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水】雾锁清晨(散文)
晨雾像一层轻纱,缓缓地笼罩着庭院和村庄。远处的房屋、树木都变得模糊起来,整个世界沉浸在一种朦胧的虚幻中。在雾中,几株绿色的白菜却格外醒目。它们肩并肩靠在一起,绿得那样真实,那样鲜亮,仿佛在无声地对抗着周围的虚幻。
它们没有人类的焦躁与悲欢,超脱了喜怒哀乐的羁绊,完全融入了广阔天地。面对从容安然的绿色生命,心中五味杂陈。我自愧没有绿色生命的坚韧,没有它们无所畏惧,穿透星空,走向光明的勇气和力量。
刷地一下,一道明亮的灯光从墙的那边直刺过来,沉闷的雾气开始翻滚,蒸腾,从沉寂的静默者变成了不安分的孩子,肆意冲向任意一个角落,仿佛将整个世界纳入它们的掌控之中,慑于它们的威力,整个世界保持着沉默。星光隐没了,树木藏身了,就连人的思想也禁锢在肉体中,不敢穿越眼前的迷茫去到达村庄以外的世界。
灯光的威力消减了许多,它再也打不到对面的房顶,更别说能照亮邻家房顶上晒着的花生了。它似乎就是一个布景,一个折射出雾气的疯狂与傲慢的布景。
哐啷,哐啷,忽然听到了开门声,原来这雾气阻挡不了声音的传播。夜原本是寂静的,没有推门的声音,便是一个沉沉的梦的世界。人正困顿于南柯一梦中,所有与人一样能够奔跑,跳跃的生命似乎这一刻都被梦包裹。
邻居打破了夜梦的羁绊,这是他体内某种力量将他唤醒。从梦中醒来,又要开始一天的工作。他的手机铃声响起,老板打电话说今天雾气大,让他早点出发,以免耽误上班时间。他忙不迭地答应着,说先不吃饭了,等到达工地再简单地吃点就行了。
上班的人最有时间观念,我听到了他推开院门,摩托车启动的声音。渐渐地,一切又归之宁静,剩下的就是梦里的虚幻。突然,一声,两声……连绵不断的鸡叫声此起彼伏,“雄鸡一唱天下白”,伟人的诗句随之闯入脑海中。是啊,天就要亮了,梦境就要退却,这弥天的雾气是否也要退出呢?
我又低头凝视脚下的绿色生灵,它们似乎安静地和我对望,耳畔隐隐约约传来带着湿气的佛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自认为没有它们超凡脱俗,也不可能从尘俗中解脱出来。
鸡叫三遍后,我也不愿回到屋子里,我感觉到了身上落下的湿气,感觉到了雾气也把我当成了一株小草,一棵小树,把它的爱恨情仇一览无余地传递给我。
于是,我似乎化身为屋外世界的任何一种事物,与自然结缘,融入。黑色的屋顶,就像黑色的眼睛,雾气阻挡不了我们交汇的目光,可那是僵硬、木讷的眼神。虽然它们给我们遮风挡雨,可岁月斑驳中,它们也在衰老,裂缝侵蚀它的身体,却一层层增添了历史的光泽。里面的她正在酣睡,就让她的梦长一点,再长一点吧!白天捡花生的精彩场面在梦中重新上演,灿烂的阳光,幸福的笑脸,刨向泥土中的小挠子,兴高采烈地炫耀着。真实的画面,强烈的色彩对比,才是人类和大自然心有灵犀的默契,如同梵高《拾麦者》和《向日葵》的笔法,色调丰富而简约,作品的冲击力让灵魂震撼。
雾锁楼台,雾锁烟林,那唯有诗人才有的沉郁色调,似乎在她的梦里失效了。
我不想用灯光戳破她的梦境,更不想有丝毫的阴沉把她的梦浸湿。房屋,阻挡了沉重的雾气,更是让一个劳累的人释放真正的自己。
我在屋外,愿意在苍茫中迷失自己,什么城堡、楼台,明天和过往,都被这灰蒙蒙混为一体了。公鸡清晰的打鸣声预示着黎明的到来,可这黎明里,还有多少混沌的思想不愿挣脱,不愿奔跑和倾泻,只愿躲在岁月的一隅。谁说红尘中没有清静,没有修为的幻境。就算学问再高深的学者和智人,也逃脱不了一日三餐,逃避不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于是,我再抬头看天,虽然混沌如初,可来自东方神秘的光亮似乎让我们看到了院墙以外的些许轮廓,原来光明,也会让浓雾的气势消减几分。我聚精会神,可以隐隐约约看到村子东头树木的轮廓,像起起伏伏的山峰,我期望山峰中有一座海市蜃楼,楼的里面留住我们期待的人和金光闪闪的思想。亮光越来越明显,树木的轮廓越来越清晰,虚幻的妙境和思想反而越来越远。于是,闭起眼睛,让思想的河流继续汹涌澎湃。
诗人和作家笔下的雾境接踵而至,他们的忧伤感慨,飞笔疾书,无不在这里彰显出自己和这个国家命脉的深深融合。于我的心更加激荡,思绪也在云梦泽和汨罗江边徘徊,去聆听他们心中的浩瀚之气,去触摸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最强音。《楚辞》《离骚》《诗经》,乃至中国历史中的各个经典都在晨雾中清晰起来,绚丽,辉煌,在虚无缥缈间构筑着中华文明贯穿这个中国历史的伟大张力。老子骑着青牛回头一笑,孔子捻着胡须微微颔首,那雾气的每一粒离子,都承载了其思想和意志的光华。
而这种光华,在阳光到来之后,在秋风飒飒之中,和大地完全结合,升华到了精神的极点。时间之光在飞转,古人的精神和传承亦在飞扬,我们感受到了阳光渗透迷雾的强大的力量。墙体恢复了本来的面目,树木,青草也从模糊中变得清晰。就像思想,智慧到达我们的内心,让人耳聪目明。
雾气没有变化,是光明,开启了另外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世界,我们看到了雾气中飘飞的光明因子,在因子中又感受到万物的另一番情境。
房顶上的花生露出了灰白色调,那是庄稼人的心血,是秋天留给我们实实在在的回报。又听到了院门打开的声音,天亮了,早起的人们又开启了一天的忙碌。他们抬头看到大雾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角度认识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有人开始登上房顶,查看花生的潮湿度,思考者阳光到来之后是否需要暴晒。也有人骑着电动车到地里查看其它作物。她也起来,看到了外面的情况,叹息道: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大的雾。
那么多的没想到,那么多的叹息,我们不是圣人,是一个个平凡的劳动者,这才是我们真实的自己。
雾气没有消散多少,可是,天已经大亮了。骑上电动车,将玉米地头上的草拔干净,然后装上车运到垃圾场。我们不会苛求自己,更不会绕在晨雾里不能自拔。把雾看淡看平,让它们降低到和自己同样的身份,一起干活,一起出行,一起在天地间逍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