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月·期盼】小雅的树(小说)

精品 【星月·期盼】小雅的树(小说)


作者:淇水碧柳 进士,8677.1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2发表时间:2025-11-11 21:52:52

小雅家的后花园里养着一棵树,是一棵枫树,这棵树已经快二十年了,据说是小雅出生那年姥爷亲手种下的。
   现在这棵树已经有两米多高了,树干挺直,就像小雅那样亭亭玉立。枫叶鲜红,如火似血,娇艳欲滴。一看就知道这棵树被养得很好。
   这棵树有着特殊的含义——这是小雅的父母按照家乡的习俗,为女儿养的一棵生命树。小雅从小就知道。
   小雅比枫树养得更好。小雅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都在著名的大学里当教授,小雅的姥姥,曾经是北京师范女子学校的高材生,尽管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但是气质优雅,谁见了都会夸上一句“真是岁月不败美人啊!”
   小雅的父母忙于工作,常年很少在家,姥姥就当仁不让地担任起了教育小雅的任务。而姥爷,在种下那棵红枫树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姥姥教育小雅,父母放一百个心。因为姥姥在教育战线工作了四十多年,教育经验非常丰富。
   小雅自小就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养。比如,走路身板挺得直直的,目不斜视;说话声音不大不小,态度不卑不亢;语言永远是那么优雅,她不会说脏话,不会骂人;喜怒很少形于色,即使再开心,她也是微微一笑,嘴角轻轻扬起,约三十度的样子,同学们很少见过她张开嘴巴开怀大笑,更不像其他女生那样嘻嘻哈哈,追逐打闹,她永远是文静的。她尊敬老师,对每个同学都很友好,学习成绩更是名列前茅,她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也是家长们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可是这样的好学生却很少有人跟她做朋友。同学们私下说:小雅太完美了,就像一颗没有瑕疵的玉,完美的不像凡人,跟她在一起时刻都能映照出自身的缺点,换句话说,跟她在一起太累了。
   可是小雅就喜欢独来独往,她不喜欢喧闹。每天她按时到校,放学按时回家。上高中住校时,大家发现她还有着严重的洁癖。她住在下铺,她的床单和被罩都是白色的,一尘不染那种,雷打不动两天一换。每当看到她那洁白无瑕的床铺,同学们总会有一种不祥的联想。如果上铺的同学不小心踩到了她的床单,即使没有一点脏的痕迹,她也会马上换掉。她的学习用品和洗漱用具摆得规规矩矩,整整齐齐,假如有人不小心动了她的东西借用了她的东西没有放回原位,她会不厌其烦地重新按原样摆好。当然,小雅也不会因此而生气,永远是微笑着的。
   当同学们在寝室听歌聊八卦时,小雅不是在看书,就是在练毛笔字。她看的书同学们也看不懂,不是英语版本的小说就是繁体字的古书,小雅的毛笔字很漂亮,就像她本人一样清秀。
   渐渐地,同寝室的同学不敢在寝室喧闹了。她们看着小雅贞静的面容,感觉到了自身的素质“低下”。后来,其他同学一有空就结伴去外面唱歌,玩耍,回到寝室都是安安静静的。小雅对于室友们的“孤立”并不生气,她有自己的爱好,也可以说,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且很享受。
   教过小雅的老师们谈论起这个女孩子,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这样的女孩子太好了,简直就是完美,太完美了就有点不正常了。可是哪儿不正常,每个人又说不出来。有个老师问她:小雅,你不能像其他女孩子那样活泼一点吗?小雅微微扬起嘴角说:“我觉得这样挺好的。”
   小雅虽然很沉静但是很优秀,班级里的活动都积极参加。学校的合唱比赛,因为她优美的声线,标准的发声被安排在第一排正中间。比赛那天,小雅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裙,面带微笑,她的嘴巴张开的幅度不大不小,就像一朵盛开的喇叭花,台下的观众看了都被她优雅的气质而倾倒,她们班也顺利地拿到了比赛一等奖;各种绘画、书法、美术比赛小雅也积极参加,而且每次都能获得不错的名次;即使是她不擅长的体育比赛,她也报了八百米长跑,结果跑到最后一圈,就因为体力不支落在了在最后,几个女生陪着她,当看到她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时,都劝她放弃比赛休息一下,可是小雅硬是坚持走到了终点,然后晕了过去……
   就这样,完美的小雅上完了高中,考上了大学。报志愿时,小雅想报中文专业,她喜欢文学,喜欢阅读,写作,朗读,可是父母和姥姥坚持让她报金融专业,她们说,这个专业吃香,好找工作。小雅没有反对,按照大人们的意思修改了专业,最后顺利地考入了北京大学。
   小雅高中毕业后,有一个老师在办公室谈起她,语气里满是神秘:她作为小雅的班主任,曾经去她家里家访过一次。小雅的家位于本市的黄金地段,是一座豪华的两层别墅。家里布置得富丽堂皇,客厅里不但摆着真皮沙发,红木桌椅,还有各种名贵书画,古董……小雅的姥姥穿着一件红色真丝改良旗袍,热情地接待了班主任,班主任说,就连给自己沏的那杯茶,一闻那香气就知道价值不菲。小雅还带着班主任参观了自己家的后花园,班主任一下子就注意到了那棵红枫树:只见它两米多高,枝叶婆娑,造型优雅,就像一个美少女那样亭亭玉立。小雅说:这是自己的生命树,为了让它好好成长,父母专门请了一个园艺师精心打理。班主任不由得暗自咂舌:有钱人的生活你永远想象不到啊。
   正在这时,姥姥过来了,她也是满脸慈祥地看着孙女的生命树,忽然,她伸出手,折断了一根旁逸斜出的枝条:“像这样的斜枝一定得掐掉,就像孩子的坏毛病,一有苗头就得纠正,不然等成了习惯就不好了。教育也是这样,是吗老师?”
   班主任突然觉得有些压抑,她突然明白了完美的小雅是如何被培养出来的,她又跟两人随口聊了几句,就借故告辞了。
   “你们不知道,我从那个别墅出来时,简直有一种重生的感觉!老太太真是太可怕了!”同事们也纷纷谈起小雅的过往,觉得真是不可思议。
   小雅来到了大学,一开始她真有些不适应大学生活。以前的她就像一只雏鸟,生活在姥姥和父母的羽翼下。上了大学,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她的脑海里不由得回想起姥姥慈祥的面容。可是年轻人的适应能力很强的,很快,她就跟同学熟悉了,想家的感觉也越来越淡漠了。
   让她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她的那些强迫症和洁癖竟然渐渐地被同学们改变了。
   她们寝室一共有四个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而且都是那种大大咧咧的性格。谁有了好东西,都会一拥而上,分而食之。小雅不吃也不行,她们会硬塞到她的嘴里。还有小雅的床铺,几个女孩子高兴了就坐在上面打闹,丝毫不介意小雅那“嫌弃”的眼光。时间长了,小雅也懒得跟她们计较了,渐渐地融入了她们中间,连小雅也觉得奇怪,自己竟然开始接受自己变得“邋遢”了。当她变得不再那么完美时,她就跟室友们成了好朋友。
   小雅是勤奋好学的,一来到学校,就又报了“汉语言文学”作为自己的第二专业,她太喜爱文学了。她的刻苦和努力让寝室的女孩子们很敬佩,期末检测,小雅的两项专业成绩都在年级中名列前茅。
   三年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到了实习期。
   这天学校开大会,动员同学们去西北贫困地区实习。看着宣传片中那些贫困地区孩子们艰苦的学习环境,小雅心痛了。自小锦衣玉食的她从来没有想到在中国还有这么贫困的地方,还有这么多上不起学的孩子,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当小雅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和姥姥时,他们竟然不约而同地反对。理由当然是小雅从小没有吃过苦,难以适应西北那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艰苦的生活环境。可是经过三年的大学生活,小雅有了自己的想法:“我长大了,我要学着去探索这个社会,以后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姥姥和父母虽然心不甘情不愿,可是小雅在外地,他们也是鞭长莫及,只能由着她去了。
   小雅来到了宁夏的某个乡村,面对设施简陋的校园,她没有感到惊讶,因为这正是她在视频里看到的真实场景;让她惊讶的是这个地方有很多坚强的树:在乡村,在路边,在学校周围,生长着一棵棵美丽的树。这种树小雅看着很眼熟,跟她家里那棵红枫特别像,不过这种树当地叫做“五角枫”,它的叶子是绿色的,一入秋就变成黄色。这些树没有做丝毫人工修饰,它们迎着西北凛冽的寒风,粗粝的沙尘,肆意地生长着,它们的枝干粗壮,枝繁叶茂,给人一种积极昂扬的感觉。小雅想:自己家里的红枫就像一个纤弱的女孩,而这些枫树却像伟岸的男子汉。她不由得想起了茅盾先生的那篇《白杨礼赞》,这些大西北的树,才是真正的生命树!再看看孩子们淳朴的面容和求知若渴的眼睛,小雅觉得自己有了很大的责任感。
   尽管教学条件艰苦,小雅依然咬牙坚持了下来。不仅仅是因为孩子们的刻苦,还有当地老百姓的善良和热情。她住的宿舍门前,勤劳的乡亲们自发地为她准备好了干柴,垒得整整齐齐,好像一面墙,他们怕小雅老师难以忍受寒冷的天气,这些柴火足可以让她屋子里的炉子每天都烧得旺旺的,让屋内永远像春天一样暖和;当地极度缺水,可是,小雅屋内的水缸永远是满满的,那是学生家长争先恐后从家里的水窖里为她挑来的清水,他们对小雅说:“小雅老师,您放心用,千万不要节省,您是大地方来的人,讲卫生,这点水我们还是供得起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蔬菜,以及本地的农特产,把小雅的宿舍放得满满当当的……
   面对这些,小雅的心底会涌起一股股暖流,她更加努力地教导孩子们,唯有这样,才能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
   一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转眼就到了期末。
   “小雅老师,您走了还来吗?”
   “小雅老师,您能不能留下来永远给我们当老师?”……
   看着孩子们不舍的目光,小雅有些心痛。可是如果自己留下来,姥姥和父母会同意吗?
   就在不久前,姥姥还打电话告诉她:她和小雅的父母已经给她选择了几个不错的单位,只要她一回家,就可以去应聘了。凭小雅的学历和条件,进哪个单位都易如反掌。“小雅,你姥姥身体不好,希望你这次回来,我们以后永远在一起,不要再分离了……再说,你年龄也不小了,等工作的事定下来,我们就为你安排相亲……”这些话父母也说了好多遍了。
   “孩子们,有机会我一定会回来看你们的!”小雅流着泪告别了那些来送别她的淳朴的孩子和善良的乡亲们。
   在学校办理好了毕业的相关手续,小雅回到了熟悉的家里,她又变成了姥姥和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小雅开始按照父母和姥姥的安排去参加各种招聘会,可是小雅的脑海里不时浮现出宁夏的那些孩子们的纯真面容,还有老乡们朴实善良的笑容:孩子们开学了吗?有没有新的支教老师去那个地方?
   简历投了好几份,迟迟不见招聘单位的回复。大城市的竞争是很厉害的,姥姥和父母动用了所有的人脉,工作的事依然没有着落。小雅知道,姥姥和父母很清高,那些一般的工作单位他们根本看不上眼,可是他们看上的单位竞争又太大了……
   “小雅,你的工作安顿下来了吗?”这天,小雅正在百无聊赖的刷剧,一个消息弹了出来。
   小雅一看,是大学同学路威的。
   路威是小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两个人在学校时都是文学社团的成员,在一起作诗写文,探讨文学,很是说得来。路威长得英俊潇洒,是学校里很多女孩子的“梦中情人”。可是路威却只喜欢小雅,跟小雅表白了好几次,可是小雅顾及父母和姥姥的感受,一直没有接受他的表白。
   “没有,我还在家里待业。”小雅闷闷不乐地回复道。
   “小雅,来宁夏吧!孩子们想你了……我也想你!”看着路威大胆的表白,小雅不由得怦然心动——上次去西北支教,路威特地报名跟她来到了一个县,在支教的那一年,路威经常去看望小雅,很多人都以为他们是恋人。
   “你……又回去了?”小雅惊讶地问。路威学习成绩优秀,写一手好文章,据说有好几个报社邀请他去工作,小雅没想到他竟然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再次去支教了。
   “是的,这儿的学校一再邀请我过来,我就决定来这儿再干一年,或许会更久……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对了,你还记得我们一起种的那棵树吗?它长大了好多!”
   路威的话让小雅想起了那棵坚强的树。植树节那天,小雅带着孩子们去山坡上植树,最后剩下了一棵孱弱的枫树苗。小雅把它带回了学校,路威在小雅的宿舍前挖了一个坑,两人一起把枫树栽了下去。
   树苗很小,半死不活的样子,小雅很心疼,就悉心照料,她看着这棵纤细的小树苗,想起了老家那棵红枫,那棵父母请专业的园艺师打理的生命树。她也想在这个地方亲手为自己养育一棵生命树,好在这种枫树的生命力很顽强,竟然活了下来。
   小雅的学生们也帮小雅照料这棵小枫树。定期浇水,施肥,树长大了些,怕被风刮折,几个学生家长还用木棍绑在小树四周做成了一个坚固的“支架”,甚至在下大雪之前,孩子们还找来一些塑料布把小树的树干包裹起来,这样枫树在冬天就不受冻了。
   小雅走的时候,小枫树已经伸出了几枝嫩芽,树干也明显变粗壮了。
   路威发过来一张图片,小雅点开一看,正是那棵美丽的小枫树。只见昔日绿油油的叶片变成了金黄色,就像一团团火,一簇簇金,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它的枝叶恣肆地向四周生长,虽然没有规则,却显得朝气蓬勃。
   路威又发过来一段视频,小雅打开一看,是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小雅老师,您快来吧!”
   “小雅老师,我给您留了好多好吃的东西!”
   “小雅老师,我们好想您,您快来吧!”
   小雅的眼泪突然涌了出来。
   小雅正要起床,听到了父母和姥姥在客厅里争辩,虽然他们有意压低了声音,可是小雅却听了个大概:父母想让小雅去国企,姥姥却想让小雅去事业单位,他们都在托关系找门路,却总是碰钉子。事情的不顺让他们开始烦躁,于是就开始互相指责起来。
   小雅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与其在大城市艰难地找工作,何不再到真正需要自己的地方,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呢?
   第二天,小雅悄悄出了家门,她来到后花园看着那棵美丽的红枫:城市的花园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我的生命之树应该是大西北自由生长的枫树,而不是这棵人工打理的红枫,或许它更好看,但是,它经不起社会的风雨,它是孱弱的。
   几天之后,小雅出现在了那个偏远的小山村,看着孩子们欢呼着蜂拥而来,小雅的眼眶湿润了……
   一进校门,小雅就看到了那棵美丽的枫树,一阵风吹来,满树金黄色的叶片沙沙作响,枫树的枝干随风摆动,好像在跟久别的朋友打招呼。
   路威走了过来,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温暖:“小雅,你看,你的树长大了没有……”
   小雅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她的目光从枫树上移到叽叽喳喳的孩子们身上,最后迎向了路威……
  

共 549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寓意深刻、结构精巧的短篇小说,通过“树”这一核心意象,构建了两类树的对比象征,串联起主人公小雅的成长轨迹与精神觉醒。 家中的红枫:被精心修剪、人工培育,象征着被家庭过度保护与塑造的“完美人生”,如同小雅在严格家教下形成的“完美人格”——优雅、自律,却也压抑、孤独。她被描绘为“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举止优雅、情感克制,甚至带有洁癖与强迫倾向。她的“完美”是一种被规训的结果,背后是家庭的控制与期待。 西北的五角枫:自然生长,枝干粗壮,生命力顽强,象征着自由、真实与坚韧的生命力。它的存在,暗示了小雅内心对真实自我与自由人生的向往。在大学与支教生活中,她逐渐打破自我封闭,接纳不完美,融入集体,甚至开始违背家庭的意愿,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与生活方式。这一转变不仅是性格的松动,更是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两类树的对比,不仅是环境的对照,更是小雅内心世界的投射:她从“被塑造”走向“自我选择”,从“完美”走向“真实”,她从“被修剪的树”成长为“自然生长的树”。本文不仅是一个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也暗含很多反思。教育的本质不是修剪枝桠,而是给予阳光与自由; 人生的价值不是活在别人的期待中,还应该去追寻内心的声音;成长的意义不是成为“完美的人”,而是成为“完整的人”。小雅最终的选择,不仅是对爱情的回应,更是对自我生命的确认——她不再是他人的“作品”,而是自己人生的“园丁”。好文共赏,倾情推荐!【编辑:童怀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1112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童怀钰        2025-11-11 21:54:31
  本文不仅是一个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也暗含很多反思。教育的本质不是修剪枝桠,而是给予阳光与自由; 人生的价值不是活在别人的期待中,还应该去追寻内心的声音;成长的意义不是成为“完美的人”,而是成为“完整的人”。
万物可爱,从看见光开始。
2 楼        文友:冠景华庭        2025-11-12 11:34:46
  十年育树,百年树人,小说名为写树,实则写人,小雅的成长历程,是在家庭的熏陶,长辈的优良基因和悉心教育和严格要求下茁壮成长起来的。小说把人和树相机揉和在一起,展示了小雅从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完美的社会人的发展历程。好文欣赏学习了!问候碧柳老师,祝你工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