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护林员眼里的秋天(散文)

编辑推荐 【丹枫】护林员眼里的秋天(散文)


作者:雨村律澜 布衣,393.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发表时间:2025-10-16 18:15:10
摘要:原创首发

护林员眼里的秋天
  
   雨村律澜
  
   拉开老旧面包车车门,把车钥匙插进锁孔,拧了三下才启动发动机,先是有气无力地“哽呲”两声,猛地一顿,终于“突突突”转起来,排气管裹着汽油味的青烟,在晨光里慢慢散开。
   仪表盘台面上,不知哪位同事落下张废弃银行卡。我拿起它,刮开窗玻璃上没化开的薄霜,霜花在卡片下一道道碎裂,配合着雨刮器,视线渐渐清晰。
   今天我们小组要沿201国道巡逻。
   三哥怕开车累,抢着坐上了副驾,手里捧着保温杯,“嗞喽嗞喽”地喝着茶水,红润的脸色丝毫不见秋燥。今年秋季防火期,按理说压力该比春了小一些,可国庆节后期这几天秋风格外猛。三哥望着窗外掠过的树影,突然开口:“风这么大,今天得多留意。”我点点头,握方向盘的手紧了紧,心里那根弦早绷着呢——秋季天干物燥,哪怕一小堆秸秆起火,遇上风都可能酿成大祸,。
   车子驶上201国道,眼前骤然开阔。路两旁的黄豆地早收拾干净,只剩几堆遗弃的豆荚豆秸堆在田间,估摸着过两天就有人拉回家,要么塞进灶膛当柴烧,要么打碎拌饲料喂牛。
   国道道下的玉米地里却是另一番热闹。靠近路边的地头,几位老农挥着镰刀割玉米,玉米秆被齐根斩断,在地头码成小堆,给身后的大型收割机腾出作业道。收割机的轰鸣声老远就能听见,慢腾腾开进玉米地,锋利的割台将玉米秆成排卷进去,不一会儿,饱满的玉米棒就“哗啦啦”吐进跟在后面的四轮车里,老农们跟后面捡拾着遗落的玉米棒,顺手扔进四轮车里。
   “你看现在多先进,多有效率啊,联合收一进地,不用一棒一棒地扒了。”三哥忽然感慨。是啊,机器收的是效率,一天能收七八公顷呢;可镰刀割的是日子,是耕种者对土地最朴素的感情。这一快一慢的节奏,在秋日田野里竟格外和谐地并存。
   路旁的杨树没了盛夏浓绿,黄透的叶子落了大半,只剩稀疏的枝叶在风里摇晃。风起时,枝头的叶子不着急落,慢悠悠打着旋儿,像舍不得离开。偶尔几片耐不住的,被车轮带起的风卷到车窗边,又轻轻巧巧落下去,贴在玻璃上。我放慢车速,看着那些贴窗的叶子,叶脉清晰得像地图上的等高线,从叶尖延伸到叶柄,每一条纹路都藏着这个秋天的故事。这一刻,我感受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意境——不是萧瑟,是缠绵的告别,叶子离开树枝,是为了化作春泥,等来年新生。
   过了林胜村,车子拐上鹤大高速上方的高架桥。桥面比国道窄些,视野却更开阔。道旁的雏菊还倔强地开着,在枯黄的草丛里挤出片片嫩紫,给秋天添了别样风情。玉米地边的几丛芦苇全白了,毛茸茸的花穗在阳光下被风一吹,弯腰的姿态轻盈坚定,就有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镜头感了——原来古人见过的秋天,竟在今晨的高架桥上,静静等着与我相遇。
   高架桥是瞭望的好地方。我停下车,和三哥站在桥边远眺,秋天的层次收进眼里:最近处是成片的玉米大地,稍远些是山间收割后裸露的黑土地,再远处是五彩斑斓的混交林——红松的墨绿、落叶松的轻黄、柞树的酡红、杨树的青灰交织着,像被淘气的手打翻了调色盘。最上方是整片干净的东北蓝,没一丝云彩,几只鸟儿舒展翅膀飞过,“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迈突然涌上心头,不是风景多壮阔,而是在这份开阔里,藏着我们守护的每一寸土地。
   正望着,远处传来熟悉的招呼声——是村里的支书来与我们联防。他笑着打趣:“三哥快退了,还跟着防火哪?”“这不还有几天嘛,得站好最后一班岗。”我也笑,指着远处林子说:“可不是,有三哥在,我们心里都踏实。”
   我指着眼前的秋景,跟他们说:“你们看这秋天,在咱们护林员眼里,看见的都是隐患——道边的玉米秸、山里的干草堆,哪怕游客扔的一个矿泉水瓶,都可能成火灾源头;可在种地的乡亲眼里,是收成,是玉米棒的粗壮、黄豆荚的饱满;进山采山货的人,看见的是树下的蘑菇、红松林里的松塔;来玩的游客,看见的是漫山红叶、清澈溪流。其实秋天就是那个秋天,是我们身份不同,眼里的秋天才不一样。”
   回程时夕阳西斜,国道旁玉米地里,收割机的轰鸣依旧响亮,卷起的灰尘在夕阳下像狼烟似的,跟着机器移动。田地里村民还在忙,有的收拾散落的玉米棒,有的检修收割机,人停机不停。已经收割完的地里,只剩短短的玉米秆残茬露在田垄间,等秋收后把牛羊赶进来啃食,待来年春天烧除后,化作滋养土地的钾肥。
   远远近近的村庄里,炊烟袅袅升起,在暮色里连成淡淡的青烟,让人心里暖融融的。我放慢车速,看后视镜里的田野和林子渐渐模糊,忽然明白:我眼中的秋天从来不是单一的——是收获,是村民脸上的笑;是凋零,是树叶缤纷飘落;是结束,是一年劳作的收尾;更是开始,是为来年春天积蓄力量。就像我们的护林防火工作,看似守护即将沉睡的林子,其实是在为明年春来万物复苏、满眼春色保驾护航。
   回到林业站时天已黑透,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同事们在整理白天的巡护记录。我坐在桌前翻开值班日记,一笔一划写下“一切正常”,这四个字,让我的心里格外踏实——没有火情,没有隐患,这就是我们一天最期待的结果。
   是啊,一切正常。
   秋天本就该是这般模样:忙碌与安闲并存,凋敝与生机共舞。而我们这些秋天的巡护者,能做的就是守护好这份“正常”——不让火情破坏丰收的喜悦,不让隐患打断季节的节奏,让每一个秋天都能如期而至,带着它的斑斓与温暖,安然离去。

共 21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护林员职业视角切入秋天,既有自然美景,又有职业责任, 巧妙展现"同一秋天,不同人眼中有不同风景"的哲理。作者在细节描写上非常生动,面包车启动、霜花刮除等细节极具画面感,收割机轰鸣、玉米地劳作等场景描写鲜活,富有生活气息。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从清晨出发到黄昏返回,时间线索清晰, 由景入情,再到思考,过渡自然。情感非常真挚,对同事的敬佩("三哥站好最后一班岗"),对村民的理解,对工作的热爱,情感表达自然流露。而语言上更富有诗意,引用古典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与现代场景融合,自然描写细腻,如"叶脉清晰得像地图上的等高线"。总之,这篇散文成功地将个人职业体验与秋日美景融合,展现了护林员眼中独特的秋天。稍作精简和含蓄化处理,会让文章更加凝练有力,意境更加深远。推荐欣赏。【编辑:安子川】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5-10-16 18:16:03
  感谢赐稿丹枫,问好作者,期待继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