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思】年老者仍应立志(随笔)
年老者仍应立志(随笔)
朱炳初
立志,是指立定志愿。要想立业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立志。人不立志,等于草木无根一样。因此,纵说千言万语莫过于先立志向。志不立则功不成,错不纠则终遗祸。
立志,早立早受益,晚立晚受益,不立则无益,立志不在大小,重要在有无。立志不在早晚,能立就行。
立志,其实就是确立奋斗的目标,希望达到的理想,能够实现的愿望。从这个意义上讲,目标就成为人活着的意义。对准一个目标,毫不动摇,全力以赴。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扩大自己成功的可能性,甚至实现一番意想不到的事业。
立志,树立目标的意念,对于年轻人来说十分重要,然而,对于已经离退休的老年人来讲,也同样具有意义。人的生存就是为了一定的或力所能及的志向而奋进的。退位休息,并不是逍遥自在地吃喝玩乐,让有限的生命一天天地消蚀离去,直至结束,而是仍然要按自己的兴趣、能力,根据所处的环境条件与文化氛围,做着有意义的事,活出趣味与价值,或者叫做演绎人生最后的精彩。
有目标的追求,生命才有活力,激情才能迸发,细胞才能被激活。这也是延年益寿的妙招。假如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地呆着,或以消极的态度等死,那么死亡就会来得早些快些。人的生命一方面是用来享受的,但同时更重要的是用来奋斗的,在奋斗中才有生机活力,才能体现出人生应有的价值。
凡人都应有志,不管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目光短浅,只能苟且一生平庸度过;目标远大,才能引领人生走向峰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若要有所作为,必当励志前行,經一番彻骨严寒。青春飞扬的年轻时代,就誓言不做娇贵的玫瑰,而做坚韧的腊梅;冷风苦寒志向坚定,艰难困苦屹立不倒。如今虽已青春不再,享受休闲,但仍然应该延续生命活力,同样拥有志向,向往崇高。志存高远,才知道仍然肩负着怎样的责任;志存高远,才会清楚挫折困难只是沧海一粟;志存高远,才能产生奋斗的动力。无志之人无方向,终虚度了有限的光阴,浪费了宝贵的生命。
革命的老前辈为国家浴血奋战的场景,我们绝不能忘却;如今幸福无忧的日子是一代代人目标坚定地拼出来的,也许也有我们的一份,那就更不能抛在脑后。立了志,一定要坚持;未立志,更应当唤醒自己确立一定的哪怕是一丁点儿的目标,坚定搏击,必有成效。
“掀天揭地”,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的志存高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少年时的立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鲁迅先生用热血表达爱国情怀而写下的慷慨誓言,其意思是:我将心意寄托给天上的寒星,但我的同胞们尚未察觉;我愿以我的热血来祭献轩辕,誓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献身。鲁迅因为爱国家爱人民,他从医苦学医术;因为爱国家爱人民,他弃医从文,用犀利的文字唤醒沉睡懦弱的国人。鲁迅一次次呐喊,一次次执笔写下激扬的文字,被毛泽东称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以笔作刀枪,为的便是那心中不灭的家国志向。
志存高远,排除万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将不再是梦想!有志者,事竟成。先立志,后行事。没有志向,谈何远方;没有动力,又谈何启航?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入室的旅程。立志是体现人生价值的前提。鸟无双翼不能飞翔,人无志向难有作为。成大业者必先立大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年老的我们,问问自己,志在何方;告诉自己,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025年10月24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9岁休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