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红】战友(微小说)
一
阳春三月,杨烨忙完公司的事务,他静静地站在窗前,目光透过玻璃,见窗外那几棵松树,更加葱绿,草坪上的小草在春风中伸出嫩芽,樱花绽放吐艳。那樱花粉白相间,花瓣轻盈柔美,一朵朵紧密地簇拥在枝头,微风拂过,便似雪花般轻盈舞动。
窗外春天的景色,没使杨烨心情好起来,他又想起了战友许凯……多次打电话给许凯,那边总是关机。心里满是惦记和担心,不知道许凯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是未曾有过的,每当想起,他总是感到焦虑不安。
这时钟丽艳助理轻轻敲门,然后推门进来说:“杨总,有位老太太和一个小姑娘来找您,说是要来还您的钱。”
杨烨心生疑惑,这时见那位老太太脸色憔悴,身后跟着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她们衣着朴素却十分干净。走进杨烨办公室,老太太问道:“您就是那位杨烨先生吧?”
“是的,我就是杨烨,您找我有事儿?”杨烨回答道。
老太太颤巍巍的从手腕挎着的那个破提包里拿出一个小包,那小包用塑料袋层层包裹着,她把那个包裹递给杨烨说:“我儿子许凯他让我把这两万块钱还给您。”
杨烨这时更是一头雾水,心想,许凯啥时候借我钱了?于是问道:“许凯他好吗?”
这一问,老太太泪如泉涌,哽咽着说:“他已经没了。”
杨烨惊讶地问道:“这是啥时候的事啊?”
“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了。”老太太回答。
老太太把钱交给杨烨说:“我帮儿子把钱还了,我得回去了。”
助理钟丽艳,把水果和一杯茶,放在老太太面前:“小朋友吃水果,老人家,您喝茶。”
“阿姨,您先别着急回去,不妨在这里吃过午饭再说。”杨烨一边说话,一边把多层塑料袋包裹着的钱打开,只见里面掉出一张信纸然后打开,上面写着‘杨烨哥’字迹反复涂改,看得出来,他写这封信下了很大决心。
信中写道:“杨烨哥,我患了治不好的病,我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母亲和女儿,不知你是否还记得,我们出去执行任务时,咱俩的约定过吗?‘假如我们俩,哪个遇见不幸,就帮谁赡养母亲和孩子。’我母亲是个很要强的人,如果不是我让母亲去还钱,她是说什么也不会去找你的。母亲老了就我一个儿子,如今无依无靠,还有我六岁的女儿,就交给你了。永别了,杨烨哥,我在那个世界永远都会感激你的。”
杨烨看到这里,泪水早已顺着脸颊滚落。那些曾经和许凯在一起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
二
杨烨是江苏盐城人,许凯是淮安人,他们同一年应征入伍,在南京某消防部队。集训之后下连队,他们分到了同一个班,那年杨烨22岁,许凯20岁。许凯虽然比杨烨小两岁,为人处事似乎比杨烨成熟很多。
许凯自幼丧父,是母亲一手把他带大。母亲靠着打零工和种几亩地的收入,省吃俭用供他读书,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每到寒暑假都外出打工。而后,考上了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在大学里应征入伍。
而杨烨家庭条件较好,有爷爷奶奶宠着,生活衣食无忧。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两人分在了同一个班,许凯时常开玩笑说杨烨是“奶油小生,”两人床对床,又很聊得来,不久他们成了最要好的兄弟。别看许凯比杨烨小,出去执行任务时他胆子比杨烨大,从不顾自身安危。
有一次出去执行任务,是小区的一户人家着了火,好像听见屋里有人在哭喊,许凯不顾危险冲进屋子,这时杨烨也要一起进去,许凯把杨烨推出门外。自己冲进屋子,浓烟中什么都看不清,只能顺着声音摸索,终于把人救了出来。
那一次许凯手烧伤严重。当杨烨去医院看望他,他总是毫不在意地说:“你是奶油小生,你和我不一样。假如我们俩哪个万一不幸了,就帮对方赡养父母孩子。”
当时杨烨以为那是开玩笑的一句话。
记得也是一次接到任务,事发地点是大巴车开到山路边,正好遇到山体滑坡,把整个大巴车都盖在里面,车门打不开,许凯上去先把的大石头掀开,然后就是拼着命的刨车门前的石头和土,周围战士受他的影响都在加倍努力救人,连长一边挖土,不断地在喊:“当心山上还有石块滚落,别再次砸伤人,注意安全。”
杨烨也在跟着搬石头挖土,没注意山上有一块几斤重的石头从山上滚落,许凯手急眼快,赶紧一把将杨烨推开,自己没来及离开,把腿砸伤,造成骨折。拖着受伤的腿还坚持刨土救人。当时杨烨心中暗自佩服,真不知他哪来的勇气和毅力。
当大巴车的门终于打开,乘客一个个的钻了出来,几乎没人员伤亡,他脸上这才露出欣慰的笑容。可他满头满脸都是血和汗水,那次他立了二等功。
许凯又一次进医院,杨烨带着满心感激来看许凯。杨烨走进医院病房,看着许凯包扎得满是纱布的腿,眼睛湿润了。坐在病床前握着他的手说:“不是你推我那一把,假如那石块砸在我脑袋上,也许我就完蛋了。”
“那是老天爷有眼,咱俩还得要做几十年好兄弟呢。”许凯开玩笑的说。
三
“杨先生,我还得赶紧回去!我儿子看病欠下不少钱,我得想法子出去打工还上才行。”
许凯母亲的话把杨烨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杨烨怜惜地看着许凯母亲说:“许凯其实没借我钱,假如他不说到我这里来还钱,您是不会来我家的,别回去了,以后这里就是您的家。”
杨烨摸着小女孩儿的头又说:“我和许凯是兄弟,他的母亲就是我的妈。许凯没了,我就是您儿子。”
说话间杨烨便跪在许妈跟前说:“妈以后您别再提起要回家,许凯治病借的钱我来还。”
许凯母亲赶紧把杨烨扶起来说:“这怎么行呢,我这一老一小在这里得给你添多少麻烦啊!”老太太说着话还是要走。
杨烨再次跪下求许妈妈道:“妈您不答应留下来,我就不起来。”
许妈被杨烨感动的泪如雨下说:“我不走了,孩子你赶紧起来吧!”
懂事的小女孩儿,见杨叔叔管奶奶叫妈。于是跑上前去搂着杨烨喊了一声:“爸爸!”泪水从小脸蛋儿上滚落。
“我的好女儿,走,咱回家,爸给你买新衣服,给你买好吃的,别人孩子有的,我家女儿都得有。”杨烨抱起女孩道。
钟丽艳助理见此情形,被感动的两眼湿润。
杨烨的妻子,为人实在善良,出差回到家里,杨烨和她说明了许凯的情况,战友许凯的女儿和母亲,以后就留在自己家里,她没曾有一点嫌弃的意思。对祖孙俩像亲人一样。
四
杨烨有个儿子,比小女孩大一岁,自从许凯的女儿来了,有了个玩伴儿,开心的不得了。
两人一起玩耍,杨烨儿子问小女孩:“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许若溪,六岁。”小女孩开心的回答。
“我叫杨超,八岁,以后你就叫我超哥。”小男孩得意道。
从许凯女儿来了之后,杨超很少玩手机打游戏,每当看到两个孩子在一起学习玩耍,杨烨夫妇俩满是欣慰。
许老太太来这里之后,也闲不住,她乐意干些家务活,养养花,做些针线,戴着老花镜做鞋垫什么的,消磨时间。
岁月在不经意间,杨烨已经年近花甲。许妈已经九十高龄,许凯的女儿已经研究生毕业,和杨烨的儿子青梅竹马,嫁给了杨超。已经有了一个儿子。杨烨家的生意越做越好,也越做越大。光公司员工就有好几千人。
又到了一年清明节,杨烨带着一家人,来到许凯墓地,杨烨蹲下说:“老弟,一晃你离开我都二十多年了,真想你啊,咱女儿都成家立业了,咱是亲上加亲,咱都有孙子了,咱女儿很争气,我白赚了一个好女儿,一个好儿媳,咱妈都九十高龄了,而且头脑清晰。你安心吧!”他们虽然是阴阳两隔,永远都是最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