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面子(随笔)
老程病了,这是今天早上他徒弟小张带来的口信。据小张说师傅腰扭了下床都困难,一周之内很难到单位上班,因此特意向车间请病假在家休息。陈主任听完小张的介绍,眉头一蹙,随即对小张说:“下班回去跟你师父说一声,让他在家好好休息几天,别着急上班,有时间我会去看望他。”送走了小张,陈主任心里非常清楚老程这分明是在向他叫板。
老程是锅炉车间专机班的工作负责人,也就是小组长。年龄约四十六七岁,其本人最大的特点爱动脑筋琢磨事,在转机检修尤其是转机找正方面是车间里的大拿,无人能够比拟。尤其是他的师傅前年退休之后,班组里专机找正的技术活就他一个人掌握。由于技术好肯专研,前年车间百分之二十五长工资,车间主任给他长了一级工资算是对他工作的一个肯定。今年年初厂里就透出风来年底还要按照这个比例长工资,因此车间里的员工都很关注这个事情,都希望自己能够长一级工资。七月份陈主任一次在食堂就餐与老程相遇,两个人聊起了长工资的事情,陈主任当着众人的面非常明确的说,上次长过工资的人这次原则上一个不长,等于直白的告诉他别在惦记了,长工资了没你的事。老程虽然没有再说什么,但是脸上的表情告诉他,对这个结论很不满意。一晃两个月过去了,今天终于找上门了,正是锅炉大修的收尾期。风机的叶轮焊补,轴承更换工作已经完成,就差动静平衡和专机找正工作了。班长对此急得团团转束手无策,埋怨老程早不病晚不病,偏偏在这个接骨眼上病了。他知道他请不动老程,实在没有办法,硬着头皮找车间主任请老程上班。
陈主任对班长说:“老程病了而且是扭伤,我们总不能把人家抬到单位来吧,再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去年新来的技术员小陈在你们班组实习了半年,或许他能帮组你们解决找正的问题。”班长说:“这能行吗?转机找正都是程师父一个人做的,自己拿着小本又是记又是画,除了他自己能看懂我们都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小陈在我们班组半年,除了跟我们一起干活,也没有看到过他给转机找正啊。”陈主任说:“不试你怎么知道小陈不行,下午我让他到你们班组去你配合好就行了。”班长带着一脸狐疑走出了车间办公室。尽管班长狐疑,但是陈主任却一点都不狐疑,他知道小陈一定能把这个问题处理明白。他前年接手这个车间主任这个位置之后他就发现了转机班的问题,一个人独揽技术是工厂管理的大忌。因此他派新来的大学生小陈到专机班实习,专门研究转机检修技术,小伙子很专几个的时间就基本上就掌握了这门技术,并且利用出差机会又到外地电厂学习了一周。由于车间运行技术员调到厂生产技术部,这才把他抽回车间主管运行工作。
下午一点钟小陈准时来到了转机班,他拿的工具除了程师傅的老三样,水平仪、塞尺、直角尺,还多了两个百分表。这个平时言语不多戴着一副近视镜的大学生能行吗?不仅仅是班长狐疑,十几双眼睛或多或少都有狐疑,我们干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搞懂的东西,他呆了半年就敢出手。一个下午一个风机叶轮的静平衡找完了,他边示范边讲解,工友都懂了。第二天不用他伸手,工友们自己动手做完了第二个叶轮静平衡。第三天粗略转机找正,用的是老三样。这项工作比较繁琐,一个风机用了两天时间。最后一天开始用百分表精细找正,又用了一天的时间。到这个时侯已经有多数人基本掌握了转机的找正方法。第五天大家没有想到小陈没有来班组老程来上班了。老程对班长说,昨天晚上技术员小陈代表主任到他家去探望他了,他知道车间缺人手所以就急着来厂上班了。到现场后,他用工具检测了一下转机找正情况,又掏出他那个小本计算了好一阵,这时工友们看到他宽大的额头上挂了一层细小的汗珠。随后他告诉徒弟从电机前右脚撤下了俩个垫片,找正恰到好处,风机启动之后非常平稳。别人或许不知道,他心里非常清楚,这是小陈给他留的两个垫片,更是陈主任给他留的面子,此后老程再也没有谈长工资的事。
2025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