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现代诗歌 >> 【东篱】秋雨(诗歌/外二首)

编辑推荐 【东篱】秋雨(诗歌/外二首)


作者:小行星 秀才,1065.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发表时间:2025-11-05 06:20:25
摘要:云雾聚拢在山顶,风的六根清静,并不能打消,黄叶对温度的深情。

(一)秋雨
  
   从天上飘落的雨水
   夹带着许多眼睛
   它们看世界的方式
   清澈而且透明
  
   云雾聚拢在山顶
   风的六根清静
   并不能打消
   黄叶对温度的深情
  
   无论是重还是轻
   道路出行
   都带着若隐若现的森林
   像甜甜糯糯的声音
  
  
   (二)风波亭
  
   秋雨之后
   雾被做成各种湖心
   鸟声是浪人
   在江湖中寻找自己的属性
  
   出于无名
   天空并不想成为宇宙的核心
   只渴望通过桥
   连通世界的黑暗与光明
  
   而时间
   是婚姻成瘾的女性
   喜欢将自己的肉体与精神
   错付给爱情
  
   秋风只是短暂留在风波亭
   却因为一座山的乳名
   渐渐喜欢
   那双看秋天的眼睛
  
  
   (三)楼兰
  
   岂只是开头
   所有的事件与头绪
   都是用城楼做的
   而且还经岁月
   梳洗了一遍
  
   发黑的青苔
   是墙根忠实的护佑者
   石头上无霜
   也能看到
   当年僧人还俗的模样
  
   狼烟守望
   岁月的风清月朗
   西行路上的篝火
   是历史
   呈现的另一种生活
  
   从东到西
   并没有流沙与琥珀
   人们却因为
   记忆中的骆驼
   再次回到楼兰古国
  

共 5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行星老师这三组诗以秋日意象为经纬,编织出一幅关于存在、时间与历史的哲学画卷。 《秋雨》用雨眼的“清澈透明”隐喻本体性观看的纯粹,揭示认知世界本质的困难——风的“六根清净”与黄叶的“深情”构成禅意对峙,暗喻超越性与世俗性的永恒角力。 《风波亭》将时空具象化为情感载体,“时间错付爱情”的悖论直指人类对永恒徒劳的追逐,而桥梁隐喻的明暗贯通,恰似文明在矛盾中前行的缩影。 《楼兰》则以考古学视角解构历史记忆,“无霜之石见证还俗僧人”的意象,道出时间对意义的消解与重构。 金句“道路带着若隐若现的森林”,揭示个体命运与集体无意识的共生关系;“狼烟守望岁月的风清月朗”,在暴烈与宁静的辩证中展现历史的荒诞诗意。诗人用“骆驼”作为记忆的图腾,暗示人类终将在虚妄的流沙上重建精神故乡。 这三重奏最终指向东方智慧的核心:在飘忽的雨眼与凝固的城楼之间,在短暂的秋风与永恒的乳名之间,存在如时针般循环往复——真正的楼兰不在西域,而在每次凝视秋天时重新诞生的眼睛里。感谢投稿东篱,问候老师,期待更多佳作。点赞,推荐【东篱编辑:吴炜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11-05 10:09:43
  我觉得,诗歌相比于其他文学形式,更在于发现和一句惊人。作者的诗歌,在这方面有着很好的表现。发黑的青苔
   是墙根忠实的护佑者——可能这是它必须终身于此的地方,但变成了守护者,于是也有了积极的力量。拿过一个时空,不是往里面填塞什么,而是打开一个通道,走进去,欣赏其中的风景。作者的诗歌,具有这样的启发性。
怀才抱器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