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荷·小事】小朱哥的几次相亲(散文)
在所有堂兄弟中,小朱哥,只比我大两岁。我俩的兴趣爱好几乎是一样的,阳光、开朗、活泼、顽皮,用这些词语点缀我们,是最恰当的了。我只要有高兴的事,第一时间,就去告诉小朱哥,让他跟我一起分享。同样,小朱哥也是这么对待我的,我们从小学到参加工作,在众堂兄弟中,关系是最铁的最要好的朋友。
只是小朱哥长得瘦弱矮小,个头只有一米五,根本做不了体力活。也正是这些缺点,造成了小朱一直单身到30岁了。眼看同龄般的孩子都已结婚生子,小朱找女朋友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村上的媒婆张婶告诉小朱的母亲,小朱阳光开朗能说会道,这都是优点。但现在的女孩很现实的,外观要高大,脸蛋要帅气,家庭还得富裕。这三点,对于小朱哥来说,一点也没沾边。这也成了女孩不愿靠近小朱哥的原因。小朱哥高考落榜后,就一直和父亲在家务农了,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朱哥也想找个轻松一点的工作,可每次去单位应聘,单位都以面试不合格,把小朱哥阻挡在门外了。小朱哥一直没放弃找工作的决心,他想以勤劳的双手,去赢得单位的录用,可每次还没过试用期,单位就劝退了小朱哥。以单位不适合为由,直接拒绝了小朱哥的工作。
经过反反复复的应聘和拒绝,小朱哥都丧失了勇气和斗志。把工作都看得像爬雪山似的,是一逾越不过去的坎。对于应聘,小朱哥早已心灰意冷,不再奢望。但对于女朋友的追求,依然表现的积极努力。有一次,张婶跟小朱的母亲说,她娘家有一个女生,也30岁了,也没找到男朋友。外貌还是不错的,但智力一般。问小朱肯不肯去试试看看,小朱还没等母亲考虑一下。便直接插话道:“张婶,我去相亲试试,看看能否合得来?”张婶打电话联系了姑娘刘玲,让刘玲和小朱互加了微信。临走,张婶微笑着叮嘱小朱说:“小朱,你和刘玲谈话,尽量避开数字的词汇,因为刘玲从来不会算账。”小猪一听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只是对数字有些厌恶而已嘛。
第二天,小朱约上了刘玲,在光华电影院去看场电影,刘玲早早在家门口等待小朱了。小猪也骑着电动车,直接把刘玲带到了光华电影院。小猪也显得主动和积极,就主动先买了两张电影票,一前一后,走进了影院。电影开始了,小朱小声试问刘玲:“你家几个人呀?”刘玲想了一下,吞吞吐吐道:“三个?五个?六个人呀?”小朱急了,追问道:“到底几个人吗?”谁知刘玲更急了,怒骂道:“我们家几个人关你屁事,你这叫狗拿耗子。”小朱被刘玲骂了个狗血淋头,两眼直冒火星。小朱听张婶说过,刘玲性子急,易怒。于是小朱忍了又忍,继续小声问道:“你今年芳龄多少呀?也就是今年几岁了?”刘玲又听是个数字问题,顿时怒火道:“张婶不都告诉你了吗?你管那么多干嘛?”小朱又被反驳的无话可说,刚想起来,是不是买两根雪糕降降温。刘玲却直接拒绝道:“随便你买几根,反正我不吃。”小朱觉得,这姑娘不但是智力有问题,还是个大脾气。小猪咬咬牙,坚持把电影看完了,才把刘玲送回了家。
事后,小朱告诉张婶。这刘玲脾气太大,而且谈到数字就发怒,是个不能靠近的定时炸弹。小朱便放弃了追求刘玲的想法,我听完小朱的诉说,觉得小朱的放弃,也是别无选择。总不能天天和一个智力问题的女孩斗智斗勇,因此,这段相亲也就草草结束了。我当时在物流公司上班,主要职责是统计每天的零件,出库和进库的数字。而出库和入库都有体力职工负责,运用手拉车,把出入的零件运输到位。这些零件都是些小零件,也不太重,一般的女职工都能干的来。工资和待遇都不错,于是,我便想到了让小朱哥也来物流公司上班,让他就给我负责运输零件。
当时,物流公司有很多发货员,一般都有男也有女的职工。而且,在我旁边发货的职工,就是一位女职工。年龄比我大一岁,名叫小红。听小红说,他和前老公已离婚,小孩判给了前老公。如今,只单身一人,无牵无挂,倒也清净自在。我见小红长得也不错,对生活也不太苛刻和刻意追求,就图个平平淡淡,无病无灾就行。我回去后,把小红的情况告诉了小朱哥。小朱哥觉得这小红虽说是二婚,但只要珍惜家庭,会安稳过日子就行了。我听完小朱的回答,心里仿佛有了底。也把小朱的情况告诉了小红,小红便答应和小朱见次面,看看能否都能彼此对上眼。第二天,小朱哥和小红选择在双休日,在幸福公园见了一次面。见面后,两人握了握手,分别把家庭的情况述说了一遍。小红没有姐妹兄弟,就是个独生女。离婚后,也没找过男朋友。至今单身一人,小朱哥见小红生活很简单,家庭也不复杂,为人也勤劳本分。心里仿佛看中了小红似的,不免向小红道出了实情:“小红,我见到你一面,就喜欢上你了。”但小红立马严肃道:“小朱哥,不是我不想谈下去,只是我不能生育了,你可要考虑好啊。”小朱一听,顿时大失所望。不免在心中有些惋惜道:“小红,你确实是个好女人,但我不能无后啊,哪怕只要一个孩子,生活才有奔头呀。”小朱满怀的信心,去和小红见上了一面,却不想小红竟没了生育能力。小朱哥只好默默祝福着小红,依依不舍道了别,小朱哥相亲的事也就落空了。
一年后,我们村上来了两位贵州女孩。贵州是山区,经济一直比较落后,为了改变生活,改变经济状况。很多贵州人都来我们江苏打工了,特别是女孩子,都冲着我们江苏是个经济大省。关键是工资待遇比他们当地高多了,其中有个叫晾琴的姑娘,长得虽不算个美女,但也五官端正,思维敏捷。张婶看到这一情况,就把晾琴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状况都告诉了小朱哥。小朱哥觉得晾琴不但是个好女孩子,还是个热爱生活心地善良的女孩。就答应了和晾琴见上一面。见面后,晾琴的落落大方、表里如一都被小朱认可了。晾琴也认为小朱哥,虽说个子小点,但心眼好,而且性格阳光开朗,是个疼爱女人的好男人。没想到,他俩一见面就彼此看中了对方。从那以后,两人时常在乡村路上手牵手,在电影院里互诉衷肠,不到一年,两人竟双双领取了结婚证。热热闹闹,办了一顿大酒席。婚后,两人恩恩爱爱、相敬如宾,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