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晓荷·小事】护林员老董(微小说)

编辑推荐 【晓荷·小事】护林员老董(微小说)


作者:邢震 布衣,311.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发表时间:2025-10-30 15:49:26

“咣当咣当……”“咚咚咚……”伴随着各种声响,董家寨后山那马尾松果实在忍受不住吵闹,纷纷落在林间土地上。钼矿石静静地躺在车斗里,随着车尾卷起的尘土,其去向变为金钱。村里人都看在眼里,知道这座山变成了金山,车斗里装满的都是银山。但这新开的矿场,不仅仅打破了林子里的安宁与平衡,也打碎了村里人的向往与期盼。谁都想在这新矿场里赚点碎银子,可这大门就像被焊死了一样,本地人连门都进不去,更别想在里面谋个差事了。
   但有些人还是耐不住性子,想试试看。李大娘的大儿子在镇上当个小官,趁着赶集的时候,李大娘找到大儿子说好话,想给小儿子找个活干,但通过大儿子的了解,这矿场提到本地人就直摇头,别管谁有关系谁有能量。王赖蛋想凭着过去在矿场干过的事情,就揣着自己在外地矿场的工作证明,赖皮脸似的堵在大门前,结果也被“客气”地劝走。有些老人不信邪,非要大清早地去深山里采羊肚菌、钩藤、树头芽,还在筐里带着裹着布的平常都不舍得吃的熏腊肉,低三下四地到矿场,想给儿孙谋个差事,心里想找个看门的活儿也行啊,再不行干干脏活累活总也可以吧,结果别说招工的没见着,还被那些操着外地方言的保安摇头摆手地挡在大门外,老人僵在门口不知是好是坏。
   现在矿场的规矩让大家非常明确:“董家寨的人一个都不要。”这句话就像那没来得及开采的钼矿石,沉重地压在村民身上,让大家喘不过气。毕竟单单靠每天上山采那些野山货,日子不可能富裕起来,更别提遇到刮风下雨天,那收入连块五花肉都买不起,眼瞧着矿场每个月几千块的工资,抵得上大家一年的收入了,谁看着不眼红呢?
   王婶跟往常一样大清早去后山拾柴,在朦胧的山雾里看着矿场门房里那个若隐若现的背影很是熟悉,结果走近一看,老董腰间别着串铜钥匙,正在低头登记进出矿车的车牌号,收着放车条。她愣着看了半天,慢慢凑过去问:“老董,你咋在这儿?”老董吓了一哆嗦,猛地抬头,随后看着王婶笑了笑,也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指了指桌子上的登记本:“帮着看个门哩。”
   老董这“帮着看个门”说得倒是轻巧,但是看门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轻飘飘地传到村民的耳朵里,刺挠着大家的神经。大家倒不会闲着,聚在村口立着董家寨牌子旁的百年老槐树下议论纷纷。有人起个头:“老董肯定有门道,不然咋也轮不到他去看门啊。”有人接着猜:“我听说老董家的客跟那矿场老板认识。”有人装得深沉:“说不定就是天天缠着那老板塞好处,老板磨不过他就让他看门了,要不咋就他一个本地人能进。”还有人想起老董的儿子小董在省城里做事,顿时声音小了些:“估摸着是小董给打的招呼吧。”这些话当然也轻飘飘地传到了老董的耳朵里,他只是摸了摸不听使唤的老寒腿,没有表情,也没有作声。头抬起来,眼睛望向这守了四十多年的山,嘴巴微动,还像以前一样,跟山风、跟林海、跟野兔诉说着,早已不习惯跟人打交道,更不愿意跟人争那点口舌。只是每次有村民偷偷站在远处,望向老董看门的方向指指点点,心里面难免有一些沉重。
   这份沉重,还是要从老董在南山林场退休这两三年里说起。老董回到董家寨老家,他浑身待得不自在。那时候护山天天走山路,心里揣着一份责任感,现在这突然闲下来,手都没地方放,更何况这老寒腿越来越严重。偏偏这山雾随着天气变化经常出现,这老寒腿的疼让老董嘴直咧咧,疼到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他也不是没有动过找活的心思,但这年龄也没啥技术,能干个啥呢?在这董家寨,除了护林就是采些山货,哪有适合他这把年纪的活呢?小董逢年过节都会回来看他,经常见他坐在屋檐下揉着膝盖望向山林,对着天叹口气:“要是有个事儿干着也好啊,这潮气让人闷得都发霉了,再这样下去,带不了几年,不得入土啊。”
   没多久,老董接到一通电话,就到矿场看门去了。
   在矿场看门最开始的时候,老董确实是在尽心尽力地干着登记、查验的活。只要有矿车进来出去,他就一笔一画记着车牌号和称重台的数。后来也熟识了一些外地工人,他们工具少了或者有啥杂活,老董也乐于去帮忙,从没怨言。他经常在夜班交接班的时候,听见夜班的工人嘀咕:“胡经理就是个死心眼子,非要找个本地人,咱这活本来就怕人盯着,这要是让老董看到了,跟村里说点啥,咱们可不就麻烦了吗?”“就是,胡经理天天还说,宁可多花钱找外地人,也不能从本地招,这些人都是瘟神,得离远点,沾了本地人就是惹了一身麻烦。”听到工人们谈论这些话,老董心里不禁发怵,这矿场到底怕啥“麻烦”,到处防着本地人?
   “防着本地人?”老董一边回想着这句话,一边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住在董家涧下游的张瘸子嘴里嘟囔着:“最近这水咋回事哩,总有一股怪味,都没法吃了。”经常看新闻的老董心头一紧,心里想:“难道矿场在排污水?”第二天晚班回家,他偷偷走进矿区,顺着墙边走,远远地看到有几个工人用手电筒照着,用一根根大粗管子通过墙根木板子盖着的管道,把黑褐色的污水顺着隐蔽的管道往墙后面的小河沟里灌,墙边上的草叶都枯成了焦黄色。眼前的景象让老董一阵眩晕,差点摔倒,只能扶着墙根缓缓神。
   老董缓过神、扶住墙,突然想明白了什么。这矿场怕的根本不是外地人抱团惹事,也根本不是怕本地人要工资难缠,他们更怕的是有人发现:白天污水处理净化,晚上为了省钱把净化池关掉,偷偷排污水。
   排污水这事,老董一直记在心里。他也犯过嘀咕:如果给村里人说了,他这看门的活肯定是没了;如果不告诉村里人,那就是这青山绿水的罪人。老董特意在上班的时候摸清了矿场换班的规律,趁夜班工人忙着偷排污水、不抬头左顾右盼的时候,他拿出揣在保安服里的手机,绕到监控盲区,悄悄拍下了矿场白天从净化池正常排放、晚上通过埋的管道排污水的视频。再三斟酌后,他还是决定投诉出去,连夜发给了湘州市环保局和国家环保举报平台。
   举报后的一段时间,老董既害怕失去工作、没有盼头,也害怕子孙的未来没有健康保障。就在等待中,突然有一天,省环保局督查组带着市环保局的人来查封矿场。在省城工作的小董也跟着过来了,红着眼眶堵在老董的面前:“爸,我为了让您进这矿场,用我自身的未来给您担保,您为啥要毁了我的前程和声誉?”老董掀起保安服,里面穿的还是林场发的护林员服。他望向董家寨,指向董家涧,拍了拍小董的肩膀:“娃啊,我守了这四十多年的山山水水,知道这山毁了、这水污了,那帮后辈可就啥都没了。你帮我进来难,可护着这董家寨、董家涧,更难。”
   后来,乡里组织清理尾矿砂,修复植被。老董天天扛着铁锹去帮忙。王婶蹲在路旁问他:“老董啊,当初进这矿场多难啊,现在丢了工作,你不后悔吗?”老董望向远处的将军洞,风里飘着马尾松的清香,笑了笑说:
   “这门容易守的是这金山银山,难守的却是这绿水青山……”

共 27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生动的文字勾勒出董家寨因钼矿开采而引发的生态与人性纠葛。矿场的到来,虽带来“金山银山”的诱惑,却对村民紧闭大门,唯老董因特殊机缘成为看门人。然而,表面的“幸运”背后,是矿场为掩盖夜间偷排污水的隐秘行径。老董从困惑到觉醒,从沉默到行动,最终以举报揭露真相,不惜牺牲儿子为其争取的“前程”与自身生计。故事通过村民的渴望、老董的挣扎与抉择,层层递进,揭示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深层矛盾。老董“守门”的象征意义在此升华,他守护的不仅是矿场大门,更是世代相依的绿水青山。结尾处“容易守的是金山银山,难守的是绿水青山”一语,如警钟长鸣,叩问人心:在利益与良知的天平上,我们当如何抉择?本文既是乡土叙事的生动缩影,亦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反思,值得每一位读者深思。佳作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陌小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10-30 15:49:48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10-30 15:50:00
  不错的小说,学习欣赏!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3 楼        文友:暗夜百合        2025-10-30 20:09:57
  老董的形象让人动容,他守山四十载,退休后为护绿水青山,哪怕顶着村民误解、儿子埋怨,也毅然揭露矿场偷排污水的行径。文中村民对矿场工作的渴望与矿场的排外形成对比,更凸显老董在生计与良知间选择后者的不易。“易守金山银山,难守绿水青山” 这句,道尽生态保护的重量,也让我明白,守护家园需要勇气与坚守。拜读老师好文,祝创作愉快。
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