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追求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精品 追求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作者:洛雪 进士,6919.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41发表时间:2010-05-27 21:57:54

走进语文,就如同走进了生命的花园,每一词、每一句都是那五色的花瓣,每一章、每一节都是生命的绿叶,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就是那芬芳的花蕊:那里不仅仅只是知识的简单传授,更是师生互动、思想交流的共同成长历程。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度过的,尤其是语文课,每天至少一次洗礼。课的质量、内涵、吸引力以及辐射力就不单单是教学质量的好坏,它还影响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潜能的开发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一堂好的语文课,一定会是涓涓细流,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让学生有兴趣学、学有所获,有提高,有创新,一直是语文老师所追求的快乐所在。
   一、课要有“情”
   语文课上,学生和老师要以文章为媒介,情意相连,文章也是字里行间总关情,了解作者心灵之语,化作师者激情之火,必将点燃学生求知之火,引领学生自然走入文字的殿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才可能情趣横生,水乳交融。
   课不可无味,情不可造作。无味必使学生厌学,造作必将使内容肤浅,浅层次滥情怎可能会有教学的沉淀与生成?教师在与学生探讨文本时,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会传情,从而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相应的情景之中,调动学生的情绪,深情走入文本。比如教读纪伯伦的《雨之歌》时,我要求学生仔细品读,借鉴古人描写雨的篇章,饱含深情描述一下雨在你心中的形象。学生们在古曲《阳光三叠》中,思绪飞扬,妙语连珠:有学生说:“雨是思念,雨是牵挂,雨是爸妈思儿的泪花。”也有学生说:“雨是欢乐之神,它给万物带来生命和快乐……”在孩子们想象的天空中,雨成了美丽的化身,在孩子们的畅所欲言中,完成了此文思想的熏陶,感情的升华,学生自然与老师一起见证了作者的心路历程。
   二、课要有“趣”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点有识之士有目共睹,如何让学生“乐之”语文,是每堂语文课的最大看点。尤其语文课是“咬文嚼字千篇一律的工程”,极容易让学生“等闲视之”以至麻木不仁。更有急攻进利者“题海战术”,更使语文课味同嚼蜡,让学生有苦难言。
   “情”点燃学生的兴奋点,“趣”就要启迪学生心窍。这里的“趣味”更是“品味”,利用祖国语言文字作为内核,辅助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直观演示——讨论探究——延展辩论”等方法,更借助于教师形象化有文化含量的语言,师生共同演绎妙趣横生的欣赏佳话,徜徉于名篇美文所营造的胜境之中,乐而求索,乐而提高,才会让知识、科学、人文走入学生们的心。
   三、课要有“度”
   语文课的“度”很不好把握,这里的度是指课要有“深度”还要有“温度”,如果每一堂语文课都是“听说、读写”的模式:字、词、句、章的品读,那么必定毫无新鲜感,也会使语文课流于形式,失去内涵。真正上好一节语文课,一定要从深度挖掘以及“温度”的人文关怀着眼,才会使语文的积淀与生成不是一句空话。
   要想有深度,语文课就必须要有物,教法、学法、教材、学生实际都要一清二楚,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条条线索齐头并进,结果是学生不得要领,全都想记却全都记不下来,教学内容太杂,详略处置不当,导致学生目标不明确。老师声嘶力竭累得满头汗,学生也手忙脚乱,顾头不顾尾。这样的课,就很难拓展学生思维,“水”不到岂能“渠”成?
   而语文课的“温度”就是指语文教师的人文关怀以及自身的亲和力,语文课说到底是由教师的语言完成的,要言不繁,用语生动,幽默而富有色彩的语言学生听起来明白,学起来有含金量,再适时加上老师的肢体语言,哪怕是一个眼神,都会是学生然接受并急于模仿的对象,长期的潜移默化,就使冰冷的文字有了热量。并且,语文教师切不可“一言堂”,把学生当成“木偶”来指挥,要注意留给学生空间,质疑——探讨——口语表达的能力需要宽松和谐的氛围,语文老师应与学生一起营造,一起经历学习的过程,再恰当激励他们,给他们人文关怀,课的容量就会更加丰富,学生们的创造力才会被开发出来。每个人都成了课堂的主宰者,学生也是教者的老师,学生的多向思维比教师单向思维要灵活得多,真正实现心灵交通,教学相长,我在上《五柳先生传》时最后把板书的内容归纳成一朵五瓣荷花,下有两个圆的荷叶,来喻陶渊明的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突然有个学生说“老师,您画错了”,我的头忽然就大了,因为当时有很多听课的教师,但也只好给他表述的机会,他说:“老师,荷叶是浮在水面上,而不是长在荷叶的茎上”,我请他上黑板重新勾勒了一下图案,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赞同。我诚恳的接受“老师只根据常理推测,而没有实地观察。”学生给了我一个帮助,教学细节不容忽视,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全在平时的点滴中。
   四、课要有“点”
   语文课“点”不是预设中的教学重点、难点,而是在教学生成过程中的美点、创新点,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就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原则,毛泽东也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实践的过程,应该有学生的问题焦点,实践重点,沉淀美点,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将个人知识与创新能力相结合,回归孩子的天性,这样的语文课才会给学生留下“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好的语文课,不是教者给了学生多少,而是留下了多少,不论是思维的拓展还是知识的迁移,或是情趣的增升,都应该在课堂上激情上演,让学生体会发现的喜,自己动手、动脑的快乐以及语文素养的美好。
   语文课堂就是师生共同创作,它是现场直播,其中的预设性与发展性,一直是我多年来探索的方向,我希望能和我的学生自由飞翔,让我们的每一个四十五分钟都充满生命活力,这不仅是现在,更是我一生的执著追求。

共 22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很专业的文字。一堂有活力的语文课要做到有情、有趣、有度、有点,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四十五分钟一点有生命力的四十五分钟,也是高效的四十五分钟。【编辑:月下笛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005029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月下笛声        2010-05-27 22:55:55
  很专业的文字!
让文字融入生活!
2 楼        文友:秋风向晚        2010-05-31 22:38:04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作者把自己深深的教学体验融入了文字,也把自己对学生的一片心融入了字里行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付出,是写不出如此真实深入的文字的。作者通过一系列的解说,对一堂语文课的阐述,应该注意的关键的几个层面娓娓道来,情趣交融,点面合理,使学生在课堂上既要对文本感兴趣,又要善于思考,而更好的去消化,接受。此篇文字,说心里话,读后我是很感动的,仿佛回到了学生年代,那些青葱的岁月,书声朗朗,快乐的时光。这些也是我一直对教师崇拜的原因,问好作者,谢谢你带来如此美文。
从原来的《红袖添香》搬运过来作为收存。
3 楼        文友:月上贺兰        2010-06-14 21:21:24
  端午到了,我送你一个爱心粽子,第一层,体贴!第二层,关怀!第三层,浪漫!第四层,温馨!中间夹层,甜蜜!祝你天天都有一个好心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