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念】梅事(散文)

精品 【东篱·念】梅事(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40537.6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3发表时间:2025-10-29 05:07:30
摘要:东篱采菊社团组织以“念”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梅影落尽我念中,那就写写我遇到的“梅事”吧。


   2019年,临近过年的腊月,我和朋友老陈发生了“梅事”,这一年也是新冠疫情突然爆发的一年。不过,再回忆,老陈说,傲寒负雪的一株梅,却给了我们力克时艰的力量。
   说作“梅事”,是老陈的词儿,谐音为“美事”,其实是因为一首词而起。谈及,我就称“一剪梅”。那年,我应老陈之约,为其新居院中新植的一株梅填词,词牌取“一剪梅”,词曰——
   雪孕寒胎捧冷魂,蜂不留痕蝶不留痕,醉眸弄月月余曛。
   擎朵报春叶不存,冬送花神夏送花神,小楼冰魄斗春分。唯我称尊,唯我独尊。
   这“一剪梅”过去五六年了,每每喜欢谈起,而且整个茶舍的茶客都能背得下来,唱和咏志。甚至,鼓励我说,不输史上那些“咏梅”词。随便说说而已,不能当真。赢输不在乎,在乎的是我们留下一段“梅事”。
   “寒胎”一语,源自我对生命的理解,也是想起与我同时在网上有缘成友的江山文学“东篱”社团的“雪胎梅骨”的名字,他那时遇到点坎坷,为鼓励他,我为他命了这个网名。当然,也是我的一段心境,那年年底,我身体出现问题,我想重生,重生在“寒胎”里。不敢称“涅槃”,也是求生于寒夜的精神写真。
   入冬,我常常觉得胸口发闷,且夜里时而隐痛,乃至阵痛。去了威海市立医院,就被留下了。通往心脏供血的三根血管均有阻塞,其中两根分别是87%和90%,这是什么状态,我的主治医师孟主任说,这是从石隙中滴水的流速,是“山穷水尽”的地步。我明白,他的话给了我希望,因为接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个心脏支架,重新搭起了我的生命之桥。
   算是躲过一劫,喘气也匀称了,但有一粒叫作“癌”的种子已经在体内悄然发芽。检测的指标显示,可能不容乐观。但我还是要乐观,有时候不自觉往那棵芽上想,多么希望被一些琐事缠绕,让我忘记很多,包括病痛和危险。麻醉,此时倒是一个幸福的词,哪怕短暂,一会儿就要醒来面对。
   医生告诉我,如果身体某部位发炎,也可能出现那个指标升高的现象。我特别喜欢“现象”这个哲学名词,此时和“本质”无关。有时候,我会把谎言看成爱,当成真理。年轻时,总是想疾病都上了别人身上,听到谁谁患病,庆幸自己与疾病无缘,总以为我和疾病隔着万水千山,即使这次及以后,是真的来了,我都觉得那是一颗炮弹落在了山坡,而且是哑弹,过了时日,就会被青青的草覆盖,山还是那座山。
  
   二
   并不认同那个叫“慧开禅师”写的“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颂无关门》)或许我的禅性不足,不抵此境吧。慧未开,愚钝在。愚人亦有生活的小心思嘛。我得的是“心病”,还有绝症,这都不是“闲事”,不能等闲视之。
   真的是,驾车回家的路上便接到了老陈的电话,就谈到那段“梅事”。
   他说知我不是懂风水的人,但大致懂得点文学,话中有话。他说起,搬迁新居,位置在市区靠北的“兰园小区”,一楼,是独占庭院的结构。楼房已经买下,何必再考虑风水,我心直口快地说,只要看房的心情好就是好风水。读书看见这句话——让你心情好的就是好风水。我觉得这现代风水观最灵活实用。老陈说,我想栽一棵树,梅树,觉得好吗?
   难不倒我,曾经为所在城市命名,给道路和小区取名,有过一些民俗的了解。我说,古人说,屋左屋右,栽瓜种豆,栽树嘛,只讲屋前不栽桑,屋后不植柳就可以,其他树种皆是吉祥之木……
   老陈说,他的老宅,有一棵梅花树,有十几个年头了,是在老屋的后园,一直觉得任其荣枯有点可惜了,想……
   我听出来了,我抢着说,梅树,就是美树,多么吉祥,天天推门看见美,这个主意好。老陈说,也谐音那个不好的事。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古及今,从未有这说法。槐树是“坏树”?不成立!
   还是不能“解惑”,老陈说有根据吗?这是考我的园林知识啊!不过读过几首写梅的诗,也知道古代文学家的偏好,便像讲课一样,侃侃而谈。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住一小院,就前后植梅,养着白鹤,自称“梅妻鹤子”。陆游专有屋左“梅园弄”,植梅很多,有句曰“一树梅花一放翁”。欧阳修还给自家庭院的梅挂了牌子叫“欧梅”。清代书画家汪士慎就特喜欢栽梅,有诗道:“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老陈啊,你就栽了那么一株梅,就栽出了禁忌?看看人家汪士慎,要栽就栽一两行,否则不成风景!
   每至梅花盛,一定邀我到陈家。我直接与他相约起来。他笑得惊天动地的,让我的心情倍儿好。古人才没那些讲究,出门就采桑的,古诗十九首就看得到。只要是树,都是吉祥的绿色相送。陆游就卖关子,院子里的梅树招来鸣禽,他说:“珍禽语庭树,可爱不知名”,说不定你栽梅,来年就有喜鹊登梅枝呢。
  
   三
   出了第二年的正月,老陈再次约我。他请教了市园林局的树木专家朋友,决定2月移栽。我只做看客,跟着乐呵。梅根留足了护根的泥土,用草绳缠好,院子深掘一坑,且施了农家土肥。满树缠系着红色布条,写着吉利的话。老陈未忘记给我也做了一条红布,写了“驱寒还暖”几个字,特地展开让我看,一句多余的话也不说,我心领神会。
   我很感动。老陈知我患病,一直安慰我,我并不觉得多余,他的话并非医嘱,决定不了什么,但他在为生命祝福,一个朋友,不必酒肉应酬,却心中装着满满的养料,哗啦啦地倒出一堆。就像在江山文学,那个时日,“东篱”的文友也在惦念我,当我在网上再次出现字迹时,便涌来跟评问候,记得那天的跟评,有40几条,就像40缕春风,直吹入心。我还记得那篇散文是《四时常忆》,“雪胎梅骨”老师引述林清玄一段话赠与我:“使一切逸去的,留下了余音遗响,活色生香。”李湘莉文友说:“跟着文字的跳动,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恕我不能全引,如春风,却破了季节,随时跟来轻袭我心。
   那天,燃放了一串鞭炮,惹得四邻来看,我为之写了一副对联——
   一树梅红嫁新居,孟春风香惊冬花。
   给了一个横批是“梅开有声”。老陈怕倒春寒再寒着梅树,便搭起了简易的花棚,留了柴门,楹联就贴在柴门上,拍了照片,我们快乐了一上午。
   “梅事”并未结束。老陈缠着我谈诗词,原来他有意让我为他为梅为新居填词。
   遇到了一个懂文学的人。他说,他喜欢词,无论是豪放词,还是婉约词,都有力量,是刚柔并济的关系,都可以压住邪气,所以,院中有一株梅,客厅里需有一首词。
   于是,那首“一剪梅”就成了这株梅树的赠词。不过,我的底稿的副标题写的是:病中应陈智学先生之约填词。但赠与老陈时,我删掉了这行字。我知,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难免遇到坎坷,老陈也是。人应该有一种“梅精神”,冬日里不死梅花,冰雪更酿梅之香。“冰华化雪月添白,一日东风一日香”。我们不负时光,时光就赐予我们美好。
   其中,有我战胜疾病的强烈信心。“小楼冰魄斗春分”一句的“小楼”也暗喻我,我有顽强抵抗病魔之心,即“冰魄”,梅花可一直开到清明节,我想力争每一个春日,与春斗,也就是和春一起酝酿一场缤纷盛事。“唯我称尊,唯我独尊”,这个“尊”,并非一种地位,而是梅的精神的高贵。
  
   四
   梅,并非普通树种,在胶东也极其少见。胶东冬天虽寒,庭院极少栽植。因为老陈的梅树写了一首词,每年初春,我都要去赏梅。梅朵如心,让我心跳,已经手术过去五六年,我觉得自己能够胜疾病这几年,并化“病年”为流年,梅给了我力量,心存美好,有了意志力,一切困难坎坷都会减轻,乃至消失。有人感叹,一切美好都会止于病患灾难面前。但我觉得转机也应该在美好面前再生。上帝不相信眼泪,但相信止住眼泪的强大精神。“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主人公卡捷琳娜相信在艰难中可以成长。
   因为我喜欢梅,寻寻觅觅,我终于发现在距我50里的桥头镇,有一片梅园,邻村叫黄金庄村,西依正棋山,东凭伟德山,梅园千亩,梅树10万株,每年初春春分花期正盛,直到清明才缓缓结束。我发现以后,每年必往,穿梅林,与梅朵齐肩,梅花与我零距离,我把赏梅作为一次次仪式,是感谢这梅花之功。
   我发现,一春访梅园的多是老年人,他们乘大巴,专程拍摄梅影。遇到一位威海市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家,他邀请我去参观他的“梅影展”,原来他也是一个战胜癌症的患者。我就像找到了知音,其实,梅才是我们共同的知音。
   这是我的第二件“梅事”。冬日赏梅,不闲俗眼。
   以写梅诗著称的诗人齐己说“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他还担心明年无“梅事”,我却无忧梅不发,时光予我年年看梅日,用心用情筑起“望春台”。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愿我是这枝梅。“兰园”一枝梅,凌寒开陈园。我心一枝梅,化作平仄韵。
  
   2025年10月29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46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罢此文,感觉所谓的“梅事”,也是实实在在的“美事”,在困境中有好友之间彼此扶持相互鼓励的温暖,也有用文字与信念对抗磨难、战胜病魔的勇气和毅力,如梅在雪地里傲寒绽放。作者以好友老陈院里那株梅花着笔,从为其填词,到“寒胎”一语融入对生命的理解,与网友“雪胎梅骨”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特别是主治医生“山穷水尽”的话点醒了作者,给了作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曙光,重新搭起生命之桥,燃起希望之火。作者以自己与“癌”对抗的亲身经历,让“梅事”成为“美事”,栽上梅树,就长成“美树”,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文章没有刻意渲染病痛的沉重,反而将文人咏梅的雅趣、友人相助的温情、自我抗争的勇气熔于一炉,写出了“唯我独尊”的精神底气,这份“尊”,无关地位,只关乎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是寒冬盼春归的赤诚之心。这篇文章,既是一场生命韧性的细腻记录,也是一次借物言志的深情告白,字里行间全是乐观豁达的积极态度,给人智慧,也给人力量。老师有这样的心态,疾病肯定会退避三舍,加油!美文佳作,感谢老师对东篱的辛苦付出,祝老师健康永远,快乐永远!【东篱编辑:红花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029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10-29 05:28:07
  读了老师的这文,才知道老师每时每刻都在与病魔做斗争。好心情是世上最好的药,老师的乐观,疾病吓跑,生活中只有“美事”加持。佩服老师,向老师学习。感谢老师对东篱的默默付出,感恩,祝您健康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9 08:24:43
  人,没有不得病的,几乎是。太多人在疾病的折磨之下,寻找精神的力量,我也是。一剪梅,代表了我的心境,老陈朋友索一首词,我借机感慨了,当然,我也给他的庭院增加点文学的氛围。这次征文“念”的主题,让我想起这段事,觉得有些文学价值,便写出来。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彩编辑,辛苦了。期待你的佳作,谨祝老师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10-29 07:00:33
  这篇文章写法聪慧,如果单写给老陈写词之事就单调乏味了,而是借“梅事”融进了自己以梅之傲霜斗雪的精神战胜疾病的心路历程,但有所侧重,老师又没有就自己做过多铺陈,而是泼墨于文友的关爱、和老陈之间的友情。最后又联系到去冬日赏“真”梅的梅事,而不只停留在“舞文弄墨”上。大作浑然天成,文笔练达,精气神昂扬向上,给人无穷的力量。拜读学习,体健,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9 08:31:54
  感谢韩老师的精彩留墨,谢谢你的赏目,辛苦了。这段“梅事”已经成为历史,这次征文“念”的主题,让我有了想写出的冲动。在胶东还有机会赏梅,这在过去不可能,很少见梅这个物种。现在还有梅园,真的是换了人间。和老陈的一段梅事,总是我们说话的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很有味道。当然梅的精神,也在我们心中得到真诚的喜欢和接受。走过战胜病魔的历程,一切似乎都不再那么恐惧了,多少人,那些患了绝症的人,他们在网络上出现,以画面表现抗癌历程记录,很多人都走了,但他们留下了可贵的精神。文学,也是生活的一股力量,不然,单纯的文学是没有多少生活意义的。我是这样看,起码可以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不敢说浑然天成,记下而已,希望给每个读者,带来精神的力量。远握,问候秋祺,期待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10-29 08:49:29
  这是一篇融叙述、抒情、议论于一体的精致散文。作者以梅为媒介,将疾病之痛、友情之暖、文学之美淬炼成一种超越苦难的生命态度。文章不刻意煽情,却在平淡叙述中暗涌深沉力量;不标榜崇高,却通过对一树一花的凝视,抵达了对生命本质的叩问。它既是个人的“梅事”,也是每一个在寒冬中期盼春天者的心灵共鸣。文末以王安石“墙角一枝梅”收束,并将“陈园梅”“心中梅”与“平仄韵”呼应,暗示生命如梅,在文学与现实中同时绽放。一句“愿我是这枝梅”,既是自勉,亦是对所有读者的邀约——在严寒中坚守美好,在平凡中书写不凡。该文字字珠玑,彰显作者深厚的文学底蕴。盛赞才情卓然,问候怀才老师,深秋美好!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9 09:05:00
  谢谢罗老师的精美留墨,所评精粹,当以为鼓励。辛苦了。将“梅事”呈于纸上,留存一份精神吧。我们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遇到的坎坷和逆境,各人心中都有记忆,但这些是妨碍生命进程的东西,但不是决定生命的质量的元素,所以,生命的最好态度就是勇敢对待,从容以对。梅的精神,寓意很深刻,只要面对,就有力量袭来。梅花总迎春,春天以梅开端,这种衔接,也是具有人文力量的。是啊,醉是希望和每个人共勉,活出什么的精彩,在美好中坚守,比什么都有意义,因为我们改变不了什么,只能以自身的力量,保持好自己。文学并非没有什么用处,关键的时候,文学带给我们的是别的艺术没有的力量。普通人之间也有文学佳话。哈哈。期待罗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4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10-29 10:00:32
  三十几年前,我在语文报上读过一篇文章,具体是什么题目早就忘记,发生在什么地方也忘得一干二净。但其大致内容就是一位农村的单亲男子,把孩子培养成人,在城里有了工作,有了家。自己年迈之际,去城里养老,身体每况愈下。一日独自一人去医院就珍,确诊为癌症晚期。这位老人不想拖累孩子,便不辞而别,断绝所有联系,只身去了深山老林,过着猿人的日子。果实、树皮、野草为生。但他有个习惯,每天在自己居住的岩洞里放一枚石子。一天,他发现石子堆成了小山,便数了数,没想到自己已经在山林里度过了一年多。于是走出山林,打工赚取零钱,又去医院检查,结果癌细胞没了。我从这篇文字中当时读出的就是人的心态。所以在我感染疫情回复后,患了二级糖尿病,当时人又黑又瘦,失了样子。假日一个人开车去住院调理,有所缓解。医生告诉我,最好的治疗就是管住嘴,多运动,不能什么都吃。两年后的现在,我的体重又恢复到以前。仔细想想,与心态有着直接的关系。或许,治愈自己,取决权在自己的掌心里。老师面对病魔,是以“寒胎”来面对,这是对生命最深刻的理解,开心、微笑,做自己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情,时间会治愈我们,我们也会治愈时间。祝老师开心快乐,笑口常开!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9 10:17:35
  时间会治愈我们,我们也会治愈时间——谢谢金刚狼老师的赠言。非常喜欢这个名言。我也有这个感悟,我们也会治愈时间,谁道时间是个无情物,时间总是给热爱生命的人,给的就是日升日落,春来春去也。人到了一定年龄,会遇到疾病,新冠之后,可能我们会凭空添了几个疾病,有些并不可怕,可能是时间在考验我们的身体强力,如果考验不过,那就甘愿接受淘汰。我想,醉不能辜负的是时间,40岁和60岁是不一样的,这不是数字少了20的说法,是要面对很多的来临,梅事梅心梅信,我相信梅有春信送达。谢谢金刚狼老师的精彩解读和留墨,辛苦了。期待你的佳作,谨祝生活快乐,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10-29 13:08:32
  怀才老师这篇《梅事》寓意深刻,自己就像那株梅树,墙角一支梅,冷寒独自开。这支梅树与病魔作斗争6年多了。相信梅树不惧寒风,在冰天雪地里花开的越鲜艳。怀才老师以后会越来越好,打败一切病魔。吉人天相!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29 14:54:53
  谢谢枫叶老师的精彩留墨,辛苦了。问好老师。不能如梅花那么名贵,但梅的精神,人人可取。和挫折疾病相处,要有梅精神,度过这几年,尤其感觉这一点。谢谢枫叶老师的激励,也一定活出秋风飞红的样子。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忘忧树        2025-10-29 23:56:41
  读罢怀才老师的《梅事》,别人说过的赞誉我就不说了,我就送您八个字———心中有梅,凌寒自开。
日暮斜阳晚,人间烟火慢。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30 10:45:24
  谢谢忘忧树老师的精彩留墨。喜欢i给我的赠语——心中有梅。于是骨子里多一份坚韧。我特别期待老师的新作,东篱为你的创作提供沃土。我的QQ2459962830
7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10-30 10:34:24
  热爱生活,感受自然,性格开朗,这似乎是属于老师的本性。梅花是高洁的,老师的性格如梅花一样高洁。拜读好文,问候老师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30 10:43:35
  谢谢森林老师的精彩留墨。可能没有遇到疾病纠缠,对抗梅花精神的理解还肤浅,人生总要找到自己喜欢的意象,能够对生活有砥砺作用。我想起这段梅事,于是,生活就一下子活泼了,不求什么财富,拥有精神的享受也就可以了。期待森林老师的就像,谨祝创作快乐。
8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10-30 17:50:04
  “梅花欢喜漫天雪”,听我父亲讲,这是我名字出处。但是呼伦贝尔寒冷漫长,雪地里肯定开不出梅花,冰雪融化后,干枝梅会短期开放,我以为要去黄河以南看,一直有这个梦想,所以取千里寻梅。今天拜读老师的文章,才得知山东也有梅园梅事,老师借景抒情,敬重梅的坚韧品格。殊不知,老师就有梅的品格,坚毅执着,无论是疗愈身体还是操持东篱。老师美文不断,诗词歌赋浸入其中,令人受教。繁忙充实令人生更有意义,祝老师快乐到永远!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30 17:59:25
  内蒙古有梅花吧?我在冬天没有去过,生怕封路,那次在12月26出发去内蒙古,1月1日就被堵在通辽那过新年的。梅花欢喜漫天雪,这是中国人共同的文化。知道寻梅老师名字的出处,非常幸运,你就是北国一枝梅。用不着寻寻觅觅,自己就是。心有梦想,梅花无论在哪都开放,梦想也会带着你去走遍大地,将梅香带到各处。山东也是近年我发现有梅花,以前没有这种坚韧的树,山东人肯定喜欢梅,植于自己的土地上,人们都喜欢梅精神,常常拿来自况,我也学着点。生活不仅仅是物质支撑的,也应该加入诗词歌赋,让生活美妙起来。谢谢寻梅老师拨冗为小文精彩留墨,继续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5-10-31 11:58:37
  好一个梅事,老师想象中丰富。真令人佩服多才多艺,什么东西都想出来,关于疫情。到处都是记者无闲暇,足迹遍天下,无论春秋与冬夏,辛勤汗水洒!风雨兼程奔波工作,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仗义执言,匡扶正义,抨击邪恶……
   老师好一个梅事,就掩盖了所有的事情都化解了!好文章内容丰富,学习问候!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31 12:20:48
  找到一种正能的精神力量吧,我们的生活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都不是过不去的,可能一时折磨了我们,但需要一种韧性,梅就有这样的特性,感染着我们的思想。谢谢蓝色老师的佳作留墨,期待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10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10-31 16:24:37
  文章明、暗双线并驾,形散神凝,借梅言志,抒怀寄情,多重主题深度融合,浑然一体。文中太多佳言美句值得摘记,如“唯我称尊,唯我独尊”,并非狂妄,而是生命在困境中爆发出的不屈与高贵的宣言。好文!湘莉拜读学习点赞!遥握问安,谨祝一切好!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0-31 17:00:11
  那时五六年前写的一首词,老陈搬迁新居,院中想栽梅树,于是索句,闹着玩,也图个文化味道。所有人都需要从梅树身上吸收精神能量,所以就写了这篇拙文。得到湘莉老师的赞誉,惶恐而高兴。谢谢湘莉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