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欢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丰收季里采花椒(散文)

编辑推荐 【酒家】丰收季里采花椒(散文)


作者:千里寻梅 童生,570.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发表时间:2025-10-25 22:34:05
摘要:这趟回乡把“意外惊喜”拉满,既意外撞到“痛并快乐”的采椒之旅,又被美丽秋景“治愈”,原来“辛苦”和“美景”凑在一起,才是最难忘的回乡记忆呀!

【酒家】丰收季里采花椒(散文) 久居喧嚣的闹市,每逢国庆长假来临,总想着要到乡下农村走走,既能体验田园风光,又能见到惦念的婆母一家,享用丰收的果实,说不定还能撞上意外的小惊喜。
  
   一
   我们如期抵达燕山脚下的小山村,这个季节正是果实满枝的时候,村里村外随处可见果农们采摘出售果实的忙碌身影。如今小山村的水果生意越做越红火,凭着质优价廉,八方客商闻风而来。一辆辆收购水果的大货车,满载着果实缓缓驶出村口,村道上,“三蹦子”往返穿梭,车上的乡亲们满脸都是掩饰不住的喜悦。
   我爱人军刚从车上下来,迎面就撞上发小“毛兔子”,笑容满面的打招呼:“军头,回来啦?”军忙回应并问起今年的收成。“今年雨水足,果子长得水灵,黄桃在地头就卖四块多一斤。”发小兴奋地说。左邻右舍也七嘴八舌地围拢过来,大家都夸今年是个旺年。军的笑容打进村起就没断过,那是从心窝子里涌出的欢喜。
   “哥,嫂子,快进屋!”弟妹热情的召唤,打断了我们的热聊。
   踏入婆家的小院,满院的瓜果掩映在斑斓叶子之间。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垂挂在藤蔓间,宛如晶莹的宝石串,韭菜、小白菜、油麦菜、茄子等各种蔬菜惹人喜爱。看到韭菜我就嘴馋,婆家的韭菜从不用农药,包出的饺子格外辛香。大丝瓜尤其惹眼,在院子周边的藤架上垂落着,沉甸甸的,活像一个个慵懒悬挂的绿灯笼。
   婆母拄着拐杖站在屋门口,颤巍巍地迎我们,满脸皱纹像菊花般舒展。红果绿叶衬着她的身影,仿佛是一幅人间岁月静好的油画,我竟看呆了。“梅!”婆母一声呼唤,我才回过神,连忙迎上去,边说着问候的话,边搀扶她进屋。
   弟妹在一旁笑得开心,大眼睛弯如月牙,肤色黝黑。弟妹曾患过大病,我心疼地问:“又劳累了一年,身体还好?”“好着呢,小毛病不碍事。”我这才放下心。随她来到院子里,院子里的大铁锅里正冒着热气,一股清香味瞬时在院子里弥漫,我问:“煮啥呢,这么香?”弟妹掀开锅盖,笑着答:“新下来的花生,给嫂子煮点,当零食吃。”我心里又感激又过意不去,每次来,弟妹都变着法做新鲜食物招待我,忽然就想起句诗:“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我端着大盆子,帮着弟妹捞出熟透的花生,把盆子放到案子上,目光突然被一旁的簸萁吸引,里面晾晒着一种陌生的植物,绿盈盈的枝叶似竹叶,黑亮亮的果实似小稠李子。我忙问弟妹这是啥,弟妹笑了:“嫂子,你没见过?这是野生青花椒,秋天成熟后能代替普通花椒,天然无污染,味道正,刚刚煮花生就放了它。”
   我不免有些吃惊,活到这把年纪,竟头回见到野生花椒。感觉是个稀罕物,伸手就去摸,手指尖忽然被什么扎了一下,“啊”地疼出声,“哎呀,嫂子扎到手了?”弟妹急忙过来查看,跺跺脚“都怪我,忘了跟你说,枝丫上有皮刺。”我满不在乎地摆摆手。
   弟妹递我一粒花生仁,让我尝尝,细细咀嚼,花生仁软糯不柴,嚼着有花生本味,还带着花椒香麻的醇厚味道,越嚼越香,我连连点头。望着青花椒,心里不禁感叹,野生青花椒也会“反抗”,会举起皮刺这把“武器”保护自己,这可能是它们千年不衰的缘由吧。
  
   二
   野生青花椒可是中华历史悠久的见证者,关于它的命名,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三皇五帝时期,在白龙江沿岸的临江小镇,住着一对勤劳的夫妻,男的叫椒儿,女的叫花秀。神农到临江察访庶民生活时,在他们家吃到了用山上采来的香料做的饭菜,觉得非常美味。后来神农尝百草时,走到一片灌木丛前,见枝上结满青色小果,随手摘了一粒果实放进嘴里,酥麻味很快散发开来。于是他把这对勤劳夫妻名字的第一个字“花”和“椒”,及其色为青,命名为青花椒。
   古人素来爱吟咏青花椒,《诗经•东门之枌》中写道“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在那个花椒还属于稀缺物的时代,它作为定情物,其效用类似今天的钻戒;屈原在《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中写下“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可见花椒在当时被视为香物,可用来降神;曹植的《洛神赋》亦“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形容洛神走过飘着浓郁花椒香气的路径。
   青花椒的用途也很多,既有中药的功效,杀虫止痒,祛风散寒,也可作调味品,堪称天然宝树。
   小山村北侧,有座方圆百里的山丘,归本村集体所有,远望状如乌龟背,村民们便叫它“乌龟壳山”。野生青花椒就藏在乌龟壳山上的松林中。
   早年的乌龟壳山,漫山遍野都是油松。听军说,那时的山里藏着各种宝物:野鸡、松鼠、松貂、刺猬、蛇类,还有松茸、蘑菇、灵芝、青花椒之类。如今已看不出当年的模样,被层层梯田上的果树环绕着。抬头望去,山顶只剩一小片深色的松树林,像颗绿色大萝卜顶上的一撮绿缨。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前,这里以种粮食为主,乡亲们缺衣少食,没有什么积极性。承包之后,家家户户引栽果树,不断改良新品种,收入逐年提高,不仅丰衣足食,不少人还积攒够钱到城里买房。随着果树种植规模的扩大,村子周边的荒山渐渐变成果园,乡亲们的腰包是越来越鼓,可是山林的面积越来越小,山上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也越发岌岌可危。
   婆家这儿紧邻东戴河,东戴河最终汇入渤海,海产品在这个地方不算稀罕,不像呼伦贝尔远离海洋,所以每次弟妹招待我们,总少不了一道海鱼。
   清晨,弟妹准备炖鱼的食材,发现青花椒不够用了,打算上山再采些。军一听,立刻自告奋勇,“你快去果园帮忙,我带你嫂子去采。”弟妹喜上眉梢,给我们准备了剪刀、小桶等工具,并细细教给我们采摘手法:找到青花椒树,先寻找果穗,每个果穗底下都有细小的潜伏芽,这个小芽一定要保护,明年能长出新枝。采摘时手托住果穗下方,不要让剪刀划伤旁边的枝条和枝叶,摘下的果穗轻轻放入桶里,免得挤坏了。
   听了弟妹这番话,我很是感慨,如今生活富足了,大伙都提高了环保意识,特别是乡亲们,大自然也是他们常年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种朴素的理念早已深耕在他们心里。
  
   三
   我和军带好工具,向乌龟壳山进发。沙石路,从山脚曲曲折折盘绕到山顶,起初我还气定神闲,慢慢就感觉嗓子眼发紧,呼吸越来越急。军毕竟是山里娃,身轻如燕,和我的距离也渐渐拉开,他从路边顺手捡起一根树枝递给我,让我当拐杖。路上的石头越来越多,只能踩着石头缝走,不然踩上石头,脚硌得生疼,步子越发沉重了。
   村里有句俗语“进了秋皮沟,步步见石头。”走在沙石路上,让我切身体会到父辈的艰难,为了过上好日子,硬是把石头山变成良田。小路两旁遍布果树,满目翠绿,常听人说绿色象征着希望和生命,可在我眼里,绿色更象征着丰收和喜悦。
   忽见一条小溪从高处倾泻而下,“哗哗”地翻着雪白的浪花,一路欢声笑语。我探头一看,身边的溪水已被四周的果树染得碧绿透亮。对岸时不时有野鸡“扑棱棱”飞起,惊鸿一般,也许是我们的脚步声惊扰了他们。望着碧绿的溪水,听着野鸡“咕咕”“嘎嘎”的鸣叫,我在清新潮湿的空气中愣了会儿神。转头继续往上走,山路越来越陡峭,我拄着木棍拐杖,坚持自己攀爬,不用军搀扶。
   一阵果香味袭来,抬头一看,一片苹果树漫布在山坡上。军说,这是外甥女家的果园,种的是“红富士”。踏入果园,眼前是一幅唯美的画面,翠绿枝叶间点缀着嫣红的果实,浑圆饱满的果实像孩童羞红的脸蛋,又似红灯笼悬挂在枝叶间。
   果子压弯枝头,新鲜得令人垂涎,看着果子,我越发觉得口干舌燥。军摘了两个熟透的苹果,递给我一个,我接过就大啃起来,随着清脆的咔嚓声,甘甜的汁液滋润了喉咙,也甜入心里。苹果是晚熟的水果,农残少、污染小。如今,人们的口味越来越多样,苹果这种传统水果不仅行情遇冷,价值也不高,种植面积也在减少。
   军在前面大声催促我,我恋恋不舍地离开果园,继续攀爬。我看到了不远处的松树林,在军的鼓励下,一鼓作气来到松林脚下。最后还是靠军有力的大手拉着,才攀上松林。
   松林里树木茂密,人迹罕至,我们仿佛跌进一个植物缠绕的世界,盘根错节的枝条挡在身前,令人举步维艰,军在前面开路,我紧紧跟随。蚊子瞬间包围了我俩,我把帽子收紧,可是没戴手套,手背时不时成为蚊子的目标,大蚊子不停地落在我的手上,贪婪地吸着我的血,我拔起根粗壮的蒿草,不停地扇着,才给自己营造了一个小小的喘息空间。
   在这上百种植物中寻找野生青花椒,真就要有双“火眼金睛”。军毕竟土生土长,几番折腾,总算找到了青花椒树。青花椒树是一种灌木,两米左右高,树皮暗灰色,叶片呈卵状,最值得注意的是枝上有皮刺。果实初结时为青色,成熟后变成暗苍绿或褐黑色,几十粒簇拥成果穗,层层叠叠地挂满枝头。没有开裂前,果实又好似微小的稠李子。
   今年风调雨顺,这片松林里的青花椒长得极旺盛。可它的自我保护能力真强,我刚一伸手,就被皮刺狠狠地扎破指尖,疼得我直唆手指头。我想起弟妹的叮嘱,仔细将树枝打量一番,找到了避开皮刺采摘果穗的方法。
   一顿饭的功夫,我才小有收获,再看军,已经摘了不少,不由得佩服起这山娃子。正忙碌着,忽然,左眼皮感到针扎一般疼痛,原来是蚊子不客气地在我的眼皮上咬了一口,我心里一慌,明早眼皮肯定肿成一条缝!哎,为了满足这口鲜,只能认了。
   回头再找那根驱赶蚊子的蒿草,早已不见踪影,我只好加快了采摘速度。等走向另一颗花椒树时,中间一根藤蔓拦在腰际,我怎么都扯不开,汗水顺着额头流淌下来。瞬间想起“捕人藤”的传说,我不禁慌了神,大喊:“军,快来救我!”军像猴子似的钻过来,采摘的青花椒铺满小半桶,瞧见他的脸上身上满是蚊虫,我不禁担心地说:“别采了,再遇到蛇就麻烦了。”他却笑呵呵地,连说没事儿,这里的蛇不咬人。我心里嘀咕:估计蛇也认亲,不咬你,说不准会咬我。
   军看看我的狼狈样儿,说:“那就撤退,够用就不采了,别太贪心。”我立刻如释重负,终于可以逃离了,他帮我扯开藤蔓,紧拉着我的手,深一脚浅一脚地钻出松树林。站在松林下,这时我深吸一口气,才发觉浑身被汗水浸透了。看看军,还是一身轻松,手里拎着采摘的收获,胳膊上鼓着十几个蚊子包,脸上却带着满意的笑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山巅之上,一片美景顿时奔来眼底:蔚蓝天空,明净如洗;燕山山脉,层峦叠嶂,黛色绵延;脚下梯田,高低起伏,绿浪滚滚;溪水如银色的绸带,飘渺其间。映入眼帘的一切,让我陶醉。
   悠悠的秋风,丝丝缕缕拂过脸颊,其间还带着幽幽果香。我在想,没有经历辛苦就得不到收获,生活中的困难不就像空气里的尘埃,躲不开也挥不尽,一次小小的山野采摘,都要付出汗水,但由此收获的喜悦却胜过付出,欣赏到的美景也是寻常看不到的。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不惧艰辛,一步一步走,总能把崎岖踩成坦途,迎来一片全新的天地。
   这趟回乡把“意外惊喜”拉满,既意外撞到“痛并快乐”的采椒之旅,又被美丽秋景“治愈”,原来“辛苦”和“美景”凑在一起,才是最难忘的回乡记忆呀!
  

共 43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体验乡村生活,畅想田园风光,大自然形成的河流山川,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原生态植物,它们看似平常生长且毫不起眼,但世间生物链,自有其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神农尝百草,植物的功用由古而沿袭至今,大多不仅仅能药用,还能用作人们日常生活的佐料,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香味,譬如文中的野花椒。“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要采摘到不一样的珍稀植物,要看到更绚丽的美景,就要到危险且比较远的地方去,才能达成愿景。文章叙述顺畅,细节描述到位,着笔田园乡村原生态的人文风景,凸显“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之要,集趣味与哲思于一体,更具有可读性。推荐阅读!【编辑:山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山泉        2025-10-25 22:37:03
  “登高视野远,坐井观天小”,只有登上高峰,才能一览众山,只有辛苦付出,才能收获不一样的快乐。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2 楼        文友:山泉        2025-10-25 22:38:57
  文章根植于乡土,突出人文,写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问好寻梅老师!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3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10-26 07:13:38
  谢谢山泉老师的精彩编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也是人们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祝老师安康!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