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香】品味秋天的喜悦(散文)
秋天是令人喜悦的。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说:“秋天,无论什么地方的秋天,都是好的。”可见郁达夫是多么喜欢秋天,想必是秋天让他喜悦的缘故吧。我不仅喜欢秋天,而且喜欢品味秋天的喜悦。
品味江南秋天的喜悦,须到秋分时节。这时张牙舞爪的“秋老虎”已悄悄溜走,温柔多情的秋姑娘便款款走来,我的心里便有了“天凉好个秋”的喜悦。
夕阳下山,晚霞迷人。我在湘江风光带的银杏林荫下悠闲散步,发现银杏特别喜欢秋天,它用一身金装彰显对秋天的喜悦。一片金叶悠悠飘落到我的肩上,我伸手抓住它端详,黄金般的色泽,心脏般的形状,小巧得恰到好处,我顿生喜悦之情,想起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名言,感觉秋凉的温馨氤氲着我了。
我喜欢去乡村,品味秋天收获的喜悦。
在村民的期盼里,善解人意的秋风把田野吻成了金黄。放眼望去,像一片金色的湖泊,也像望不到边的金色海洋。凉凉的秋风吹来,芳香沁入肺腑,顿生喜悦而幸福之情。此起彼伏的金黄稻穗,翻滚着喜悦的波浪。村民来到田边,望着满世界的收获,满世界的希望,心花怒放,喜上眉梢,喜悦的花朵在写满沧桑的脸庞上绽放。
让村民们脸上绽放喜悦花朵的还有金黄的花生、玉米、大豆和火红的高粱;还有金黄的柑桔、黄桃、黄梨、黄椒等等,殷勤奉献的秋天将丰收酿造得丰富多彩,品种十足。
什么是秋天的喜悦?村民心里最清楚:沉甸甸的稻谷和金灿灿的果实。
当然,收获的时候,是村民们最开心最喜悦的时候。他们陆续地把收获着的玉米、花生、大豆、高粱、地瓜等等,装进箩筐,把一担担的希望和喜悦挑回家;他们陆续地采摘着苹果、枣子、柿子、橘子、黄桃等等,装上汽车,沉甸甸的快乐与幸福,让银行卡的数字飙升。
村民们除了在田野里、果园里享受收获的喜悦外,还在菜园里、大棚里收获各种时鲜的蔬菜时,美美地品味秋天收获的喜悦。
我喜欢品味秋风的喜悦,因为她不仅吹走了夏天的暑热,而且吹走了我心中的愁云。
中秋过后,江南的秋风如一位温柔的天使,卿卿我我地吹,缠缠绵绵地吹,吹凉了大地,吹凉了人们的心。经过夏天暑气蒸煮的人们,品味到了如水的清凉,怎能不欢呼雀跃呢?
仲秋的傍晚,我在湘江风光带里“闲庭信步”。
来风光带“闲庭信步”的人络绎不绝,形成了人流,我信步在人流里。一阵凉飕飕的风从江面上吹来,吻在人们的脸上、身上和心上,舒服得让许多人不约而同地欢呼:“啊,舒服!好舒服的秋风啊!”
风光带已被秋风吻得色彩缤纷,在黄色的背景上,绿色仍为主调,红白点缀,和谐交融。你不得不赞叹,秋风竟是一位丹青高手,将颜色调和得恰到好处,表达出富于梦幻的生动,给人“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的联想。柔情的秋风轻拂着树木,枝叶欢快地轻舞,沙沙地弹奏,游人一边散步,一边欣赏天籁之音,喜悦之情在心中汩汩然。只见江边成排的垂柳,将夏天团团的翠绿换成了团团的金黄,像一个个金黄色的大气球,在秋风中摇曳。秋风吹拂着江水,江水泛起涟漪,夕阳从天边射到江面上,幻成“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妙意境……
望着浩瀚而金光闪耀的江水,加上凉爽怡人的秋风,真有快乐如仙的感觉。秋风吹走了我心中的烦恼,吹走了心中的尘埃,让心灵在愉悦里歌吟……
沐浴着温馨的秋风,观赏着绚丽的秋景,我的思绪随着秋风飘飞起来……
于是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一些名人关于秋风的诗词名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是战国时伟大诗人屈原的《九歌•湘夫人》中的名句。其意思是: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它以景寓情,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和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可是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是宋代晏殊的《蝶恋花》中的名句。词中的“西风”就是指的秋风。这词将怨妇的秋思之深、秋情之浓、秋怨之重表现得淋漓尽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元代马致远的著名的《天净沙•秋思》,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悲秋之作。这是怎样的悲凉秋景,怎样的萧瑟秋风、凄沧秋情呢?
秋风,在古代文人笔下成了相思、乡愁的悲凉凄苦的代名词。
所以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也在《燕歌行》中叹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可见古人喜欢借秋风抒发悲秋之情,我想其实是他们的心境使然吧?
当然古人中也有像刘禹锡那样的乐秋豪放派,他唱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真正乐秋的豪放派当属一代伟人毛泽东,他在极端艰难的革命战争岁月写下了《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还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浪淘沙•北戴河》)……这是何等乐观,何等壮美,何等革命豪情薄云天!
让秋风涤荡我们的肺腑,拨动我们的心弦,亲吻我们的灵魂。一夜秋风,一地落叶,一天清凉,让我们去赏一赏秋天,去品一品秋风带来的喜悦。
让我们走近秋色,品味秋天的喜悦。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在秋高气爽的晴天,天空会更蓝,云朵会更白。在太阳的擦拭下,晶莹透亮如碧玉;洁白的云朵像白鹤的羽毛,一片片,又像洁白的雪,一堆堆。多情的秋风把大地染成了彩色的图案,金灿灿的稻叶稻谷,铺成金色的海洋,气势磅礴,令人喜悦和鼓舞,黄色主宰着大地,创作出秋天最靓丽的风景,最养眼的色彩,最喜悦的秋色。
黄色代表高贵、富有和吉祥,所以中国人特别喜欢黄色。所以我也最喜欢秋天的黄色。
喜欢和欣赏黄色,我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秋天的黄花——菊花。
湘中的丘陵山区有我的家乡。当满山满坡甚至土边、田边都有小小的山菊花竞相开放,放眼望去,满眼一片金黄,散发着浓郁的芳香,引得蜂蝶起舞,争相采蜜的时候,家乡的人们知道令人喜悦的秋天来了。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采摘山菊花是最温馨的喜悦。当山菊花染黄山坡的时候,母亲便会叫我带着弟妹爬上山坡,去采摘山菊花。母亲说,山菊花是一种药,能够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我们摘回去的山菊花,母亲从中挑选少量最新鲜的煮稀饭吃,或做蔬菜吃,将大量的山菊花晒干,留一点给家里泡茶之外,便把它们卖到药店去,能换回几毛或一元多钱,这些钱会让我们全家高兴好久好久……
我在年年岁岁的山菊花的喜悦里长大了,为生计离开了家乡,一晃就是几十年了,金黄的山菊花仍在我的眼前满山满坡地绽放……
今年中秋节,我兴致勃勃地回到了乡下老家。只见房前屋后的旮旯里,在落叶成堆的大树旁,在漫山遍野的草丛中,野菊花正在情意绵绵地绽放,金灿灿的圆形小花朵,一串串,一丛丛,一片片,毫不吝啬地吐露着沁人心脾的芬芳,让我顿生喜悦,伸手去采摘,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在家乡山菊花的芬芳里,我的思绪飞扬,在古人描写菊花的诗词苑圃中流连。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陶渊明在他的《饮酒(其五)》中为我们留下的千古佳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字面似乎平淡无奇,但一品味,便觉妙不可言。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这种采菊的诗意境界,只能慢慢品味才能享受其美妙。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是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诗中的名句。这里描写的是暮秋或初冬之景。“菊残犹有傲霜枝”,其菊花的形象何其壮美!菊花不愧霜下之杰,不仅因为它蕊寒香冷、姿怀贞秀,而且因为它有挺拔健劲的枝干。花残了,枝干还能傲霜独立,这难道不是菊花孤标傲世的品格的充分体现吗?表现了诗人赞美菊花的深情,令人感动!
唐代元稹在《菊花》中说:“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句诗说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因为菊花一旦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了。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凋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了深微的道理,回答了人们珍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爱菊之情,当然也饱含着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之情。
宋代郑思肖的《寒菊》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沦落北风中。”颂菊之情溢于言表。
可见菊花历来为骚客文人的吟咏之物,咏菊诗词多如牛毛,但让我难忘的是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是一首以菊喻志,借物抒怀的豪情冲天之佳作!作者通过刻划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当农民起义的“重阳佳节”到来之日,那些封建统治阶级威风扫地,不是如同那些“百花”一样凋零了吗?当浩浩荡荡的义军开进长安之后,那身着戎装的义军战士,不是像这满城菊花一样,金烂烂光辉耀目、威凛凛豪气冲天吗?这首菊花诗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英雄的颂歌。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写了菊花的精神,也写了菊花的外形,形神兼备;既写了菊花的香气冲天,又写了菊花的金甲满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鲜明。诗人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充满了使人振奋的鼓舞力量!
难以尽述的咏菊诗文,寄托人们对菊花品格的钦慕。也许正因为有人们孜孜追求的东西,在菊花身上得到了体现,人们对菊花才如此尊崇吧!古人将菊与竹、梅、兰合称为“四君子”,不是没有缘由的。
人们爱菊,不仅爱她的美姿芳香,更爱她的高洁品格。它似一个纯真的少女,虽然五彩缤纷,仍不失赤城真纯。红若旭日,热烈耀眼;白如洁云,轻柔飘逸;绿似雨后荷叶,浓郁清澄;紫如墨玉,高贵典雅;而最有代表性的是黄花,更显出纯朴的本质,吉祥的氤氲。她不粘牡丹的珠光宝气,不染芍药的浓艳妩媚;也没有浓烈的郁香,只是在恬静中溢出缕缕清香。她千姿百态,却“介烈高洁,不与百卉同”,只愿在秋风萧瑟、百花凋零的晚秋傲霜绽放,给人以精神的振奋和美感的享受……
每当我品味菊花的时猴,就情不自禁地想到:我们的人民不正同秋菊一样高尚淳朴、洁身自爱吗?我们的民族不正同秋菊一样笑傲风霜、顽强挺立吗?我们的祖国,不正同秋菊一样胸怀博大、温馨芳香吗?
我爱菊,我期望以菊之精魂再造一个自己,我期望以菊之精魂再造我们民族。
总之,秋天的喜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其实,生活的喜悦也随处可拾,有心者,俯拾即是。
(原创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