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罗敷村的女孩二十七 义愤

  罗敷村的女孩二十七 义愤


作者:鲁芒 进士,10218.5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53发表时间:2010-11-04 11:35:48

二十七义愤
   这期间李刚也来过几次。这天他又来了,送来了一百块钱。李刚反复向冯子路道歉,说冯子路是为了他的女儿才被拘留的,要不是这样,家里也不会发生那么大的事情。他同时带来消息说,女儿惠芳一直在家里哭,眼睛都哭肿了,要死要活的,谁劝也不中用。
   冯子路看到老朋友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反过来安慰他说:“老兄也别觉得有什么对不起我的地方。这都是社会,时代叫我们成了倒霉蛋。要是不下岗,咱们怎么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现在谁都不能怪,就怪咱们不走运。拿你来说吧,你花了那么多钱供女儿上学,欠了一屁股债,却换了个假文凭。因为欠债,你女儿才进度假村去挣钱,才遇上吴先锋这个畜生。因为救慧芳,我们才被拘留。因为被拘留不在家,雪莲她妈才发生了那样的事情。这就是命运!要是那个年代,孩子上学花什么钱?上大学还有生活费呢。当然那个时代也不会花钱上个假学校。”
   李刚摸摸大鼻子说:“一切都是老D的错。他在文革期间挨了整,不能把气都发泄在我们身上呀。那年毛主席叫他站起来工作,时间不长又把他打倒了,我们工人起来批判他——你忘了,毛主席逝世那年,我们机床厂是批判右倾翻案风的先进单位呢。那时候你是批D的先进分子。全厂口诛笔伐,还给他画了漫画。我寻思着,当时全国的工人阶级都是这么干过。老D这个人喜欢记仇,对咱们工人阶级没有好看法,恨得要命。所以他在毛主席死后,一上台就报复咱。”
   冯子路说:“他也不是上台就报复咱,可是只要按照他的路子走下去,咱是没有好日子过的。叫咱下岗,是Z总理按照他的理论搞的。人家都是大知识分子,根本就没看起我们这些大老粗工人。”
   “这样吧,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就等着看吧。”李刚攥攥拳头说,“他们把咱们逼到绝路上来了,现在我们连吃饭都是问题,可还得活下去。我总是考虑,我们工人阶级不会就这样完蛋了。毛主席的路线不能就这样被人丢弃了,还会有人高举他的旗帜,跟吴先锋这样的坏蛋斗争到底的。他们侵占了我们的工厂,喝我们的血,还糟蹋我们的女儿,比旧社会的黄世仁、南霸天还厉害,我们不会就此罢休的。”他用深沉的目光注视着他的朋友,“老冯,你的遭遇也是我的遭遇,我们的命运是一样的。等着吧,一定有这么一天,这些新恶霸会遭到清算的。”他的眼睛里喷射出一股仇恨的火焰。
   冯子路说:“这些日子我也是这样想的。只是我妻子死得太窝囊,公安局到现在也没有破案。这案子不是没有线索,可就是没有结果。说实在的,我真怀疑这案子跟公安局有关。你想为什么恰恰发生在我们蹲监狱的时候?当然我这样想也没有多少根据,可我对现在的公安局不相信。说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机关,其实已经变成了坏人的保护伞。我现在心里憋得难受,真的想杀掉那个坏蛋出出气,可是糟蹋我妻子的人没有查出来。妻子被糟蹋后自杀了,我常常觉得比吃屎还窝囊。可是没有办法,谁给咱们做主?”他已经陷下去的眼睛里带着血丝,露出杀人犯常有大那种凶光。
   一向善于控制自己感情的的李刚,看到冯子路眼睛里复仇的火焰,生怕他干出不理智的事情,便劝他说:“子路,咱毕竟是工人阶级,毛主席的思想咱也学了一点。毛主席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咱不能老是考虑自己呀。毛主席为了革命一家牺牲了四五口人,人家不但没有倒下,反而成了革命领袖。他的妻子杨开慧不是叫国民党杀死了吗?他的弟弟毛泽民、毛泽覃,也都为革命牺牲了。二儿子牺牲在朝鲜战场。革命一生,连自己的老婆也保不住。他的女儿李讷怕是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想想这些,咱心里也就轻松一些了。老弟,我看咱就振起精神等着吧,就算苦一点我们也能忍耐。孩子受点委屈也是好事,叫他们了解了社会。在花盆里长大的孩子是没有出息的。”
   两个老朋友在相互安慰,相互鼓励。最后他们决定,不管怎么样,都要好好活下去,等待形势的变化。
   这样,李刚继续卖他的青菜,冯子路也去了火车站装卸队。
   冯雪莲看到父亲心情渐渐好些了,而且到装卸队干活去了,她也轻松了许多。她觉得,只要干起活来,父亲的精神要好得多,在家老是想着母亲的死,反而让精神越来越崩溃。
   父亲去装卸队干活的第二天,冯雪莲便去了学校。她要在最后的高考冲刺中获胜。尽管因为家庭的不幸,她的心灵受到巨大的创伤,但是她决定在严冬里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这天课外活动时间,齐珊松和冯雪莲去找蒋卫东老师。还没进门,便听到老两口在争吵。齐珊松按了门铃。许琳开了门。
   许琳脸色通红,看来老两口争吵得很厉害。许琳也是位有个性的女人,她并没有因为来了学生而给丈夫留面子。
   “我早就说过,政治是个可怕的东西,你没有搞政治的素质就不要再搞政治了,可你就是不听劝告,一生遭受了多少挫折,你还是不改。你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起来造反,结果呢,几个月的造反,人家清算了你八九年。‘一打三反’,清查‘5.16’,人家把你送进监狱,让你蹲了三年多。光是你一个人怎么都行,可你知道你的老婆孩子受的什么罪?后来好不容易出了监狱,你还是不改,光马列的书你读了一大堆。毛主席一死,老H就搞了个大清查,你又一次进了监狱。老H也是毛主席看中的接班人,可人家光顾自己的权力,把毛主席的红卫兵也当成了反革命。幸亏后来不讲阶级斗争了,你才被释放了。可你这个人就是不接受教训,老是本着那点死理,动不动还是马列马列的。你没有看见吗?当今谁还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现在的青年人都信仰什么尼采、拿破仑了,你还是信仰马列毛泽东思想。你真是个死硬分子呀,什么时候能改掉老毛病,咱家里就算安稳了。你要是不改,不知什么时候人家还要跟你算账。你到底还有没有老婆孩子?”她失态地拧了拧蒋卫东的耳朵。
   别看蒋卫东是个不怕事的好汉,可在老婆面前却是个绵羊。
   他歪歪头,待妻子放开她的耳朵之后,便为自己辩护道:“你别说了好吧?你这话说了多少遍了?你知道,一个人没有精神还算什么人?现在咱的老同学都把原来的信仰丢掉了,天天浑浑噩噩地活着。有的信了法轮功,有的信了基督教,当年咱县红卫兵的三号人物也信了什么‘普世价值’,也有的什么也不信了,稀里糊涂混日子。他们只剩下吃喝了,跟植物人有什么区别?你也叫我跟他们一样吗?”蒋卫东压住火,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
   “你最好什么思想都没有。没有思想,人家不会打你反革命;你要是个哑巴,人家也抓不住你的言论问题。你还不是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太深了,才一次次进监狱的?马克思主义主张造反,毛主席也叫你造反,可造反是大逆不道的,是要杀头的。你没看阿Q的结果吗?”许琳继续红着脸数落丈夫说。
   冯雪莲和齐珊松并没有劝说两位老人,反而被他们辩论式的吵架吸引住了,他俩很有兴趣地听两位老人的争论。
   蒋卫东点上一支烟抽起来。许琳夺下那只烟。蒋卫东又点上,猛抽了几口掐死了。他说:“你以为我的思想一点也没有变化吗?我第二次从监狱里出来,整个社会也变了。你也知道,那时候我开始研究庄子,希望从道家学说里面找到信仰,返归自然,清静无为。可是眼看着当权者一天天腐败,土地私有,工厂被新资本家夺了去,像我这样性格人,能心安理得吗?”
   “老蒋呀,你怎么这样呢?你老是弄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看到工人下岗你焦急,看到腐败你痛恨,可你一个人能改变得了社会吗?再说,毛主席死了,那些在他活着的时候万岁不离口的人都转变了,人走茶凉嘛,连老H这样毛主席提拔起来的接班人都把毛的人逮了,你还那么重感情,老是怀念毛主席。你这不是死心眼儿吗?识时务者为俊杰,那么多人都与时俱进了,连当年的一些红卫兵头头都对老D感恩戴德了,就选你能了?你看看,现在当官的,有几个还说毛主席好?你想想,毛主席当权的时候,不叫干部贪污受贿,不叫他们享受,不叫他们吃喝玩乐公款旅游,不叫他们搞女人。也就是因为他像管教儿女严格的封建家长一样,所以他一死,那些受管的,挨整的,才来了个秋后算账。现在当官的为什么不崇拜毛泽东了?道理不是很简单吗?要是再用毛那一套,当官还图个什么?这些人当官不就是为了发财吗?老蒋呀,”许琳动情地说,“为了安安稳稳度过晚年,你千万别再惹事了。你反腐败,现今哪一个当官的不腐败?他们能让你反吗?说实在的,我是真叫你弄怕了。你一个人反腐败要担风险,一家人都不得安生呀。那天我叫你们发帖要注意,怎么样?你们发的帖子叫人删掉了吧?听说还有网络警察呢。老蒋,你没注意,你们这样搞法,连眼前的人都得罪了,那个汤改革对你们虎视眈眈,臧伟也是属阴的,在暗处搞你,你就不注意自己的安全吗?”
   听了妻子的诉说,蒋卫东心里也很难受。的确,妻子自从嫁给他以来,因为受他的牵连,受罪太大了,他也觉得实在对不起她。她说的也是实话,一个社会,大气候形成了,不是一个人能改变了的。但是,要是让他放弃原来的观点,变成一个庸庸碌碌苟活的人,他还真是接受不了。冯雪莲和李慧芳的遭遇,让他锥心痛苦,他不能为了自己的安全置身事外。
   他实在不愿意跟妻子争论。妻子有妻子的苦衷,要让她支持自己是不可能的。于是他说:“你先做饭去吧,我跟两位同学谈谈。”
   许琳好像也发现自己对丈夫太过分,让他在学生面前没了面子,于是说:“雪莲,齐珊松,少听你蒋老师的那套大道理。那套理论,谁学了就要造反,造反是危险的。”她脸上的怒气也消了,居然带上了笑容。
   蒋卫东目送妻子进了厨房,松了一口气,好像得到解放似的,进一步打开了话匣子,就像讲演似地对着两个学生说:
   “我不是执意凭安稳日子不过,是近几年的现状逼着我想一些问题。不说别的,有毛主席在,谁敢炸中国的大使馆?谁会把侵犯中国领海的敌机打下来再恭恭敬敬地送给人家?我上中学的时候,经常听到中国军队打下美国间谍飞机的喜讯。那时候我们是多么自豪呀。可现在,我们竟然好像对美国俯首称臣,不敢得罪人家。作为一个号称强大的国家,这是应该的吗?光说落后就要挨打,仅仅是科技落后就要挨打吗?落后还表现在思想落后上,失去信仰,失掉民族骨气,失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士气,没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就是国家再富裕,科技再发展,能战胜帝国主义吗?这且不说,现在多少人一夜暴富,把国有资产攫为己有,就是这样富起来的,还不如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在欧美,虽然早期资本家也用血腥的手段掠夺穷人,但是资本家还是要操些心的,可是中国的官僚资本家,却是用权力掠夺工人的血汗。这是什么资本家?简直是一群强盗!这些人穷奢极欲,就知道贪污受贿,吃喝玩乐,搞女人。他们披着共产党员的外衣,干的是禽兽的勾当。面对这样一种现实,凡是有点良心的中国人能心安理得吗?无聊的文人精英们,为这样的改革开放推波助澜,把中国一步步往死路上推。再看看那些作家,一个劲儿地歪曲文革事实,丑化造反派,写些控诉毛泽东的小说影视,在青年里面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他们掩盖文革真像,使青年们不了解文革,其实是要抹掉文革精神,抹掉毛主席的影响。他们极力淡化政治,宣传资产阶级腐朽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引导青年只知道追求个人的享乐,不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作家们一方面创作了大量的控诉毛主席控诉文革的作品,还写了大量的淫秽作品,为了刺激阅读兴趣,不惜牺牲人格,写了什么《淫城》、《裸城》。他们像那些一夜暴富的资本家一样通过炮制文学垃圾,赚取大量钱财。随着毛泽东思想被淡化,被抛弃,政府还用公款培养了大批明星。这些明星凭借自己的脸蛋和一点可怜的演技,赚取大量金钱。少男少女们不再学习刘胡兰、江姐、赵一曼、董存瑞、黄继光,成了追星族,成了最庸俗的一群。国家一片歌舞升平,酒店里响着靡靡之音,再也听不到革命歌曲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国家这样的景象,真是亡国之兆呀。要是有外敌侵略,我们还能像毛主席那时候那么同仇敌忾吗?”
   蒋卫东老师又点上一支将军烟,狠狠地抽了一口,吐出一股浓烟。他到客厅里喝了一口水,回来继续他的讲演。他不时挥动拳头,做着演讲的动作,好像面前的两个学生能代表两万人似的。
   齐珊松和冯雪莲继续非常有兴趣地听着。
   “毛主席活着的时候很注重培养革命接班人,可惜他自己也没有找好接班人,选拔的不是野心家就是无能之辈,要是有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接了班,中国也不会这么腐败。这些年来,他们不断地用各种资产阶级价值观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独出心裁,可是人们发现,他们那一套都是站不住脚的,干部队伍越来越腐败。干部们没有思想,只是摸着石头过河,白猫黑猫,一个这么大的国家,就用这样的歪理论来指导建设,太荒唐了!连最昏庸的封建帝王都不会这样!”他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气愤。为了让自己平静下来,他又抽了口烟。
   这时候,齐珊松察觉蒋老师过于激动,怕有伤身体,于是说:“老师,您说的我们都听懂了。我们会记住的。”
   冯雪莲也说:“蒋老师,您说的话我都理解了。您不要生气,看气坏了身子,这么大年纪了。”
   蒋老师似乎也察觉到自己不冷静,便喝口水使自己平静下来,然后语重心长地教导他的学生说:“你们青年人还有的是时光,现在受点挫折不要紧,好好学习,将来还要担当大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你们生于忧患,但是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祖国的希望在你们这一代。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会后继有人的。资改派们的倒行逆施,是要受到历史的惩罚的。尤其是冯雪莲,你受的打击太大了,我怕你经受不住,从此倒下去,看来你毕竟是工人阶级的后代,你会振作起来的,只要振作精神,你会有所作为的。”
   “老师,你放心吧,我现在也想通了,人一辈子不可能一帆风顺。”冯雪莲说,她脸上出现了灿烂的笑容。
   齐珊松问:“蒋老师,我们的帖子被他们删掉了怎么办?”
   蒋老师交代说:“这是在预料之中的,不要当回事,一个帖子也不会有那么大威力。现在你俩暂时把这件事放下,不要受干扰,马上就要高考了。只要他们不主动进攻,我们就尽量避免这段时间出事。”
   这时候,许琳从厨房里出来喊他们吃饭。
   齐珊松和冯雪莲说要回去。许琳说:“不能回去,就在这里吃。”
   蒋卫东也不让走。
   他俩也没有推辞,便随着蒋卫东一起进了餐厅。
   吃完饭,齐珊松和冯雪莲回到教室。这时候,有一位女同学将一封信递给冯雪莲。冯雪莲急忙打开信封,读了起来。
  

共 5708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一章讲述了两位工人和一位老师对时局和社会的看法,忧国忧民思想自见,两位学生在接受这种思想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在正义的思想感化下成长。让人们看到腐败对人们的极大影响,看到腐败对社会的极大危害。尤其是老教师的慷慨陈词,值得一读,耐人深思。【编辑:销愁隐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销愁隐者        2010-11-04 11:36:24
  这一章讲述了两位工人和一位老师对时局和社会的看法,忧国忧民思想自见,两位学生在接受这种思想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在正义的思想感化下成长。让人们看到腐败对人们的极大影响,看到腐败对社会的极大危害。尤其是老教师的慷慨陈词,值得一读,耐人深思。【编辑:销愁隐者】
高中语文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文学爱好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