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荷】七绝·儿时田园水乡忆(古韵十首)
摘要:题记:流光易逝,岁月如歌,记忆永存。仅以此组绝,让我们记住乡愁,记住童年,记住那些曾经消逝的村庄和岁月。 注: 1、其九《中华通韵》,其余均为《平水韵》。 2、其四,码凳——也叫“水凳”,为用木板架在河面上的凳子,用于日常淘米、洗菜、浣衣等。 3、其八,楮实——构树上的果实(俗称:壳树果)。
一、田园农作
接天碧叶映朝晖,耙草稻田惊鹭飞。
柳岸踏歌溪月伴,夫妻荷担载娃归。
二、陌上人家
两童趴地笑天真,为蚁搭房枝叶新。
栅院大鹅看户紧,嘎昂伸脖啄生人。
三、槐树下
蕉扇手中烟一杆,老翁笑把幼孙看。
皮球抛蹦呀呀趣,打滚草丛同狗欢。
四、河塘
翠竹人家傍水居,蓼花码凳映清渠。
我惊波面疑蛇出,手快堂哥锁鳝鱼。
五、竹舍
薄纱垂幕柳溪边,荷叶跳蛙惊睡莲。
月色如银泻窗外,清凉竹屋听风眠。
六、邻婶
(折腰体)
晓月蓬门寒露萦,农家百事首为生。
鸡叫油灯纺车动,不惊幼子梦来轻。
七、小南庄
(折腰体)
绿杨燕子旧篱笆,几户炊烟袅晚霞。
皮筋欢蹦媪扶杖,笑看谁家娇女娃?
八、村童
寻蝉日下举粘竿,楮实瞄空拉弹丸。
嬉逐河滩惊野鹜,劈波飞石赛声欢。
九、西涧
(中华通韵)
谁画诗情天地间?夕阳西涧引澄岚。
牧童牛背拽桑葚,草畔枝头各解馋。
十、渔村客中
(折腰体)
闸头挂网打渔家,土灶客来忙煮虾。
闻言把盏敬邻叟,战役渡江惊众夸。
【编者按】这组田园诗以白描手法构筑十幅鲜活乡村画卷,既有“接天碧叶映朝晖”的壮阔农耕图景,又有“为蚁搭房枝叶新”的童真野趣。诗人以五觉通感捕捉乡间生机,鹭飞惊起的破空声、蓼花码凳的倒影、竹屋听风的凉意,在动静相生间完成对田园美学的立体书写。
三首折腰体尤见匠心:《邻婶》以寒露纺车与幼子安睡形成张力,道尽农家生计的艰辛与温情;《小南庄》皮筋媪杖的时空交错,暗藏代际传承的永恒命题;《渔村客中》更从炊烟煮虾的日常突然切入战役记忆,使田园叙事具有历史纵深感。组诗在继承王维辋川体清丽基色之余,注入现代乡村的烟火气。如“夫妻荷担载娃归”解构传统农耕诗的单视角叙事,“拽桑葚各解馋”的平行蒙太奇,均体现当代旧体诗的语言探索。最终在“月色如银泻窗外”的澄明中,完成对精神原乡的诗意重建。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260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