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现代诗歌 >> 【菊韵】飞笺嘉峪关里(诗歌)

编辑推荐 【菊韵】飞笺嘉峪关里(诗歌)


作者:颜永柏 白丁,1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75发表时间:2025-10-20 17:56:30

你矗立在戈壁的尽头,
   祁连山的银冠在云端浮动。
   大漠风推着沙砾,
   撞向六百年的墙缝,
   砖隙里还嵌着,
   半支匈奴的箭镞。
  
   烽燧在隘口燃烧,
   狼烟卷过河西走廊。
   驼铃在月下飘荡,
   丝绸与玉石压出深痕,
   玉门关外的商队,
   用蹄印叩问长安。
  
   而今我数着雉堞,
   像数着锈蚀的锁甲。
   戌楼空荡的窗口,
   仍含着一粒落日。
   它慢慢咀嚼,
   卫青的戟,霍去的马。
  
   蓦然看见那排左公柳,
   绿得令人心惊。
   柳枝在风里写字,
   每道笔画都在说:
   那位抬棺的老者,
   用白发换取了天山雪。
  
   现在崭新的铁轨,
   已穿过城门旧伤。
   而更远的雪线上,
   火箭军阵地静默,
   像叧一座雄关,
   在云中铺开翅膀。
  
   我拾起带棱角的石头,
   听见它胸腔里,
   左公柳的古老波涛,
   混着导弹车的轰鸣,
   在嘉峪关的砖缝,
   铸成钢青色的永恒。
  

共 5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首诗以嘉峪关为时空坐标,构建了一幅跨越古今的雄浑画卷。开篇以戈壁、祁连山与大漠风沙为布景,嵌在墙缝的匈奴箭镞瞬间将历史拉回六百年前的烽火岁月。诗中烽燧狼烟与丝绸驼铃交织,再现了河西走廊上商队往来、铁骑征战的往昔。继而视线转向当下:雉堞如锈甲,戌楼含落日,诗人通过“卫青的戟”与“霍去的马”的意象,让汉唐雄风在废墟中复活。左公柳的惊心绿意成为诗眼,既书写着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悲壮,又悄然串联起历史血脉。末章完成时空的现代转场——新铁轨穿过古城门,而更远的雪线上,火箭军阵地如新型雄关静立。最终,胸腔共振的左公柳涛声与导弹车轰鸣,在嘉峪关的砖缝里熔铸成钢青色的永恒,实现了守卫精神的古今传承。全诗通过历史残片与现代强音的碰撞,诠释了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边关魂。好诗推荐共赏!【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颜永柏        2025-10-20 19:16:43
  金秋十月,我游览嘉峪关,被关前一排百年左公柳所震撼。想起左宗棠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悲壮故事,写了这首小诗,以歌颂先人们开疆拓土,戎守边疆的英雄事迹。
   感谢编辑明月千里的推荐!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