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灵】秋游长白山天池(散文)

精品 【心灵】秋游长白山天池(散文)


作者:梅林臻 秀才,1978.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1发表时间:2025-10-28 13:48:45
摘要:【原创首发】站在天池之巅,任凭山风拂过脸颊,望着眼前这片沉寂而壮阔的湖水,心中涌起的是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敬畏。长白山天池是近代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口湖,历经千万年的地质演变,才造就了如今的奇观,它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地球生命演化的见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与天池对望,心灵顷刻间得到治愈。宽广无垠的湖面洁净如洗,满目疾驰浮掠,顿感自身的空旷与渺小,看着那宁静无波的湖面,淤积心中的喧嚣浮躁慢慢地消逝远去,胸襟一下子变得通透豁达。 阵风来袭,阴云覆顶,山谷间不时传来山雨欲来的提示,还在贪恋痴醉的“天池”之美,却被拥挤的人群推搡着向山下走去。

【心灵】秋游长白山天池(散文) 这或许是东北旅游最震撼的一次出行。从珲春出发,经G12珲乌高速南下,转G1221延长高速西进,剑指长白山天池景区,沿途的景致美伦美奂,妙不可言。
   一
   旷野悠悠,苍翠漫漫,和风习习,一片宁静祥瑞之态,让人惊魂未定神魄飞扬,满目都是陶渊明笔下归园田居景色。
   情悦时刻,心境难平,不由得便开始吟唱起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句,刻意追逐远处隐约可见村落里升起的袅袅炊烟,臆想着深巷中狗吠鸡鸣不止,童嬉人欢蒸腾,珍馐美味飘香场景,刹那间顿有种寄情山水思乡念亲的冲动。
   透过车窗远观遥望,清馨别致中浸透的超凡脱俗让人心驰目展,贪恋痴迷之情丛生,揽景入怀之感满布,真想驻车停歇,尽情欣赏这抹京城之外不一样的盛世美丽。
   高山与密林浑然天成,蓝天与白云交相辉映,河川与村落依偎相伴,形成一幅绚丽多姿的绝美画卷,点点霞光萦绕,滚滚麦浪翻涌,阵阵飞雁展翅,像是在为山水之美增添灵动,又像是在给奔忙之旅助威呐喊。
   临近二道白河镇时,景致又在悄无声息中发生摄人心魄的变化。苍劲挺拔的红松阔叶林嫩绿铺成,像一排排高大威猛的兵士列阵对垒,层次分明场面壮观,又像是一群群钟情贤淑的少女舞弄娇美,迎风招展婀娜多姿,瞬息之间,时光流转,景致万千。
   寂静无声时,遍野碧翠浓荫漫卷,丘壑深涧巍峨壮观,层林密织高耸钻天,就如同两道深难测渊的峡谷,屏蔽隔绝外界浸透的各种芜杂干扰,留一芳清幽在山水之间。疾风骤雨时,满山嘶吼狂啸震天,风卷沙扬漫天尘雾,树摇枝颤排山倒海,就如同一场势不可挡的存亡战争,在家国安宁中展现本真的风骨力量。
   二
   进入二道白河镇,风韵独特的现代气息扑面迎怀,与刚才极目的壮美景观略有不同,休闲、静谧、惬意恰如其实。走在宽阔的中心大道上,身心原有的疲累瞬息间得到治愈。零星的车辆偶有穿越,稀疏的人影散落窜动,繁茂的行道树迎风招展,迎合着街边的商圈售卖声形成一种动静相宜的闲适,心跟着沿街的景致变得不再那样狂奔疾驰。
   这里的楼宇形制独特,装饰精美,有欧式风情之韵,还有东北民族之姿,展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
   和战友延超交流得知,这种造型别致的楼宇便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沙俄铁路修建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木刻楞房子。它融合了俄罗斯传统建筑技艺与中国北方抗寒智慧,更依托长白山地区丰盈的森林资源,是民族文化交融与历史背景交织的时代产物。
   正门前设置门斗,类似走廊结构,起到防风御寒作用,同时也为进出房屋提供了一个过渡空间。墙身由原木层层叠摞而成,原木两端通过槜卯嵌接咬合,再用松木楔子固定,外层涂刷清漆,晶亮的黄褐色光晕散射着耀眼的光亮,给人一种温馨浪漫之感。偶有苔藓从原木缝隙钻窜,紫檀色苔藓上点缀滴滴翠嫩,焕发着古老而顽强的生命力。窗框、门槛都装饰着精美的木雕,门上檐刻有云字边和鱼鸟图案,窗上下边缘则刻有龙须和三角形相叠图案,房檐是用长木板制作,锯出锯齿形图案,兼具浓郁的欧式风情和俄式风格,契合东北冬寒夏热天候,是抗震防寒降暑的天然尤物,足显着民族智慧和人类匠心。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满藏着青葱记忆的木刻楞房子都在城市发展中隐入尘烟,那些蕴藏着智慧和匠心的工艺也在兴盛更替中悄逝不见,但坐落于长白山北麓的二道白河镇怀揣遗韵传承和厚重情怀,完整保存清晰的木刻楞印迹,一直将时代记忆珍藏,并在这片土地上留存下浓郁的情怀,不禁让人惊叹。
   三
   登临长白山天池,二道白河镇是北坡游玩必经的打卡地,更是长白山景区核心的配套枢纽。这里被誉为“美人松的故乡”,游人可以在这里观赏高耸入云的美人松,触摸镀金蜡质树身,欣赏褶皱斑驳的纹理,嗅闻散落松枝的檀香,聆听松针“沙沙”作响,感受长白山特有树种的风骨,真有种“天长地久”和“天荒地老”的情愫。
   走进廊桥公园,踩踏松针铺就的“金毯”,欣赏松柏媲美时的苍劲雄浑,那如银丝垂挂的松萝,根根喷薄果香四溢;那如灯笼高悬的柏果,颗颗饱满铠甲偶有晨光穿透枝叶洒下斑驳光影,遍地金黄,蔚为壮观,这里也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必打卡地。
   作为池北区的核心区域,二道白河镇还曾因“无红绿灯管控、美人松成林、慢生活氛围”入选“世界必去20个小镇”之列,吸引着众多旅游爱好者探奇猎异目光。它像一座衔接山林与烟火的桥梁,上山可赴天池之约,下山能享温泉美食,寄宿还能欣赏到萨满族民俗表演,感受不一样的风情之美,是长白山之旅不可或缺的“缓冲带”与“体验场”。
   从镇中心出发,沿木栈道溯溪2小时便达冰水泉,山谷环峙,清瀑飞泻,鲜苔覆阶之下满是清莹水溪,湍急的水幕伴随着潺潺声响,让寂静的山峦附着一层灵动的气息。
   远处游人如织,争先踩石逐溪,蜂拥拍照打卡。林荫稠密处飞鸟嬉戏,竞相追逐,于花草绽放处营造和谐喧闹之美。这里就是长白山矿泉水的源头之一,泉水常年保持4℃左右,即便盛夏也清凉刺骨,溪流中可见火山岩碎块与苔藓共生,偶尔有小松鼠在岸边饮水。
   沿途穿越针阔混交林,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被誉为“天然氧吧”,夏季徒步时可随手接饮泉水,清冽甘甜。浓雾乍起时,黄晕的暖光亮起,与松树剪影构成静谧休闲盛景,让畅游长白山平添山水唯美意境。
   欣赏着虚实相间的美景,感受着虬劲松柏的风骨,追忆着岁月沉浮的玄幻,人仿佛穿越千年时空,共同领略东北这片热土的前世今生,滋生暗长对黑土地无尽的喜欢。
   四
   过冰水泉不远便到北景区游客集散中心。走在市政广场穿行安检闸机,一幕巨型条幅展现入帘,“远赴长白惊鸿宴,一睹瑶池盛世颜”,多有意境的诗句,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松花酿酒,半溪映月,春水烹鱼,清风作歌,晚霞与赤诚相伴,落日与山海同辉,浮光掠影处共长白到老,这将是一次多么共情的远游。
   心海激昂处,不禁浮现北宋诗人黄庭坚《寄黄几复》中“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此时,这灯或便是长白天池的那抹盛景。
   古老长白山脉处,峰峦奇崛,江海相携,吹度春风几千载,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画一条白龙任去来。名山胜川,大江大河都有灵气,你在看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看着你,景观唯美处便是醉情山水,你若钟情长白绚丽,长白便会还你盛世唯美。长白山上的雪,画了又积,生生不息,就像这“十年之约”,总会有人风尘仆仆来赴,一曲归来未晚,一调湖海茫茫,千里奔赴,只为一场长白山之约。
   心绪在追思遥忆中欢畅,又在排队入园中偶寒,看着形如游龙的观光候车人群,那种失落焦急非常人难以想象,真想放弃登临观光念想。但挤入景区排队那一刻,选择早已经不由自主,往前往后都是长龙,前前后后被密集蜂拥的游客包围,只能按捺住焦躁的心绪缓缓地前行。
   换乘景区环保车上山,心情才渐渐地从低沉消弭中游离,那种如中大奖的欢畅顷刻间在观赏游览中爆燃,目睹九曲回肠的盘山公路真有些恐高恐慌,紧扶着车栏杆一刻不敢懈怠,眼望着疾驰的观光车冲向山巅,警惕、焦灼、祈福轮番登场,祝愿、期待、梦幻随景变幻,要不是观光车司机宛若游龙的驾驶技艺和得心应手的妥当处置,真不知这种矛盾恐慌的神情何时才是尽头。
   五
   茂密的针阔混交林映山遍野,高大的红松树高耸天际,浓荫漫卷处乌黑锃亮油光闪闪,像一泓跌宕起伏的汪洋,恢宏旷远中浸透着厚重雍容,沉寂静谧中满藏着惠风和畅,入眼即是美景,纳怀全是情愫,倍感长白山脉这片黑土地的神奇。
   群山连绵,苍翠铺程,壮美景致难掩深褐色树干的笔直挺拔,宝塔形枝头的松果沉甸甸地低垂着,透着成熟的墨绿;落叶松则穿插其间,枝叶鲜绿欲滴,三两株早熟的枫树早就卸下绿装,满树金黄,与远山近树之间分外耀眼,与红松的深绿交相辉映,更给登临长白山天池增添不一样的旖旎。
   大约25分钟之后,观光车平稳地停驻在观景台候车区。那里已经挤满观赏的人群,或许是山高雾重的缘故,许多人紧拽着栈道护栏缓缓艰行,一些年老的游客身披厚厚的大衣慢慢地攀爬,不时有年轻游客搭讪鼓励,更有热心游客伸手搀扶,显示出暖暖的爱心。
   前行坡尤急,负累身偶颤。开始的兴致盎然在快要登临山巅时慢慢地变得乏善可陈,两腿酥软,头晕目眩,每前行一步都倍感弥艰,那种浓郁的窒息夹杂着通身的潮热让心绪渐沉,不再有欢歌笑语或吟诗作赋闲适,仅凭意念中的坚强苦撑硬扛。
   “看,那边有一朵美丽的小花!”正在艰行苦渡之时,攀爬人群中不知是谁扯着嗓子喊了一声。顿然间,沿廊道攀行的游客顷刻间止住了脚步,齐刷刷地挥首向山崖边张望。
   只见离栈道不远的崖壁上,满布苔藓和芨芨草的石缝间,一棵绽放着蓝紫色花蕊的高山鸢尾正随风摇摆,三两只翩跹起舞的蝴蝶正扑棱着五彩的翅膀嬉戏追逐,一会儿形成个扇面,一会儿又摆成个一字,映衬着鹅黄的纹理,给寂寥的山坡陡增一份乐悦。偶有片片铃兰从岩壁冒头,洁白的钟形小花低垂着花苞附着在山石之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顺着崖壁漫山遥望,偶尔有东北山梅花迎光向阳,淡粉色的花瓣层层叠叠,簇拥在枝头,与山峦的乌黑形成明显的反差,引得蜜蜂“嗡嗡”作响。
   这像是长白山最长情的待客之道,更如同是白山黑水最别致的华贵之美,一山一石一世界,一花一草一共情,能在海拔2200多米的高空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景致,也算是人生的一幸事。
   欣喜张望时,几只长白山狍子飞蹿乱跳,初识误以为是梅花鹿,拉近焦距细瞅反被它的精灵怪异引诱,浅棕色的绒毛光洁如洗,黄白相间的腹臀纹理让攀登更显乐趣,那对望的眼神与咔嚓不停地闪光灯交相辉映,略作迟疑后,扭身急速逃窜,留下细薄轻微的烟尘。
   六
   经过一阵劳累心神的攀爬和赏心悦目的观望,游客在痛并快乐着的体验中到达山顶。扶着熙攘淤积的人墙,紧贴栈道防护栏挪移,总算在一处灰岩堆砌的陡坡处寻到立锥之地,一众人推举着不断踮脚仰望,终于在人群夹缝中看到一抹蓝亮,色彩澄澈而晶莹,像一块镶嵌山巅的硕大蓝宝石,宛若镜面的湖水寂静无声,云天一色,山海共欢,时有飞鸟俯身飞翔,那种灵动传神之态真如天庭游走的瑞兽,用欢悦的舞动呈奉世间最美的欢畅。
   山顶层峰叠嶂,怪石突兀,泛着气孔的火山岩随处可见,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虫蜂蚁在孔洞间翻飞奔越,舒展着心中的喜悦。不远处的“长白天池”四个遒劲大字,雄浑中满藏着雅致,灵动中尽显着风骨,让长白山天池更显雍容华贵。
   下方基座标注着“海拔2189.1米”字样,显示着长白山高不可攀的气质,这里也是游客拍照留念的必到之处。石碑旁还有一块“天池界碑”导览牌,详尽讲述着中朝边界和天池成因,提示着这片湖泊特殊独具的地理位置和史料价值。
   几块放置在玻璃器皿中的天然的火山岩围满观赏的群众,他们或拍照打卡,或合影留念,脸上满布着喜庆的笑容。据工作人员讲解,长白山天池是天山喷发形成的产物,那些表面布满气孔,颜色呈黑褐色与灰黑色的火山岩,就是长白山火山活动的见证,默默诉说着亿万年前的地质变迁。
   站在天池之巅,任凭山风拂过脸颊,望着眼前这片沉寂而壮阔的湖水,心中涌起的是难以言喻的震撼与敬畏。长白山天池是近代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口湖,历经千万年的地质演变,才造就了如今的奇观,它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地球生命演化的见证,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与天池对望,心灵顷刻间得到治愈。宽广无垠的湖面洁净如洗,满目疾驰浮掠,顿感自身的空旷与渺小,看着那宁静无波的湖面,淤积心中的喧嚣浮躁慢慢地消逝远去,胸襟一下子变得通透豁达。
   突然,阵风来袭,阴云覆顶,山谷间不时传来山雨欲来的提示,大家还陶醉在“天池”之美中,一步三回头似乎都不愿离去,宁愿冒雨也要与“天池”共处。

共 46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游记。作者用自己惯常的手法,把一路的风景娓娓道来,牵引着读者的视线。作品描写生动细腻,描述清晰具体,代入感很强。看着灵动的文字,就仿佛身入其中,也看到了长白山的美景。作品在遣词造句上很有特色,大量排比句的应用,增让强了作品的深度和厚度。作品联想丰富,文字兼具画面的鲜活度与情感的纵深感,将自然景致与人文意趣融合得十分巧妙。总体来说,这是一篇兼具“烟火气”与“仙气”的佳作——它既写出了二道白河镇的市井闲趣,也捕捉了天池的壮阔神性,更用细腻的笔触与真挚的情感,让读者读懂:长白山的美,从来不止于终点的惊鸿一瞥,更在奔赴途中的每一次驻足与感动里。【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28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10-28 13:50:20
  拜读游记佳作。跟随老师的脚步游天涯!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1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10-28 14:53:06
  谢谢老师的审阅赏读,长白山是个不错的地方,天池景区更是难得的人间奇观,真心希望老师赋闲或不忙时节北上东北,领略不一样的黑土地风情和独特的人间烟火。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10-28 13:50:46
  期待精彩继续开放。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2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10-28 14:54:58
  感谢老师邀约,只要有空一定执笔,不断提高文笔水平,呈请老师审阅,再次致谢老师,祝老师开心快乐。天寒地冻,气候无常,祝福老师安康常伴。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10-28 13:51:26
  恭祝创作丰收。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回复3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10-28 14:56:22
  祝福老师开心快乐,创作精彩纷呈。您辛苦啦!注意休息。同时也期待老师精彩不断。
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10-28 14:50:34
  感谢秋语老师百忙之中费心编辑,老师的编者按精彩绝美,让秋游长白山升华意境,再次致谢老师,恭祝老师幸福快乐,安康常伴,天天都有好心情。
5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10-28 18:53:01
  林臻老师的文章正如编按老师所言,有几分空灵,有几分仙气,别具一格,绝不流俗。希望老师保持独有的韵味。我的二姑曾在二道白河居住过,在她的描绘里,小镇落后,景区破败,但是在老师的美文里,却是那么美丽精致,是今非昔比,还是老师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令我不禁心向往之。感谢林臻老师的分享,开心快乐!
回复5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10-28 20:44:47
  感谢寻梅老师的精美赞评。老师的评论总是那样的质朴藏情,又是那样的入目三分。对于长白山天池总有种意犹未尽的喜欢,从二道白河镇一路游览,那种清悠恬静的安然舒爽是远离喧嚣难得的心情治愈,更是放松身心最惬意的回归,尤其是初来乍到的游客,这种感觉比老师的亲人体会更浓烈一些。再次致谢老师的赏阅点评,祝安快乐。愿寻梅姐姐安康常伴,幸福永远!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