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蓦山溪第四辑(古韵) ——春光无限好
摘要:写不尽春天,爱不够春天
十一.蓦山溪·春来遍是桃花水 词林十一部
夭桃妩媚,翠叶迷花影。粉蕊散芬芳,引蜂蝶、逡巡溪径。倾心流水,流水却无情,未停留,未抬眸,也未曾回应。
沉浮谁主,前路还难定。含笑对东风,翩起舞、欣然邀请。天涯海角,抵死亦缠绵,日同行,夜同眠,一路何其幸。
十二.蓦山溪·亦道春风为我来(十二部)
漫漫寒日,寒到何时候。切切盼春归,一同看、繁花翠柳。东风沿路,沿路自江南,过万水,越千川,妙展丹青手。
妖桃红杏,堤上容妆秀。香气满庭廊,皆不甘、屈居人后。韶华满目,所见尽欣然,白云上,绿波间,双燕穿帘又。
十三.蓦山溪·人与桃花隔不远(十三部)
春慵人懒,昨夜和衣寝。醒后倦梳头,任青丝、平铺鸳枕。阳光数缕,斑驳透重纱,移过去,移过来,案上留疏荫。
风掀帘卷,香气妆楼沁。料定是桃花,又忧心、梦中识锦。深深呼吸,仰首眯双眸,似淡雅,似馨甜,沉醉还难禁。
【编者按】这三首《蓦山溪》以“春”为魂、以“情”为脉,严守《词林正韵》,既得古典词牌的雅致风骨,又藏鲜活灵动的生活肌理,堪称“春之三叠”,各有妙境。《春来遍是桃花水》最见“情之转”:开篇以“夭桃”“蜂蝶”铺展春之明媚,却用“流水无情,未停留,未抬眸”暗写单方倾慕的怅惘,转折利落;结尾“日同行,夜同眠”又将怅惘化为炽热期盼,一抑一扬间,把对相伴之幸的渴求写得细腻动人,“逡巡溪径”“翩起舞”等动词更让画面有了动态的灵韵。《亦道春风为我来》最显“春之活”:从“漫漫寒日”的盼春,到“过万水,越千川”的东风绘春,再到“妖桃红杏,皆不甘、屈居人后”的花之竞艳,层层递进勾勒春的蓬勃。尤其“妙展丹青手”将东风人格化,“双燕穿帘又”以小景收束,让满纸春光有了“闹”的生机,也藏了“欣然”的赏春心境。《人与桃花隔不远》最得“境之柔”:不写大开大合的春景,只聚焦闺中“和衣寝”“倦梳头”的慵懒,以“阳光移影”“风掀帘香”的细微感官,织就一幅柔缓的春日闲居图。“似淡雅,似馨甜”的朦胧嗅觉描写,更让“人与桃花隔不远”的意境落地——不是眼见之近,是气息与心境的相融,慵懒里满是沉醉的温柔。整体而言,三首词皆以小景写大春、以细节传深情,无刻意雕琢之痕,却让“春的明媚”与“人的心境”浑然一体,读来如沐春风,又余味绵长。感谢作者赐稿诗韵,好诗文推荐大家欣赏!【编辑:北斗永春】【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017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