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韵·情】一块石头(散文)
在老宅的院子中间有一块石头,它呈矩形状。听父亲说是曾祖父垒墙基剩下来的。多年以来,就一直在院子中间默然地沉寂着。每次去老屋看到它,我的内心总会涌出许多莫名的情愫。
自我记事起,它就在院子中间,这么多年,它没动过一寸位置。人与人相处是缘分使然,与这块石头,我认为也是缘分使然。这些年,无论是走近海边,还是攀登高山;无论是城镇,还是山村。我遇见过许多块石头,可为什么我对这一块情有独钟呢,应该是归结为缘分。我觉得这是最合理的自圆其说。院子里的这块石头,它始终以一种独有的沉默,给我信号,让我心血翻涌,与它对话,与它在内心始终保持着一种彼此读懂的心灵默契。
幼时上学,我家没有书桌,无论哪个季节,都要在这一块石头上习文断字。有时是我一人,有时左邻右舍的小友们也会陪着我。每次我们总与时间赛跑,因为那时的农村经常停电,我必须在天黑之前完成所有的作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曾经觉得那时的光阴非常慢、非常慢,甚至说在我的眼里,每个小孩都不会长大,每个父母也不会老去,一直就这样:如朝阳东升西落;如地上蚂蚁悠然自在;如院子里老杏树的影子由东向西缓缓偏移;如我的铅笔尖,永远会在纸面上沙沙地移动。
记得那时,有一位表姐,她长得如花似玉,冰清玉洁。正是谈婚论嫁的时候,她和母亲坐在那块石头上,诉说自己的心事。那是她的秘密,她讲给母亲听,仿佛母亲就是她的知己。我曾想着,谁若能娶到她一定是最幸福的。我也曾断定,一个女人长得美,就是她最好的财富。表姐把自己的梦想和情感说给了我的母亲,也说给了那块石头。因为那块石头,见证过当时与我交集的所有人。石头的记忆,只是需借助一个有灵性的人。有时倒不如说,不是我选择石头,而是那块石头选择了我。
有一年秋天,我们举家搬进了城里,那块石头也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在匆忙的人生中,它曾被我遗忘了许多年,我早已忽视了它的存在。直至有一天,父亲与我收拾荒废的院落时,我才又看到它。它依然安然无恙,我仍然无法凭一己之力去将它挪动。
那天父亲说,墙角的水井已干枯多时,咱们把它填一下,以防有人来院子摘杏时,造成坠井事故,那样可能就麻烦了。于是我们用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从院落北面一间旧房塌陷后的废墟,铲土装车推至井里。父亲指着那块石头说,把它也扔进去填了吧。那一瞬间,我内心五味杂陈,我恳求父亲:“那块石头很重,咱们俩人根本无法搬运。”父亲与我试了几次,当然我肯定只喊号子不出力,就这样父亲放弃了丢掉它的想法。
这块石头贯穿于我的生活里,是它把我曾经的记忆唤醒,让我清楚地去料理身边的那些小事或大事。我钟情于它,是因为我与它之间的故事穿过了岁月屏障,转化为时间与空间还有情感的纽带。我曾思考过一段时间,假如它是路边的一块石头,可以肯定地说,我将不会与它有任何交集。曾经我不让人踩它、不让人用锤子敲打它,甚至父亲填井要弃它时,我都极力挽留,护它周身安全,足以证明这块石头在我心里的位置。我视它如掌上珍宝,它也以另一种方式给我以馈赠,让我充满期待,给我坚实的力量,让我有追逐梦想的勇气。
其实这块石头并不完美,仔细端详,石身上那些斑斑点点,若一个人老去的痕迹,石面上那些一些坑坑凹凹刻痕,足以说明它的普通。就是这样一块普通又粗糙的石头,我却百般回忆,百般爱抚。都说文人偏爱石,如果纵观历史,真的存在这样的规律。据说杜甫在成都的时候,得到一方奇石,并邀请乡亲们一起来欣赏,于是写有《素园石谱》。白居易写过《太湖石》和《双石》等诗篇,表达了对石头的喜爱;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他不仅赏石理论丰富,而且与石头的感情很深,他与石的故事,被传颂至今。当然,当代作家贾平凹先生在《丑石》中写道,一块石头,丑到极致也便是美到极致,这是他给一块石头的最美装饰。他有他的丑石,我有我的一块普通石头,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一块石头没有任何生命,我始终这样想。但是它却似乎比许多有生命的物种,更晓得根基的意义。它没有情感,不会移动,却又在曾经的日子里,为我初始的人生,标定了第一个坐标。曾经那些在石身上演算过的题目,表姐说过的关于青春的秘密,每个月圆之夜母亲当做祭献的桌台,家人依石而坐的那些美好时光……或许大多细节早已被忘得干干净净,但那块石头,由内而外所表现出来的那一份简单而又纯朴的专注力,却愈发随着时间的远去而清晰。有时,我也觉得描写这种感觉,所有的文字那么苍白无力。当然,我也尽了我最大的努力来展现它的特质。
到底是生活让我醒悟,还是那块石头让我醒悟,我认为是那块石头。它不只是我童年的书桌,不只是母亲的贡台,它是我人生当中的第一块“基石”。它教给我的,并非一些科学知识,而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一种在尘世的喧嚣中怎么去寻得一处宁静。
这些年以来,无论是身在远方还是近在咫尺,无论是立足哪一条路,走得再蹒跚,再艰难,再坎坷,在我的心底,似乎总还有这样一块石头垫着。让我晓得,人生总需要一些这般厚实的依靠,才不至于失去了该有的分寸。
前些日子,忙里偷闲再次回到老屋。眼前的院落,一地荒芜,院落中的杏树和老槐树相较从前,更显得无比苍老。那一刻,我急切地走向那块石头。其实我还是对它有所担心,不过庆幸的是,它依然完好无损。只是秋日的气候,使得上面布满了一层白霜,间或还覆盖了一些枯叶,显得比记忆里矮小了些。在这个世界上,我不晓得是否有山盟海誓,但可以肯定的是,海枯石烂是真的存在,只是一个人是否有时间去看到那个结果。
我轻轻用手拂去石面上的尘埃与落叶,那一瞬间,这块石头给我的指间触感,依旧是那股熟悉而又坚实的凉。蓦然抬头,我看到秋日的余晖,正巧穿过老杏树和老槐树交织时稀疏的枝桠,落在冰凉的石面上,一处处柔和的秋日阳光通过石面的折射萦绕在我的周身,给我带来陈旧而又复古错感。我幡然觉得,人生所走过的这些年,所谓的生活,不过是在内心的深处,打磨出这样一块充满想象而又带着希望的石头罢了。
这块石头,不言不语,不悲不喜,却足以安放我的全部,包括我的灵魂。
2025年10月21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网
有幸在历经诸多烦忧、心性最浮躁的时候,拜阅老师的美文,由此,我亦相信,一块石头,原来不仅仅只是石头,它有灵性、会观察,当我们还在经历着苦乐年华时,它已不知不觉地、将那些流过的泪,说过的话,默默地酿成了一杯诗意的酒。问好,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