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篱】老师要善于给孩子的心“灭火”(随笔)

编辑推荐 【东篱】老师要善于给孩子的心“灭火”(随笔)


作者:辽宁玉儿 布衣,24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7发表时间:2025-10-19 05:41:25
摘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内心世界其实很复杂,一点小小的导火索,都可能引发他们情绪的爆发。这背后,或许是家庭中兄弟姐妹间的相处矛盾,或许是对自身关注度的渴望,又或许是学习与生活中积累的压力。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里健康,遇到问题孩子及时给予他们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找到情绪的出口,学会正确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样他们才能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茁壮成长。


   如今,孩子们在校内外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很多孩子有潜在的抑郁倾向,而家长并不知晓,就像在我书法假期突击班里,孩子们虽然在书法学习上进步飞快,得到了老师与家长的肯定,他们满心热爱书法课,每天提前半小时就到书法班,下课也不愿走,看似和谐团结,抑郁的情绪依然悄然浮现。
   那天,书法课下课,同学们围在老师身边争先恐后地让老师给作业本打字头。一个小男生贴心地站起身给老师让座,礼貌地说:“老师你坐下写字得劲儿。”老师当即夸奖了这个孩子有礼貌。
   可就在这时,一个四年级的男生突然歇斯底里地大喊起来:“吵到我了,你烦不烦……”一边喊还一边骂,甚至想冲上去和给老师让座的同学干仗。这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同学和老师都懵了,完全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惹到了这个男生,他一个劲往前冲,旁人怎么按也按不住。另一个学生见状,赶忙跑来喊我:“老师你快来,这边打起来了。”
   我急忙走进混乱的教室,“啪”地一拍桌子,厉声大喝“肃静”。教室瞬间安静下来,学生们从未见过我发火。我命令那个歇斯底里的孩子去旁边空教室谈谈。他先是震惊了一下,随后又歇斯底里地大骂起来。
   我把他拽进了空教室关上门,没有立刻打断他发泄情绪,任由他骂得满头大汗。我拿过纸巾给他擦汗,轻声说道:“看把宝贝气成什么样子了,你消消气,给老师讲讲原因,慢点讲,你说得太快我听不清楚。”
   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放慢语速说:“老师是这样,我在这写作业呢,他一个劲儿说话,吵到我了,影响我写作业了。”
   “那就是他的不对了,怎么能影响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写作业呢?老师理解你。他都说什么了?怎么能把你气成这样呢?老师一会儿好好批评他一顿。”
   这头倔强的“小毛驴”他忽然停下来,眼神闪躲着我的视线。
   “你看着我的眼睛和我说说详情,可不许说谎哦。”我一边给他擦汗一边安慰着。看着我的眼睛他不说话了。我平静地回望着他,眼中不带任何情绪。
   过了会儿,他忽然说:“老师,今天这事其实不怨他,是我听见他们说话就莫名其妙地心烦。”
   “事出必有因,告诉老师,是什么原因让你忽然感到心烦呢?”我追问道。
   “我妹妹,她在家啥都跟我争,我爸妈他们老说,妹妹还小,让着她点。可凭什么总是我让,我都要烦死了,恨不得杀了她。”他情绪激动地大声倾诉着。
   他说了世界上最狠毒的话,我却没有批评他,反而避重就轻地说:“哇,你在家居然还有个妹妹,原来你都当哥哥啦,当哥哥真了不起呀!”我先肯定他的身份,试图缓解他的情绪。
   “我不是大哥,我是二哥,我还有个哥哥呢。”他气愤地补充道。
  
   二
   找到了孩子歇斯底里的根源了,我连忙伸出手说:“哇,你家里的老二!那咱俩必须握握手,太有缘了,我特别理解老二的心情,因为我在家也是老二。”我表情夸张地与他共情。
   他果然伸出手,我有意重重地握了他的手之后,又接着说:“你知道吗?世界上很多家里排行老二的都有出息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排在中间,特别有优势。你看啊,老大常被要求做弟弟妹妹的榜样,容易被规则束缚,也经常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而我们老二,既可以向老大学习经验少受委屈,又不用承担老大的责任,还比老三有经验,多有优势啊!所以,我们老二都学聪明了,遇到事情的时候先不要发脾气,得想想怎么办。你发现了嘛,一发火,智商就清零了,什么办法都没有了。所以,要学会沟通,你才能总结经验变得更优秀呀。你再看那些歇斯底里爆发的人,最后的结果都咋样了?”
   他撇撇嘴说:“不是进监狱就是进精神病院了。”我大笑起来:“哈哈哈,太幽默,你怎么这么聪明呀!”
   他一听我夸他,眼睛立刻发亮了,“我爸妈也说我最聪明,他们说,我家未来就指望我了。”
   “哇,原来是这样啊,我说你怎么那么上进呢,原来,你是家里未来的栋梁呀!”我顺着他的话继续引导。他终于笑了。我又说:“你知道毛主席为什么能成为人人爱戴的伟人?”他认真地摇摇头。
   “那是因为他从小为了锻炼自己学习能力,经常到城楼下面去看书,城楼下面好吵闹啊,卖鸡蛋喽!卖豆腐脑喽!哎,黄瓜怎么卖?……”我抻着脖子用各种音调模仿买卖,逗得他前仰后合地笑。
   接着我又说:“你知道毛主席为什么能在那么嘈杂的城楼下面看进去书吗?因为人耳朵是有选择性的,想听啥就能听到啥。不信你听,外面在修路,机器轰鸣声比我说话声音大多了,你听到机器轰鸣声还是听到我说话声音啦?”
   “我只听到你说话声音了,你一说修路声我才听到机器声。”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对呀,所以,你说你在学习,可你没有全神贯注,你的心思不在学习上,而是做着学习的样子,希望老师看到你在学习。可是,老师偏偏没看到你在学习,而是去表扬了让座的同学懂礼貌,所以,你才发火的,对吗?”
   我直接戳穿了他,他的脸“腾”的一下就红了,使劲地搓着衣角不说话。我接着说:“老师告诉你,微小细节可能会给你的未来带来重大影响。你听过蝴蝶效应吗?”
   “听过,就是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引发一场龙卷风。”他爽快地回答。
   “你知识面真广,连这么深奥的概念都知道,那蝴蝶效应能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你知道吗?”他摇摇头。
  
   三
   “老师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一个男人早起去卫生间洗漱,老婆喊:快出来,我憋不住了。老婆把门踢得咣咣响,他特别生气,只好出来了,因为没洗漱完,心里憋气,出来就看见孩子在磨蹭,就给孩子骂了一顿,孩子一生气,早饭也没吃就上学走了。到学校就考试,孩子本来是尖子生,因为就想着爸爸为什么发火了,结果卷纸没答完,考了全班倒第一。老婆也因为孩子没吃早饭去上学很生气,和他大吵一架,也摔门而去。他越想越气,拿着包去上班,结果在单位门口踩到狗屎,脚底一滑,摔了个大跟头,包里的材料都摔出来被风刮走了,他更生气了。等他去刷考勤时迟到了两秒,迟到得去领导那签字划考勤。他找到领导时,却显示迟到了半小时,领导扣了他工资。他肺子都要气炸了,回办公室拿员工撒气,员工一气之下走人了。可是活还等着要,只能自己重新干。可是,带着气干活质量不好,还耽误了生产了。领导发现他不会干活,还不会管理,大发脾气,就把他辞退了。他回家一看,老婆领着孩子走了,留言说:受不了你的脾气,离婚吧。他立刻就傻了。你说,他遇到事就发脾气,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了吗?”
   “嘿嘿,不但没解决,反而更糟糕了。”他撇撇嘴回答。
   “哇塞,不怪你父母夸你聪明,说得太对了。那你说今天这事吧,你忽然莫名其妙地大发脾气,不但同学对你有意见了,就连老师都生气了,后续还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你说值得吗?”
   “嗯,我错了,以后不乱发脾气了。”他垂下眼眸认错道。
   “你不用和我道歉,因为我不是当事人,你知道该怎么做吗?”
   他给我深施一礼,转身就回到教室,给书法老师和同学施礼道歉。老师和同学们看看我再看看他,都非常惊讶,才短短几分钟,那个平时调皮捣蛋、从来不会认错的孩子居然能给老师和同学们施礼道歉,怎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
   书法老师连忙从抽屉里拿出一管新笔送给他说:“老师奖励你一管笔,不是因为你大发脾气有功,而是因为你知错就改,是不可多得的好孩子,所以才奖励你。”他谢过老师,接过老师奖励的笔,红着脸回到座位。
   一个教师,不光要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能交给孩子们很多知识,更应该是孩子情绪的灭火人,老师在孩子的不良情绪里,不是受气者,而是一个调解人。往往是,孩子是经历了不良的事件,才发生了转机,老师就是要抓住这个转机,促成孩子的健康成长。
  

共 30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场书法课上的突发闹剧,揭开了孩子情绪风暴下的隐秘心事。当歇斯底里的怒火背后,是“夹心老二”不被看见的委屈,这位老师没有说教与斥责,而是用“同是老二”的共情破冰,以蝴蝶效应的故事明理,用耳朵的选择智慧引导。作者以纪实性的叙事风格展开,从事件爆发、安抚情绪到追溯根源、引导转变,情节铺陈真实细腻,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孩子歇斯底里的状态、眼神闪躲的模样、握手时的态度变化等,让场景与人物跃然纸上。同时,作者善用以小见大的表达手法,通过一件课堂冲突小事,折射出当代孩子情绪问题的普遍性与根源的复杂性,兼具故事性与现实意义。文中蕴含着作者对孩子内心世界的深切关注与共情,对教育方式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解式引导”这一教育理念的认同与践行。字里行间满是温暖的教育智慧与对孩子的真诚关怀,让读者感受到教育中“看见情绪、理解心灵”的力量。这则真实故事恰如一面镜子,照见了孩子情绪问题的本质——那些看似莫名的爆发,实则是内心需求的呐喊。它更给出了最温暖的答案:真正的教育,是蹲下身倾听,用理解化解坚冰,让每个孩子的情绪都能被看见、被接纳、被引导。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者,都能从中读懂孩子情绪背后的密码,习得与心灵对话的智慧。好文力荐各位文友赏读,【东篱编辑:欣然花开】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10-19 05:42:34
  真正的教育,是蹲下身倾听,用理解化解坚冰,让每个孩子的情绪都能被看见、被接纳、被引导。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者,都能从中读懂孩子情绪背后的密码,习得与心灵对话的智慧。一篇可读感很强的随笔。感谢老师投稿东篱,秋安吉祥。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1 楼        文友:辽宁玉儿        2025-10-19 19:44:17
  感谢您的编辑并写了编者按,也感谢您懂我,特别受触动!您不仅选用了我的文章,还花心思做了这么精彩的解读,这份认可和用心我记在心里,太感谢啦 。您的文字让文章更有深度和传播力,能得到您的肯定和专业加持,真的特别感谢 。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19 11:17:56
  这个事件很有典型性,作者的处理方式也堪称经典。一个好的老师,就应该是孩子不良情绪的灭火者,灭了不良情绪,焕发成长的正能力量。写得非常好。远握,就像期待玉儿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辽宁玉儿        2025-10-19 19:50:40
  感谢怀才抱器老师代鼓励和支持,拙作让你见笑了,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些熊孩子,各有各的脾气秉性,如果不能征服他们,每天都得被他们熊死。我们做教培的很不容易,服务的是两个群体,一是家长, 现在的家长不惯病,翻脸比翻书快。还得服务好学生群体,一个比一个淘气,说不得骂不得,还得斗智斗勇,真不易呀p
3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10-20 19:10:09
  娓娓道来,很有画面感。小孩会真心感谢老师的。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网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