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恋】招小工(小说)
小区外有一面馆,那面条,硬是巴适。
开面馆的是一对中年夫妇,他们会做牛肉、排骨、肥肠、鳝鱼、杂酱、猪脚等十多种面条,却每天只做三种,按天轮换着供客人吃。
一位中年食客提示他们,每天只供应三种面条,可能会使部分客人因选不到自己喜欢吃的面而改去别处,岂不白白流失了生意。
正在煮面的大叔抬头答道:“店里就我们俩,忙不过来!”
“煮面有什么可忙的?我看,煮三碗跟煮一碗,能有多大差别!”中年食客一副很老道的样子。
“煮面是没什么忙的,关键是臊子。每种臊子都得烧卤、熬煮、翻炒三四个小时,每晚忙到十二点过才能睡,凌晨五六点又得过来开门。”大叔解释说。
“熬个臊子还需要花那么长时间?”中年食客很不理解地反问道。
“当然!这面,要做得好吃,除了面要劲道,做臊子的食材要选得好外,最重要的就是烧卤、熬煮、翻炒臊子的时间一定要够,火候一定要把控得好;否则,臊子佐料的味就出不来,做出来的臊子也就不够香。”大叔进一步解释道。
“熬制臊子时少花几十分钟,我看也没啥子影响。凭你这口碑,生意照样好!”中年食客仍尽力劝说,期望大叔每天能多做几种不同品味的面条供客人选择。
大叔放下手中的活,看了看中年食客说:“我卖出的每一碗面,既是招牌,也是脸面,这才积攒下了你所说的口碑;要是熬臊子时偷工减时,我这口碑慢慢就没了;到时候既砸了招牌,还毁了脸面。”
中年食客沉默了片刻,突然又建议说:“你何不招个小工,下午客人少时,就让小工给大姐搭个手,你早点动手熬制臊子不就行了吗?”
大叔笑了笑说:“招个小工多卖那几碗面条赚的钱,还不够给小工发工资哩!”
正在店里吃面的我随口搭话说:“我给你推荐个小工,不要工钱。”
刚给客人上完面的面馆阿姨随意问道:“不要工钱,那人家凭啥子给我们当小工?”
“就凭你们的手艺,只要你们教会她怎样煮面就行!”我侧过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回答道。
大叔转过身,打量了我几眼,边忙边说:“真有这样的事,你就给我推荐过来,我保证教会她煮一手好面!”
“好的好的,等我找到了,一定送到你们店里来当小工。”我笑哈哈地应承道。
这以后,我仍像往常一样,隔三差五就去面馆吃二两面,偶尔也会和大叔、阿姨聊上几句。他们知道我大学毕业即到了这陌生的城市,平日里忙于工作,亲人又都不在身边,很难吃上一顿可口的饭,便安慰我想吃什么,尽管跟他们说,除了面条,他们还能做很多好吃食。
我表示自己生长在北方,最喜欢吃的,还是面条!
阿姨笑着点点头。
此后我再去面馆吃面,发现碗里的臊子似乎比先前多了,吃起来似乎也更香绵可口了。
我抬头望着阿姨浅浅一笑,一示感激!
阿姨也嫣然一笑,算是回应。
这天晚上,我又去吃面,面馆客人不多,阿姨把面给我端上来后,就顺势坐在旁边,有心无意地问道:“你上次不是说要给我们推荐个小工吗?怎么样?有消息了吗?”
我立即停下筷子,很认真地对阿姨说:“还没找到,等我找到了,就一定送过来,让她跟着你好好学做面条。”
“这么长时间了,咋还没找到呢?”阿姨十分不解地追问道。
我喝了口面汤,慢慢解释说:“单位同事给我介绍过两个,都没谈成。”随后叹口气又说:“唉!现在找女朋友,比找工作还难!我看上的,人家看不上;看上我的,我又看不上。”
“啥子?闹了半天,你原来是在找女朋友,根本就没帮我们找小工啊?”阿姨惊讶地望着我问道。
我微笑着解释说:“阿姨,一回事。我原想,等找到女朋友,就送她来你们店当小工,跟着你们学做面条。没想到这么难找。”
“你是说,把你女朋友送我们店来当小工?”阿姨一脸茫然。
“对头,就这个意思!”我一本正经地答道。
阿姨哈哈大笑,指着我说:“小伙子,你也太能吹了,女朋友都还没耍到,就敢说这大话!”
“真的,我真是这样想的。”我加重语气强调道。
阿姨仍笑个不止,半捂着嘴笑哈哈地说:“所以,所以你到今天都还没找到女朋友噻!”
“总会找到的!我就不信找不到愿意为我煮面的女朋友。”我依然信心满满。
阿姨边笑边抺着眼角的泪水说:“对的对的,你慢慢找,找到了就送我们店来,反正我们也不急。”
转眼间年底到了,我又去吃面,悄然发现店里多了个人: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跟着阿姨正在店里忙活。
趁阿姨把面端过来,我悄悄问:“你们找到小工了?”
阿姨一愣,随后凑近我说:“对的,找到了,也是不给工钱的那种。”
“她,也想跟你们学做面条?”我诧异地问道。
“怎么,人家就不能学?”阿姨反问道。
“不!不!我是说,现在这社会,还真有女孩愿意专门来学做面条?”
“真有,而且还没耍男朋友哩!要不,我帮你穿梭穿梭?”
我感觉阿姨是在拿我打趣,话也没接,往里挪了挪,低下头稀里哗啦只顾吃面。
吃完面临出门时,我用余光往女孩那边瞟了一眼。还好,只看了个背影,没被那女孩发现。
后来我再去吃面,端面的便由阿姨变成了那女孩。起初,我也不敢搭话,渐渐便敢抬头说一声谢谢,有一次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你真是来免费当小工,学做面条的?”
女孩皱了皱眉头,满脸迷茫地问道:“啥子?你说啥子?哪个来免费当小工,学做面条?”
我怯生生地问:“那你,来店里干啥?”
“你没看见我在干啥呀?放寒假了,到店里来帮我爸妈搭个手、帮个忙噻!”女孩说得轻描淡写,我却尴尬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乌龙,纯属乌龙!不光误把阿姨的女儿当成了学做面的小工,还把阿姨打趣的玩笑话当了真,真以为女孩每次给我端面,是阿姨‘撮合’的结果。叫人好不尴尬。
女孩似乎并没觉察到什么,转身向操作间走去。顺着女孩的背影,我看见阿姨正站在操作间一角捂着嘴窃笑。
我立即收回眼光,低着头吃面,待我连吃了几口,刚一抬头,却发现阿姨正站在面前。
我呆呆地望着阿姨,不知从何开口。阿姨却笑咪咪地坐下来,望着我问道:“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我明知故问。
“我女儿噻!会煮面,正在读大二,要不要认识一下?”看来,阿姨是真打算帮我“穿梭”了。
我看都不敢看阿姨一眼,起身便逃一般跑出了面馆。
第二天,我竟又鬼使神差的来到了面馆。刚坐下,那女孩便走过来,没问我吃什么面,却开口就说:“你昨天吃面,好像忘了给钱吧?”
我正准备说待会一起给时,阿姨却突然说:“莫得事,他今天来是办年票的。”
我和女孩都愣住了:年票!什么年票?
迟疑片刻,女孩冲操作间问道:“妈,啥子年票哟?”
阿姨头也没抬,边忙手中的活边答道:“就是先一次性缴一笔钱,可以吃一年的那种!”
女孩明显蒙圈了,望望我,又望望她妈,莫名地转过身,准备往回走。
“你顺便帮他办一下嘛!”阿姨又发话了,似乎我真是来办年票的一般。
女孩冲妈妈问道:“啷个办嘛?我又没办过。”
阿姨回话说:“就是当年你爸给我办的那种票,你看着办噻!”仍不苟言笑,一本正经。
女孩犹豫了一下,突然明白了什么,三步两脚跑进操作间,冲妈妈就是一阵粉拳。
阿姨笑得腰都直不起来,正在煮面的大叔也回过头,跟着笑了起来。
……
后来,后来当然没能办什么年票,但却真没再收过我的面钱了。我自然过意不去,便主动帮大叔阿姨承担了他们女儿在校的部分生活费,直到她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再后来,他们女儿就真到我新购置的家里,每天给我煮面、洗衣、打扫卫生,还主动帮我管钱理财,生儿育女。
几十年过去,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年真是又幸运又幸福!原本想帮面馆老板找个免费小工,没想到小工没找到,反倒把人家女儿‘拐’回了家,让她给自己当了大半辈子的免费‘长工’。
看嘛,那“长工”,现在正在我家给我煮面哩。
于是我走过去,得意地说当年我是如何如何聪明,如何如何机智,没淘什么神,就把她拐进我家当免费“长工”了。
那“长工”回头望了我几眼,平静地说:“你想多了。当年我上大学,每年都得花家里好几万,爸爸妈妈天天守在面馆赚几个钱,都供我上大学花了,实在有些支撑不住了,就想早点给我物色个男朋友,替他们分担些压力,谁知你个冤大头,竟自己撞上来了。这么多年,一摆起这事,我爸妈都偷着乐哩!”
“啥子?”我只觉得头嗡的一声,满满的幸福感瞬间结成了一串串冰溜子。
有些事,不清楚比清楚更好;当真正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原来的那份欣喜瞬间就化为了失落。
这,也许才是难得糊涂的真义!
既然已糊里糊涂这么多年,也幸福满满这么多年了,那还计较当年那些枝枝节节的事干啥!
认了,不就几十年、一辈子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