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秋】我在政协的那些事(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秋】我在政协的那些事(散文)


作者:张永麟 秀才,1263.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发表时间:2025-11-04 07:37:29

我与政协结下不解的情缘,虽然离开政协已经八年多,但在政协工作的点点滴滴,犹知一部播放的电影,徐徐展现在我的眼前……
   2011年底我调到县政协工作。从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担任第八届眉县政协教文卫体与学习文史委员会主任。在政协工作的五年多,是我工作的最后一站。在这五年多的时间内,我充分认识到政协是一个无忧无虑无烦恼的好地方。没有权力之争,人与人和睦相处。政协工作环境宽松,是一个可以施展个人才华的大舞台。人民政协具有凝聚共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三大职能,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难,是联系民主党派的桥梁纽带。我很快爱上了政协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五年多的政协工作生涯,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阅历,而且也是我人生历练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那时工作的点点滴滴,记忆犹新,至今难以忘怀。
   我所在的教文卫体与学习文史委员会,除过联系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界别的委员,开展调研视察议政等日常工作外,还有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那就是抢救性征集民间珍贵的文史资料,从中筛选有价值的精品进行编纂出版。除此之外,还要分管政协联络组工作。
   八届政协组建不久,我便与分管领导马不停蹄地跑遍了全县8个镇街,与镇街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沟通,就各镇街政协联络组正副组长的初步人选进行协商。我们深入到这些人选的家中,广泛听取这些同志的意见建议。让我十分感动的这些政协委员热心政协联络组工作,不讲报酬,甘愿奉献。走进他们的家,个个热情好客,让我这名政协新人倍感舒心温暖。在营头镇董家山村党支部书记王耀新家中,王书记拿出了核桃、板栗和山枣等土特产热情的招待我们,非让我们留下吃午饭。他对政协让自己担任营头镇联络组长表示感谢,对拟任的两名副组长表示完全赞同。在金渠枣林村党支部书记卢保才家中,深感到卢书记对政协工作的热爱。在村上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他仍能担任金渠镇联络组长,这让我非常感动。他对搞好联络组工作信心十足,并畅谈了今后的工作设想和打算。有时为了找这些初步人选,汽车不能前往的村组,我们要徒步走二、三里路程。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才能到达目的地。那段时间虽然工作苦点累点,中途顾不上休息,工作加班加点,但我心里感到非常舒坦。晚上回到单位,我熬夜汇总当天的情况。分管领导夸我这个政协新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我对领导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在两周时间内,我们跑遍了全县的有关村组,对各镇街政协委员及非委员的联系人士的基本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掌握,摸清了全县12个政协联络组的人员构成情况。在2012年3月份,成功召开了八届眉县政协联络组工作会议。为八届政协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按照省市政协的工作安排,眉县政协从2012年开始创建文史工作重点县。记得在创建过程中,对硬件、软件都有明确的指标要求。在硬件方面:要有至少4间房屋的“一库三室”。即文史资料库、文史图书阅览室、文史资料室、数字化采编室。房屋要经过装修整洁美观,存放图书要有轨道移动式书架。还应具备高像素照相机、投影仪、录音笔、电脑、移动硬盘等设施。按照这些要求,我列出购买电子设备清单,经主席会议审定同意后,决定去西安购买。
   七月的关中大地,炽热难耐。我同办公室李主任和一位姓蒲的女同志一行三人,冒着35度的酷暑高温奔赴西安。在赛格电子城转遍了各个角落,从多个商家中对比遴选,购买了高档次的电子产品。等到购买完设备,已是下午一点多了,我们个个大汗淋漓,饥肠辘辘,大家随便吃了一碗扯面,便急急忙忙赶回眉县。为了加快创建工作进度,我们争分夺秒。政协办公室及时联系了施工队,分别在政协一楼和四楼装修粉刷了5个房子6间150平方米的“一库三室”,并定制了高档书柜书架。
   在软件方面,要求每年要征集一定数量的文史资料,力争在这一界任期内编纂出版2至3辑文史资料。我所在的专委会,工作重心是文史工作。我首先制定了任期内文史资料征集大纲,抢救性征集民间珍贵的文史资料。为了得到一批健在的老同志的口述史料,我经常捕捉信息。只要有这方面的人,无论刮风下雨,我骑着摩托车,风雨无阻联系采访当事人。记得2013年12月中旬,得知汤峪镇豆家河村有一位88岁高龄的姓白的老人手头有一批珍贵史料,就立即联系了汤峪镇政府,得到了村干部的联系方式,我头顶刺骨的寒风,冒着零下2度的严寒,骑着摩托车行驶30多里来到村上。由村干部带路,到了豆家河二组,找到当事人。我自己掏钱给老人买了礼品。只见这位老人满头银发,坐在轮椅上,只是有点耳耳聋,但神志非常清晰,两眼炯炯有神。当得知来意后,老人很受感动,热泪盈眶,回忆起了那段难忘的历史片段,我急忙打开录音笔,我提问,老人口述,记录了近3个多小时的珍贵的音频史料。眼前这感人的一幕,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回到县政协,已是晚上七点多了,我顾不上饥饿疲劳,连续作战,熬夜整理出近万字的文史资料。
   至今我还清晰地的记得第一次见到眉县公安局原局长邹富坛同志的情景。为了得到公安战线一批珍贵的破案文史资料,2012年4月,我和政协办公室秘书组一位姓申的同志,去县公安局家属院登门拜访邹局长。当老局长得知来意后,瞪大双眼看着我们,直摇头说他没有什么珍贵的文史资料。见面不到五分钟,老局长便关了房门,我们被拒之门外。老局长不愿意将自己搜集撰写的县公安局建国后破获的大案要案史料交给我们,其主要原因怕弄丢了自己多年来辛辛苦苦整理出来的资料,也有些不相信政协文史委的同志。在我们多次登门拜访下,政协人的赤诚之心,终于打动了老局长。老局长由开始对立变成了无话不说的挚友。他拿出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珍贵资料。经过反复修改完善,终于编纂出版了八届政协第一辑文史资料《警坛纪事》,内部发行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为了征集我县113名全国、省、市三级劳动模范资料,我多次去县总工会协调沟通,索取相关资料。但劳动模范资料参差不齐,加之解放初期有些劳模人已去世,从工会得到的资料十分有限。于是,我通过走访座谈,根据每个人所长,聘请了18名文史研究员,给撰稿人分解了任务,当面进行采访。我带头采访全国劳动模范刘满存,撰写了感人的劳模故事。在我的带动下,18名撰稿人纷纷采访自己承担的劳模对象,写出了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的稿件,最后由我和两名老领导统稿,严格审核把关,一字一句的修改原始稿件。在那段时间,我不知给两名老领导家中跑了多少次,终于在2014年编纂出版了《劳模荟萃》这辑文史资料。
   记得在征集《天南地北眉县人》这辑文史资料时,由于人员众多、量大面广。我就建议政协聘请相关人员,组建专门的班子。经领导同意后,聘请了2名工作责任心强的老同志和我一起,通过走访征集人员亲属、电话联系本人等多种方式,及时征集信息资料。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常常牺牲节假日,走村入户,不厌其烦的联系当事人,终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征集到八大类共计578人的信息资料。这一辑文史资料的出版发行,为县上的招商引资工作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从2012年至2016年,先后编辑出版了《警坛纪事》《扶眉战役回忆录》《劳模荟萃》《李杰实用楹联集》《天南地北眉县人》《果业史话》等6辑文史资料,征集了近百万字的珍贵文史资料。我县也终于成功创建为全省文史工作重点县。文史资料阅览室每天都有人查阅资料,阅览读者络绎不绝。充分发挥了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那时有不少周边县区政协,纷纷来我县参观学习创建经验。
   2017年5月,我退居二线。虽然离开政协已8个年头,但我经常与后任的文史委主任保持联系,时刻关注着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编纂工作。我被九、十届县政协聘请为文史研究员,参与了《眉县非遗纪事》《告别贫困》等文史资料的撰写编辑工作。我连续两年代表政协老干党支部,给市老干局撰写国庆征文稿件,2022年获得二等奖。
   每当走进政协,看到二至四楼楼道上挂的牌匾,“书香政协”让我倍感亲切。如今我仍孜孜不倦的阅读《各界》杂志,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按时参加老干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作为政协的一名老同志,为政协文史工作发挥余热义不容辞。希冀政协事业蒸蒸日上,政协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至今,我还认为自己是一名政协人,作为一名政协人,我骄傲!我自豪!县政协永远是我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

共 34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人民政协具有凝聚共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三大职能,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联系民主党派的桥梁纽带。“我”与政协结下了不解情缘,曾经工作的点点滴滴,成了魂牵梦绕的生命情节,犹如一部时光纪录片,时常在脑海里一幕幕的反复出现。马不停蹄地跑遍了全县8个镇街,与镇街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沟通:下基层调研,在营头镇董家山村党支部书记王耀新家中商谈工作事宜,在金渠枣林村党支部书记卢保才家中,畅谈工作规划与设想;为了事业欣欣向荣、强力发展,紧扣时代节拍,七月冒着炎热酷暑采购数字化办公设备。事例枚不胜举,政协人的情怀担当,历历在目,感人至深。逻辑清楚,言之有物,文字简洁,主题明确。推荐阅读,问好作者,祝福秋安。【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张永麟        2025-11-04 08:06:11
  政协过去的那些事历历在目,至今令人难以忘怀。老师编辑辛若了!问好问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