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 ·期盼】新书记的“三板斧”(随笔)
要说新书记到这个全区学生教师最多的初中学校的改革,可谓是大刀阔斧。那既然是改革,就有人会成为改革的先锋,有人会成为改革的淘汰者。让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新书记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勤
说起这位新书记真是深谙管理之道,一所大型学校,如果想管理得有条有理,那么首抓的就是教师的考勤。只有把老师们的心留在学校,才能有干工作的可能性。但四百多个教师,难免谁会家里有事,老师们出出进进在所难免。可关键在于有的老师家里没事也习惯于浑水摸鱼,班上得有点自由主义。新书记刚来学校不久就有人和他反馈:怎么你们单位的老师,上课期间还有逛街的?也有人告诉他:我家孩子说有的教师连课都不及时上总请假。还有人说得更离谱:你们学校有的老师尸位素餐,挂着名根本不上班。
新书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必须从根上抓起:否则校将不校了。于是他开始亲临实践调查。有时上下时在门卫里,因为是茶色玻璃看不清里面,有的老师还我行我素早走晚来,其实早被新书记看在眼里。为了能了解各位老师上班情况,他经常突然袭击进办公室或者课堂,有时也拿着花名表去年级主任询问上班情况。这样对学校出勤情况就有了第一手材料。
于是他出台了一个大家都咂舌的规定:所有人要想请假从学校出去必须亲自和他请,而且必须经过他的同意才可以走。否则抓住一次罚款五百。迟到也是,如果迟到了不在门卫签字,不给他发短信罚款五百。他觉得重罚之下必能整治。
这一下可热闹了,经常会看见在校门口徘徊的老师,因为有急事要等新书记的口谕。但新书记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按时回复,如果正好他在局里开会或者给学校班子会,就要等到会后才能看见,这时有的老师就会急得像热过上的蚂蚁。有一次一个老师家里的老人突然发病,家里打电话来,可是他等不到新书记的允许不敢走,急得直冒汗。还有一次,一个老师家里接孩子的人突然有事了让她去接,眼看放学时间到了,新书记迟迟不回话也是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如是几次,老师们如泣如诉地反映情况,新书记也觉得这样做不太妥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因为四百多老师,大家有事出校门就得给新书记打电话,那一个月下来,新书记的电话费竟然过千,他也有点招架不住。万般无奈,他只好改成所有出校园的或迟到的老师必须给他发短信,门卫见了就放行。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一天他站在楼上远远盯着校门口,已经上课了,还有三个老师慢吞吞往学校院里走,被门卫拦住,那三个人开始签字并给他发短信,但不知为什么,他只收到了一个人的短信,另外两个人的没收到,门卫也放行了。他赶紧责令管考勤的马主任去一查到底。可是门卫说他们是新来的,不认识这两个老师,把监控调出,只认出了一个,另一围着围巾根本看不出是谁。马主任赶紧叫那个迟到的老师亲自立刻去见新书记。
那是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女老师,大家都为她捏了把汗。哪知那小女子见了新书记毫不胆怯地说:我承认我是没给你发短信。
新书记有点意外:那门卫怎么让你进来了呢?
小姑娘自己也忍不住笑了:我发短信的名是你,但手机号不是你。门卫看见是你的名字就放行了。嗨,我这都是小巫见大巫,别人高级手段的多了,你没发现而已。
新书记又惊又气:你胆子挺大啊,不怕发现了罚款吗?
“不就是五百元钱吗?我出。另外门卫和主管主任的我也出了。”说着留下1500元钱,转身走人。
新书记开始反思,百密一疏啊,看来这样抓考勤还是有漏洞。一个月后他查看了一下全校考勤,发现各学部报上来的考勤表竟然没有几个人请假的。这让他觉得这种古板的管理搞得自己很疲惫,不是很成功,虽然考勤比以前大有进步,但怎么调动起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板斧——能
新书记经过反复的研究,发现一个年级的24个班都在一栋楼上,竞争力不是很激烈,主要是领导管理热情也不高,反正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谁也和谁形不成竞争。于是新书记推出了——优化组合竞聘上岗。他来后的第二学期开始正式实行。这样他可以把整体工作进行分解,先由校委会优化出每个学部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年级主任。然后把学校分成三个学部,每个学部都有初一初二初三年级,每个年级都有年级主任,副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统管。再由年级主任和这些领导一起选择自己所聘任的老师。这就形成了层层深入的三级管理。也就形成了三个学部之间的有形的竞争。
聘任教师是最关键的环节,竞争场面也是相当热烈。从初三年级开始选聘,然后是初二,最后是初一。主要还是年级主任和领导们商量着选择。这样一来,成绩优秀的老师抢着要,有的老师还出现了一人多抢现象。成绩不太突出的最后被选。有点优胜劣汰的意味。但基本选聘完后出现了几个不太好的现象:有的老师刚来,没经验教学成绩也不靠前,所以被筛下。有的老师成绩没的说但疏于管理学生,也被筛出。令人奇怪的是有一个老师上学期成绩全校第一,被刷下。当然还有一个老师一向教学很好,因为上学期成绩倒数被刷下。
这次竞聘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搞得人人心慌,个个不安。尤其是被刷下的老师,按着学校的制度就要面临改科或者去后勤做服务工作。而有的老师自己教这科已经十几年了,觉得自己轻车熟路不想改,那新书记也有办法,自己去找一个领导做保证人,如果新的学期教好了就继续,否则刷下。但有的老师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找领导,这样就暂时没课可上。而且这里还有几个问题:有的老师原来教的非常好,只是因为这学期有几个辍学的加了零分,所以平均成绩就下来了。自然觉得委屈。而成绩最好却没被聘用的就更觉得窝囊。那不善于管理学生的是性格使然,自然也无奈。后来也渐渐生出了质疑声:优化竞聘难道教学好不是重要的条件吗?为什么有的教的也不是十分好反而应聘上了呢?难道一学期的成绩就决定了一个教师的聘任吗?一时间人人自危,个个忐忑。
问题是很显然的,谁敢保证年年考得好呢?就算考得好,谁敢保证自己就被聘用呢?就算豁出命去管,谁敢保证学生一个不辍呢?另外还有一个隐形原因,择班的学生多是好学生多,这个班自然成绩就好。如此说来,这教学岂不成了高危职业。但问题慢慢地都被解决了。找了保人的继续上本学科。实在不行的转科,如果教第一了再转回来。再实在安排不了的去做教辅人员。总之风浪就这样说是平息了又像没平息的过去了。但这个举措可是牵一发而动全军的。新书记也看到了他想看到的结果。
因为是三个学部之间的竞争,或者说是自己和岗位的竞争,老师们的干劲一下子起来了,谁也不想做被刷下的人,所以有十分劲使出十二分。于是就有家长招架不住:孩子做作业做到十二点,有时还做不完,这也太影响孩子身心发展了。轮到老师们了个个有理:我不留作业学生不学,成绩上不去我不就完了吗?更有甚者见缝插针,加了午自习和晚上课后服务前的自习。总而言之,只要你看见的就是学习的学生和工作的老师。还别说,考勤自然也上去了,这么关键的时候,时间就是分数,谁还敢晚来啊。常常是下课的时候走廊也没几个学生,而上课的时候总有学生就桌卧倒睡觉。
工作量大的老师就有点吃不消了,人毕竟不是铁,就算是浑身是铁,能捻几颗钉?生病的老师逐渐多起来,声带水肿的,咽喉发言的,甲状腺增大的,慢性胃炎的,更年期综合征的,更有甚者还得了恶性肿瘤,不一定都是因为上课累的,但和工作太累绝对有关系。
其中有一位优秀老师,带了两个班的班主任,正好赶上疫情线上上课,话说的有点多,加上管理难度加大,声带出现了状况做了手术,其苦难言啊。
破天荒学校整理考核成绩进入全县前几名。看着逐渐提上来的成绩,再看看逐渐请假多了的老师,新书记真是喜忧参半,改革有时是要付出代价,但能不能让老师们幸福教育幸福生活呢?
第三板斧——利
考虑到老师们有早晚自习在家吃饭时间紧,于是学校出台了早晚自习老师学校免费用餐。考虑到老师们忙于教学没时间搞个人卫生,学校淋浴对老师们免费开放。考虑到老师们没时间锻炼,上下午各有一节课老师们可以灵活锻炼。考虑到老师们忙于工作没时间体检或者疏于体检,学校免费为大家去县医院出体检单子。考虑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学期有三天事假不扣款。总而言之让老师们做到有张有弛。还别说,学生成绩依然提升着,老师们也渐渐从激烈的竞争中解放出来,锻炼身体的人越来越多了,长病的人越来越少了。老师们脸上的笑容多了,抱怨声越来越少了。学生越来越爱学习了,家长们的赞扬声也越来越高了。
更令教师感动的是,每位教师的生日都能收到一个大大的蛋糕,而且蛋糕上插的生日祝福卡上那一段祝福的文字,说到了每个教师的心里,很多老师都无限感慨地说:第一次感觉到当老师是这么幸福。
又是一年期末到,当得知这么大的学校竟然综合考核成为全市初中第一时,新书记笑了,老师们笑了,学生笑了,家长们也笑了。但新书记的话意味深长:“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成就也有不足,但愿这样的改革带来更多的正向的发展;如果有什么负面的影响,虽在所难免,但仍需努力改进。”
这年一月8日,当新书记进入市人民代表大会现场时,他的脸上有自豪,但更多的是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