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期盼】今春未见樱花开(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期盼】今春未见樱花开(散文)


作者:刘昊 布衣,156.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3发表时间:2025-10-18 15:13:34
摘要:原创首发

和同事打羽毛球,我随意地环顾了一下四周,忍不住连连夸赞新校区的设施真气派。猛然抬头的瞬间,几棵樱花树恰好映入眼帘。我下意识脱口而出:“这樱花树上今年开花了没有?”旁边几个同龄同事紧跟着说大家都没留意过这事。倒是不远处花园里修剪树枝的园丁听见了我们的谈话,笑着说:“当然开了,早就开过啦,看把你们忙的,是你们没赶上花期,自然没瞧见。只是没老校区樱花树上的花大、好看,也没那么繁盛,毕竟新校区的樱花树还小,根系又浅又细,没怎么经历过风吹雨打。”园丁的话像一块石子落进心里,让我沉寂已久的内心泛起波澜。我提议停止打羽毛球,在樱花树下坐坐,我们几个同龄人立刻围坐过去,聊着樱花,也聊着樱花树下所有愉快的事。​
   老校区的樱花树,是我心中的偶像,更定格成了我内心的信念。​
   我是1999年秋季调入一中的。印象最深的是,老校长总爱坐在离逸夫楼和办公楼近的那棵樱花树下和我们聊天,时而谈工作,时而聊生活,时而又说起人生。他性格豪爽,聊到尽兴时会仰头哈哈大笑;可一旦提起谁的工作没做好,又会立刻严肃起来,当面狠狠批评几句。​
   那棵樱花树也成了大家常去的地方,每年春季樱花盛开时,老师们会在课间到树旁拍照留念;夏季天气炎热,我们总爱聚在树荫下乘凉;到了秋季和冬季,这里又成了晒太阳的好去处。
   校园里原本有两棵樱花树,分别矗立在中心花园靠近办公楼的两侧。我们每天上下班,或是去办公楼办事,都要从樱花树旁经过。无论走哪条路,总会遇见其中一棵。可惜“非典”那年春夏之交的一个傍晚,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将办公楼靠近启智楼的那棵樱花树从树腰处折断了。老师们见此都深感惋惜,甚至担心这是不祥的征兆,生怕那年即将到来的高考成绩会不尽人意。老校长却在这时宽慰大家:“风雨带走了那棵心爱的樱花树,却带不走一中人的精神与信仰。正如病魔虽然夺走了几位一中精英的生命,但他们的灵魂与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樱花树不只是一棵普通的树,更是一种精神与力量的象征,就像我们学校的老教师们,他们是一中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精神永远不会消逝。”
   老校长常夸赞我们一中的老教师,说他们身上的学者风范、独特气场,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坚守,是年轻教师永远学习的典范。正是在这样的教导下,我成长得格外迅速。在我心中,一中的老教师们始终带着一份神圣感,每当遇到学术难题或生活困境,我总会第一时间向他们请教,而他们也总能给予温暖指引。
   从那以后,我们只能有意识地“集合”在办公楼靠近逸夫楼的那棵樱花树下。课间时,老校长常会下楼来,叫上一些老师一起坐在樱花树下聊天;有时我们也会主动聚到樱花树下,望着老校长、老书记和老主任办公室的方向发呆。
   记得那年冬天,暖融融的阳光洒在樱花树下,老校长意味深长地给我说:“有位老教师要评职称,就差一个量化考核优秀。你还年轻,把你的优秀让给他吧。你们年轻人未来的机会还多,老教师却没有多少机会了。你就别问这个人是谁了,权当是我欠你的情,这份人情我记着,之后会尽量找机会还你。咱们搞教学工作,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还是要带些温情。比如对待老教师,该照顾的时候就得照顾,你能理解的,小刘老师。”他的目光很复杂,我却能读懂其中的深意。我当即就答应了,心里很是敞亮,自己还年轻,眼下最该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地提升专业素养。
   第二年同一时节,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老校长把我约到樱花树下。“小刘老师,今年量化考核你没评上优秀。有位老师今年秋季刚评上职称,我已经跟他做好了思想工作,把他的量化考核优秀转给你,这样一来,我也算不欠你的人情了。”我仔细端详老校长,他的眉毛上落满了雪花,脸颊冻得有些发青发紫,脸上却带着笑意,嘴角还有一丝微微的颤动。这番话里,藏着老校长沉甸甸的责任,更藏着他对一中教学生态的悉心平衡。
   当时我们政治老师人少,师资欠缺,老校长总是以诚恳的语气,多次给我们的教研组长说让他多多帮助我,促进我的尽快成长。老校长特意拥抱了教研组长,又拍了拍我的肩膀说“等小刘老师鬓角染上霜,我还来学校听她讲课,还想看着你给她指导工作”。
   记忆里的樱花树下,常能看到教研组长的身影。我刚调入一中时,他正担任补习班的班主任,同时兼任历史老师。那时,老校长和老书记总在我耳边叮嘱,让我多向他学习。如今想来,我后来的讲课风格,确实传承了他的不少优点,而他也从不吝啬,毫无保留地向我传授了许多教学经验与方法。后来,他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稳步成长,一步步从教学岗位走向管理岗位,先后担任教务处副主任、教务处主任,后来成为分管教务的副校长。在教学基础能力上,是他耐心教我如何讲好一节生动的课,如何撰写教案,细致区分详案与略案的侧重点,帮我打下了扎实的教学功底。时至今日,在我心中,他不仅是我的校长,更是引领我成长的恩师与导师。即便到了现在,我依然向他请教,这份珍贵的师生情谊,以及多年来他给予我的鼓励、帮助与支持,始终温暖着我的成长之路。
   2006年春夏之交,校务办公室主任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去填表,说给我评了县级优秀共产党员。我心头猛地一愣,自己何德何能?一中有那么多德高望重的老师和领导,怎么会轮到我?带着满肚子疑惑走到校务办公室门口时,恰好碰上了老校长。他主动跟我说:“这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名额,原本是给书记的,他是你们班的包班领导,常说你作为班主任对工作非常认真,你的每一点付出他都看在眼里,所以他特意把这个先进让给了你。”填完表,我一个人坐在樱花树下发呆,抬头望着那棵披满绿叶的樱花树,忽然明白:老校长和老书记就像这棵樱花树一样,始终是我的守护神。他们一路培养我、呵护我,给我成长的机会与施展的平台,又在我努力时给予肯定。​
   老校长是化学老师,2007年退休,2006年时还在上课,带的是初三年级里成绩最差的一个班。老书记是英语教师,他平时身体不太好,但只要状况尚佳,就立即站上讲台。用他们俩的话说:“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本行。”
   现在回想起来,老校长总是那般可亲可敬,他经常坐在樱花树下,用一口好听的四川方言和颜悦色的教导我们,时而叮嘱年轻人要多向老教师请教学习,多多打磨历练,想办法提高业务素质;时而又关切地提醒教师们注意身体,他一直感谢老教师多年来对一中教育教学事业付出的心血和做出的贡献。那严肃而又低调的老书记,常会用一口流利的英语抒发他对樱花的喜爱与赞美,说完开一两句玩笑,趁大家笑得正开怀时,动不动冒出几句“go.go.let’sgo……”,每次正当我们聊得尽兴时,他却总像故意吊胃口似的,笑着起身离开。
   樱花树下,也留过我不知所措的尴尬与年少时懵懂的无知。那是2001年的冬季,我打算参加陇南市录像课竞赛。当时设备比较落后,要从办公楼二楼教务处办公室搬来电脑,送到阶梯教室(就是现在新修的育英楼一楼),需要将电脑连接到黑板上安装的大屏幕才能进行投影展示,我们会把写有文字或画有图表的塑料片放在投影仪上,这样就把展示的内容能清晰地呈现在大屏幕上。在那个年代,这已经算是相当先进的教学方式了。我叫了几个学生帮忙,从教务主任那里搬起电脑,走到樱花树下时,我们停下来歇了一会儿,之后才继续搬到阶梯教室。没想到,第二天主任找到我,说他发现电脑上一个零件不见了。我当时心里一慌,下意识就觉得,一定是樱花树下歇息的那会不小心弄丢的,当时有好几个学生围着电脑摸来摸去、拍打玩耍。于是,我和主任在那棵樱花树周围找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找到。主任很失落地批评了我,说我办事太不谨慎。“我这么支持你的工作,你却出了这样的差错,真让我失望。”他说着,还提起了那几天考试过程中我监考出现的失误,把两件事放在一起说,让我更加无地自容。
   然而,教务主任并没有放弃我,反而从那时起,他针对我性情浮躁的弱点和办事不严谨的作风,经常找我谈话,既教育我要谨言慎行,又耐心引导我如何做好监考、怎样当好一名班主任好老师。他还曾郑重地跟我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可以塑造学生的灵魂。”说完后,他又用流利的英语复述了一遍,这是他作为英语老师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在他的鞭策、激励与引导下,我没有辜负这份期望,不仅带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自己也收获了不少奖项。在他临退休时,特意交给我一个U盘,语重心长地说:“我毕生的积累都在里面,这些东西需要传承,你是最佳的继承人,我相信你……”我当场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清楚地知道,U盘里存着的,是主任多年当班主任的理念与经验,还有大量讲座PPT,既有培训教师的内容、培训家长的素材,也有召开家长座谈会的方案,以及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
   后来,老校长退休了,老书记退休了,老主任退休了,我那教研组长,如今的副校长,也马上要退休了。
   再后来,老校长的追悼会结束之后,他的灵柩被抬出校园。我们一些老教师又去了那棵樱花树下,聊着老校长,聊着往日的旧事。
   此后,每当思绪万千时,我总是去樱花树下,花开也好,花未开也好,那里是我发泄情绪的场所,樱花树,是我忠实的听众。
   老校长在世时,每当樱花盛开,我最爱欣赏枝头绽放的烂漫樱花;而自从老校长离世后,同样是樱花盛开的时节,我却更多地喜欢凝视那些飘落地面的花瓣。
   老校长走了,老书记很悠闲,一天游转拍视频发抖音。曾经年轻的我们而今已过半百,时不时坐在樱花树下,谈论当年盛开的樱花。
   去年夏天,我们搬迁到了新校区,而以前的老校区更名为成州中学。
   风带走了我们的誓言,入今我已鬓发初霜,老校长再也不会来听我讲课,而今那棵樱花树我不能随便去看,因为那里已不属于我。我只能,偶尔在校园见到同龄的同事,或去老组长那里请教一些专业知识,或和同龄人谈谈书法,谈谈秦腔,谈谈养花,谈谈做美食。
   我随口问:“明年春天樱花盛开时,我们还会来这儿吗?”没人回应。
   或许会来,或许不会;或许有机会来看樱花,或许再也没有机会。只是那一刻我们终于明白:有些春天走了,就再也不回来了。
  
  
  
   2025年5月初稿,10月修改。

共 40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情感真挚的散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昔日老校区的留恋和怀念。开篇以樱花为切入点,全文又以樱花树为线索,把一些人和事自然而然贯穿一气,一脉相承而自然流畅。老校区春天的樱花美得令人心醉,它不仅给作者以及师生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还给老师们提供了一处小憩、交流、解压的好去处。春天的樱花固然美好,但老校长、老书记、老主任,后来由教研主任提拔成的副校长等人,他们就像盛开的樱花,给作者留下永不褪色的美好记忆。作者之所以在教育战线上能够迅速成长为一名本领过硬的优秀教师,得益于这些领导的关怀、鼓励与鞭策。文中的几位老领导,既和蔼可亲,充满人情味儿,又工作态度认真,教学上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对年轻老师关心而又严格。在学校教育内卷的今天,这样的领导就像烂漫的樱花,给学校带来满园春色。如今,老校区已成为往事,但留在心头的那份温暖、那份情怀、那份精神,让作者感到无比充盈。文章看似以樱花抒情,实则赞美那些樱花一样美好的人。一篇情感饱满的散文,读来从中可以得到不一样的收获。倾情推荐,供更多读者赏读!【编辑:柏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柏丫        2025-10-18 15:19:56
  刘老师详实而情感充沛的文字,把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文中的人物有血有肉,生动可亲,令人由衷起敬。希望如今的教育行业,能多有几个这样的好领导。
2 楼        文友:柏丫        2025-10-18 15:24:26
  王校长他们值得被文字记录,值得更多的人知道他们,一中的教育发展,他们功不可没。
3 楼        文友:刘昊        2025-10-18 16:32:48
  谢谢尚校长,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倍感珍惜那些拥有!
4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10-20 19:17:37
  樱花为媒介,道尽难忘往事。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网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