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韵凝芳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文韵】天空之城(诗歌)

编辑推荐 【文韵】天空之城(诗歌)


作者:蒋玉龙 秀才,1866.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6发表时间:2025-10-25 16:26:19

(1)
  
   那棵香樟的冠顶,春天的时候
   在蚂蚁的眼里,就有了空中之城的雏形——
   一些蓝尾巴的雀鸟
   时常往来,它们筑巢,交配
   以及用喙编织七色云彩的围栏
   有时天牛,知了和七星瓢虫也来光顾
  
   蚂蚁是微雕版的刀锋战士
   若不经意,你就能发现一条长长的纵向队列里
   它们扛着青草落叶,坚果
   和一些撕咬过后的残骸,井然有序
   又仿佛
   一场沉默的行军。如果
   换一个角度,头顶的树冠
   在微观的世界里
   就是倒悬的巴比伦,叶脉间流淌着
   古老星河的支流
  
   (2)
  
   很多的故事,和不被撰写者记录的经历
   开始时,结局就已注定
   比如冬笋在白雪覆盖下的蛰伏
   白蚁城堡的坚固和黄蜂尾后针的凶险。为此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一直在
   一种生杀予夺的启示
   也一直在
  
   直到阳光经历过十万光年,从叶的缝隙
   落下
   那些肉眼不可见的花粉尘埃,在光束中
   雪花一样的飘落。一些不可见
   成为可见,一些不可能
   也成为可能
   在蚂蚁的复眼里,一个色彩光怪陆离的世界
   至此存在
  
   (3)
  
   可那个深秋
   大片大片的墙从天空中,倒塌下来
   当最后一片落叶成为凝固的战旗
   新蚁王在最后一片枯叶的怀想中,发出了
   战争总动员
   列阵的兵蚁们蜂拥而出。它们嘶吼着
   义无反顾。没有死亡的恐惧
   也没有失去勇气的退缩,一切都像被蛊惑
   仿佛机械的本能
   在尸骸堆积如山的哀鸿遍野中,那些
   冷眼相看的蓝尾巴雀鸟们
   亦是羽翅上凝结出铁锈色的沉默。并
   不再轻易发声
  
   (4)
  
   没了带血齿尖的生死博杀,也不见天穹里
   七色云彩的云来云往
   小雀鸟们就似被集体噤了声
   一个迟来雪花飞舞中老枝遒劲的天空之城
   年轮里,仿佛锁着未爆的雷霆之声
   但很快,快的时空不及记忆
   那些有所恢复的疼痛之点
   就开始遗忘
   时间的回望,再一次加大了空间的距离感
   让一些一生一世都不曾相见的仇恨
   化为了乌有
   而在天空之城的残骸里
   有露水的折射,生出了
   彩虹的城堡......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网
  
  

共 9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组诗成熟度亮眼,借微观与宏观视角切换深探生命本质。诗人以“空中之城”与“倒悬的巴比伦”构建精妙空间:蚂蚁仰望的树冠是云端国度,更高维度下,微观世界又成倒悬的文明遗迹,“叶脉流星河”让微观纹路与宏观宇宙诗意重叠。语言有鲜明刚柔反差:写蚁群战争用“带血齿尖”“铁锈色沉默”,满是金属冷硬;绘自然景象则以“七色云彩”“花粉尘埃如雪”,尽显透明柔软。“凝固的战旗”更将枯叶赋予死亡终结与精神永恒,语言密度惊人。结尾“仇恨化为乌有”,以慈悲观照时空里生命的渺小与和解,将生态关怀升维至存在哲学,让诗歌兼具美感与思想重量。力荐佳作,感谢赐稿文韵!【文韵编辑:思怡乐园】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思怡乐园        2025-10-25 16:27:28
  结尾处“一生一世都不曾相见的仇恨化为乌有”,更以佛教般的慈悲眼光,观照了所有生命在时空尺度下的渺小与和解。这种将生态关怀提升到存在哲学的高度,让诗歌获得了难得的思想重量。
回复1 楼        文友:蒋玉龙        2025-10-26 11:00:51
  老师辛苦了!如此精心的编辑和点评叫人感动,《天空之城》初稿于一年前,其间修改过无数次,删除了一些段落,也精简了许多句子,恍然间不知不觉又回到了这个深秋,很多东西都不一样了。一篇付诸了太多心血的试验性作品,如今也不觉有多试验性了。。。。。。
2 楼        文友:思怡乐园        2025-10-25 16:28:53
  诗歌动静结合,画面感强。春天蚂蚁“井然有序行军”,秋天雀鸟“不再轻易发声”,一动一静;夏天“花粉尘埃雪花般落”,冬天“时空不及记忆” 一快一慢,节奏特别舒服。
回复2 楼        文友:蒋玉龙        2025-10-26 11:02:12
  老师的点评给作品增色不少!敬礼!咖啡敬上
3 楼        文友:思怡乐园        2025-10-25 16:31:17
  这组诗最妙的是把“蚂蚁看香樟”这个微小视角,写成了一部有生机、有悲壮、有释然的 “微观史诗”,读起来像蹲在树下看了一整年的风景,又能咂摸出远超风景的味道。
回复3 楼        文友:蒋玉龙        2025-10-26 11:03:55
  老师的理解透彻,且极具思想。鞠躬!
4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5-10-25 17:20:38
  拜读蒋老师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回复4 楼        文友:蒋玉龙        2025-10-26 11:04:37
  感谢老师的支持来访!共同学习!
5 楼        文友:东辰        2025-10-26 11:56:50
  第一首使人惑醉!首首如酒,美诗如清泉润得人,心神喜扬。蒋老师您真是:诗海之骄龙也。还是酙满三杯敬。我也有一颗爱诗心。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