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花秋月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春秋】新苗茁壮

编辑推荐 【春秋】新苗茁壮


作者:寸心知 白丁,35.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0发表时间:2025-11-05 18:45:27


   在昔日任教的片办初中附近,牯子邂逅了学生远程,他说到福林引进了院士工程、院士项目,引起了牯子的很大兴趣。当然,牯子确信,远程说的院士工程、院士项目里的院士,肯定是真正的院士,凤毛麟角的科学家,跟邓天明来报喜当上的所谓“院士”压根不是一回事。
  
   远程门前那一大片水田正在紧锣密鼓地改建,只看见机械奔走,只听见机声隆隆,尘土飞扬,朦朦胧胧。一个个小丘拼成了大丘,方方正正、平平坦坦,可以任凭农机纵横驰骋、大展身手。田里都挖了深沟,远程说,这些田是要栽种水稻的,田里还要养鱼,即稻田养鱼,叫稻鱼综合种养模式。
   牯子了解到,稻鱼综合种养模式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就是在稻田内进行水稻种植的同时,加入相关淡水生物的养殖,例如淡水鱼、泥鳅、鳝鱼等水产品,通过这种混合种养的模式,营造起一个小规模的生态系统:淡水生物在稻田内活动,可以达到松弛土壤的作用,而其排泄物又能提升土壤的养分含量,淡水生物还可以将水稻害虫、杂草草籽作为食物,这样就能达到除虫、除草的效果,可以减少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成本,减少农药残留,是绿色农业,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全新模式。
   远程说了,福林的稻鱼综合种养项目,养的是桂花鱼。牯子不认识,远程说是一种像黑鱼而身体很扁的鱼,身上的花纹也近似。后来牯子在网上搜索,答案大不相同:有的说就是鳜鱼,牯子不太喜欢吃的“臭鳜鱼”那种;有的说不是,是另外一种。总之不得要领。牯子不再为此纠结,他最关心的是这种桂花鱼有什么优势,效益好不好。远程也不甚明了,只是估计加统计地说:“老师,这个其实我也不太清楚。我就关注工程进展情况,能如数如质完成交得了差就好。听说这桂花鱼就是好吃,味道鲜美,这就是它的优势吧。而且不愁销路,订了合同,公司包产包销的。效益肯定好。那个公司投资近一个亿了,还要追加,是要赚钱的,如果没效益,我想他们就不会干。”牯子继续刨根究底,问:“那这个院士工程对农户有没有好处?”远程满有把握地告诉牯子:“肯定有好处。首先是能收到田地的租金,这就是不小的收入。再是可以就近打工,种田、施肥、灌溉、管理、收割都要一部分人工,也有收入。还有,如果要外出打工,也可以放心大胆,不用惦记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专心致志进厂工作就行了。比起悬心挂两头、‘扁担冇扎两头打塌’还是好多了。”
   牯子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认为这院士工程还真是乡村振兴的一个示范工程,改善民生、造福农民的幸福工程,看这架势,应该能顺风顺水、圆满成功,他拭目以待。到时候,他也想买几条桂花鱼尝尝滋味,过过嘴瘾。想到这儿,他不觉咋了咋嘴,咽了下口水……
  
   牯子的回乡之行还在继续。
   算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他在福源、在柳林的山间田野漫无目的地游走,不急不忙,双眼却贪婪得像狐狸捞鸭一样,四处打量,想把一切收入眼底。眼睛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还是心灵的窗户。在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内心澄澈,整个人就像无休无止运转的机器,沾满了灰尘、油污而失去转速,被彻底清洗了一次,恢复了刚出厂时的样貌,清洁、轻快、灵动地高速运转起来了。
   本来,已经退休、无官一身轻的牯子,是想回家看看那次召开大会创建L县锦鲤特色小镇动员大会后的效果的,却在原柳林大队偶遇了学生远程,耳闻目睹了那里农田平整、准备稻鱼合养的热闹场面。还是个院士工程,闲聊后知道养的是桂花鱼,不失为一个很有前景的好项目。是不是后来时过境迁、朝令夕改,把创建锦鲤小镇改成了桂花鱼特色养殖小镇?牯子觉得不大可能,因为此事对上面交不了差,对人民群众也不好说话,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简直就是有雷声没有雨,怎么取信于民?村民们兴致冲冲来开会、来响应,满心期待,结果什么都没有,竹篮打水一场空,那政府还有什么威信?!牯子也知道,当下不干实事、爱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领导干部客观存在,有的甚至异常热衷,但说实话,肯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还是多数。至少自己接触的干部多是好的。这么想来,牯子又放心了。
   前次县里在春风镇召开建设特色锦鲤小镇、促进乡村振兴动员大会的情景还在眼前浮现,据说已经初见成效。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锦鲤有吗?如果有,在哪里呢?
   牯子信马由缰地走到了福林村部。他历来时刻提醒自己:你是从福林出去的,可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在这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要夹紧尾巴做人,不能高高在上,不能看不起农民,更不能贪污腐化。这一点,保证了他在有限的仕途上“行稳致远”。
   村部比以前的大队部气派多了:一栋钢筋水泥的三层楼房,外墙贴着淡黄色的瓷砖,进门就是村务大厅,几个年轻人正在接待村民,解答问题,每人对着一台电脑,办理各种事务。还有接待室。二楼有大会议室,主席台后面有投影屏幕,全场摆着大约两百个座位,桌椅齐全。三楼是小会议室。看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干部轮流值班,负责、和气,拿财政下达的工资,每年三两万元给予保证。在农村,也算有奔头了。所以村干部大多爱岗敬业,不会朝秦暮楚、五心不定,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村干部正在开会,研究如何开发本地资源、搞活旅游事业,牯子露了一下脸,赶紧退出来。村部门前水泥地坪里,停着几辆小车,闪闪发亮的,看来是新买的家庭自用车。不错呀,村里看样子买车的不在少数,这是有了余钱剩米才敢买的呀,好!
   牯子担心进会场村干部要自己“作指示”影响他们开会,于是在外面打电话要平昌开车过来陪自己四处看看。
   平昌开车来了,载着牯子,风驰电掣往白云山腰奔驰而去。他们要一探究竟,到底建设锦鲤小镇进展如何?
   牯子也知道,现在中央政策真是好,老百姓衷心拥护。但问题在于能不能落实。大多数能落地见效,这毋庸置疑。但就是有那么一些人,或者敷衍了事,或者虚与委蛇,有的打太极,不能落地生根,这也是现实。如果不落实,再好的政策也是画饼充饥。这是老百姓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最令人担忧的。
   平昌平时沉默寡言,只是闷着头干活,是一个不尚空谈的实干家。他也不喜欢评头品足,对镇上、村里的事情说三道四。但在牯子面前,就会打开话匣子,有啥说啥。牯子问:“平昌,那次动员大会后,锦鲤小镇建设有没有什么行动?”
   平昌说:“有。镇上领导来了,召集村干部一起研究怎么落实会议精神,具体怎么开展。然后,就组织到了好几个地方参观考察。回来后,成立了锦鲤小镇建设工作班子,村上支部书记和村主任都是领导成员,具体负责相关事务。万新是副书记,对具体情况更熟悉,你还可以问问他。”
   牯子继续问:“我想知道,现在实实在在搞了什么?”
   平昌说:“我们很快到了,到工地再逐一给你介绍,好吧?”
   牯子说:“好。”
   平昌驱车在狭窄的水泥路上艰难前行。这是新修的临时道路,直接去建设工地的,所以刚好能过一辆车,牯子担心会车就麻烦了,一边是山,一边是陡坎,很危险。真要会车,没办法,只能一辆倒车到一个稍微宽点、勉强能过去的地方,让另外一辆车先通过。否则僵持不下就谁也走不了。好在今天下雨,工地停工,没有其他车辆狭路相逢,平昌得以把车顺利开到了工地。
   打开车门,平昌大为感叹:“这路不行呀,太窄了,搞得我提心吊胆,要想办法!”牯子看到平昌额头上细小的汗珠,头上冒着热气,知道他费力气不小,累了。
   到了山上,才知道远看那么不太起眼的工地,竟然是一个好大的工程。这里原来陡峻的山头,已经被削平,挖土机、推土机、平整土地的机械,到处都是。今天虽然停工,看不到工人施工,听不到机器轰鸣,但仅是看看工程土石方的量,看看初具雏形的锦鲤池塘,就感到非常震撼!
   平昌指着不远处一栋很气派的大楼说:“那栋大楼就是锦鲤大楼,有9层,装了电梯,设施齐全,水、电、网络都搞好了,刚封顶,只差装修,估计明年就能搬进去正式办公了。”
   “确实不错,进度还蛮快的嘛。”牯子没想到进展超乎想象,赞了一个。
   平昌指着另一栋楼房说:“那栋大楼就是锦鲤研究所。”牯子一看,也是个庞然大物,徽派建筑,巍峨壮观,不由得赞叹:“真不错!”
   稍远处,还有一栋楼房,也是器宇不凡,平昌说是锦鲤宾馆,用来专门接待游客的。在这么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无论是参观锦鲤、一睹芳颜,还是修身养性、避暑游玩,都是绝佳圣地、不二之选。牯子想,搞成功了,到时候一定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这个僻静的地方就会一下子热闹起来,当地群众也能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想想都让人喜不自胜!
   平昌又指了指几个地方,说都平整了地基,还要建几栋什么什么大楼,以后这里肯定会形成一个小集镇,商业、旅游都会很快发展起来。
   看这势头,锦鲤小镇的辉煌是意料中的事,牯子很高兴。
   平昌特别强调:“这个建设工程好大啊,除了建大楼,后面准备养殖锦鲤的池塘也好大,总有千把亩吧,现在建成的只有几口池塘,一口池塘就好多亩,真有气魄。”
   牯子看了看山边,有一条小溪从森林中钻出来,清澈的泉水欢快地流淌着,不禁感慨:“这水多好啊!”平昌接话:“这山泉是好,没有一丝污染,经过省里多家科研机构严格检测,符合养殖锦鲤的所有条件,也完全可以直接饮用。这就是含有多种有机矿物质的矿泉水。决定在我们这里建设锦鲤小镇,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好水呢!”
   牯子也频频点头,称赞这里的山好、水更好,原来是我们自己不识货,“养在深闺人未识”。
   闹了半天,还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犹抱琵琶半遮面——锦鲤呢?
   平昌领路,来到了试验池塘。这是基地进行试验性养殖的池塘。池塘不大,全是以乱石砌成,池塘边、底部、水里面都有水草,主打一个模仿自然状态,池水就是山泉,清澈见底,一尘不染。池塘里放养着十几尾锦鲤,在池塘里游来游去,生龙活虎的。
   牯子来了兴趣,俯下身子盯着锦鲤细看。这些锦鲤,有金黄色的,大多数有花纹,红的、黑的,一块一块的,一条一条的,独具特色,各不相同。平昌说它们的花纹看起来差不多,其实没有完全相同的。就好像您教哲学课讲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理,世界上也没有两条完全相同的锦鲤,所以千姿百态的锦鲤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牯子也发现了一点相同的地方,就是每一条锦鲤都长得很壮实,像草鱼一样,都是直筒形,游动起来,不紧不慢,稳重大方,很有绅士风度。因为水清,锦鲤温文尔雅,所以池塘里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波光粼粼。
   平昌开玩笑说:“牯子哥,这鱼应该好吃,味道不错。”牯子马上制止:“平昌,怎么能这么说呢,锦鲤是高贵的,是艺术品,只能观赏,说吃就是亵渎,不应该的!”
   平昌赔笑说:“你说的是。我也是玩笑话,您别当真。说起来这池塘都是水泥铺底,滴水不漏,花了大成本的。连池塘底垫的泥土都是用大卡车从几十里外的花莲村花钱买下运来的,谁舍得吃呀!”
   牯子也笑了:“是呀,听说去年试养的一条锦鲤就拍卖出36万元,我就别说吃了,就是看,就是养也买不起呢!不过平昌你的工厂现在怎么样?”
   平昌略为思索,说:“前次开会,我就想把厂子迁回来。你知道,我不喜欢说大话空话,说干就干,几个月时间,就被批准了。我就在我们福源的荒山上,开挖地基,建设车间、办公场地,还有员工食堂、娱乐场所,花费了一大笔开支。以前搞有机玻璃,赚钱,但是对环境有污染,过去是把污水埋到深山里。可过细一想,下大雨了,崩山倒墈了,那水还不照样流下来,还是污染,对人有害,对子孙后代贻害无穷。这钱不能赚。现在上面也抓得严,我就另起机头,改做竹木深加工,请了工程师,招了技术工,当然更少不了在本地招了一批人,解决福源的就业问题,很受乡亲们欢迎。现在还在筹备开业呢。到时候要请你来指导,帮着写一副对联,好吗?”
   牯子听了,赞赏不已:“我就喜欢你这个雷厉风行的性格。什么事都说干就干,从不拖拖拉拉。你的思路很对,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好在我们这里是山区,山林面积大,素有林海、竹海之称,竹木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搞竹木精加工、深加工有条件,大有可为。卖原材料、搞粗加工的时代过去了,搞精加工才有前途。希望你把新厂办好,为福源的就业致富作贡献,为乡村振兴出把力。”
   “那是自然,我尽量努力。”平昌回答。
   牯子很满意。
   两个月后,牯子收到了平昌的邀请函,应邀参加了他的开业仪式。他一挥而就,给平昌的新厂题写了“新希望竹木加工厂”的厂名,还写了一副对联:“建设新厂出精品;展望明天沐春风”,工人们看懂寓意,一个个兴奋不已,精神振奋,说工厂有了奔头,工作有了劲头,生活更有盼头。
   如今,福林的锦鲤养殖产业、稻鱼生态合养以及万新的超市、平昌的竹木加工厂都在稳步发展,生机盎然。它们像一棵棵破土而出的新苗,蓬勃生长,展示出乡村振兴的强大生命力。太好啦,福林人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好日子触手可及了!

共 504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写得热情,歌颂了现代农村农民办企业的热情。介绍了真实情况。农村办企业,是因为新时代的农业已经不需要人人做农民了,广大的农民都在自谋事业。因此作者描写的福源,已经有了许多出类拔萃的企业,都是这些实干家努力的成果。文章用热情的语言介绍了具体经过。是一篇正能量的文章,欢迎朋友们阅读。谢谢作者。【编辑河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