来时一样的喜悦万分。
在秦岭最高的拔仙台上居高临下,北瞻:太白山上的中华龙脊雄伟壮观,半山腰上那条随山势贯穿石海的长长细路,从小文公庙直达拔仙台下,形似空中的一条长飘带,更似献给中华龙脊的哈达;南望,远眺到了三爷海的半个边时,心里也有些许的伤感。我喜欢的二爷海与三爷海,可以说是近在咫尺却没能走近相见,时间实在不够了。
等我拍照完南北面的风景,眨眼间拔仙台上被雾气笼罩了。这也是今天到此为止,第一次看到雾和走进雾里。雾中的拔仙台天地一色,灰暗成了“大白板”,山色不见。在此停留的一刻钟,把所有的心愿都实现了。这突然袭上来的浓雾,分明是在提醒我们快快返回,别耽误了下山。心领神会了,真是要谢谢神仙们了。
下撤时,本来说好是从大梁上下去,可是想到从那边走时间会多出十多分钟后,决定抄近路下去。下去还真快,用了十多分钟就下到了大爷海垭口。再一次远远地看大爷海,这时的大爷海与上来时完全不一样了,上去时看到的是晴空下的大爷海,一湖清水倒映山色。现在是“雾帐子”过来了,大爷海周围雾气缭绕,多了仙气,让我饱了眼福。可惜我还是不能走近大爷海,要在六点以前下到索道。
上来时走到这里,我用了近三个半小时,现在是两点半,虽说下山要快一些,但是总不能踩着点到吧。从大爷海垭口到好汉坡顶是一段上坡,比上来时多走了五分钟,还感到异常的累,即使这样也不敢休息。总算是咬牙到了坡顶,看到了大文公庙和来时的路后,心里稍微放松了一点点。
这时候的好汉坡上,比来时更漂亮了,湛蓝的天空上开满了千姿百态的洁白云朵,像是白云正在演出一样;三点半的阳光照得山色更美了,翠绿的山坡与山谷中,被飘过的云朵投下的影子绘出画布一样美,把光线是魔术大师展现得淋漓尽致,美轮美奂!使好汉坡上,如同盛大节日一样隆重,这隆重来自天空之美,白云之美,太白山龙脊之美。这仙境中的太白山啊,太白太美,太圣洁!身临其境,幸福得心花怒放!
我激动地走到好汉石,再一次站在上面,幸福地展开双臂,尽情地高喊道:“我又来做好汉啦!”我是真的高兴,不仅是为第十次来太白山,更为我能一日走上拔仙台而自豪!
当看到照片上的我,或坐或站在好汉石上,周围蓝天白云相伴,美似神仙时,心里的感动无以言表,真是美妙极了。这是我十次来到好汉坡景色最清晰,状态最好的一次,让我怎么不欣喜若狂呢!一切值得!
可我必须要离开这人间最美,要赶路了。就是这一刻,我知道一日拔仙台,不会有第二次了。这样的走法,使行程中始终贯穿着赶时间,“赶时间”成了今天一直要考虑的问题。否则,我一定会坐在坡上,好好地分享这仙境之美!
从大文公庙开始,几乎一路没有休息,快速赶路。结伴一起走的三位小男子,都没有跟上我的脚步。我也没有觉得累,是心累。直到五点二十走到小文公庙后,紧张的心情才放松下来。再有二十分钟就到索道了,时间有富裕。可能正是放松了,走到栈道时累得头都不想抬了,完全是咬牙上去。五点四十二分到达索道站。
至此,完成了一日往返拔仙台。在尽赏太白山美景的同时,证明自己还算是位“强驴”,在爬山的这条路上,还能走得更远!我选择登山,只为尽赏沿途风景。太白山太美了,我会来了再来!
2023/6/22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