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下村调研
回到老家,乡亲们总要围着牯子问长问短,看他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而牯子除了有问必答,也会问这问那,互相关心之情溢于言表。人们都知道,牯子虽然在外面当了官,却从来没有忘本,跟农民朋友是自己人,不分彼此,都是患难之交。牯子在位时,回去得少些,跟大伙也无话不谈。退休了,无官一身轻,更喜欢跟人们拉家常,天南海北、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平时牯子老是强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如此下沉到一个村乃至所辖的一个片,或者农户当中,是多么深入啊!而且大家说的都是大实话,真真切切,这样的调查研究得出的看法,就是最正确的结论。
大伙很快不知不觉地聊到了那年县政府研究室的笔杆子们来调研的情景。建国记忆犹新地说:
“那次县政府来调查,第一站就去了辉煌家,辉煌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热情款待他们。对于上面来的人,辉煌很会接待。他平时常说,不要怕上面领导来要招待,来得越多,来得越勤越好。他们来了,‘冇得鱼也有只虾’,我们不会蚀本。你们有些人,老担心‘坐地损草’,这是农民意识,与市场经济要求差得远!老人们就说‘舍不得铜秤砣,打不到山枣子’,这话很有道理。你去钓鱼,也要撒点鱼食,吊钩上要有鱼饵,才能钓到鱼。你什么都不舍得,把鱼钩扔在水里,哪个会傻不拉几地来咬钩?就是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封神演义》也没说他真钓到了鱼,应该是说他求贤若渴的夸张写法。所以我们村上也应该求贤若渴,不,是求领导若渴!你们说我就知道巴结领导,只有领导才能帮咱们,不巴结领导巴结谁?他们人来了,项目就来了,资金也来了,我是巴不得呢。把领导接待好了,就不用愁村上出名出人才了,你们说是不是?”
解放、红旗、建国还有放心一伙没想到辉煌口才这么好了,竟滔滔不绝说出这么一大篇来,说得你插嘴的机会都没有,想反驳更反应不过来。只好任凭他文不加点地说下去:“这次县政府来了笔杆子,是为了帮我们村总结经验,推出典型,写好了文章就会发表在《D市日报》,甚至可能发在省报上。我们福源就出名了,就有奔头了,大家日子就更好过了。所以领导来调查,开座谈会,大家都要说好话,说成绩,‘戽水上圳’,而不要说反话、气话、风凉话。我当这个书记,也是顶着口热油锅,不容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所以请各位帮帮忙,莫拖后腿。‘同在花园坐,都是赏花人’嘛。如果说我的坏话,‘丑了寡人丑了国’,谁都捞不到好处,何必呢?”
辉煌这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循循善诱,大家都惊叹他进步太快,不知不觉给这么多村民打了预防针,为调查研究做好了万无一失的准备。凭他三寸不烂之舌,把大家的嘴封得死死的,一个个哑口无言。
县政府的笔杆子坐着小车来了,径直去了辉煌家。辉煌的房子在全村是最好的,很显眼,是独门独栋的小别墅,有点欧式风格的味道。地面铺上农村难得一见的实木地板,显得豪华高档。大厅里摆放着跟真人一般大小的关公铜像,手持青龙偃月刀,威风凛凛,辉煌说是武财神,能招财进宝的。二楼是好几间卧室,一色的落地窗,淡雅窗帘,可以自动开关。整个别墅坐南朝北,当阳对日,光线好,空气清新,而且闹中取静,很适合写作。刘主任赞叹不已:“刘书记,你这别墅太好了,比城里的还好。宽敞、明亮、空气好,简直是神仙居所。我退休了,就要在乡下建一栋你这样的别墅,那就心满意足了!”辉煌说:“我这个草棚子你们看不上眼,你们建的肯定好多了。哦,主任也姓刘,那我们是家门,五百年前是一家啊。都是自己人,还要请家门主任多关照,一片荷叶遮锦绣呢。”刘主任回应:“那是自然。我们这些秀才都懂得,你放心。”辉煌喜不自胜,忙着招呼客人去客厅休息。
客厅里,一张红木长桌上,摆着一瓶茅台酒,一条和天下香烟,还有挤得满满当当的水果、零食、土果子。大家都坐到了沙发上,辉煌就把那一条香烟手脚麻利地撕开,给每人发了一包,还连连表示“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刘主任说:“你这可不是不好意思,是很有意思呢。我们平时到乡镇、县直单位搞调研,也难得有这么好的香烟呢,应该是我们不好意思,我们就‘从直’了,恭敬不如从命嘛,谢谢辉煌书记了!”秀才们见主任发了话,才接过香烟,装到了公文包里。
接下来,辉煌打开了茅台酒,客厅里马上香味四溢。大伙闻着,齐声叫好:“这是真货,茅台,好酒呀!”刘主任笑着说:“古人说过,李白斗酒诗百篇,确实不错。过了酒瘾,李白才文思泉涌。不过,白天工作时间,暂不喝酒。晚饭再喝吧。”秀才们点头称是。
刘主任的开场白来了:
“辉煌书记,我们这一次是县长安排来的。就是搞调研,县长说,你们这些秀才也要深入基层,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不能闭门造车。我这次到春风乡,听到乡党政反应,说福源发展得很好,特别是支部书记刘辉煌,工作很有一套。所以要我们来了解情况,写出调研报告,也可以向上面推介典型,务必把情况摸清楚,把报告写好,出典型,出经验。所以我们会好好取经的。下面是不是请辉煌书记做个详细介绍?”
秀才们赶紧打开公文包,掏出塑料皮的厚笔记本,手握中性笔准备记录。辉煌说:“好的,那我就开始汇报吧。”大家看着辉煌,他好像没作多少准备,没有文字材料,就气定神闲地汇报了:
“尊敬的刘主任、各位领导:首先,我代表福源村党支部、村委会对领导们光临我们村搞调查研究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们村是个山区村,全村人口1230人,1156亩水田,34亩旱土,经济发展向来落后。主要是自然环境不太好,发展经济条件一般,过去群众生活困难。所以有一句谚语说‘有女莫嫁福源汉,餐餐吃的红薯饭,肚子胀气屎尿多,上坡挑担一身汗’。”
秀才们说:“书记,慢一点,让我们记录下来。”
辉煌又慢慢重复了一遍,让大家都记下来了,才接着汇报:
“各位领导:刚才说的谚语就是讲过去福源落后情况的。我们村也确实还有好几个老光棍,没娶上老婆,成了五保户。这也是村上必须的负担,要解决好不容易。
我们村还是革命老区,大革命时期,很多人参加了红军,帮助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牺牲了很多人。全村就有烈士34人,他们的家属都要照顾。我们村还走出了一位省部级领导干部,就是李春,解放后担任了省妇联主席,还是全国妇联常委。她对我们村也很关心。我们村还有一座无名烈士墓,1935年在我们这里发生过一次激烈战斗,红军和白军殊死搏斗,因为敌我力量悬殊,红军寡不敌众,有200多名战士光荣牺牲,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战斗结束后,是我们村的群众收敛掩埋的。解放后,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我们组织重修了无名烈士墓,建好了陵园,栽了松柏树,竖立了墓碑,写了碑记,烈士墓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瞻仰。这是福源村的红色资源,今后还要继续发掘和利用。”
刘主任饶有兴致地听着,发问:
“现在福源的经济发展情况怎样?”
“我正要说到这个事呢。领导们可能已经看到了,福源这个地方四面是山,中间一块盆地,可耕地不多,人均不到一亩,正所谓穷山恶水,条件不好。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的观念也落后。过去都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墨守成规,不愿意走出山门出去闯荡,缺乏开拓创新意识。所以经济发展慢,生活一般。我们支村委着急啊!”
“哦,对了,请重点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辉煌不慌不忙,张口就来:
“是这样,我们一个是抓观念更新,解放思想。福源向来有句俗话‘近处好过年,远处好赚钱’,对此,我们把干部和群众代表拉出去参观学习,看外面发生的变化,特别是发达地区是怎么发展的,激发大家的紧迫感;一个是请李部长等领导和专家讲课,启发大家乘势而上,加快发展。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再一个就是做好服务,为村民牵线搭桥,到广东等地打工,也鼓励村里的小老板继续发展,让年纪大的村民就近就业。同时注意督促在家村民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多渠道创收。效果还是明显的。”
刘主任追问:“有哪些效果?”
辉煌掰着指头数着说:“现在出去打工的多了,有到深圳的、东莞的、广州的,也有去上海的,去河南的,赚的钱就多了。有了钱,就建房子,这个领导们已经看到了,一色的三层钢筋水泥新房子,红砖到顶,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过去福源一般是土砖茅草房,有的还是杉树皮盖顶,破破烂烂,下雨漏水是常有的事情,甚至存在安全风险。现在呢,盖顶都是彩瓦,漂漂亮亮,稳稳当当,哪个不高兴啊。做的事也百花齐放,有做茶叶的、做酱干的、做石膏板的,做有机玻璃的。福源的有机玻璃是我带头搞起来的,现在形成了规模,全村建了好几个家庭工厂,都制造有机玻璃。每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
有了钱就买车,这更是和尚做新郎——第一回。几千年来,福源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山外,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福源人世世代代就靠两只脚走路,脚板都磨出了老茧,谁能想到如今自己还能坐上小车,还是自己的小车呢?现在的女孩子找对象,一要房,二要车,这是硬性条件。好在我们村有了几十辆小车,有几万块钱的,有十几万的,还有几十万的高档车,‘有女莫嫁福源汉,餐餐吃的红薯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大家住的要高档,吃的讲营养,生病去县里,娱乐有多样。看电视、唱卡拉OK,跳广场舞、健美操,村上组织了腰鼓队,有红白喜事,可以拉出去热闹热闹,生活好了,矛盾也少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真好!”
刘主任忍不住追问:“是很好,那是怎么做到的呢?能不能举几个例子?”
辉煌略微犹疑了一下,说:
“好,比如刚才说的做有机玻璃,就是我从浙江学会技术,带头办厂,然后带着大家一起干,逐步形成产业的。又比如我们村有个贫困户刘春永,全家母子二人,母亲年老体弱,疾病缠身,生活非常困难。我们支村委结对帮扶,我自告奋勇帮助刘春永,从经济上、技术上、劳力上多方面帮扶,三年时间,终于使他脱贫致富,生活大为改善,他很感激,逢人就说,村干部为老百姓办实事,了不起!我当然也高兴。还有,补充一下,我们前几年就不收村民上交了,免除了,老百姓发自内心的高兴,拍手称快。”
刘主任也情不自禁地称赞:“你们村早几年就免除了村民上交,那是真了不起。全县都还在收上交,干群关系因此还紧张着呢。你们村竟然捷足先登,率先免除了农业税这些上交任务,这在全县都是先进典型,要好好宣传一下!”
秀才们也都由衷地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
汇报结束,辉煌带着县政府的秘书们看了看福源村的山水、全貌,瞻仰了无名烈士墓,吃了两顿饭。几个人喝光了两瓶茅台酒,满面红光告辞。小车的后备箱里装满了土鸡蛋、土猪肉、有机蔬菜,刘主任领着一班人满载而归,回县城撰写调查报告去了。
县政府大院。
L县是革命老区,是烈士大县。这里的干部历来以弘扬革命传统为己任,提倡艰苦奋斗,这也是人民群众所期望的。因此,县政府大院也是几十年一贯制,还是老房子,老是修修补补的,看起来一点也没有富丽堂皇的感觉,似乎与时代脱节了。老百姓偶尔要去县政府,如果只远看外貌,甚至想不到这就是赫赫有名的L县政府大院,好在大门侧挂着的牌子让大家确信无疑。
回到县政府大院,刘主任率领一班笔杆子开始筹划如何把调查报告写出来,而且要有新意、有典型、有见解。
他们在冥思苦想。
首先是定题目。如果是“关于春风乡福源村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不能说不好,但是程式化,很一般,自然否定了。如果是“一个勇立潮头的农村好书记”,有点太直白,也否定了。刘主任发愁了。坐在一旁平时不善言辞的小王吞吞吐吐地说:“主任,书记叫刘辉煌,可不可以就按他名字的思路,定个题目呢?”刘主任鼓励他:“接着说,说下去。”
小王说:“就叫‘辉煌书记再创辉煌’,大家看可以吗?”刘主任眉头舒展,一拍大腿,“可以呀,就这样定了,‘辉煌书记再创辉煌’,很好!”
大题目确定了,要考虑的就是辉煌书记“再创辉煌”的材料组织了。笔杆子们开动脑筋,很快想出了三个小标题,内容嘛,就围绕刘辉煌怎么再创辉煌的措施、辉煌的成果来写了。调查报告难的是题目要能让人眼前一亮,产生阅读的冲动,能把报告看完。看了就会有印象、有影响,就达到了目的。而这篇调查报告的题目让人耳目一新,巧妙地把一个村支部书记的名字和事迹结合起来了,肯定能让领导和编辑们引起注意和重视,刘主任和秀才们的工作就有了意义。
接下来一个星期,政府办的这帮秀才们可以说是废寝忘食、殚精竭虑地写作调查报告,大家想写成精品力作,在市报上公开发表,造成更大的影响。这样既是工作成果,好向领导交差,又对辉煌书记的热情款待有一个交待。在动力和压力的同向作用下,《辉煌书记再创辉煌》顺利出笼了。刘主任没有就此止步,带着秀才们继续打磨,字斟句酌,认真推敲,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标点、一个提法,都反复琢磨,不准确、不精确、没把握的,都不放过,哪怕推倒重来也在所不惜。大家一个个眉头紧锁,翻来覆去地想、改,真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狠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终于把调查报告修改成功,刘主任素以稳重细致闻名,也觉得鸡蛋里面挑不出骨头了,相当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