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岸】衡阳保卫战的遗憾(随笔)

编辑推荐 【柳岸】衡阳保卫战的遗憾(随笔)


作者:流石 布衣,313.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6发表时间:2025-10-22 09:20:31
摘要:方先觉第十军死守衡阳四十七天,虽然战败,责任不在方将军。

去年,在抖音上刷到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援军明日到达》,宣传得很好,很激动人心,可惜的是,这部抗日电影至今都没有上映,也不再宣传了。“援军明日到达”是蒋介石发给当时坚守衡阳的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的电文,当年的衡阳保卫战硝烟散尽,只留下诸多遗憾。
   在衡阳保卫战八十周年纪念日,衡阳各界公益性社会志愿者团体共同参与,老兵回家的发起人孙春龙等自媒体平台现场直播并发布相关短视频。直播现场,短视频内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现场读稿并激情的说,有个别人说,衡阳保卫战打到最后,方先觉军长投降了,第十军投降了,这纯粹是胡说八道,方先觉军长没有投降,第十军将士没有一个人投降。听者无不为之动容,这位当年泰山军的幸存者,腰板挺直,身体硬朗,激情四射,情绪激动,久经磨难,劫后余生,百岁高龄的抗战老兵,还要利用纪念现场的激情演讲,来向大家证明第十军将士没有一个人投降,方先觉军长没有投降,这声音振聋发聩啊!同时也让在场内场外的某些专事怀疑造谣和诬蔑的无耻小人无地自容。我们普通百姓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来一睹当年泰山军的风采,是我们的荣幸,然而,还要老兵亲自来证明,当年响当当的泰山军,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全体将士,包括方先觉军长在内所有人,无一人向日寇投降,这是我们所有中华儿女的耻辱啊。
   真相总是很容易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里。时过境迁,尘埃落定,当年血肉横飞,尸横遍野的战场,如今处处都充满着和平的阳光,而谎言却随着真相的掩埋,喧嚣尘上。
   1944年春,日寇为扭转太平洋战场不利局势,为打通从中国东北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调集50万兵力,实施“一号作战计划”。由于战场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南和广西三地,史称:“豫湘桂战役”。
   当年4月,日军占领郑州,许昌、洛阳等地相继失陷,由汤恩伯所率领的几十万国民党中央军,平时除了会欺压百姓,与日寇交战时则一触即溃,一溃千里,河南人民对其恨之入骨。6月,历经日寇三次疯狂进攻而不败的长沙,面对比前三次兵力更多的日寇疯狂进攻而促不急防,只几天功夫,1944年6月18日,经过几次会战之后的长沙不幸陷落。
   1944年6月23日,日军调集十多万兵力大举进攻衡阳,衡阳军民奋起反击,打响了震惊中外的衡阳保卫战。
   6月24日,敌六十八师团在车阳渡以西强渡湘江。6月26日,衡阳机场为敌占领。6月28日,日军完成了对衡阳城的四面包围,发起第一次总攻,守军凭借坚固工事奋力还击,毙敌佐久间为人中将以及官兵2000余人。7月11日,日军发起第二次总攻,日军向衡阳城倾泻大量炸弹,燃烧弹,毒气弹,细菌弹,日军黑徽联队伤亡过半。7月30日,日军发起第三次总攻,用飞机大炮狂轰乱炸,集中四个师团猛攻。8月7日,守军在无外援,粮弹医药奇缺,兵力疲乏之下,被敌攻入衡阳城内,方先觉军长向蒋介石发出最后一电。8月8日衡阳城落入敌手。从1944年6月23日到1944年8月8日,历时47天,共打死打伤日军八万余人,衡阳城内守军牺牲一万六千余人,最后仅存一千二百余人(应该是被俘后幸存人员数字,因为衡阳城破时还有七千多伤残病将士。),与日寇达成停战协定(为保全弹尽粮绝缺医少药,又丧失战斗力的伤残病将士性命,不得已而为之。),被围困在衡阳城内。
   在整个“豫湘桂战役”中,衡阳保卫战是唯一的亮点。“豫湘桂战役”,分为三个阶段,1944年4月17日至5月26日为第一阶段,主要战场集中在河南,史称“豫中会战”,1944年5月27日至8月8日为第二阶段,主要战场集中在湖南,史称“长衡会战”,1944年9月8日至12月10日,主要战场集中在广西,史称“桂柳会战”。豫中会战,中日双方兵力比是40万对15万,蒋鼎文部与汤恩伯部不和,各自为战,汤恩伯部在河南不得民心,被称为“水、旱,蝗、汤”四大害之一,汤恩伯部溃败之时,沿途百姓拿着农具追打逃兵。长衡会战,中日双方兵力比是30万对20万,日军吸取了三次长沙会战的失败教训,而薛岳依然依赖天炉战法固守长沙,以前镇守炉堂的第十军被蒋介石调走守衡阳,换第四军镇守炉堂即固守长沙城,长沙失守,衡阳就被敌军重兵围困,外部救援部队不能齐心协力,从而导致第十军孤军奋战导致衡阳失守。桂柳会战,中日双方兵力比是20万对16万,衡阳失守后,日军大举进攻广西,中央军和桂军都想保存实力,虽然基层官兵拼死血战,却依然难守桂林、柳州、南宁等地。豫湘桂作战大溃败,是国民党长期都消极抗战和政治、经济、军事腐败的结果。
   衡阳保卫战之所以能成为“豫湘桂战役”中的唯一亮点,也是有原因的。当年五月中旬,蒋介石面对豫中会战不利局面就开始谋划用方先觉的第十军坚守衡阳,吸引日军包围,再里应外合,内外夹击而争取打一个像台儿庄大捷那样的胜仗。蒋介石调第十军进驻衡阳城时,交代第十军坚守两个星期便可以完成任务。第十军进驻衡阳城后就囤积了较为充足的粮食和弹药,并且组织当地人民共同修筑了非常坚固的防御工事,还有很多民众自发破坏道路,延缓日军推进,为守军布防争取时间。第十军在交战前疏散了城内居民,只有极少数人自愿留下来协助第十军将士抗击日寇。著名的“方先觉壕”就是这个时候的杰作,方先觉利用衡阳城郊的丘陵地形,将面向敌人的山坡削成深度达四至五米的垂直断崖,崖顶的交通壕内设隐蔽手榴弹投掷点,交通壕上面覆盖钢板扛敌人炮击,主阵地前挖掘深壕,壕内埋有地雷、利刃和坚刺,两端配置多顶机枪形成交叉火力,日军一旦进入深壕内即遭歼灭。第十军在阵地前埋有地雷,设置木栅栏以及铁丝网延缓日军推进速度,在阵地内设置多层火力网,工事分为前沿坑道,机枪阵地,步枪阵地和碉堡群。“方先觉壕”让日寇久攻不下,损失惨重,既便撕开缺口,进入国军阵地内,也极容易被战士们封锁退路围歼。第十军将士大多数都是和敌人多次交战幸存的老兵,对日军怀有深仇旧恨,斗志高昂,作战经验丰富,有很强的战斗技能和战斗意志,军心凝聚,军纪严明,为普通老百姓所喜爱。第十军炮兵经德式训练,对衡阳城外围预先测绘并实现弹无虚发,双方交战几天后,日军第六十八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等多名高级军官被炸死。日军面对久攻不下的衡阳城用尽了办法,飞机炸,大炮轰,步兵冲,细菌弹,毒气弹,燃烧弹,偷袭,夜袭,用飞机洒传单劝降,打心理战,疲劳战,车轮战,都不管用。第十军在一个半月的战斗中,只获得极少的国军空投补给,损失惨重,弹尽粮绝,伤员众多,万般无奈之下,为保全伤兵性命,最终选择与敌谈和,双方签订停战协定,继续被日寇围困在衡阳城内。
   蒋介石命第十军死守待援,再里应外合,内外夹击敌人的策略被日寇围战打援的战术给破了。第十军之所以陷入无力再战与敌妥协谈和的绝境,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美军进攻,日军节节败退。蒋介石把精锐部队派到滇缅战场组成远征军出国作战,而在国内战场却一直想着消极避战,保存实力,准备积极反共。导致国民党军队从上到下,面对日寇进攻,大多数时候,都是处于消极应付,被动挨打状态。美国人史迪威担任远征军参谋长,想夺取蒋介石的军队指挥权,将所有援华物资扣留在缅甸,导致第十军和多支参与救援衡阳的部队粮弹不足,被日寇围城打援,各个击破。二、军队指挥体系混乱,派系斗争不停,越级指挥成家常便饭,朝令夕改,各行其是。方先觉的第十军属于中央军,而参与救援的都是地方杂牌军。中央军和地方杂牌军一直都有较深的矛盾,很难团结协调。蒋介石很喜欢越级指挥,地方军阀也喜欢越级指挥或者阳奉阴违。蒋介石与薛岳、余汉谋等人是上下级,但也是大军阀和小军阀,军队是军阀的私人武装,军队是军阀们升官发财的个人资本。消极避战,阳奉阴违,互相算计,保存实力,是其必然的选择。想让众军阀都团结一致,打败小日本鬼子很难。参与救援的部队都害怕拼光老本,也害怕为救出第十军把自己也陷入第十军的绝境当中。三、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前方将士基层官兵浴血奋战,却缺乏武器弹药缺吃少穿。后方高层及其爪牙倒卖军需物资大国难财,却无人监管无人被追究问责。这也是美国人史迪威不信蒋介石,要夺取蒋介石的军事指挥权的重要原因。派系私利凌驾于国家存亡之上,导致国军战力火力以及情报通迅和后勤运输都远逊于日军,民心士气也远逊于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四、蒋介石严令第十军死守待援,欲以衡阳城拖住日军主力,围而歼之,却严重低估日军阻援能力和国军的增援能力,国军围歼日寇变成日军围城打援。七月二十日,六十二军攻占衡阳火车站,前锋部队离守军仅五公里,六十二军建议第十军突围,第十军因为没有接到蒋介石的突围命令和顾及伤兵和市民安全错失良机。国民政府对高层宽容,对中下层严酷,半年前余程万八千虎贲军守常德,战至几百人突围成功,余程万反而成为了冤大头,背锅侠,被送上军事法庭。高层指挥体系混乱,意见不能统一,中下层军官缺乏独立自主指挥战役取胜的条件。
   八月七日,衡阳城己经被日军攻进城内,第十军除去大量重伤残疾疫病(日寇投放的细菌弹导致守军莉疾霍乱瘟疫)将士,能继续战斗者不过一千多人,且弹尽粮绝,向蒋介石发去最后一电,蒋介石回电,援军明日到达。八月八日,援军未到,方先觉和几位师长共同商议,为避免全军被日寇屠杀,和日军谈判,停战求和,第十军被继续围困衡阳城内,衡阳城被日寇占领。衡阳保卫战虽然惨败,但是也直接导致东条英机内阁垮台,在二战中被同盟国媒体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在国际上为蒋介石政府争了体面。
   豫湘桂战役大溃败和衡阳城沦陷,标志着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战,和积极反共,准备打内战的策略完全失败,标志着国民政府注定会得不到基层官兵的拥护和人民的支持,也标志着日寇是强弩之末,虽然费力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是敌后抗战如火如荼,日寇的侵略战争注定失败,并自食恶果。一九四五年八九月份,小鬼子投降,一九四六年内战爆发,随着解放战争胜利,得不到基层官兵拥护和民心尽失的蒋家王朝彻底失败,逃到台湾岛上苟活。
  
  

共 401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衡阳保卫战的遗憾》一文聚焦这场惨烈战役的未竟之处,其价值在于突破单纯颂扬模式,以辩证视角审视历史。文章既肯定第十军47天浴血坚守重创日军的军事意义,更深刻揭示战略失衡、援军不力等历史教训,呈现抗战的复杂面相。这种反思不削弱英勇精神,反而通过呈现战争残酷性与决策局限性,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具历史厚度。真正的历史铭记既需礼赞牺牲,也需直面遗憾,才能在悲壮中汲取前进智慧。文章启示我们:历史反思与精神传承相辅相成,这才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推荐共赏!【编辑:纪昀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10-22 09:21:24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10-22 09:24:08
  欢迎赐稿柳岸,柳岸因你而更精彩!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10-22 09:36:05
  文章启示我们:历史反思与精神传承相辅相成,这才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推荐共赏!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4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10-22 20:00:55
  厚重的奋斗历史,值得铭记。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网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5 楼        文友:老百        2025-10-23 09:55:59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