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秋】渭华寄思(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秋】渭华寄思(散文)


作者:张永麟 秀才,1257.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5发表时间:2025-10-17 21:54:49

2025年10月15日,告别了多日的连阴雨天气,久违的太阳终于露出了羞涩的笑脸。在这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眉县政协老干党支部会同机关党总支,组织22名党员干部,奔赴渭华起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早晨七点半,大巴车停靠在了县级机关大院门前,早上七点五十分大家陆续上车。前往的党员干部个个胸前佩戴党徽,着装整齐划一。大家显得精气神十足,脸上充满了笑容和自信。大家对这次外出考察学习期待已久,都想走出去,开阔一下眼界。他们中年龄最大的85岁,是一名退休老党员。最小年龄27岁,是机关在职的工作人员。退休的老同老见面显得格外亲切,大家问寒问暖,相互握手寒暄,衷心祝愿彼此身体康健,家庭和睦幸福。
   大巴车由眉县高速入口上了连霍高速,一路向东。穿西安、过蓝田到渭南华州区。车箱内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动人的歌声不时引来过往的车辆摇下窗户玻璃观望。城市的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不时闪过的公园湖光荡漾,廊桥楼阁巧夺天工。灞桥细柳随风摇曳舞动,仿佛欢迎政协过往的客人。电视塔直插云霄,成为都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蓝田川塬上,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地里,农民们正在忙活着收获玉米棒;苹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像涨红了的一张张笑脸,秋风挟裹着沁人心脾的果香,扑面而来。车行景移,山川沟壑笼罩在黛青色中,大地犹如披上了绿装,充满着勃勃生机。由于金秋持续降雨的缘故,混浊的河水像猛兽一般,在河床里横冲直撞滚滚而下。一路上,大家欣赏关中东府地区旖旎的自然风光,别提有多高兴啦!老同志外出机会难得,个个像孩子一样的好奇,欣赏着窗外秋天的美景,像喝了蜂蜜似的甜在心上。大巴车进入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境内,只见对面山上“渭华起义精神永放光芒”十个红色大字在阳光的映射下无比鲜艳,仿佛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上午十一点我们来到久仰其名的渭华起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渭华起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华州区高塘镇。四周台塬沟壑依稀可见。巍巍秦岭埋忠骨,棵棵青松祭英魂。整个基地处在肃穆庄严的氛围之中。渭华起义爱国主义教育基由烈士陵园、纪念馆和起义旧址三部分构成。是渭南市乃至陕西省党性教育中心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整个教育基地处在青山簇拥的怀抱中。
   进入渭华起义烈士陵园正门,我们沿着石头台阶一步一步地登上纪念碑广场。在巨大的广场正中央,矗立着高大雄伟的渭华起义纪念碑。邓公题词的金色的“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金色大字十分醒目。仰望纪念碑,不由让人肃然起敬。大家在纪念碑广场高唱《国歌》,面对鲜艳的五星红旗,重温入党誓词。并向烈士纪念碑一一敬献鲜花,一朵朵纯洁的素花,表达了我们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
   出了烈士陵园,左边不远处就是渭华起义纪念馆。纪念馆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传播马列主义,开展国民教育。第二单元,渭华起义,震撼西北。第三单元,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第四单元,渭华新火,燎原陕甘。1927年5月爆发的渭华起义,是震撼西北、影响全同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人民解放军军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按照“八七会议”精神,在渭华地区发动农民和西北军新编第三旅起义。形成了以华县高塘、渭南塔山为中心,东起少华山,西至临潼零口,南至秦岭北麓,北到渭河两岸,纵横200多平方公里的武装割据区域。
   渭华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当局在西北地区的反动统治。虽然起义最后失败了,但它极大的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为日后建立西北工农红军,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批久经考验的革命干部得到了锤炼。渭华起义培育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派,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百年的战争硝烟虽已消散,但无数革命先烈在渭华起义中的英雄壮举将永载史册,用理想信念浇铸的丰碑高高耸立,无私奉献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人民心中。看着眼前一幅幅照片,一件件遗物,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聆听工作人员声情并茂的讲解,老同老缓步跟随讲解员,凝神屏息听着讲解。通过眼观耳听,大家对渭华起义的前因后果有了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无不为英烈为革命舍生忘死铮铮铁骨所感动。仿佛眼前浮现出渭华起义炮火连天的拼杀的战斗场面。站立渭河起义纪念馆,我心潮澎湃,回想过去,缅怀先烈。展望未来。渭华寄思英烈,我久久地不愿离开……
   最后,我们参观了渭华起义旧址。西北工农革命旧址的门前写着“日月昭忠魂,天地存肝胆”的楹联,这是对渭华起义革命英烈惊天地、祭鬼神英勇顽强气概的真实写照。进入室内,巨大的作战桌上放着一张军用地图,刘志丹、习仲勋等红军将领仔细研究作战方案的雕像栩栩如生。就是在这样简陋的办公室,指挥千军万马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起义的战士远离父母妻子,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消灭敌人,起义成功。只有革命胜利了,穷苦人民才能当家作主,老百姓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红军将领的办公室和卧室非常简朴,看到这些旧物件无不让人感到特别亲切。此时此刻,对革命英烈敬仰之心油然而生。不由得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老干部们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退休不褪志,一如既往的关心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为凝聚共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发挥余热。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这次主题活动,得到了华州区政协的热情接待,让大家开阔了视野,再一次接受了革命传统和党性教育,进一步激励了老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奉献社会的历史责任和爱国热忱。
   短暂的参观学习即将结束,我不由得感慨万千: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党和政府分忧解难,为人民群众多做好事实事,做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教育引导身边的人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建设好自己的家乡。作为一名政协退休的老干部,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奉献余热,为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编纂工作尽智出力,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作为一名政协退休的老党员,要时刻对照党章,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党旗增光添彩,让夕阳西下的余晖更加靓丽多彩!

共 253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眉县政协老干党支部会同机关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奔赴渭华起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渭华起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华州区高塘镇。四周台塬沟壑依稀可见。巍巍秦岭埋忠骨,棵棵青松祭英魂,整个基地处在肃穆庄严的氛围之中。渭华起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烈士陵园、纪念馆和起义旧址三部分构成,一幅幅照片,一件件遗物,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渭华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北地区发生最早、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农民暴动,其意义重大,培养锻炼了一批革命党人,为以后继续土地革命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通过参观老干部们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退休不褪志,一如既往的关心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为凝聚共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发挥余热。语言朴实无华,叙述井井有条,主题明确集中。推荐阅读,问好作者,祝福秋安。【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