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小事】那杯烫过我舌尖的牛奶(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小事】那杯烫过我舌尖的牛奶(散文)


作者:汪震宇 举人,5418.1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6发表时间:2025-10-22 13:14:33

客厅墙上的时钟显示凌晨五点半,厨房的灯就已经亮了。我打开了冰箱,拿出了那一大瓶从“零食很忙”购买的纯牛奶,突然就想起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个场景,也是在这样一个天还没亮的时候,爷爷奶奶就是那样坐在老宅的煤炉边守着。
   那年我刚上小学二年级,学校距离家大概有二十里地,每天早上我都会被爷爷轻声唤起床,匆匆洗漱后就去赶那辆六点半的小三轮。开三轮的是学校里的一个退休教师,他说反正退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就开着那辆儿子给他买的二手小三轮送孩子们上学放学,也算是“为教育事业发挥余热”吧。老先生接送学生从来就不收钱,这也使得村里的那些学生家长对他充满了感激,平时菜园有些什么菜也都会匀出一部分“孝敬”老先生。奶奶怕我在路上会饿,总是让爷爷在前一天的晚上就把那个搪瓷缸子给洗干净咯,倒上大概小半缸奶和一碗水,就放在家里的小煤炉上慢慢煨,第二天凌晨起床时,再用湿抹布打开搪瓷缸的盖子,用筷子在里面搅匀了。这时候煤炉的发出“滋滋”的轻响,一股香甜的奶味就涌了上来,从厨房都飘到了我睡的西厢房。
   我总是喜欢赖床,奶奶就叫爷爷来掀我的被子。“小懒虫,快点起床喝奶,再躺可就凉了。”爷爷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沙哑,他把我叫起来后把我的衣服拿到我的手边,等我穿好衣服后就拉着我来到厅堂。此时奶奶已经把牛奶倒进了桌子上的碗里,足足有三大碗。我迫不及待地端起一碗就喝,手刚把碗端起来就赶快又放了下去,“好烫!”我把手缩了回来用嘴吹了吹。“傻震宇,别急呀,这才刚刚煮好,等它放凉了再喝。”我急着上学,趁爷爷奶奶不注意就凑过去猛喝一大口,牛奶顺着喉咙就往下滑,舌头却是已经被烫得发麻,眼泪都出来了。奶奶手疾眼快,赶紧冲过来拍着我的背,“跟你说了慢点儿,急什么?离上学时间还早着呢!”
   那时候的牛奶可是正宗的“原版”,是奶奶在村子里的那户养了几头奶牛的人家买的。奶奶一次就买一桶,大概够我一个月喝的,她把牛奶藏在厨房窗户最右边的一个隐蔽的柜子里,大概是怕我偷偷喝完了,可是她却不知道,我早就摸清了那个“藏奶之所”。那天趁着爷爷奶奶去田里干活的时候,我偷偷溜进了厨房,搬了张小椅子就够到了藏奶的柜子,我打开柜门,用葫芦瓢偷偷舀了小半瓢牛奶,就直接那样喝。奶汁糊在了嘴巴上就跟长了白胡子似的,齁甜齁甜地。就在这个时候,爷爷奶奶回来了,奶奶看见了我嘴角的奶汁,没有骂我,只是一边拿个毛巾擦擦我的嘴一边笑着对我说:“傻震宇,这得加水熬才好喝,这样直接喝太浓了,待会儿奶奶给你煮一缸。”说着就喊爷爷过来帮忙生火。
   后来我就上初中了,学校在江的对面,由于离家比较远,只得住校,周末才能回家。奶奶总是会在在周五上午就开始忙活,把搪瓷缸擦洗干净,再把奶倒在缸子里拿个铁架子放在煤炉上慢慢煨,等我下午回到家,就能喝上热乎乎的牛奶了。有一年的冬天,周五学校临时通知补课,我没有办法通知爷爷奶奶,回到家时已经是半夜十二点了。我推开家门,堂屋的灯还是亮的,爷爷奶奶坐在煤炉旁,煤炉里的火都快烧没了,那个搪瓷缸还放在上面,盖子上面的热气都快没有了。“怎么才回来?炉子里的火都快熄了,快尝尝凉了没?”说着从橱柜里拿出个碗,再把缸子里的奶倒进去递给我,我看着碗里泛着的那层奶皮,突然鼻子有些发酸,喝了一口,牛奶还是有一点烫舌尖。
   高中的学校离家更远了,得坐两个小时的大巴去了县城读书,只有月末才能回家待两天。此时爷爷已经去世了,奶奶的身体也不如以前,可她还是坚持给我煮牛奶,此时的煤炉已经被爸爸换成了电磁炉,这玩意火大,可以不用再慢慢煨了。每次月末回家,奶奶总是早早地守在门前,厨房的柜台下也早就为我备好了一桶鲜牛奶。她用电磁炉煮牛奶的时候,总是掌握不好火候,要么煮糊了,要么就是没煮开,她总是跟我说,电磁炉没有煤炉好用。就有那么一次,她在煮牛奶的时候忘了看时间,又或许是她还在以为用的是煤炉,烧了足足半个小时,锅里的牛奶都烧干了,只剩下糊在锅底的“奶锅巴”,散发出焦焦的奶糊味。奶奶急得直跺脚,“我怎么这么笨呢?又煮糊了?”我赶紧过来安慰她,说糊了的“奶锅巴”更好吃,可她却还是那样地闷闷不乐。高考前有三天假期让我们回家复习,顺便放松放松,那些天的早上,奶奶总是悄悄地煮好牛奶,放在我房间门口的茶几上,不敢敲门,害怕打扰我。
   后来我考上了外地的大学,离家也就更远了,一年就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每次打电话回家,奶奶总是会叮嘱我在学校一定要记得喝牛奶,我说外面买的牛奶不好喝,电话那头顿了两秒,接着传来奶奶轻轻的笑声:“不好喝啊?等你回来我再给你煮”。大二那年寒假,我回家时却发现奶奶病了,躺在床上,看见了我回来,不顾爸妈的反对就要挣扎着要起来给我煮牛奶,爸爸赶紧按住她,说“您就好好歇着吧,今天我来煮”。爸爸在锅里倒上牛奶,开小火慢慢煮熬着,奶香味一点点地漫了出来。可我捧着温热的杯子抿了一口,却发现似乎少了点什么,明明香气、温度都是一样的,也是那么地烫舌尖,到底是少了些什么呢?
   毕业后没几年,奶奶也走了。如今的我住在城市里,每天也都会喝一杯牛奶,有时候是便利店随手买的盒装的,有时候却是用自己在网上买的奶粉冲的。我懒得花时间去慢慢煮,反正就算煮了也煮不出奶奶当年的那个味道。也再也没有一杯牛奶,会像奶奶煮的那样,明明烫得舌尖发麻,却能顺着喉咙,暖进我的心里。
  

共 216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杯温热的牛奶,串起了二十多年的时光与思念。老宅煤炉边,爷爷奶奶凌晨守着的搪瓷缸,煨出的是带着“滋滋”声响的香甜;偷喝生牛奶时嘴角的白胡子,被烫到流泪时奶奶的嗔怪,还有高中时门口茶几上不打扰复习的温牛奶,每一口都藏着最质朴的疼爱。后来电磁炉取代了煤炉,爸爸煮的牛奶香气依旧,却少了奶奶煨煮时的细碎心意;城市里盒装、冲泡的牛奶方便快捷,也再没有那口烫到舌尖却暖进心底的温度。奶奶走后,牛奶成了记忆的载体,那些凌晨的守候、笨拙的牵挂,都化作了岁月里最柔软的念想,让每一次喝牛奶时,都忍不住想起那个煤炉边的温暖身影。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何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何叶        2025-10-22 13:16:11
  凌晨厨房的一瓶牛奶,勾连起二十余载温暖记忆。从煤炉煨煮的童年清晨,到电磁炉前的焦糊与守望,奶奶的牛奶贯穿求学岁月,烫舌尖却暖心底。如今牛奶易得,却再难复刻那份独一无二的温度。二百字写尽隔代亲情,于日常琐碎中照见永恒的爱。
何叶
回复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10-23 10:40:37
  叶小叶老师您的评语精准又温暖,把文字里藏的情感都读透了!特别感谢您能捕捉到 “牛奶温度” 背后的隔代亲情,还点出了日常琐碎里藏着永恒的爱,这正是我写这篇文字时最想传递的核心。
2 楼        文友:何叶        2025-10-22 13:16:49
  问好汪小帅,期待更多精彩。
何叶
回复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10-23 10:42:06
  谢谢老师的鼓励!特别开心能收到你的期待。我会继续打磨内容,争取带来更多让你眼前一亮的精彩,也盼着之后能常和老师分享新作品、交流想法。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