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遥远的小西米儿(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遥远的小西米儿(散文)


作者:江畔钓叟 布衣,18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0发表时间:2025-11-12 20:04:54

【星月】遥远的小西米儿(散文) 我的故乡有个小西米水库,位于大安市两家子镇同安村小西米屯南。
   小西米的由来有三个说法。
   一说“肖七美”,传说屯子里住着一个大户肖家,生有七个女儿,个个美若天仙,称为“肖七美”,谐音“小西米”。
   二说,“小七美”,王母娘娘的女儿小七美。思恋凡尘,把最喜欢的一颗珍珠抛向人间,幻化成美丽的小七美河,河边的村子由此而得名。屯西有一座“七美庙”遗址,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
   三说,小西米屯岗地广种谷子,盛产小米,熬粥黏糊糊的,煮饭香喷喷的,因此得名。我更倾心第三种说法。
   小西米泡,原是一个天然的自然泡沼,幅员面积1600垧。是个平底泡子,水深约2.5米。
   小西米的水源,一是来自霍林河漫灌,二是引来洮儿河水。
   从1973年开始,同建公社组织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修堤坝6公里、进水闸门5处、引水渠4条、电站7处。通过幸福渠,引来洮儿河水。1974年开始蓄水养鱼,蓄水面积17平方公里,水面达到2.7万亩。常年水深1.5米,历年最大水深3米,每年11月下旬至第二年4月上旬封冻,水质肥沃,饵料丰富,适合鱼类生长。
   泡内主要鱼类有鲤、鲫、鲢、草、鲶、黄颡、乌鳢、鲦等10余种,年均产芦苇450吨、产鱼110吨。周围建电灌站6处,灌溉农田6250亩、苇田1200亩。
   同建公社位于中部,过去虽然有个小西米泡,但由于泡水碱性大,不能养鱼。
   幸福干渠建成通水后,这个公社马上修堤建站、排水注水。待泡内PH值高的水排出,新引的水PH值适于养鱼后,创办了乡办渔场。短短的几年时间渔场就形成了规模,发挥了效益。最高年产达150吨。
   建鱼场前,当地的老百姓买鱼难、吃鱼难。自从办了渔场,老百姓买鱼方便、吃鱼不难了。他们说:“以前的年年有鱼是画上画的、墙上贴的、吃不到嘴里的。现在的年年有鱼是盆里有的、锅里炖的、嘴里吃的。这才是真正的年年有鱼。”后来建成罐头加工厂,把小型成鱼、河虾加工成罐头,小鱼罐头除了直接食用,炖点土豆、豆腐、白菜,更是一道美味。有一年冬天,堂哥在渔场打工,我去渔场找堂哥买鱼,冰面上各种鱼应有尽有,第一次看到草鱼不认识,便问堂哥:“大哥,那条鲤子怎么那么苗条,跟别的鲤子不一样呢?”堂哥故意逗我:“那是公鲤子!”后来才知道叫草鱼。
   小西米的春天,水天一色,浩渺如烟;夏天,渔歌互答,轻舟穿梭在芦荡蒲海之间;秋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冬天,冰上腾鱼,鱼垛成山。
   那一年,我八九岁,刚上小学。去三姨家串门,三姨家那个屯叫小东屯,在水库东岸。三姨夫的老弟,我叫六舅,比我大四五岁。刚上初中的样子。六舅不知道在谁家找来一片挂网,说是带我去挂鱼。吃过午饭,我俩就往泡子走,边走边玩。到了泡子边上,东瞅瞅西望望,看守泡子的船渐行渐远。我俩脱得只剩下小裤衩,赤条条的拉着挂网向深处探去。大约离岸边二、三百米,水面齐腰,便开始下挂子。下完挂子便向岸边游去。
   在岸上等待得百无聊赖,我俩在沙滩上先画棋盘,横竖各五条线交叉的五线格,折几段蒿杆,找几块砖屑,先是“走五道”。其玩法,每人各执五子,无论横竖线上,两子相连,对方一子相顶,此线再无它子,便可吃掉此子。
   觉得没意思,又“下大鞭杆”,棋盘也是五线格。玩法是双方依次落子,斜线成三子相连,曰三斜,可吃对方一子;成四子相连,曰四斜,可吃掉对方二子;当斜线或直线成五子相连,曰大鞭杆,可吃掉对方三子。一旦下成大鞭杆,对方只能举手投降了。
   不知不觉斜阳西下,还刮起西北风,湖面上波涛翻滚。六舅叫一声:“坏了!挂子肯定冲跑了”。拉起我就往水里跑,挂网被浪冲出老远,好在还粘上三根半斤左右的“鲫瓜子”,虽然收获甚微,倒也其乐融融。
   记得我1976年上初中时,国庆节放农忙假,学校组织我们去高家窝铺屯支农扒苞米。收工后回家路上,我和同学裴连山搭伴,发现路边的沟子里有游动的东西,就说看看是啥,一摸既滑又扎手,“是鲶鱼!”我俩异口同声。于是我们脱鞋挽裤脚,下水摸鱼,一下子捉了十几条,装在我们的帽子里带回家。那鲶鱼有尺八大小,回家打了一次牙祭。我暗想这里既没泡子也没有河,这鱼是哪里来的呢?八成是幸福渠放水带来的吧。
  

共 17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小西米水库为核心,兼具乡土情与岁月味。开篇借三则地名传说引入,尤以 “盛产小米” 说流露偏爱,质朴动人。从天然泡沼到人工水库的变迁,融入公社建设的奋斗史与渔业发展的民生改善,“盆里有的、锅里炖的” 俗语鲜活真切。童年挂鱼、摸鱼的细节鲜活传神,四季景致勾勒如诗。整体以乡愁为线,串起地理、历史与记忆,语言平实却藏温情,字里行间皆是对故乡的深挚眷恋。一篇优美的怀旧散文佳作,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淇水碧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5-11-12 20:08:12
  一篇优美的怀旧散文佳作,兼具乡土情与岁月味,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挚眷恋。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