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秋黄昏,我入木青之城(散文)

精品 【东篱】秋黄昏,我入木青之城(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40472.0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1发表时间:2025-10-21 07:19:41
摘要:我遇到一个特别美的黄昏,黄昏没有比喻的意义,有的是缤纷的栾花色,在青州。


   初秋的黄昏,我觉得是为我而迟缓下来了。9月13日的黄昏,似乎专属于青州这个“木青之城”,天无半缕深暗的云,城有满腔情怀静待秋的此刻,秋风不戾,反而带着醺意,轻晃着满城木青色,也醉着我的眼眸。愿这样的黄昏再拉长一点,或多停留一会。古人吟哦抒情“可怜九月初三夜”,我道“邂逅九月十三最美黄昏时”。
   我随口吟“普天乐”词半阙——
   晚云收,夕阳挂。一城木青,夹道秋花。
   我知“普天乐”词牌适合写爱情题材,吟那种“月淡香乱,人比梨花瘦”悲戚的句子,我爱青州秋天木青色,不作离词,唱着“归去来兮”,我入青州之怀。
   中华古人认识世界,是从五行开始,东方属木,对应的颜色是青色,也是木色。“东方属木,其色为青”。古人也写城市口号,这么精当本色。稍加发挥就是“气青色绿”,秋气初始,“只此青绿”。错过任何一个青州季节,也不能慢待了秋时。若不是城区外围高楼的比衬,我以为自己走进了古代,经秋的古城反而更浓郁起来。
   我做完色彩的铺垫,又想起青州的人文来。
   因为青州还住着欧阳修,他的哭考颂德的《泷冈阡表》,还藏在曾经的官署庭院“水磨亭”一侧的青竹翠木之中,我想面对祭表,说出我读“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泷冈阡表》)的感受。去年来,我未能作答。
   因为青州已立千载“范公亭”,我想站在亭前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给我的忧乐寻一个高尚的归宿。因为去年进范公亭公园,光顾着瞻仰“三贤祠”的建筑风貌,看园中布局,赏风物幽居了。
   因为我想站在李清照故居之左的洋溪湖畔,听一声“争渡,争渡”,与“沉醉不知归路”的词人吆喝一声,说句白话——在这呢。去年到那,可惜没有她的“蚱蜢舟”,我不能进入意境。
   秋思放在青州,不是“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句),是“迢迢新秋夕”(陶渊明句),别有一番澄澈爽朗的滋味。
  
   二
   我还觉得,到一个风景区、风景点,那是小旅游;把一座城视为旅游的目的地,才是大旅游。思来想去,唯青州配得上大旅游,是对概念最直观的注释。
   是因为,曾经“只缘身在此‘城’中”,“不识‘青州’真面目”。我在青州城的外围,赏一个青山半抱的背景。
   仰天山,木翠而山堆绿烟;云门山,鲁中锦绣一山尽收;玲珑山,精准地训释着什么是“玲珑剔透”;逄山,如人如神,峨冠博带;雀山,抱着千亩牧场;峱山——让我的思绪,追着“齐桓猎峱”……
   在青州的外围,我已经揽胜,更对青州乃“木青之城”的说法有了深切的了解,就像顺岸走丽水,才知一行就是“夺丽水之珍”,我揽一怀满目的木青之色,悠漾了我的情绪。
   入城,入城!我早迫不及待了。
   秋色木色挂在街道的树上,单用“木青”解释,是无视秋色之美。“青出于蓝”,在青州,不能以颜色勾兑或色系的理论来解释。如今的秋色,不都是渐次染黄。最诗意姣好的颜色,挂满了栾树。那些矜持一点的栾树,借着夕阳,投下乳黄的颜色,如泼,如倾。明亮的黄,在路侧的楼体划上了一道痕,就像给楼捆扎了一条金腰带,金腰带不都是给拳王的,也给那些坚守在时光里的古建楼阁。
   秋色正当时,很宜人,在树冠的栾树花,贪婪地呼吸着阳光,开得缤纷恣肆,人们都说花色为深红色,我却以为是正宗的褐色,是时光为之做旧,并不妖冶,就像悟透了时光的样子,我越发觉得这些栾树植于青州,是最符合青州的个性和历史。青州是历史古城,8000年的发展史,5000年的文明史,栾树褐红,就是青州城的颜色。在胶东一带,很少有树迎秋缤纷的,栾树除外,她是秋中最浪漫的花色。青州,自此万千灯笼,和夕阳,深情地演绎着时光的辉煌。生命,从来都无法定义适合的季节,栾树生花,只为秋开,不是争取最后的一绽,而是别具一格地表达着生命的力度和潜力。说什么“一叶知秋”,如果“知秋”,也是歌咏秋天“凤儿花杂雁来红”,早于菊,同桂花;忠于秋,艳于秋。秋风萧瑟,与我何干,我和秋色在一季。栾树花语,我给它“灿烂一秋”的评价。黄昏下,秋色里,最耐看的是栾树花儿一冠冠,一枝枝。
   我拍下栾树灿烂的视频,放在抖音,现代信息技术就是快,我收到了名为“青州小一哥”的视频,他是一个诗意十足的“一哥”,他把栾树装帧的道路,称作“青州版的黄金大道”,以“惊目,惊艳,惊心”的“三惊”佳语来评述。他说,谁知秋何时来,栾树开花便是秋。他赋诗一首给栾树之秋——
   金风拂道满街香,栾树开花耀眼黄。
   树影婆娑迎过客,一城秋色在身旁。
   太喜欢了!他怎么知道我这个过客金秋此时来?想想我好幸运。我遂问“搜狗”,范仲淹,欧阳修,李清照笔下皆无栾树诗词。当代的青州人,植下这些栾树,于是丰富了这座“木青之城”的颜色。我突然发狂想——将三个大文豪唤来,重走青州版的黄金大道,各赋诗或填词一首,不是说“诗可会友”吗?不负栾树花开,花开之秋,你也来吧,即使做一个过客,青州人一定会唱“愿你从我的世界路过”(同名歌词)。
  
   三
   我是过客,选了城西的一家“如家商旅酒店”住下,因为这是我曾经住过的地方,也是栾树花开最繁之处。
   夕阳恋恋不舍青州秋色,还是缓缓地要沉入西边的雀山,太阳被黄昏染了一遍,其色变得和栾树一色,我站在酒店外,沐一身的晚霞色,沾染着秋暖,就像一个晚来闲步的青州人,希望我不被当作“一哥”心中的过客。其实,哪一个人不是生活的过客,一旦冷落了时光,时光就不再关注了。走过路过,带着热爱,两次住在青州,我已是常客。说起青州,我总是不断话题,俨然主人,就像我说到家乡的那些故事,总在亲切和熟悉中。我心中留住青州,青州以为我就是“木青之城”人,一副悠闲态,谁看出我匆匆。
   华灯初上,黄昏之色还未褪尽,仿佛是一场光的量子衔接,确切说,我觉得这好像是一场光的精心布局。栾树花的光,托起了霓虹,夕阳在告别。我所在的酒店,是一个超大的院落,很深,霓虹闪烁,“海岱禧合婚礼艺术中心”的字母,被一树树的栾花装饰着。
   一群孩子,应该是对面的青州西苑小学的学生,叽叽喳喳,仿佛鸟儿相聚,将这个周末的黄昏,弄出了快乐的童声。他们在捉迷藏,这么空旷的地儿,怎么藏得住影子?栅栏外的栾树,在地上印着斑斓的影子,真像一幅幅剪影,我看着有些恍惚,还真的是,孩子们就蹲在那些淡影里,和栾树花影在一起,多么美啊!想起小时候,我们捉迷藏的场地就在院门前的粪场上,堆砌的农家土肥,摞起的草垛子,几棵树的周围,一堵墙的一角……都成了我们隐形的地方,被捉到的那一刻,却是和此时一样,双方大声惊叫。我感谢这个黄昏,青州给了我怀念童趣的时间,快乐是孩子们的,也是我的。我突然再次告诉自己曾经是一个老师,要勤于观察欣赏。记住的一句话是“孩子的快乐就是老师的快乐,教师脸上的怒色,会在孩子心中种下阴影”。这是我读师范,我的一位古典文学老师的话。此时是剪影,不是阴影。我居然跟着孩子们的吼声惊讶声一起,在心中乱呼起来。真想走到他们中间,冒充是一个小学老师,让他们接受我,又怕如此让他们拘谨……
   我曾憧憬小学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画面,每每想起童年,先出现这个镜头。
   看着黄昏之景,诗趣顿出——
   疏枝通月色,淡影接栾光。
   月色朦胧,虽斜出,却早就爬上了栾树,月华照栾花,淡影忽然动,会不会惊动黄昏里的栾花落?那个蹲伏在淡影里的孩子是不是在捡拾栾花?哪怕是一点点的乐趣,都被孩子找到,我能帮助孩子得到乐趣?想起一句诗——“树下黄花带叶开”(宋人诗句),可惜栾花不是这样……
  
   四
   是夜,我将古人给与青州的“木青之城”的名号改了,叫“木华之城”。古人说“折若木之华,揖江滨之珥”,我多么希望这木之华成为孩子们的理想光芒。孩子们是最美的树,其他的比喻都缺少内涵。
   如家商旅酒店的前台服务员告诉我,今天是财神节。怪不得,鞭炮在院子里此起彼伏。
   青州的黄昏似乎会延时,原来,漫天的烟花点燃了黄昏。黄如锦,红似火,粉如霞……似乎都在为这满街的栾花喝彩。
   栾花若美丽着,烟花也会为之璀璨。我觉得美之间是有一种磁性的。曾读书看到一个财富定律,是说,财富越多越要再给与。美是不是也是如此?应该也是美的定律吧,就像成语“锦上添花”,青州的黄昏,应该是“花上添锦”,美好的语言,让我获得一个丰满的黄昏色。
   在这个黄昏,会觉得,财富属于栾花寓意的一部分。这美丽的青州,就这样被栾花、烟花、月色,还有孩子们的童趣,一起点亮了。
   会说喜庆话的人说,择日不如撞日。我入木青之城,在这个金色的黄昏里,撞上了一场缤纷。
   木青,理解为树绿,就太肤浅了。今天的“木青”之“青”,是灿烂、繁荣、华美、年轻、漂亮,是一切色彩的总和。
  
   2025年10月21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54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旅游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走马观花的赏景吗?怀才老师告诉我们:到一个风景区、风景点,那是小旅游。把一座城视为旅游的目的地,才是大旅游。那么,什么季节去旅游?又该选择哪座城市呢?答案就藏在此篇的题目里,在秋天的黄昏,入木青之城。初秋的黄昏,秋风不戾,带着醺意,天无半缕深暗的云,城有一腔待秋的情,满眼木青色,夹道缤纷花。木青秋香之中,胶东才子怀古揽今,行吟半阙词,默诵二篇文,遥念三贤祠,问惑李易安“去年到那,可惜没有她的蚱蜢舟”,不能进入意境,却是为何?把秋思放在青州的作者,颇有“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的醉人诗意,别有一番澄澈爽朗的滋味。仰天山、木翠山、云门山、玲珑山,“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在青州的外围,作者已经揽胜,更对青州乃“木青之城”的说法有了深切的了解。城中的秋色、木色挂在树上,最诗意的颜色,挂满了栾树,明亮的黄,在路侧的楼梯划上了一道痕,就像给楼捆扎了一条金腰带,秋色正当时,风景很宜人。作者做完色彩的铺垫,又回顾了青州的人文。青州是历史古城,8000年的发展史,5000年的文明史,栾树褐红,就是青州城的颜色。栾树生花,只为秋开,忠于秋,艳于秋,灿烂一秋。黄昏下,秋色里,最耐看的是栾树花儿一冠冠。把灿烂的视频放在抖音里,把诗意的文字和放飞的心情放在里江山里。夕阳恋恋不舍青州的秋色,值到华灯初上,夜色阑珊之时,黄昏之色还没有褪尽,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唤醒了作者的童趣。此时,月华照栾花,淡影忽然动,漫天的烟花点燃了黄昏……就这样,青州的黄昏,被栾花、烟花、月色,还有孩子们的童趣,一起点亮了。虽然身为过客,但是走过路过,带着热爱,而且两次住在青州,作者早已是常客。说起青州,俨然主人。作者心中留住了青州,青州也认可了作者就是“木青之城”人。那么,高潮来了,就在那个缤纷的夜晚,怀才老师竟然将古人给与青州的名字改了,改“木青之城”为“木华之城”。如果你问此举为何?答案就藏在文章的结尾:我入木青之城,在这个金色的黄昏里,撞上了一场缤纷。此篇作品篇幅不长,但信息量很大,诗意美景、城市烟火、人文历史、哲思感悟,五彩缤纷,璀璨夺目,是一幅活色生香的现实版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是江山文学百花园里“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最美风景。在编辑此文的过程中,小编也一直在思考旅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的命题,直到此时才想起上个月山西全境游导游告诉我们的话: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我认为:怀才老师做到了。深度美文,倾情推荐。【东篱编辑:雪胎梅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21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5-10-21 08:22:38
  旅游的目的不是从自己厌烦的地方,来到别人厌烦的地方。也不仅仅是走马观花的品美食、赏美景。怀才老师告诉我们:到一个风景区、风景点,那是小旅游。把一座城视为旅游的目的地,才是大旅游。这座城市在山东,她的名字叫青州。如果在这最富诗意的季节里,来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你将撞见一场金色黄昏里的缤纷。此篇作品篇幅不长,但信息量很大,诗意美景、城市烟火、人文历史、哲思感悟,五彩缤纷,璀璨夺目,是一幅活色生香的现实版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是江山文学百花园里“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最美风景。在编辑此文的过程中,我也--直在思考旅游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的命题,直到此时才想起上个月山西全境游时,导游分享给我们的感悟: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怀才老师真得做到了。深度美文,倾情推荐。点赞美文佳作!致敬怀才老师!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1 11:11:49
  谢谢梅骨老师的精彩编辑,辛苦了。梅骨老师编辑的诗歌,在诗友作者看来是一种幸福,我也得之。旅游的定义真的是难下一个正确的,我习惯把一城看成旅游的目的地,逛城的习惯可能是出自从小的喜好,所以也把旅游当作了逛一座城。观念有时候真的奇怪,左右了我们的脚步。大旅游是不仅限于一个景点,都有课看之处,我喜欢这样的旅游。初秋来看青州,令人打破很多的城市认知,此时看更有味。是我在对青州有过较深接触之后,再去就觉得不一样了,还是别人的城,但我这个过客有了资格——我爱青州,梅骨老师给那么高的赞誉类比,我心惶恐了,应该视为秋游的小趣。前段时间,我知梅骨老师在外旅游,与我一样,我一直静待梅骨老师的游记,还要几日出?梅骨老师的“三见”有禅性,我是看看自己对风景有着怎样的敏感,是否能够热爱,否则我宁可不看。谢谢梅骨老师的精美留言。远握,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10-21 09:24:26
  从“木青之城”到“木华之城”的改名,作者通过文化重构,表达对青州这座古城的青睐和痴迷。作者引用“折若木之华”的古意,将青色提升为生命绽放的华彩。通过栾花、烟花、童趣的精彩绽放,完全诠释了现代城市精神。财神节,令物质财富与精神丰盈交织相融,折射出黄昏“缤纷”的美。欧阳修的孝思、范仲淹的忧乐、李清照的沉醉、当代人的抖音诗篇、孩童的嬉戏、旅人的凝望,共同演奏出这座古城的一曲交响天籁。作者在栾树的褐色花朵里看见的,正是文化传承的鲜活颜色,承载着千年时光的沉淀,迸溅着当下生命的炽热,在秋日黄昏中呈现美轮美奂的质感。唯美细腻的文字,丰沛漫漶的情感,动人心弦的旋律,回响萦绕,濡染情怀。不容错过的上乘之作,感佩才情奔涌,问候怀才老师,深秋大吉!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1 11:23:46
  平时我说青州,修改使用“木青之城”,卖弄了一点文化,也是表达我对这个城的喜欢。写到烟花,想到捉迷藏的孩子们,我觉得应该换个词写成“木华”,那个黄昏,给我留下了丰富的审美趣味了。生命悦动,在青州的秋黄昏,是一个我看到的高潮吧。现代城市,古今交融,有了别样的味道,一座城难得有味道,青州有。到青州,写文章的人,不能不去见欧阳修、范仲淹、李清照,他们在光芒在青州闪耀千年,青州多么幸运。我始终觉得,生命应该不断受到启发和点燃,青州的栾花,此时点燃了我的感情,觉得黄昏再长点就好了,可以行走黄昏,感受温润暖辉下的青州。谢谢罗老师给这个小文这么多的赞誉,惶恐了,只有不断写出时代的优美旋律,才不辜负我们的文学。谢谢老师的精彩留墨。特别期待罗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0-21 09:39:19
  旅游的意义不是游山玩景,而是读懂一座山,读懂一条河,读懂一座城。景区、景点、城池楼阁,需要读懂它的历史与人文,文明与传承。书与史,史透着情,文化的意义才显得堆满绿意。老师的青州,自然是这种。点赞学习,金刚拜读了!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1 11:38:16
  我非常赞同金刚狼老师的观点,我们旅游就是一种阅读,就像喜欢看书一样,所以有读出感觉,写成读后感。青州是一座古城,人文价值很大,在我的鞋青州的文章中多次表达过,单纯的黄昏景色,没有用笔,这次遇到最美的栾花,在黄昏,便获得了诗意。谢谢金刚狼老师的精彩留墨鼓励,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4 楼        文友:枫桦        2025-10-21 10:58:32
  栾树之美,让一座城被深深地笼罩在炫美之中。栾树没有见过,读过许多的文章,都提到了这种树木,大概是一种绿植,一座城很容易被普遍栽植的。我记得在西安,那时候正值九月,在二楼住宿,推开窗,正看见树梢上花盛开,淡紫色的花还有一阵清香,伴着蜜蜂的嗡嗡声,简直让人醉了!我能感受到老师的心境,一座城的美不一定每时每刻都存在着,而就是那个时间段的城,真的美轮美奂!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1 11:46:47
  我所见,青州的黄昏栾花很缤纷很壮丽,所以这次就瞄准了栾花去看那种璀璨的气势。我喜欢枫桦老师说的“炫美”这个词,就像一场安静的迪斯科。我的城市也有栾树,春夏和一般的树木无异,只在初秋就开花了,花朵就像一个个很小的灯笼,颜色旧的,也像结了果实,外表用褐色的纸包裹着。西安,我没在栾树开花的时候经过,青州是我看栾花嘴繁盛的城市,洋洋洒洒的。持一份好的心情,走进一个城市,随便捕捉一种风景颜色,都会得到愉悦,可能这是我们旅游的一个意义。读枫桦老师写的鸟巢,真的是别开生面 ,佩服笔力。谢谢枫桦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简柔        2025-10-21 11:17:02
  怀才老师秋天入青州,就是在奔赴一场美,明媚的秋思奔来眼底。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市花,厦门的市花是三角梅,大概栾树花就是青州的市花吧。如果我要写厦门的三角梅,这篇就是范文。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写一座城,写得新鲜别致,写出一个城市的风韵风采,这种功夫只有怀才老师才会有。街道上的栾树花,从酒店看栾树花,月色下的栾树花,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栾树不同的风情以及人文的内涵,这种捕捉的功夫太厉害了。写得真是美,就像一树栾树花。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1 11:52:26
  谢谢简柔老师的精彩留墨,惶恐了,但感觉如沐春风。我也觉得这次旅行,就是奔赴一场美,美在青州准备了花色缤纷的情态,我去赏。我还真疏忽了,真不知栾花是不是青州的市花,我觉得青州的秋繁华了,的大美的,所以看着就限制了思维。很期待简柔老师笔下的厦门三角梅散文的横空出世,你笔下的一定是江南婉约调的,精致曼妙,快别说拿我着小文做范文,只是随兴而写罢了。这个黄昏很丰富,美都集中起来呈现于我的面前,不能无动于衷啊。谢谢简柔老师不吝赞词。期待简柔老师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10-21 13:47:07
  老师不是旅游,每次都是路过,都是在一瞥中了解了青州,若不是慧眼,哪里能看到这么多风景?我有一个心理阴影,比较怕写颜色,感觉自己怎么写也写不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本色。看了老师的题目,还真为老师捏着一把汗,我担心这“木青”一词老师可如何解读下去?末了,老师神来一笔,“今天的‘木青’之‘青’,是灿烂、繁荣、华美、年轻、漂亮,是一切色彩的总和。”令我惊呼,为这样漂亮的结尾叫绝!拜读学习老师大作,秋日愉快,佳作连连!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1 15:54:48
  其实,我对古代以五行来划分地理区域的事真不清楚,这是在网上读到这个说法,且以为青州属木,木在于青色,是一个非常蓬勃的颜色。我觉得,只要用心感受一座城总能发现和挖掘出不一样的东西,反而是自己所在的城市,可能因为经常看到,从来如此,往往不如一个外地人来感受得清楚深刻。好在我不算是色盲,看颜色尚可,但一些些微的差别还是不得要领,搞不清。写下这个题目,我就是想找到“木青之城”的本来含义,所以,觉得这个木青,不是一种简单的自然颜色。青是是一切色彩的总和。这个说法是我套用很多概念的定义格式,觉得这样表达尚可。韩老师这么精彩时刻的解读,不多见,我以为没有读者在乎这个的,看来是不能打马虎眼的。谢谢韩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 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7 楼        文友:园外仙子        2025-10-21 17:14:28
  读怀才抱器社长老师这篇散文,竟像跟着文字走了一趟青州的秋。没有刻意的辞藻堆砌,却让栾树的褐红、范公亭的墨绿、孩童的笑语,都成了可触碰的风景。最动人的是先生笔下“木青”的双重意。“古今对话”写得极巧,没有硬拉历史,而是让“想唤三贤来赋栾树”的痴念、“去年未答泷冈阡表”的遗憾,自然勾连起古城的过往与当下,让青州的秋不止有色彩,更有温度。
   而文末的童趣与烟火气,最是戳心。让这篇散文跳出了单纯的风景记,多了层“时光过客”的温柔——原来爱上一座城,不仅是爱它的古意与秋光,更是爱它能让你在某个黄昏,突然找回自己的旧时光。
   最后那句“木青是一切色彩的总和”,堪称点睛。老师眼里的青州秋,早已不是单一的“木色”,而是栾花、烟花、月华与童心的交融,是“美与美相互吸引”的定律,读来让人也想即刻启程,去赴一场青州的秋黄昏之约。于秋光深处,读懂青州的“木色深情”。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1 18:02:55
  谢谢仙子诗人的精彩留墨。感动。读完,觉得仙子也时而写一篇散文,一定是出类拔萃的篇章。真的有这个感觉。我很期待。可能是,我们入了文学的窗口,看风景,行走城市,就带着文学的眼光和任务,我相信文学带给我们的审美是最丰盈的。关于青州珍藏的那些名流的风景,我去过一次,有过接触,但还是没有读得全面深刻。我想,时光的变化,最是让那些古贤始料不及的,于是有着这样的想法,我喜欢有历史的风景,仿佛如你所言,我可以打破时空,与之对话,没有不自然,有的的是恣肆的感觉,就像一个幼稚的孩子在表达自己。
   我离开高中教学岗位10年了,每每想起,这次遇到了这个场景,我按捺不住,思绪乱发了。是的,我也在不经意间,寻找了我的少年时光,留不住,但能够回望,沉浸其中,就是痴爱吧。到底什么是“木青”,当我度过这个黄昏,感受到这些场面,我不能拘泥于色彩本身,应该是一种丰满的味道了,于是有了这个判断。仙子老师的“木色情深”,真的是诗人之语,来吧,如果时间允许,青州是最值得看的。读仙子老师的诗歌,今天才真的懂得了雁字。谢谢仙子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k快乐!
8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5-10-21 19:12:33
  总有人问,为何喜欢旅游,要奔赴远方?或许是为了挣脱日常的茧房——当晨光漫过陌生的山巅,当海风裹着咸涩掠过发梢,那些被通勤与报表磨钝的感知,会在一瞬间重新锐利。
  
   不必执着于打卡多少景点,重要的是在异乡的街头,发现转角面包店飘出的香气与故乡不同,看见陌生人脸上陌生的笑意也能心生暖意。我们走在路上,实则是与另一个自己相遇:如同老师的旅游每个景点都写出自己心中的快乐,我也喜欢旅游,看辽阔的也视野,写自己的日记,写自己的去过每一个地方留下的脚印。写得真棒!学习欣赏,问好老师秋祺!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1 19:16:14
  蓝色老师说得对,风景就应该是我们的另一个自己,和风景的亲昵,有着各种层次,一旦融入,情感就被风景濡染,这是旅游的美妙,很多时候我们感到走一走也的枯燥的,不是少了付出,而是我们的感情没有和风景发生共振。几次到青州,有着美妙的体验,我写的这些,包括这个黄昏,我都是一种情感的首先投入。谢谢蓝色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作品,谨祝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10-21 21:21:07
  青州真是令人神往的地方!拜读怀才老师磅礴大气美文!问好老师!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1 21:30:09
  可能是我们没有生活的地方,更能引起我们关注吧。人都会是这样,所以我就把这种感觉写出来。谢谢枫叶老师的留墨。谨祝快乐。
10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5-10-22 11:08:06
  三毛说:“旅行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的过程。遇见不同的人,遭遇到奇奇怪怪的事,克服种种的困难,听听不同的语言,在我都是很大的快乐。对吗?老师!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2 12:32:58
  赞同三毛的旅游观。其实,我们不满足于待在一个地方,就出去看看,就是旅游。旅游的价值,不仅仅在风景,也在遇到故事。谢谢蓝色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