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岸·红】阅读之趣(散文)
三天了,庆幸我的阅读还在继续!
自本月十五号手机出现故障了之后,拿起《中国革命史》从鸦片战争看起,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天了,虽然新手机已经到位,但依然有坚持阅读下去的冲动。曾经的我也是一位“书迷”,阅读可以让我暂时躲避电子产品的“毒害”,进而锤炼意志力,体会阅读之趣,并籍此可以追忆一下美好的过去。
这本《中国革命史》是我大学时期的教科书,虽然令许久未翻书的我读起来有些吃力,但经过三晚的坚持,也从“林则徐禁烟”读到了“中共一大的召开”。边读边忆,很自然的就回忆起二十多年前的大学时光。
我们大学虽然环境一般,但令我欣慰的是里面有一个规模恢弘的图书馆,不仅存有各类名作巨著,还有期刊阅读室。自从踏进校门那刻起这里就成了我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之外的一个圈,只要有空暇时间我就会到这个圈里,徜徉于文字之间,享受阅读的乐趣。
大学时期学业没学太明白,可是其它知识却积累下不少。上到浩瀚的太空,下到深邃的海底,左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右到香港回归的始末,东到洛杉矶湖人队的斯台普斯中心,西到亚平宁半岛的圣西罗球场……我甚至能说出东风-21导弹的射程和迈克尔·乔丹的鞋码。这些让我感到满足而得意。
文字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在阅读各类书籍的同时,我还学会了写作,虽然难登大雅之堂,但也乐得其中。作品间或在竞赛中获奖,也散发于各种媒体,更加充实了我的精神世界。
毕业后在北京参加工作,每年必去的就是春秋两季的地坛书市。铺天盖地的书摊,琳琅满目的书籍,很能吸引我的眼球,每次去都不会空手而归。买过不少正版书,也曾成抱地带回一些盗版高仿书籍,虽然我个人不提倡盗版行为,但对于当时生活拮据的我来说,也算是不愿而为的一种方式。那时候读书几乎占据了我全部的业余生活,同事们打台球、泡网吧,我则在书中汲取乐趣。最后离开那个单位时,足足带走了两行李包的各类书籍,这还是精挑细选后丢弃了一部分的结果,不然都不敢想象怎么搬运着上大巴,毕竟那个年代快递业还没现在这么发达,行李基本都要靠随身携带。
除了逛书市,有机会我还会沉浸于街头巷尾的各类书摊,每当看到有些杂乱的书摊时都能勾起我儿时的回忆。记得在我童年之时,每逢镇上大集之日,只要不是雨雪天气常能看到一个中年汉子摆书摊。书摊简易到了极点,就是用一块布铺在就地,然后将自行车挂框里大大小小、厚厚薄薄的书随意摆在上面,根本不在乎分类或是整齐度。摊上的书名目繁多,扉页崭新的各种杂志有之,泛黄缺页的《三国演义》有之,就连小学生勾画过的课本都会出现,这其中我最喜欢连环画了。
当时我们管连环画叫作小人书,因为每页除了用文字讲解故事梗概外,占幅颇大的人物画像插图更是惟妙惟肖,只是比真人小上许多,故而得名。清楚记得,我最喜欢看《岳飞抗金》和《烈火金刚》,当时谁的书包里要能有这样两本小人书就是和同学们炫耀的资本。只要书摊一摆开,除了围上一圈孩子外,不少大人也会上前留足,蹲下身子翻来翻去,从开集到散集整整半天时间,书摊前一直人流不息。只不过看便宜书的人多,掏钱买书的人少。中年摊主脾气很好,从不轰赶赖着看书的人,也不会主动招揽生意,自顾自翻着一本厚厚的《儒林外史》,冬天天冷时,每翻完一页后他就会把双手插进袖口里,看完后伸出手翻一页,再插进袖口里。小读者们则一边用袖口抹着清鼻涕,一边沉浸在小人书的故事里,读到精彩处就会忍俊不禁,从不在乎旁人投过来的诧异目光。在小小的书摊周围,各人有各人的阅读乐趣,谁还在乎天寒地冻。
成年后,那样简易的书摊很难再见了,最起码摊主都会将书置于折叠床上,讲究些的就搭个临时的书台,摆放开始分门别类,摊主也会将他人弄乱的书籍重新整理码放。每每遇到这样的书摊,无论有无买书的欲望,我都会上前驻足,哪怕用十几秒钟随意瞄上一眼也很满足——这难道是小时候落下的病根儿?
随着电子产品的发展,让阅读不再局限于传统书籍,电子书、学习机、电脑、手机等均具备阅读功能,可以让你随时随地阅读喜欢的东西。
但我个人认为,只有传统书籍才能让人享受到阅读的仪式感。
为此,我在市图书馆办了一张年卡,偶尔也会去《新华书店》逛逛,不一定买书,随性翻翻便能打发掉无聊的时光,也能寻找到一些阅读之趣。
不过细算起来,截止到前天我起码有一年以上时间没翻过一本书了,更没动过家里满满当当的书橱。面对自己当初如珍似宝买来的书籍,我不禁汗颜,回顾以前读书时的如痴如狂,更是惭愧无比。
看书的时间总是流淌很快,当感觉到有些疲惫时已经到了该休息的时候。今晚我在“共产党成立”那页折了一个角,轻轻放回到书橱里,期待明天能够继续坚持阅读。当晚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一大堆书中满足地翻阅着……
尽管在书内做了明晚继续阅读的折角标记,但自己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将其束之高阁,因为从第一天阅读开始,我就担心自己无法坚持下去,便暗自定了个小目标,至少要连续阅读三天。可今天下午我在官网买的新手机到货了,新鲜感还在心底膨胀,今晚强忍住诱惑把时间留给了书籍,明晚会不会因达成小目标而放纵自己?但无论结果如何,借这次手机坏了的机会让我重新找回了阅读的乐趣,也想起了一些陈旧的过往,内心还是满足且欣喜的。
这次是因为手机坏了才打开书橱,下次又将是因为什么呢?我无从得知。
阅读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但愿我能发挥主动性,克服电子产品的诱惑,哪怕一周只拿出一个小时去专心读几页书,对于我的写作水平就应该有所帮助,也能追忆起曾经的点滴过往,更能捕捉到一捧阅读之趣。
2025.10.17晚,于廊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