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光阴•盛开•暗花(第十二章)

  光阴•盛开•暗花(第十二章)


作者:张学璞 秀才,104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601发表时间:2008-11-27 12:35:04

第十二章
  
   在不经意间,其实,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然而,当你静下心来想一想它的经过的时候,会发现,原来它是在按一种特有的规律在进行着,偶然中隐含着必然,就像某个故事一样在结束的时候开始,应该也是命运的轮回使然。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天黑了又亮了,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就像成长一样,慢慢地,在暗地里进行,只是蓦然间,才感悟到,原来自己已经长大了。
   杜子文就有这样一种感觉,在他心里,他觉得姐姐才外出打工不长时间,可当他翻看日历牌的时候,他竟然被吓的一跳,他细细的算来,已经有将近两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二姐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爹娘为此事着实高兴了好些日子,二姐成了家里的骄傲,因为在她那一届考生中只有她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轻松的升入了县重点。
   在晓兰开学那天,杜良夫妇给她做了丰盛的晚餐,看着日渐长大的儿女,杜良和金楠不禁感慨万千,一切仿佛还在昨天,可一眨眼竟十几年过去了,想到这十几年的生活。杜良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1986年的大洪水,自己的大学生涯,和金楠的甜蜜初恋,曾经的校长……切的一切,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杜良脑海了一遍一遍的闪过。
   远去了——消失了——无影无踪,一切都渺茫了。
   杜良发现自己的眼角竟溢出了泪水,是甜蜜?是忧伤?是对韶华易逝的眷恋?还是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他也说不清楚,在他的心里清晰的折射出孩子们的成长,一幕一幕,太艰难了。他想。
   金楠的鬓角上添了几根白发,与满头青丝格格不入。刺痛了子文的眼睛。这些年来,子文终于长大了,他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男人并不是说年龄多大,而是看你肩上担负的责任多重。子文觉得自己应该是个男人了,他想如果父亲和哥哥不在家,自己有照顾母亲和姐姐的责任。
   晓兰是家里最懂事的孩子,读高中要住校,她有些舍不得家人。吃饭的时候她一言不发,只是闷着头想事情。金楠知道她的心思,安慰她说,你放心吧,家里还有你爹和两个弟弟呢。
   此时,子龙正在读初二,个子已经很高了。他说,娘说的对,姐,你就放心吧,家里还有我呢。
   晓兰点点头,小时候,特别盼望长大,因为长大了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可真的有一天,自己长大了,要离开家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小时候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当你踏出家门那一刻,等待你的将是,陌生的土地,陌生的面孔,陌生的话语,甚至是陌生的空气,陌生的蓝天。
  
   晓兰去读高中的第一个学期,告诉家里说,八月十五学校不放假,所以不回家了。听到这个消息,金楠心里很是惆怅了一阵。所幸的是,前两天晓青捎来口信说八月十五要回家来。
   八月十五那天,月亮很圆,很亮。子文和哥哥是踏着月光回家的。那天他们放假,于是便到地里去割谷子,一直到天黑看不见了,才回家。
   当他们回到家,看到大姐的时候,惊喜的说不出话来。他们没有想到姐姐今天会回来。而晓青也是刚刚到家不久,见到两个兄弟,她忙从兜里掏出几件新衣服递给他们说:“我给你们买的,看看喜欢不?”兄弟俩接过衣服忙不跌的笑着说:“喜欢,喜欢……”
   晓青给杜良买的奶粉,给金楠买的营养品,一家人,人人有份,欢喜异常。
   子文最喜欢吃月饼了,这回姐姐回家买回来了许多,他高兴的差点合不拢嘴。然而在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遗憾,就是晓兰不在家。这是子文记事以来,第一个没有团圆的八月十五。杜良和金楠一边高兴的吃着女儿买来的月饼,一边长吁短叹,给孩子们讲,他们小时候的事情。讲着讲着,竟伤感的不能自拔。
   八月十五过后,这一年也就快要结束了,这两年来,杜良家的枣树非常卖力,总是结的枝头累累。枣子多了,即使卖不到好价钱,但照样也收获颇丰。杜良把债都还清了,家里还有剩余。金楠的工资一年比一年多,她每个月的收入完全够一家人一个月花消。家里的条件明显的好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
   第二年春天的时候,杜良家买了一辆农用机动三轮车。刚开始学开车时,差点出事。
   那天子龙刚把车开出院门,由于技术不熟练,车一下子窜到了门外的一个断坡处,要不是车的前轮被石头给卡住了,不然车肯定会跳下去。子龙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几天都不敢碰它。车是杜良找人抬上来的。从此之后,车一直在院子的角落里放了很长时间。
  
   像这样平静的日子一直过了很长时间,直到子龙说要到南方上学,才把家里的生活打乱了。
   子龙从小就喜欢武术,在他刚刚识字的时候,他就把杜良的那本《三国演义》抱在怀里翻看,就连睡觉的时候也不放手。那本书里的很多字他都不认识,于是他就央求金楠读给他听,他听金楠给他读的时候,非常的认真,脸上露出陶醉的表情。他尤其喜欢赵子龙长坂破大战那一章,他被赵子龙的英勇与仁义所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对父亲说,终有一天,我一定要和赵子龙一样顶天立地。
   后来,在他上小学的时候,他又把《三国演义》读了一遍,这次对书里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使他更加崇拜赵子龙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愣是让子龙给翻烂了,他觉得这本书使他明白了很多道理。所以在初三的时候,有一天他在一本杂志的封皮上看到了湖南长沙武术学校的招生简章。于是,在他心里就已经决定了,自己要去那里读书。
   子龙把那本杂志带回了家,他递给杜良说:“爹,你看这个学校怎么样呀?”
   “还可以。”杜良扫了一眼说。他不知道子龙怎么忽然想起让他看这种东西了。
   “我想去哪儿上学。”子龙忐忑不安的说。
   “你想好了?”杜良不动声色的说。
   “想好了。”子龙的语气很坚定。
   “那我和你娘商量商量。”杜良一时也没了注意。
   子龙低低地答应了一声就回自己的小屋去了。他心里没底,他也不知道娘能不能同意,如果娘不同意怎么办呢?子龙陷入了深思之中。自己真的想好了吗?不会后悔吗?
   金楠果然不同意,当杜良告诉他的时候,金楠就一口回绝了。她觉得子龙在开玩笑,湖南!太异想天开了吧。简直就是滑稽。金楠气愤的说:
   “不行。就是不行,我坚决不允许他胡闹!”
   “可孩子想去,已经决定了……”杜良挠着头皮说。
   “决定了也不行,湖南那么远,他还这么小,他能吃的了苦吗?再说了,家里才刚刚有点钱,还要供晓兰和子文上学呢。”金楠说的义正严词。
   “钱嘛,我想应该没有问题,孩子都这么大了,他有他的想法,如果咱们不让他去,他以后怪咱们怎么办?”杜良找理由说。
   “我是他娘,他能怪我吗?”金楠说。
   “话可不能那么说,我觉得……”
   “你是不是答应他了?”
   “没有,我这不是跟你商量的吗?”
   “不用商量了,行不通,你告诉他,死了这份心吧。”
  
   当杜良来到子龙的屋子里的时候,子龙就明白了一切,他已经从杜良的表情里读懂了事情的结果。他低下头,翻着手里的书,没有说话。
   “你真的想好了?”杜良首先开口说。
   “想好了。”
   “不用再考虑了?”
   “不用了。”
   “如果我和你娘不让你去,你有什么打算?”
   “不知道。”
   “你会不会辍学?”
   “不知道。”
   杜良也没了办法,他静静地看着低着头的子龙,脸上说不出是什么表情。他觉得子龙的倔劲很像自己,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子龙第二天没有去上学,早上已经很晚了他还没有起,当金楠叫他起床的时候,才发现,子龙病了,高烧,而且很厉害。
   杜良慌忙叫来村里的医生,医生说不碍事,挂个吊瓶,休息两天就没事了。
   子文此时和哥哥一个学校读书,他给哥哥请了病假。
   果然,挂了两天吊瓶之后,子龙的病渐渐好起来了,又过了两天,已经基本上完全好了。
   吃晚饭的时候,金楠对子龙说:“你真的想去湖南?”
   子龙重重地点点头,没有说话。
   “不是我不让你去,你知道咱们家不容易,是有难处的。你二姐后年要考大学,如果考上了需要很多钱。现在子文也快要考高中了,也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你爹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在砖厂干活。娘也是没办法呀。”金楠说的声泪俱下。
   “我知道。”子龙声音低低地说,“不然……我不去了。”
   就在金楠将要说什么的时候,杜良抢着说:“去!为啥不去。钱你不用管,爹想办法。”
   “你发什么疯呢?”金楠骂了一句,“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我知道,我很清楚。钱的问题我解决。”杜良说。
   金楠瞪了杜良一眼,站起身来向里屋走去。
   杜良在子龙头上抚摸了一把说:“放心吧,爹供你,你要给爹争气呀。”
   子龙一下子哭了,他说:“爹,我不去了。”
   “男子汉大丈夫,哭什么。不行,你得给我去,而且还要好好学。”杜良拍着子龙的肩膀说。
   子龙硬咽着点了一下头,说:“我一定会的。”
  
   自从杜良那次说让子龙去湖南上学后,金楠整整一个星期没有搭理杜良。他们之间开始了冷战。
   子龙看在眼里,非常难过,可有什么办法呢?难道自己真能放弃心中的梦想吗?
   晚上,睡觉的时候,子龙对子文说:
   “我这样做对吗?”
   “我不知道,如果换成是我,我也是会这么做的。因为我不想让自己后悔一辈子。我觉得如果你真的去了,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爹娘。”子文把头蒙在被子里说。
   子文又说:“你恨咱娘吗?”
   “不恨,我只是有些时候不同意娘的做法而已。我知道无论娘做了什么都是为我们好,所以,我一点都不恨他,相反我很爱这个家庭,爱家庭里的每一个人。你呢?”子龙动情的说。
   “我也是,我想就是用全世界的钱来换这个家庭,我也不换。无论这个家是穷还是富。”子文信誓旦旦的说。
   “那咱们一定要让这个家庭为我们骄傲。”子龙握着拳头说。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在黑暗里,兄弟两个会心的笑了,他们感到从未有过的信心涌上心头。在那一刻,他们甚至看到了划破黑暗的黎明的曙光。
   在僵持了一段时间之后,金楠最终还是同意了。
   其实她也不是完全不同意子龙去湖南上学,如果家里没有那些顾虑,她会毫不犹豫的答应子龙的请求。她这样做也是没办法。
   钱是金楠和杜良共同借的。总共一万多元。家里的钱他们一分也没动,那是留给晓兰和子文上学用的。杜良最害怕借钱了,这些年来他已经伤透心了,表面上特别亲热的亲戚朋友,一谈到钱马上就变了。他已经受够了,可是为了孩子他还是厚着脸皮去了朋友亲戚家。
   这次借钱比较顺利,或许是他们看到杜良家越来越红火的缘故。
   回到家里,杜良把子龙叫到屋子里来,当着他的面把一万元钱放在桌子上说:“钱不是问题,我和你娘已经给你借到了,你都这么大了,又是个男孩,我就不说什么了,去了之后,你要好好学,常给家里写信。到了学校不要省钱,该花时就花。不够了写信告诉我,我再给你寄过去。”
   “你别怨恨你娘,她不让你去是有难处的。她也是没办法呀。这些年来,你都是看着的,你也知道你娘为了这个家吃了不少苦,咱们这个家走到今天,你娘功劳最大。你不要让我们失望就行了。”
   子龙含着泪答应了。他说:“爹,我怎么会恨我娘呢。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您和娘就放心吧。”
  
   在子龙要走的前几天,金楠给了他一些钱。因为子龙的生日到了,他要到学校里去和同学们一起过,顺便向他们辞行。
   子龙的生日空前的壮观,学校前面的饭店里挤满了人。那天子文也在。他看着人群拥簇着的哥哥,他忽然就想哭。
   子龙那天喝醉了,那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喝醉酒。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是子文把他扶回来的。
   金楠和杜良也破天荒的头一次给子龙买了生日蛋糕。吹蜡烛的时候,借着酒劲,子龙竟呜呜地哭了。子文看到杜良和金楠也哭了,他的鼻子突然一酸,眼泪涌了上来。透过泪水,他看到了摇曳的烛光,烛光照在每个人身上,发出淡淡的光芒,神圣而安详。
   烛光在子文眼睛里越来越大,最后遮盖住了一切。
   他看到了希望。
   对!是希望。
  

共 46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欢迎继续更新.【编辑:恒量】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孔炼愚        2015-09-12 18:41:26
  写的真不错,祝创作愉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