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收获】古镜记(散文)
铜镜,依然还是那一对铜镜,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岁月,铜镜不仅没有损坏,也没有增加锈迹。经过他们三十多年的珍藏、擦拭,反而更加晶莹透亮,照出的影子更加逼真。两块铜镜放在一起,是那么珠联璧合,又是那么金光闪闪。让人喜爱,让人心疼,让人欣喜,又让人心碎。铜镜出自石头和依云之手,关联着三十多年前的故事。
前几年,有一位小时候的同学,建立了一个小群,名字叫做“我们都是老家人”,十几位多年都杳无音信的老家人,才互相取得了联系。“我们都是老家人”的发起者建议,争取在过年的时候,能够回老家的朋友在一起聚一次,大家不为别的,只为互相诉说一下故乡情,加深互相之间的交流和感情。而这些受到邀请的故乡人之中,就有石头和依云。
几十年前,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小村庄,那时候天天在一起,也并不觉得多么在乎,多么珍惜;几十年后,我们慢慢懂得了珍惜。这时候我们天各一方,想要相聚一次,都非常不容易。有些往事,本来已经化为云烟,但是经过这次相聚,却又那么清晰而深沉。当时只道是寻常,回忆起来却有着一条深刻的脉络,让人难以忘记,让人刻骨铭心,却又无可奈何,感慨万千。
经过多次联系和准备,终于在去年春节期间,十几位同一个村里的故乡人在老家县城一家叫作“再回首”的饭店相聚。这次相聚,大家既有期待,也有对岁月流逝的无奈;既有渴望,也有对青春岁月的惋惜。推杯换盏之间,既有欢声笑语,也有少许的唉声叹气。在这次欢聚之中,最让人感慨万千的就数石头和依云。目前的石头是西北某地的一个退休干部,依云则是上海一家中学的退休教师。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说简单其实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说复杂其实至今他们之间依然五味杂陈。他们之间的往事,都是这次聚会之后,石头给我讲述的,为了纪念这份感情,我把它记录下来,未必能够表达他们的感情,但求能够把事情叙述清晰,我也深感词不达意,但为了了却自己的心事,只能尽到自己的能力而已。
小时候他们青梅竹马。20世纪70年代,我们的农村其实非常贫穷落后。孩子们放学之后,都要帮助家里去劳动,有的是拾柴火,有的去薅草,有的在家里干家务活。
石头家住在村子西头,依云家和石头家是邻居。石头和依云从小在一起玩,石头经常照顾并呵护着依云。他们经常一起拾柴火、薅草,也在一起玩耍嬉戏。
石头个头中等,长得魁梧而且结实;依云皮肤白皙,身材苗条,一头秀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声音非常甜润。那时候小伙伴们在一起玩,有时候依云受到欺负,总是石头出头,帮助依云。
有一次,石头和依云去大北地高粱地里薅草,在一座古墓不远的地方,他们挖到了一对铜镜。
这对铜镜看上去一模一样,却不知道产自哪朝哪代。铜镜的正面是祥云图案环绕,中间如一池春水,非常光滑,可以映照人的影子;背面图案则是左边是一条龙,右边是一只凤,在龙和凤的头顶有一颗红宝石镶嵌其中。在龙和凤的正中间,则是圆形凸起的手把。手把上一个雕刻着太阳,一个雕刻着月亮。石头和依云那时候也并不觉得这对铜镜是什么宝贝,只是觉得突然挖到,也有一份惊喜。他们带着铜镜,跑到村子的池塘边,洗去铜镜上的泥土,擦掉铜镜上的锈迹,一对铜镜看上去金光闪闪,非常迷人。石头原本要把这一对铜镜都送给依云。依云拿着看了半天,说:“这铜镜一阴一阳,阳代表男的,阴代表女的,咱们两个一人一个吧!”石头就问,啥是一阴一阳,依云就有些害羞,说:“世间万物,其实都有阴阳,你要是不懂,慢慢去看书,书上都有。”那时候的石头并没有在意,就拿了一块把手上雕刻着太阳图案的,依云则拿了那块把手上雕刻着月亮图案的。
在不懂得珍惜的年纪,他们遇到了纯真的感情。在学校里,石头和依云是同班同学。石头常常考试是第一名,依云常常考试是第二名。由于经常在一起学习,他们之间更增加了感情,眉目之间,依云对石头充满着期待和柔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之间反而不太说话了,有时候互相远远地看一眼,好像都有很多话似的。但他们都没有主动靠近,始终保持着一种既互相吸引又非常拘束的关系。
到了高中阶段,他们都学习紧张,男女之间很少说话。但依云的那双大眼睛总是默默地望着石头,好像有无限的心事。石头也常常偷偷望着依云,期盼着未来。
就在他们十八岁的那一年,高考成绩公布出来,石头榜上有名,而依云则名落孙山。
青春时期的依云既自负又失落,独自掉了不少眼泪,下决心补习一年,一定要考上大学。
在送石头上大学的时候,依云拿出自己保存的那面铜镜,要送给石头。石头也把自己珍藏的那面铜镜拿出来,交给了依云。两面铜镜,虽然不会说话,但两个人心中都有一种纯真的感情。暖流激荡在两个人的血液中。
依云在补习过程中,虽然十分努力,但接连败北,连续三年的补习,不仅成绩没有上去,反而一年不如一年。这时候,依云已经二十岁了。在农村,很多和依云同龄的姑娘早已经定下了婆家。有的已经结婚有了孩子。这时候,父母都劝依云:“咱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没有上大学的命。你都二十岁了,该找婆家了!”依云总是不回答。在依云的心里,只有一个念想,想着石头。
石头每次放假回来,都变得更加成熟而稳重。他衣着得体,说话不急不慢,又非常和善谦虚,因此村里村外的大姑娘和小媳妇都喜欢和石头交往。石头看上去谦虚害羞,实际上他非常内秀,很懂得掌握和这些喜欢他的姑娘的分寸,因此这些姑娘更加喜欢他。依云虽然更加喜欢他,但又不能明说。因此依云常常在远处,望着石头家,心事重重。
不同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的感情分道扬镳。就在石头大三那一年放假期间,好不容易有一次机会依云和石头有了单独接触的机会,依云本想诉说自己对他的思念。但石头却告诉她一个令她心碎的消息。石头在大学里有女朋友了!
依云听了,愣了半天。经过内心激烈的斗争,依云忍着泪水对石头说:“祝贺你。”然后扭转身,一溜烟跑回了自己家里。石头站在村头树林边,望着依云远去的身影,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其实知道依云的内心,也懂得依云的心事,但他却有着自己的追求。
不久,依云就嫁人了。她嫁给了上海的一位教师,后来依云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成了一位教师。
石头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却失恋了。当年的依云爱他,他却并不珍惜;反过来,他心心念念的女朋友,却对他感情一般,并不把他放在眼里。随着大学毕业的到来,石头的那位女朋友和他分手了。石头在失恋之后,选择去了大西北的某个城市。
时间可以磨平创伤,也可以让激荡的波涛恢复平静。平庸,其实我们都很平庸。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依云已经成为奶奶,石头也已经成了爷爷。
他们其实早已经失去了联系。经过“我们都是老家人”的寻找和努力,石头和依云终于于去年春节期间,再次相聚。
石头看上去比过去成熟了很多,眼角有了皱纹,两鬓也有了白发。他依然穿着得体,说话不紧不慢,很有女人缘。依云虽然已经是两个孙子的奶奶,但风韵犹存。原来的两条大辫子,如今变成了齐耳短发,看上去更加干净利索,依然是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虽然历经岁月沧桑,但依然富有魅力。
在相聚过程中,他们两个竟然不约而同地拿出一件礼物。石头拿出的是那块铜镜;依云拿出来的也是那块铜镜!
依云首先说,没想到你也珍藏着。石头说,我知道你的心。
依云说,你不知道。
石头说,铜镜知道。
往事历历,一时间在他们的心头重新闪现。但一切都好像已经走向结局。正如天边的夕阳,渐渐西沉。
在不懂得珍惜的年龄,他们遇到了最为纯真的感情;在渐渐懂得珍惜的年龄,那些曾经的激情澎湃,就像黑暗中的一点火光,渐渐熄灭。
毕竟都已经远去,毕竟谁也无法挽回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