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种下向日葵作风景(散文)
一
我喜欢花,但只是肤浅的、没理由的喜欢,纯粹觉得漂亮、养眼,让人心情愉悦。却不擅长种,更不擅长养。常见他人在群里分享的各种美丽花,与人交流某某花的习性和注意事项,将一些养花的快乐与收获展示出来,那种眉飞色舞的高兴劲,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可我只有羡慕和欣赏的份,插不上言。
不擅长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从小生活在山区农村,生我养我的家乡到处都是花,要么是农作物的花,像油菜花、蚕豆花、萝卜花、芝麻花、稻花等;要么是路边、山野间肆意开放的野花,像金银花、栀子花、野菊花、桂花、槐花、梧桐花、牵牛花、荷花、芦苇花,等等。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一年四季这花谢了那花开,换着口味,给人是永不过期的新鲜感。
我觉得,我本就生活在花海中,常被花滋养,何需费那神去种去养?如此,它们便助长了我的“懒脾气”,我不想有太多的精致,有的欣赏就得了。几十年,也不曾改变。
二
年龄渐长,也不愿意到处跑,加上也忙,出门少。因此,见到花的机会相对减少,但对花的喜欢依旧。都说,好的心情是疾病的天敌,是精神力量的催化剂。好心情的来源很多,多与美丽的花亲近,让其滋养心神,是收获好心情的最好途径,且还廉价。对于亚健康身体的我,很有必要。
我养猪场后面承包了几亩地,响应上级“油茶低改、油茶新造”的号召,几年前栽了些油茶树。都知道油茶树常年都是绿色。它们现在还未成年,两蔸之间空档比较大。这空档处不种点作物,就会长杂草,对土地也是一种浪费。油茶树开花的季节在每年的霜降后,雪白雪白,绿叶嵌白花,自然也很美,赏心悦目,可前后也就一两个月。谢了,要静等第二年。人啦,就是不容易满足,吃了鱼还想吃肉。每每到猪场后面观望,总觉得差点什么,心里空落落的。老琢磨着给这里添点别样颜色,让茶林更鲜活一些。
闲暇时,守在猪场,喜欢打开手机,听书听故事,打发时光。因为是免费听,中途总有广告插进来,换取听书时间。这些广告,无论你喜欢与否,它会十次百次反复推送,真佩服他们不厌其烦的耐心——这也是广告商家的钓鱼法。为了能继续听书,只能被动接受广告。也正是这份日常,让我与向日葵结下了缘。
三
一次,有卖向日葵种籽的广告,论粒卖,看起来,颗粒不小,150粒,四块五毛钱,还包邮。我怦然心动,这不是瞌睡碰着枕头、给茶林增色添彩、合理利用土地的好机会吗?此时正是春种的好时节,很合适。
向日葵,我并不陌生。我小时候就爱在房前屋后种几株向日葵,至今印象很深。它像了朴实的村里人,不挑水土,哪怕是贫瘠的泥土,只要有阳光雨露,便能扎根生长,蓬勃向上。我特别喜欢看那金黄的花盘跟着太阳转,像一群执着的小信徒,追着光不停歇。可惜不知是土壤肥力不够还是照料不够,还是气候有影响,结出来的籽总是干瘪。虽有遗憾,却依旧依恋它向阳的模样。
我见风就是雨,马上下单。大脑幻想着,开花了,猪场后头便不再沉闷,它们将成为整片茶树里的红旗手,风一吹,便吹起号角,带动茶树晃动。我脑补画面,黄绿相间,似彩旗飘舞,那是多美的场景!肯定能补我心空,送我快乐。若施点肥料,说不定,还能收几把瓜子,闲时嗑几颗,也算是自给自足的犒赏,想想都美。
四
下单后,种子第五天便到,我迫不及待拆开小小包装袋,黑壮的籽粒滑入手心,看起来粒粒饱满,我剥一颗,呈现出油润发亮的小粒,显然新鲜——商家没有骗人,和打的广告一个样,这次购物我很满意。我趁春雨间隙,在油茶树空行间掘些小坑,稀稀拉拉种上。葵花籽的生命力真的很顽强,四天后,有嫩芽顶破土层,两片浅绿色的圆叶如婴儿的小手摊开,还托着晶莹的露珠,开始接住第一缕晨光。因为喜欢,我便上心。每天都会抽空去观察,给它们除草、松土。它们长的很快,一天一个样,二十天左右,他们的身高已经赶上了油茶树。茎秆粗壮,挺得笔直,粗糙的叶片有巴掌大小,向外伸展,迎着阳光层层铺开。
很快,它们已高过了人,并长出了小小绿盘,似乎有一点点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煞是可爱——我的心一下子激动起来。我一个个仔细观瞧,居然大部分都出现了淡绿色的小小圆饼。它们初次与世界见面,既出羞涩之情,又显忸怩之态。那绿盘,以看得见的速度长大,上午齐刷刷向着东方,中午全昂头挺胸,下午又调转向着西方。因为我种得比较稀散,它们的叶尖只能彼此够着,想挽手却不能,但却能私语,共同传递太阳的秘密,分享彼此的心得。淡淡的香沁人心脾,上方猪场的臭味也被冲淡,连猪的哼哧声都轻快几分。向日葵居然能够改变这些,没有多少道理。
几天后,一个露水未消的黎明,我发现一株较粗壮的向日葵,它的花瓣边缘泛起柔粉,从绿色变成淡淡的黄色,朝霞吻着,晨风抚着,既显妩媚也显温柔。
五
又是一日清晨,那抹淡黄已舒展成一饼金阳。这个是信号,号令一响,跟在后面的几行花盘纷纷睁开眼,金黄次第铺开,像火苗舔过油茶林。整片茶林忽然亮堂起来,花盘整齐划一转向太阳的方向,像威武雄壮的士兵等待上级的检阅。
圆圆的金黄色花盘一天天长大,给太阳行礼的头,低得越发垂了,它的恭敬愈发虔诚,垂向泥土。我轻轻抚摸那绒毛般的背面,有些粗糙,托了托大圆饼,能感受到生命的重量。我侧着身子偏着头,迫不及待扣出一粒,拨开放嘴里,细细品味,“甜、香、软”,只是不饱满。
有人路过,奇怪发问:“我们这里很少能种出向日葵的,种出来的粒粒也是瘪瘪的,不知道你种出来的如何?”我笑而不语,心里想着:籽粒饱满固然很好,不饱满也没关系。世间许多都不能太满的,“太满则亏,过刚则折”,万事需留有余地,要中庸适度。我们这里的土地大概也知道这个道理,人也更加懂得。只要有那么一段时间,向日葵的金黄与油茶树的墨绿交织,形成流动的锦缎,供我欣赏,给我带来好心情。正如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是“见葵猪场后,悠然见南山”。在这片地里,寻得了一份宁静与慰藉,足够。
花开有时,人情有寄,向日葵逐日而转,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执着?它们不择沃土,不惧风雨,只追逐光明,向光而生,恰如人心中那点不肯熄灭的热望。
向日葵给与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就因为这,附近几家都说,来年春暖,也来种上几株,不为别的,只为欣赏,只为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