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红】不负菊香(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红】不负菊香(小说)


作者:公效梅 秀才,1804.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6发表时间:2025-11-10 15:41:44
摘要:下乡“知青”下乡后,孟帆不会干农活,但非常要强,手磨出了血泡,当割小麦其他劳动跟不上,多次得到菊花姑娘的帮助,在枯燥的乡村生活中,他俩慢慢产生了感情。可菊花的父亲强烈反对这门婚事,怕孟帆回城后就把女儿甩了。想尽办法把孟帆支开去当兵。谁成想,这一别就是四十多年。孟帆念念不忘那段爱情,退休后再次去了陕北,找到了菊花,晚年孟帆再次找回自己的儿子和她。


   孟帆老先生退休已经一年多,在家感觉无聊,阳台上他养了几盆菊花,给菊花浇水、剪枝、施肥,虽然腿脚不便,依然坚持精心打理着那几盆菊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般。重阳节过后,花盆里的菊花都开了,他喜欢菊花的不争繁华,不慕虚荣,以“宁可抱香枝上老”的执着,活成不随波逐流的模样。打理好菊花,然后他坐在窗前,目光望着窗外飘落在地上的片片黄叶,时而有几只大雁南飞,又是一年的深秋。
   孟帆自从退休后,父母二老的先后离世,兄弟姐妹都已年过半百,各自成家生活,一年中偶尔来看望他几次。但他依然感觉空虚和孤独。他静静地望着窗外,手机里反复播放着他最喜欢听的那首老歌,《北京的金山上》这首老歌和他养的菊花,都使他想起一个人,那是刻骨铭心的爱,使他永远难以忘怀。记忆慢慢走回几十年前。
    
   二
   1972年响应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高中未毕业,就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城市,被分到了陕北洛川县的某个村庄,从此远离了父母兄弟姐妹,每天在生产队里劳动挣工分。
   来到这偏僻的乡村,虽然村长和乡亲们都很关心照顾这几个“知青”孟帆十分要强,从西安市一同分到这个村的还有赵鹏,李勇等几位。
   春天挑土积肥、刨地、播种。手掌被磨出了血泡,他总是一声不吭,继续努力坚持。他那白净的脸,被烈日晒得发红。孟帆说话幽默风趣,很讨人喜欢,一米七八的身材。赵鹏和李勇被分到了二生产小队,孟帆分到了村长的那个一小队。
   劳动中,每当孟帆额头上满是汗珠,手磨出血泡。有个姑娘就夺过他手里的锄头帮刨地。曾经多次都这样。她刨一阵子停下来说:“你们城里人,不能和我们乡村人比,别这么要强,等慢慢手掌磨出了老茧,就不会起血泡了,不能心急,得慢慢来。”
   孟帆站在一边佩服地看着她,说:“血泡瘪了也就好了。”
   姑娘低声说了一句:“倔驴。”
   这姑娘是村长的女儿叫王菊花,长得眉清目秀,高挑身材。笑起来还有两个深深的酒窝,甚是好看。有着银铃般的嗓音,她最喜欢唱的就是《北京的金山上》
   每当劳动休息时,冯德凯、杜仲明等小伙子们就提议让菊花唱一首。菊花原本就爱唱歌,她笑着清了清嗓子唱了起来:“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我们农奴的心照亮,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哎巴扎嘿。”
   隔壁二生产小队的地,和一队挨着很近,赵鹏和李勇听见隔壁地里如此热闹,休息时间就过来凑热闹,推荐:“叫孟帆来一曲《智取威虎山》戏剧中的杨子荣选段‘打虎上山’他唱的非常棒。”
   孟帆被他俩弄得实在没办法,只能唱了一段。唱完后,掌声响起,大家纷纷拍手称赞。队长开始催促道:“该干活了,干活了,等有空晚上出来让孟帆再来两段。”
    
    
   三
   进入农历五月是三夏最辛苦忙碌的季节。也是孟帆来陕北后的第一个麦收,看着那一望无际的麦田,他感慨万千,一首诗歌在他心中萌发……
   可眼下,他连镰刀都不懂怎么握,而其他本地人,挥舞着镰刀都刷刷地割得如此之快,把他远远地甩在后面,见此情形。菊花就过来帮他割。后来每逢下地割小麦,她总是排在孟帆旁边方便帮他,这样,就始终落不在后面,菊花割麦那熟练麻利的动作,使他心里暗自佩服。
   麦收完毕进入六月,农忙过后。曾经安静的乡村,自从这几个“知青”来了以后,变得热闹起来。村子里夏日的夜晚乘凉的地方,成了唱歌、唱戏的自然场所。王菊花唱样板戏不行,但歌曲唱得不错。村长还拿出了村部的汽灯。把它挂在了那棵大槐树上。
   夏夜这里聚满了村里的父老乡亲。孟帆的样板戏唱得如此好,还有他坚韧的性格,吸引了菊花。汽灯照着他帅气的身材和脸庞,菊花开始对他有了爱慕之心。每到村民散去,他俩有说不完的话,聊到很晚才回家。
   乘凉听歌的乡亲们慢慢散去,菊花望着他帅气的脸说:“干农活要慢慢学,心急不得,握镰刀手臂的力气和铁肩膀,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磨练出来的。”
   孟帆对菊花的眼神,已经和其他人有所不同。话语里带着幽默风趣:“是不是你有点心疼我了呀。”
   “你坏,你坏!以后不理你了”菊花被他说得有点不好意思,秀美的脸颊泛起了红润。
   家里有好吃的,菊花总是忘不了给孟帆留一些带给他。在枯燥的生活中,就似干柴一般,爱情的火苗一点就着,他们恋爱了。那个时代不敢出双入对,形影不离。
   后来还是被精明的村长看了出来。对女儿说:“菊花,离他远点儿,人家迟早是要回城的,咱是乡村户口,回城后他肯定要把你给甩了。”
   “爸,你别把人家看得那么坏,他就是回城也绝不会甩了我。”
   老村长见女儿执迷不悟,只是一个劲儿地往烟锅里捏碎旱烟,然后使劲儿吸着烟,不再吭声。他心里盘算着,得想办法把孟帆弄走离开这里。
    
   四
   一晃孟帆来陕北已经两个年头,已经练出了一手老茧,和一双铁肩膀,学会了所有农活。而和菊花的感情更加深厚了
   又到了一年的秋季征兵,老村长突然想起让孟帆去当兵,这样把孟帆支走,他和菊花也许就会慢慢断绝这段恋情。
   心里想着,村长来到孟帆的住处,今天正好下雨,生产队里没活干,村子里有几个和孟帆年龄相仿的杜仲明、冯德凯还有一起下乡的李勇、赵鹏几个人正在打牌。见村长大驾光临,拘束地放下手里的扑克牌,孟帆怕村长批评说:“下雨没活干,是我约他们来打牌的。”
   村长微笑着说:“你们继续玩儿吧,我找孟帆有点事儿。”孟帆听见村长说找他有事儿,就随即跟着走出门外。
   村长走在前,他跟在后面,走出一段路。孟帆不敢问村长找他是啥事儿,就等待村长开口。村长拽了拽披在身上的衣服说:“村里今年应征入伍的名额就留给你了,你是高中生,去部队一定有发展前途,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孟帆心想,的确是个好机会,只是他舍不得菊花,两人正在热恋中……他低头不语。
   村长见孟帆不出声,又说:“怎么!你不想去?不想去,可别后悔哈,我立刻就让德凯去。”
   孟帆这才回过神来说:“我去,我去。”
   老村长一听暗自高兴。他又补充说:“体检啥的,听广播喇叭里的通知。”
   “嗯!好,谢谢村长。”孟帆送走村长,回到住处。
   原来打牌的几个人已经散去。只有菊花站在那里用疑惑的眼光看着他,忍不住问道:“我爸找你啥事儿?”
   “大叔找我,想让我去当兵。”孟帆感觉有点热,脱去了外套道。
   菊花紧盯着他的眼睛问道:“你答应我爹了?”
   “是的,我想也许是条出路。”
   菊花一听顿时涨红了脸说:“你难道能带着我去当兵不成?”心想我那老爸真够厉害的,我非他不嫁。菊花一屁股坐在孟帆小屋的凳子上顿时泪如泉涌。
   孟帆见此情形说:“等我三年,我一定回来娶你。”
   “孟帆我相信你,我一定等你回来,我非你不嫁。”菊花擦着满脸的泪水道。
   孟帆幽默风趣地说:“我非你不娶,哪怕七仙女下凡我也不要,就娶王菊花。”
   她紧紧依偎在他怀里说:“这话我爱听,我一定等你回来。”他们似乎到了难分难舍的地步。
   孟帆体检一切都合格,再过几天就要离开村子当兵去部队。他很想找菊花出来谈谈,可又不敢大着胆子去找菊花,只能让邻居家的铁蛋儿送了张字条,才把菊花约了出来。见她两眼肿得像葡萄。心疼地劝道:“别哭了,到了部队我就写信给你,三年后我一定回来娶你。”
   离别的伤心,使她控制不住自己扑进他怀里抽泣着,她知道孟帆这一走,父亲肯定要逼她另外嫁人。她决心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他。
   他俩来到孟帆的住处,即将离别,两人难免感情冲动,做了不该做的事……
    
   五
   菊花绽放季节,正是秋季应征入伍之时,村长和村民们敲锣打鼓,欢送孟帆当兵入伍,菊花哭肿了眼睛没来送他。
   孟帆到了河北保定某部连队,集训结束后,第一时间就是给王菊花写信。信寄出一段时间,他就期盼菊花的回信,但始终不见菊花回一个字。心想莫不会她已经嫁人?在疑虑重重中他依然坚持不断给菊花写信,那一封封书信,就如同石沉大海。
   1976年7月唐山地震,孟帆所在部队接到抢险救灾任务。到了现场他看到如此惨状,他不顾自身安危,从倒塌的废墟中,救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不顾一次次的余震,依然坚持救人,时间就是生命。余震中,孟帆不幸被砸伤了双腿,一条腿伤成了粉碎性骨折。他依然爬着坚持救人,直到昏了过去……
   醒来时,孟帆已躺在了医院里,几个医生在为他会诊。因为伤势太重,有医生坚持要给他截肢,当孟帆听到截肢,他大声说:“我不要截肢,我不要!”最终决定不截肢,但需要多次手术。
   孟帆在这次抢险救灾任务中荣获二等功。但却落下了终身残疾。而后来转业到某公安机关任职。曾经有不少热心人给他介绍过几个姑娘,也许他心里没有了其他女人的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又瘸着一条腿,也就没人再给他介绍对象了。
    
   六
   自从孟帆当兵入伍,菊花爹心里明白他肯定要给女儿写信。当初的邮递员一般都会把村子里的书信和报纸一起放在村部办公室里,由村干部带回村子。不用再进村一家一户的送,除非是汇款单,才会送到农户家中。所以孟帆的每一封信都落在了老村长手里。
   孟帆走了一个多月之后,菊花就感觉身体不舒服,令她意想不到的是自己怀孕了,可又不敢和父母说。万一父母知道,肯定要逼她趁早打胎。几个月后,菊花买了几尺布,把隆起的肚子绷得紧紧的,可还是被人看了出来。村里人开始议论纷纷,谣言也随之四起。也惊动了计生办公室的妇女主任。一次次动员菊花打胎。被逼得没办法,菊花就以死相逼,妇女主任怕弄出人命,只能知难而退。
   菊花爹黑着个脸回到家里说:“我这老脸真是都被你丢尽了,还没出嫁竟然惊动了搞计划生育的妇女主任。我已经托张媒婆给你赶紧找个人家嫁了,别在家里丢人现眼!”
   “爹,我求你了,我不想嫁人,我要把孩子生下来,我能养得活。我相信孟帆不会抛弃我们母子,他肯定暂时有难处。”
   “别做梦了,他走了那么长时间,给你写过一封信了没?”菊花爹闷着良心道。
   菊花被父亲说得无言以对。但她始终不肯打掉这孩子。
   在张媒婆的牵线搭桥下,菊花没能拗过父亲,嫁给了比她大了十多岁的隔壁村的村民刘丹,结婚后不到两个月就生下一个男婴。菊花给孩子取名刘思帆。虽然这孩子不是刘丹的,但刘丹对菊花和这个没血缘关系的儿子还不错。
   改革开放之后,刘丹买了辆大卡车搞运输,小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当初计划生育抓得紧,菊花不能再生二胎,菊花为此感觉愧对他。刘丹虽然年龄大了点儿,人品不错,从不计较自己有没有孩子。
   谁成想刘丹在一次运输途中,出了车祸命丧黄泉。那年思帆在读初中,才十六岁。菊花靠着种地,种植大棚蔬菜供儿子读书。儿子心疼母亲,自己偷偷报考技校,后来当了一名厨师。
    
   七
   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使孟帆老先生突然有了去陕北洛川县的想法,心想有生之年,哪怕见她一面也好啊!于是下定了去陕北的决心。第二天就买了去陕北的车票。在去陕北的途中,亲眼目睹了祖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巨大变化,他感慨万千。下车后一路打听着,来到了离别了几十年的这小村子,这时迎面走来一位花甲老人,孟帆上前问道:“请问,大哥王菊花家住哪里?”
   那人盯着孟帆看了好一会儿说:“您是不是孟帆?我是冯德凯啊!我们曾经在一起麦收,唱样板戏,打过牌。”
   “我是孟帆,您就是德凯大哥?还是您眼力好,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孟帆激动道。
   两人亲热地紧紧抱在一起。冯德凯拽着孟帆说:“走!去我家,我老哥俩好好聊聊。”
   孟帆被他不容分说,拉进他家里,进门就和老伴儿说:“多年前的孟帆老朋友回来了,赶紧去弄点菜来,中午我哥俩必须喝两盅。”
   德凯老伴儿朝孟帆看了好一会儿说:“真认不出来了,当年多俊的小伙子啊!你俩聊着,我这就去弄些菜回来。”
   “给哥嫂子添麻烦了。”孟帆客气道。
   “这是哪里话呀,我们家德凯经常提起您,就盼着您来呢。你俩聊吧,我一会儿就回来。”说着走出大门。
   不一会买回来一只烤鸭,还有烤羊肉,另外炒了几个素菜一起端上桌。
   德凯给孟帆斟满一盅酒说:“咱这一别就是四十多年啊,我以为今生今世不会再见不到你了呢!”
   孟帆端起酒喝了一口说:“老了才感觉人生苦短啊,转眼我们都已进了花甲之年,我们都要健康地好好活着。”他一连又喝了几口酒说,“我这次来是想见见菊花,不知她过得怎样了,她好吗?”
   德凯夹起一大块烤鸭肉放到孟帆跟前的碗里说:“吃菜,她为了你遭了不少罪。”德凯把菊花的遭遇说了一遍。

共 604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讲述了退休老人孟帆与初恋王菊花跨越数十年的爱情故事。年轻时因上山下乡相遇相恋,却因村长阻挠和命运捉弄被迫分离,最终在晚年重逢的感人经历。故事以菊花为线索,贯穿始终。孟帆退休后养菊思人,回忆起 1972 年在陕北插队时与村长女儿王菊花的相遇相知。两人在共同劳动中产生感情,却因村长设计让孟帆参军而分离。命运弄人,村长扣下所有书信,菊花怀孕后被迫嫁人,孟帆在唐山地震中受伤致残。四十年后,孟帆重返陕北,两人重逢,终得团圆。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特殊年代背景下的爱情悲剧与人性光辉,展现了命运的无常和真情的力量。故事以深秋菊花为意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爱情和生命的轮回。结尾处的团圆结局,既弥补了过去的遗憾,也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篇文章情感真挚,情节跌宕起伏,让人感叹命运的捉弄,也为两位主人公最终的幸福感到欣慰。精彩佳作,力荐文友欣赏!【编辑:梦中楼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5-11-10 15:44:15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细节的描写非常生动,无论是陕北农村的劳动场景,还是人物的心理活动,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点赞!
回复1 楼        文友:公效梅        2025-11-10 18:14:11
  感谢楼兰老师阅读我拙文,并写下优秀的编辑文字,给与鼓励和支持。祝您笔耕愉快,阖家安康!
2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5-11-10 15:46:15
  在最艰难的岁月里,爱与希望也能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
3 楼        文友:老百        2025-11-10 15:48:04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回复3 楼        文友:公效梅        2025-11-10 18:16:31
  感谢百社长推荐申报,祝您阖家安康快乐!
4 楼        文友:秋天的芬芳        2025-11-10 17:13:07
  小说构思巧妙,故事情节感人,细节描写生动传神,人物形象鲜明,佳作拜读了,问好文友!
回复4 楼        文友:公效梅        2025-11-10 18:19:12
  感谢芬芳老师驻足留墨鼓励雅评,祝您创作愉快,体健笔丰!
5 楼        文友:明镜亦非台        2025-11-10 20:07:06
  美丽且略带感伤的爱情故事,结尾还是蛮有温度的。
文学爱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许多文学网站发文交流,乐在其中。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