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鲜灵灵的萝卜缨(散文)

精品 【星星】鲜灵灵的萝卜缨(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1485.4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9发表时间:2025-10-19 15:01:34

萝卜该起了,霜降意味着气温下降,零下设施了。大白菜还可以活些日子,这个时候,母亲面朝大门口,坐在门槛,搓草绳。稻草是问别人要的,自家的稻田早在十多年前,就改成旱地种一茬又一茬玉米了。母亲将稻草往河里伸一伸,让稻草吸足水,拎起来,稻草湿漉漉的,一路滴着水。阳光最温和了,不强烈也不低调。经过甜霜击打的菊花,格桑花,牵牛花,分外惊艳。空气里弥漫着花的芬芳,还有遗留在枝头的果子,散发的香味。南河屯的人,都在地里忙碌。困了半个月左右的玉米秸秆,需要捆好垛起来,晾干。菜地也热闹了,大白菜包心了,母亲说今年的大白菜不好,烂根子,心也不紧致。松松垮垮的,腌渍酸菜倒是可以。炒着吃,口感不佳。也许是品种原因?母亲打听了几家,大伙一致说白菜减产,不理想,不如去年。母亲没觉得少什么?很感恩上天的馈赠,能吃上原生态,无公害的纯绿色大白菜,谢天谢地了,还得寸进尺,就不对了。
   草绳一节一节,顺着门槛迈过去,在母亲身后的地上,团了一堆。以往上山砍柴禾,得粗绳子。捆大白菜不用,小手指粗就行,母亲数了数,一个菜园子,留了一百零八棵大白菜,囤起来等着过冬,在壁炉上大白菜炖豆腐,或者用自家做的辣椒酱,腌渍辣白菜下饭。剩下的大白菜,统统打入大缸内,腌渍酸菜。关于北方的腌渍酸菜,我头几年写过类似的文章,发在报纸杂志上。现在落笔的是大白菜紧挨着的两洼青皮萝卜,怎么处理?大多数人异口同声说,腌起来,就饭吃。萝卜和头顶的樱儿,我喜欢白水煮九分熟,不能太烂,清水泡一泡,舀一碗自己做的大豆酱,煲一锅玉米碴子粥。坐炕上,一口玉米粥,一口萝卜缨蘸酱。能撑破肚皮!
   小时候,一到白雪皑皑的冬天,枯院子,青黄不接。几乎家家煮萝卜缨,蘸大豆酱,就着稀溜溜的玉米碴子粥。姥姥家六口人,五舅,五舅妈,六舅,小姨,姥姥,姥爷。一天到晚,萝卜缨子蘸酱,我去姥姥家蹭饭,一大盆黄灿灿的玉米碴子粥,端端正正卧在方桌中间,两盘萝卜缨子横七竖八躺在那,七双筷子,一会儿抻来一下,一会儿又抻来一下。五舅爱讲故事,吃饭时,一只脚踩在炕沿,一只脚在地上。哧溜溜吸着玉米碴子粥,讲一段故事,再夹一撮萝卜缨子,狠狠抹一些大豆酱。酱碗是一个白瓷大海碗,常常是一大海碗豆酱,一顿饭结束后,大豆酱也被抹干净了,除了碗边大豆酱的痕迹,所剩无几。就这样,吃饱也不错了。姥爷是木匠,手艺人,在村子属于中上等人。姥姥,姥爷九个孩子,谁也没挨饿。饥荒年月,我们眼巴巴看着大道上,有人饿晕了,姥姥拿了烀熟的土豆,吩咐五舅赶紧拿给那个人吃,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接过五舅的土豆,皮也不剥,囫囵吞枣一口气造了七个大土豆,吃第八个土豆,汉子明显慢了下来,知道剥皮了。五舅很生气,知道他不饿了,说,你可以走了。汉子瞅了瞅五舅手里剩下的三个土豆,这几个也给我吧,我带着路上吃。五舅不想给,赶过来的姥姥叹了口气,给他拿走。五舅说,他吃饱了,剥皮了。我们吃土豆从不剥皮。那个人脸一红,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敢了。那个人揣着三个土豆走了,至于后来怎样,我不得而知。饥饿年代,随时随地有人饿死,姥姥和姥爷很善良,救了不少逃荒要饭的。
   我印象里,就记得萝卜缨子蘸酱,就着稀溜溜的玉米碴子粥。萝卜缨子再好吃,再有营养,吃多了,对胃口也不适。吃得姨和五舅,六舅,见到萝卜缨子就吐酸水。我也是,吃腻了萝卜缨子蘸酱。央求姥姥炒韭菜吃,姥姥家门口有一铺炕大小的韭菜,韭菜叶很宽,茎粗壮结实,姥姥素常日子是舍不得割韭菜炒着吃,家里来客了,姥姥才割一刀韭菜,在鸡窝摸出几个笨鸡蛋,做韭菜炒鸡蛋,绿绿的,黄黄的,一大盘子很诱人。那顿饭,我能把自己吃撑了。
   姥爷虽然是木匠,走南闯北揽木活,关键是生了一堆儿子,大舅二舅三舅结婚生子,姥姥和姥爷给每人盖一套房子,掏一份彩礼,即使再殷实的家底,也会被掏空。何况是物质匮乏时期,不得不说,萝卜缨蘸酱,就着玉米碴子粥,救了姥爷姥姥一家人,救了一个屯子,也救了一个时代。
   萝卜缨子对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人,有恩。北风一紧凑,菜地就进入收尾。萝卜拔了,萝卜缨用菜刀砍下来,既可以煮着蘸大豆酱,又能生腌,也能搭成一捆一捆,拴在树上晒干,留着冬季煮熟,蘸大豆酱。新鲜,嫩生生的萝卜缨,上沸水一煮,一泡,一洗。剁碎,放点猪瘦肉,包饺子,和你掰扯,绝对鲜美。有条件的搁点虾仁,蚬子,虾爬子,蟹黄,妥妥的美食。
   我嫁到德胜沟,地地道道的农民,几亩土地,扣大棚栽草莓。活一起来,早晚不见太阳,全在地里,大棚内捯饬。萝卜缨成了主角,一煮,一泡,一腌渍,捞出来,即可食用。简单,实惠,方便。萝卜缨子,也就是萝卜的嫩叶子,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其营养价值与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萝卜缨子富含膳食纤维,这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的好帮手,可以有效地预防便秘,保持肠道健康。‌萝卜缨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这时候的日子,不拧巴了。大鱼大肉司空见惯,反而对粗粮感兴趣。活忙起来像旋转的陀螺,没时间煎炸烧烤,就来一锅水煮萝卜缨子,抑或萝卜条子,煮好了,泡一宿,第二天蘸大酱,就玉米碴子粥,好一顿吃。吃粗粮对身体好,也省时省力。我们家一忙地里的事儿,准是萝卜缨子蘸酱,玉米碴子粥主角。搬进城里后,远离土地,想吃萝卜缨子,玉米碴子粥,到菜市场和超市购买,却发现这些舶来品,一点也不接地气,也缺乏烟火味儿。
   母亲坚决腾出一块地,种萝卜,白菜,雪里蕻等。她说,自己是吃不多少,为城市居住的孩子们准备的。有土地,有菜地,有老家,有南河屯,母亲就有做人的尊严有底气。
   今儿在单位上班,下午去向阳桥市场,淘漉点附近村子的人卖得萝卜缨子,回家水煮,蘸大豆酱,就着热气腾腾的玉米碴子粥,以解内心积压许久的乡愁。
  

共 23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如一幅细腻的乡村画卷,以萝卜缨子为引,徐徐展开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与时代记忆的图景,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往昔岁月的深情眷恋和对质朴生活的热忱歌颂。文章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繁忙而温馨的秋日农忙场景。母亲搓草绳、处理大白菜、萝卜等农事活动,细节刻画得入木三分。母亲“将稻草往河里伸一伸,让稻草吸足水,拎起来,稻草湿漉漉的,一路滴着水”,这一系列动作生动地展现了农人的勤劳与智慧。阳光、菊花、格桑花、牵牛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为画面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生机的乡村世界。另外,作品情感的真挚流露。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饱含着深深的情感。在描述童年时在姥姥家蹭饭的场景,萝卜缨子蘸酱、玉米碴子粥的简单饮食,却因五舅讲故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热闹氛围而变得格外温馨。然而,这种温馨背后也藏着生活的艰辛,文中提到“萝卜缨子再好吃,再有营养,吃多了,对胃口也不适”,以及“吃得姨和五舅,六舅,见到萝卜缨子就吐酸水”,真实地反映了那个物质匮乏年代人们生活的艰难。但即便如此,作者依然能从这些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温暖与幸福,体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总之,这篇散文以萝卜缨子为线索,将乡村生活、时代变迁和情感表达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而深刻的乡村画卷。它让我们在回忆过去的同时,也思考着现在和未来,是一篇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佳作。编辑:紫云朵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19003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5-10-19 15:02:10
  祝贺新作发表。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