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作品赏析 >> 【云水】时间之网(作品赏析)

精品 【云水】时间之网(作品赏析) ——孙云苓的诗集《给时间一点时间》有感


作者:陈亚珍 举人,5957.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22发表时间:2025-10-25 08:41:27
摘要:孙云苓是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副主席,发表诗歌散文若干、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等,诗集《给时间一点时间》(北岳文艺出版社2024年l2月版)是一部生命哲学,饱含激情,思考万物共存的宏愿之作。特别推荐。


   打开云苓的诗集《给时间一点时间》(北岳文艺出版社2024年l2月版)我在品读一行行诗句,在字里行间总是让我看到一张圆润的笑脸,不禁停下阅读,回想她爱笑的样子,我思想着,世人的笑都是有目的的,大笑、微笑、耻笑、嘲笑、冷笑,不屑的笑,总之都是有情节,有情绪的设定。只有云苓的笑,是恒常的,自然的,发自内心的,没有目的性的,就像自然绽放的花朵!莫不是她内心的花朵定格了一池,永不凋谢,才让她奉献给世人一张可爱的笑脸?内心没有仇恨,没有嫉妒,没有设防的人,脸上才永远绽放出笑意。到底是什么元素撑开了他的笑脸,待我慢慢探究。她的诗像曼陀罗花,不惊不乍,却需慢慢品味其中的希望、智慧、慈爱、力量。我对山西诗人知之甚少,注意过金汝平、病夫、张二棍的诗(也不全),其前两位的诗如解剖灵魂的手术师,刀刀见血,步步有痕,一棒敲醒昏懵人,具有批判的力量。张二棍的诗就像针灸师,切准穴位,一针下去除於堵,是一种洞见与启示。这三位诗人的诗句,前二位让人痛,让人的心产生撕裂感。后者是心一明、眼一亮的感觉。金汝平先生更像抽刀拔剑的勇士,病夫先生更有蝉鸣的交响,鸟叫的尖锐,带着深重刻骨的情绪,引发集体共鸣,阅读时心理感觉动静比较大的那种情况。而云苓的诗是温润的,甜美的,是女儿的,母性的,她带给人的是平静的感动,是纯真的力量,是对人心的慰藉。所以,我总是能看到她花一般的笑脸。
   云苓的诗就像个巧媳妇,抓到什么食材都能做成美餐。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屋一院,一声一响,一片陶瓷,一缕炊烟都是诗的元素,均能唤起她诗意的表达,她是个灵心善感,心美如画的女子。即便看到世界的裂缝,她的表达也是别样的。比如《鱼的魔术或者我们自己》,这首诗具有先锋味道,刺肤却不见血。她完成的是视角感受,人常说“海阔任鱼跃”,可是鱼却逃不过网的猎取,于是它不仅失去自由,而且宿命是死亡或者餐食,那么人呢?时间等待人的又是什么?她说:
   “……时间之网,似被一只巨手撒开,它想要捕捉什么呢?……我们好像和一些抽象的鱼在一起/鱼怡然自得地游着/按鱼只有几秒钟的记忆/那张网对它们没有任何威胁”
   我想,诗人敏锐地感觉到时间之网,有一只无形的巨手撒开,给了她警觉,她可能对鱼的短忆产生羡慕,生死不过几秒,可是人活着,视角、听觉、感觉,是一生一世的,伴随着恐惧、恶心、厌恶,直到死亡,一堆黄土便是一个伤疤,但对此谁也难以逃脱,网是黑色的背景,时间是猎手,风是翻云覆雨的神秘者,于是她看到了以下的情景:
   “轻轻飘逸的帷幔朦胧/风的手有些凌乱/小丑在致开幕词/红鼻头带着几分滑稽/一场盛大的魔术表演即将开始/在蓝色弯月和白色太阳花装饰的幕布前/有音乐声响起/有鼓掌声响起/女人的尖叫混合着男人的喝彩/几根直线倾斜散发着迷人的光/仿佛透着几分悬疑/我们不知道答案,猜不出谜底”
   是的,站在人生的起点,光怪陆离的世界,有几人能看透谜底?谁又不曾被诱惑过?而且任何荒诞的活动都用阳光和月光做包装,谁有通透本质的心智,冷静地看透终局,可时间这个猎手,它只出题,不解答,于是诗人在听着嘀嗒行走的钟表,每一天敲出的声音都是警钟,诗人困惑了:
   “我们不知道,是鱼在变魔术/还是我们自己/或许,我们和鱼都无法破解未知的神秘/更无法预测生与死的距离”
   这首诗让我想起了最近上映陈佩斯的电影《戏台》,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生存的状态,角色夸张的表情在表达着思想,电影中的内容不可言,不可唱,只可意会。云苓是个观察者,仿佛站在上帝的视角洞见世间的舞台,她旁观着各种角色的表演和吵闹,但她不是参与者,她很好地给自己留有一片天地,你演你的,与我无关,我就是我,笃定内心的“真”,三千溺水,我只取一瓢。谁能奈何?于是她总是笑。这是一种生存立场,是生命的保守!内心纯净的人能见天地,透视天地的残缺从而抚慰人心。于是,她想《做个内心有光的人》她说:
   “内心有光的人/无惧黑暗/靠着那点点微光/我在楼宇的森林里坚守/记忆里的故乡”
   这里的故乡用得非常宏大,绝不是版图的隶属,而是生命的原乡。一个有目标的、内心通透的、不惧黑暗的人,她的笑脸就是一束光亮。
   再说组诗《嵯峨下的二光地》,我看到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在“伟岸的父亲”膝下,聆听着父亲讲大地的童话,告诉她“小小的虫子是人类的朋友,你认清了,以后不能随便伤害它”,打小,她就受到爱的熏陶,懂得万物一体的道理,于是她能听到“来自土地的声音”,二光地龟裂了,父亲要打一口井,于是,她又听到“泥土深处,发出了一种好听的声音”。这种天籁之声,唯有内心净洁的人才能胜任。她看着“二光地”栽种了苹果树,父亲和二表哥要进行一次“科学实验”。这里的父亲也许是具体的,也许是广大无边的,是一代代,一茬茬的“父亲”,他们用劳动探索着天道与人道的共融。二光地是块盐碱地,经过父亲的土壤改良,种上大豆,有了希望。第二年麦浪滚滚,二光地成了说一不二的王者。云苓用视角、听角、体会土地、植物与人的关系。她的视野扩展到天、地、人共存共生的情怀当中去了。
   她在时间中总能找寻到自己的慰藉,化解生命的伤痛。比如组诗《岁月的陶瓷》是表达母女之间的情感,诗人的孝道表达得非常特别,母亲病了,她这样写:
   “在一家医院的诊疗室里/一位白发的老中医在写处方/我看到自己的名字云苓,跃然纸上/和黄连、灵芝、人参一起/占据了那张洁白的处方小小的一角/我好欣慰/我真希望自己是一味绝世良药/把我的骨血熬成汤/让我年轻的血脉重新回到母亲的身体/用自己的努力找回/那个健康年轻又美丽的母亲。”
   多么巧合,“云苓”是一味药名,却正好在医治母亲的药方里出现,这种十指连心的亲情,冥冥中仿佛是天意,让女儿撕裂的心获得一点小小的安慰,诗中“绝世良药”“骨血熬成汤”的用句绝非一般人能想得出,诗人的急切、热烈的救母之心,表达到无人可极的境地。母亲已去,但母亲恩养她的天真,诗性,爱,却让她终身受益,爱,是治愈她伤痛的膏药,让她无论遇到什么都要傲然笑对。
   云苓的诗里包罗万象,如果女子有三重境界,即:女孩子,女人,母亲,不只是生理的递进,更是心理的成熟过程,女孩子需要呵护,女人需要被人欣赏,母亲就是全然的付出了。当一个女人成为母亲,内心就充满了爱与阳光,自然脸上也就绽放出恒常的笑容。善是包容,云苓的诗是美的,因为她有善心。《一杯茶里半山听雨》《美好的情谊是药》都是点石成金之篇,《回到出发之前》返璞归真,体会了人生的真谛,这本身就是生命哲学。诗集共分三辑,每一辑都饱含着对天地万物的情感,可圈可点之处很多。这是一个“母亲”的胸襟。母亲不只是一个名称,是一种资格。
   总之,《给时间一点时间》是心灵的慢动作,时间之网,网织的一定不只是快乐和幸福,还有痛苦和别离,险恶和艰辛,但再深的伤痕,时间是疗愈伤痛最好的良药,时间会让一个坏人变好,也可以让一个好人变坏,让一个人从青涩变成熟,从清纯变世故。然而在云苓的时间里,让仇恨转化为爱,从狭窄中走向宽阔,从单薄中叠加厚度,她最可贵的是有一颗爱的心灵。从她丈夫的“分序”中得知:在特殊年代里,父亲长期隔离,母亲又背负着失去一双儿女的悲痛,却没有忘记为云苓搭建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云苓说母亲在最痛苦的时候,以书为药,把图书馆藏的书能看遍,还说书太少了。这就更笃定了我对她爱笑的来由,来自原始家庭的恩养。母亲的悲痛不是以暴躁,怨气来消化,而是用文字来抚慰。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母亲是接产师,每日里迎接未来的希望,又爱看书善写诗,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云苓不仅承接诗心,更承接了爱心,所以她的诗饱含着沉甸甸的感情汁液,分泌出甜美、善良的种子,播撒在人间,一生无憾了。
   祝贺她又一硕果成熟,让我品味了她的爱与善良。
   2025.10.23净心斋
  

共 31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博大精深的文学评论,是对一本诗集的强力推介,更是一次与诗人灵魂的温磬对话。文章以老师自己对这部诗集的理解和感悟,以云苓“恒常的笑”作为核心线索,深入渐进式探讨其笑容与诗歌风格、人生态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高屋建瓴地谈及了诗集中的核心主旨。即这是一次关于生命、时间与爱的深刻思考。文章在抒写先以类比的方法,介绍了自己所知晓本土文学大伽,之后笔锋一转,将云苓诗歌的精髓特点与她的人格魅力融为一体,让读者在畅读中,领略了诗人所著诗集的与众不同,它如一种温暖而坚韧的精神力量,向读者展示着它所蕴含厚重和担当。正如老师所说:“《给时间一点时间》是心灵的慢动作,时间之网,网织的一定不只是快乐和幸福,还有痛苦和别离,险恶和艰辛,但再深的伤痕,时间是疗愈伤痛最好的良药,时间会让一个坏人变好,也可以让一个好人变坏,让一个人从青涩变成熟,从清纯变世故。然而在云苓的时间里,让仇恨转化为爱,从狭窄中走向宽阔,从单薄中叠加厚度,她最可贵的是有一颗爱的心灵。”这篇充满温度与洞见的优美文体。立意深刻,视角独特,写作手法娴熟,感情真挚接地气,且语言生动,结构完整,情感真挚,哲理性强,令读者共鸣不断。向陈老师学习,祝创作快乐,佳作连连!【编辑:华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25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华为        2025-10-25 09:22:24
  欣赏佳作,期许无限!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2 楼        文友:华为        2025-10-25 09:22:38
  老师以诗谈诗,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管中窥豹,足见老师学识渊博,功底深厚。既评书,又育人,感情真挚,诲人不倦!
文章是心灵的窗户,以文发声,以文生情,以文为友,相伴终生!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