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秋】冰钓亮子河口(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秋】冰钓亮子河口(散文)


作者:一渔夫 探花,15982.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1发表时间:2025-10-23 07:23:52


  
   黑龙江下游冬钓,每年都在十一月初。还没等每年秋钓结束,不知道在哪一天,黑龙江开始淌冰排了。
   江边不仅有稳水流和洄水流,都可以在那里钓鱼——因为这样的地方也是白漂子、黄姑子、马口鱼等小型鱼活动的水域。有了那些小鱼,自然也引来了狗鱼、细鳞,兔子鱼,哲罗等凶猛冷水鱼到那里捕食——那里简直成了凶猛食肉鱼的食堂了。尽管那些地方能引来那些冷水鱼前来捕食,可以在那里用撅得钩钓到狗鱼,兔子鱼,碰巧了还能钓到细鳞和哲罗鱼呢!尽管如此,真正最好钓到那些凶猛的冷水鱼的,还是大亮子河口。
   滚滚东去的黑龙江流进到了这里,一条往北流淌的河水加入进来,使湍急往东流淌的黑龙江向北流去。这样一来,湍急水流后留下大片平静江水——那片江面足有一百多米长,几十米宽。那片平缓江水里生活着无数白色小鱼。那些小鱼中最小的是白漂子(白鲦),随后是黄姑子,里面个头最大的是马口鱼。
   眼看着大大小小的冰排往下游流淌。那些冰排互相撞击着,发出阵阵“稀里哗啦”声。一次,我们几名同学到那片平静的冰上滑冰时,看见数不清的鱼集聚在几乎透明的明冰下,在那里享受这年初冬阳光的温暖。那些小鱼主要是白漂子(白鲦),里面还有黄姑子,甚至还有马口鱼。那些小鱼集聚在平缓的亮子口,也把捕食的狗鱼,兔子鱼,还有细鳞鱼和哲罗鱼也吸引过来。有了这些凶猛冷水鱼,也有人在亮子口钓撅得钩了。
   黑龙江已经淌冰排了,自然也不能钓鱼了。每年黑龙江淌冰排时,水边也开始结冰了,随着天气越来越寒冷,冰层也越冻越厚,越宽。等到江边的冰往江心冻二、三十米时,冬钓爱好者已经准备好了撅得钩,也把冰镩子打好了,冰笊篱也准备好了,随后把那些钓具装在爬犁上,随后拉着爬犁沿着打鱼人踩的一条羊肠小路,到冰封的江面上撺冰窟窿,到冰上钓撅得钩了。
  
   亮子口的冰是从亮子河延续过来的。先是河面结冰了,随后往北延续,眼看大片冰面出现在亮子口,而冰排也出现北面江水上。没结冰前,这片水面不时亮起一丝光亮——那是有人在靠近岸边的浅水里捞虾。有人管那虾叫:河虾。其实光它们叫:江虾才对呢!哪些虾产至江里,从每年夏末已经出现了,等到天冷后,那些虾已经长到三四公分长了,不仅有人在那里捞虾,也引来身上长有不规则黑斑的花鲫鲴鱼在稍微靠近水流的水里捕食。因此每年秋天都有人在那里甩底钩,用虾钓鱼。如今那里已经结冰了,无法俗甩底钩,也不能钓漂竿了,亮子河口冰面上有很多人在那里钓撅得钩,也有人在靠近河西的主流旁下丝挂子捕兔子鱼、狗鱼等冷水鱼。
  
   初冬钓的撅得钩和夏天在水边下的撅得钩绝不是一回事。冰钓所用的撅得钩,其实就是后来钓鱼人所说的“路亚”钓法。
   只是那时的“路亚”也没有后来钓鱼店出售的塑料虾和青蛙等拟似饵,而是当时当地人自己制作的一种假饵。
   那些钓鱼人在水边找到一段光滑、平整的柳木,用据将其锯下来带回家,然后将那段柳树从中间一劈两半。在柳树干上各刻一半鱼型模子,再后把六、八枚鱼钩镶嵌在固定位置上,然后将其合拢一起,再用绳子等工具将其固定住。最后把融化的铅水灌进鱼型模子里,等其冷却后,一条小铅鱼就做成了。
   这条小铅鱼不仅是一条拟似饵,同时也是垂钓的铅坠。因为铅很容易氧化,铅鱼用了几次后变成了“黑”鱼。这样一来,有人还在铅鱼外包裹一层锡纸,那样就不会变成小“黑鱼”了。为了更能吸引凶猛的狗鱼、兔子鱼,还有人在那条小铅鱼嘴边挂一小块红布,好像那里有一条小鱼的露出来的鲜红鳃。
   钓鱼人手拿着撅得钩钓竿,站在冰眼旁一下一下地往上挑,一条凶猛的狗鱼或兔子鱼感觉到那里的水波,飞快地游过去,看见那里有条小鱼在一上一下地游动,快速游过去,上去就是一口,将那条小鱼咬住,结果咬在了鱼钩上,被钓鱼人钓了上来。还有一条狗鱼,或兔子鱼被铅鱼吸引过去,凑近了一看,觉得不好,转身想跑时,结果被锋利的鱼钩钩住了,被那个钓鱼人三四下拽出了冰窟窿。
   钓鱼人夏天用的撅得钩竿已经很短了,而冬天钓鱼的撅得钩竿则更短,只有一尺左右,可能是世界上最短的钓鱼竿了,鱼竿前往往还有一把锊钩,那是用来钓到大鱼时,可以用来把那条大鱼钩住的钓具。
   黑龙江下游的冬天有四种冷水鱼,除了当地钓鱼人常钓到的狗鱼和兔子鱼外,有时还能钓到细鳞和哲罗。
   兔子鱼也叫雅巴沙,学名叫:乌苏里白鲑。
   有这样的鱼名,不难想象兔子鱼也是一种鲑鱼。其实不仅兔子鱼是一种鲑鱼,其余三种冷水鱼均是鲑鱼。因此哲罗鱼,也叫哲罗鲑;而细鳞鱼,则叫细鳞鲑;甚至连狗鱼,也叫狗鱼鲑。冬天的黑龙江下游不仅有这样四种冷水鲑鱼,还有一种鳕鱼呢!
   那就是黑龙江下游的江鳕了。那么这种鱼,自然是淡水鳕鱼。这种鳕鱼,不仅在南方江河里没有人看见,不要说有人钓过这种鱼了,甚至东北也有很多人看见到这种鱼。以前当地人把江鳕叫:花鲶鱼,也有人把江鳕叫:山鲶鱼。
   其余四种鲑鱼都有人钓到过,唯独没有人钓过江鳕。为什么呢?江鳕是一
   种十分诡诈的冷水鱼,白天它从来不出来活动,一直躲藏在江底岩石后,或江沟里,只有到天色暗下,或第二天黎明前,诡诈的江鳕才出来活动觅食,自然没有人钓到过江鳕了。
   可想而知,这样鱼,那些钓鱼人自然也钓不到了。那么怎样才能得到江鳕呢?
   用鱼钩钓不到江鳕,那种鱼究竟是怎么得到的呢?
   当然用渔网了。那时黑龙江有很多江鳕,下网往往能捕获到很多很多江鳕呢!
   走到亮子口,眼看他俩用冰镩子撺开冰,用冰笊篱捞净漂浮在水里的碎冰,捞到下在冰下的丝挂子,眼看着一条条江鳕从冰窟窿里被拽上来。那天一网鱼足足装了一麻袋。
   也幸亏带着爬犁,他们哥俩拉着满满一麻袋江鳕运回家。
   江鳕鱼肉很腥,一点也不好吃,但是江鳕肚子的鱼肝像鹅肝一样,是俄罗斯人难得的美味。
   白天江鳕不出来活动,而在那片稳水里活动的是那些凶猛的狗鱼和兔子鱼。只有到了傍晚,或第二天黎明时分,这里才成了江鳕的天下。
   亮子口集聚了数不清小鱼。那些小鱼中不仅有白鲦(也叫白漂子),还有比白漂子稍微胖一点的黄姑子,其中几种小鱼中,个头最大的要数马口了。
   几种鱼中,不仅个头相仿,而且均是银白色鳞,脊部颜色发青,晴天集聚在几乎透明的冰下,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晒太阳。我们几个从那里经过,吓得那些鱼立刻逃散了。三哥和四哥走过去,
   那次爬犁上不仅有冰镩子和麻袋,还有两把撅得钩。三哥和四哥回家后,我俩留在亮子口,就着遛网的冰窟窿在那里钓撅得钩了。
   每年这时候,别管兔子鱼,还有狗鱼,都到那里去寻找食物,有时还能钓到细鳞鱼和哲罗鱼呢!
   一名叫陈福长的同学在亮子河口钓撅得钩,竟钓到一条二十多斤重大哲罗鱼呢!那天,不仅陈福长钓到一条哲罗鱼,还几名同学都钓过从五六斤,到十几斤重的狗鱼,细鳞鱼呢!那天,我和几名同学也在亮子口钓撅得钩。
   我在那里刚撅得了几下,猛地感觉到手里的钩竿一阵有力的乱颤,赶紧往上拽线,用力往上拽了几下,眼看一条大白鱼出现在冰窟窿下。用力往上猛地一拽,一条四五斤重的浑身银白的兔子鱼被我从冰窟窿里拽了上来。
   到了冰上,那条鱼还在欢蹦乱跳。可它只跳了几下就冻老实了,很快一动不动了,在寒冷的西北风下,那条兔子鱼很快冻僵了,一动不动地躺在冰面上。看见冰下有这么多鱼,我问王文达,怎么才能把这些鱼捕上来呢?
   尽管王文达还比我小一岁,但他就出生在这里,而他的父兄们都会打鱼,受他们的影响,从小就喜欢钓鱼,打鱼的。
   西北风“嗖嗖”地刮,雪面子紧贴着冰,蛇一样地往前跑。
   这段时间最好钓鱼了。这时,靠近岸边的江水已经冻住了,而江心还在淌冰排,那些冰排在互相碰撞着,不时发出一阵阵“稀里哗啦”响声,而当时亮子口已经封住了,冰下一片安静,也是那些小鱼喜欢越冬的地方,有了那些小鱼,也引得很多冷水鱼前往捕食,而去那里捕食最多的还是一二斤的小雅巴沙和小狗鱼。
   那些小鱼都在一斤重以上,偶尔还有人钓到细鳞或哲罗鱼呢!当然那两种鱼很难钓到。一年初冬有个姓隋的中学生,和父亲到亮子口钓鱼。隋父在冰上撺好一个冰窟窿后,先让儿子在那里钓撅得钩,而隋父在距离儿子不远冰面上再撺一个冰窟窿,准备自己用来钓鱼。第二个冰窟窿还没撺好,儿子那里已经钓到鱼了。听儿子喊钓到一条大鱼,隋父放下冰镩子,过去帮儿子。
   爷俩把鱼遛到冰窟窿下,才知道真是钓到一条大鱼,由于冰眼太小了,而那条鱼实在太大了,根本拽不上来。听说隋家爷俩钓到一条大鱼,在附近钓撅得钩的都去帮忙,有人先用几把锊钩把那条鱼钩住,然后有几个人帮助隋家父子扩大冰窟窿。经过几个人一番努力,才把那条鱼从冰窟窿拽上来,这时才看见隋子竟钓了一条鳇鱼呢!
   看见钓到这么大一条鳇鱼,隋姓父子也不钓鱼了。他俩把鱼装在爬犁上往家走,回家途径捕鱼队冰窖附近,爷俩也不往家拉鱼了,在冰窖把鱼直接卖了,一过称,才知道那条鳇鱼,竟达三百多斤重呢!
   卖了几百元钱呢!高兴的隋父一再说:“真的比养几头猪挣的还多呢!”
   黑龙江下游冬钓的时间十分短暂,只有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等到黑龙江彻底封冻了,冬钓也就结束了,也表示一年之中的垂钓彻底结束了。要想再钓鱼,只能等到来年春天了。
   只有到了来年开江后,才能到黑龙江边钓嘎牙子,或在亮子河口钓鲫鱼,还有嘎牙子和牛尾巴鱼和鲶鱼了。
   当然,那是来年春天的事了。
  
  

共 37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描绘了黑龙江下游冬钓的独特景象,充满生活气息与地域特色。作者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冬钓前后的场景。从秋末淌冰排开始,细致描写不同水域的鱼情,如亮子口聚集着各种小鱼,吸引狗鱼、哲罗等冷水鱼,为冬钓铺垫。冰钓时,详细介绍自制“路亚”假饵的制作过程,体现当地智慧。文中很多精彩的钓鱼故事,如“我”钓到兔子鱼、隋家父子钓到三百多斤鳇鱼,增添了趣味性与吸引力。同时,对江鳕习性的介绍,以及用网捕获江鳕的描述,丰富了内容。在语言表达上,朴实自然,如“稀里哗啦”等象声词使场景更鲜活。全文展现了黑龙江下游冬钓的魅力,从环境到人物活动,从鱼类生态到钓鱼技巧,让读者感受到当地独特的渔猎文化和冬季生活乐趣。感谢赐稿绿野,问好渔夫老师,祝福佳作不断,好运连连。【编辑鹦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