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菊韵☆游思漫记】黄花城水长城三记

编辑推荐 【菊韵☆游思漫记】黄花城水长城三记


作者:刘春 进士,7064.5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03发表时间:2010-11-23 22:37:41

【菊韵☆游思漫记】黄花城水长城三记 北京怀柔有一处险隘,名黄花城水长城。应友之约,于某秋日,前去一游。
   ——题记
  
   一、水长城记
  
   黄花城长城是明代蔡凯将军掌管建造的,全长14.2公里,距今已600多年历史。得名黄花城,是因为每逢盛夏,此地黄花满沟,村舍屋宇山野俱隐于黄花之中。因地势险要,早在元代就在此地设千户所。我们知道的明十三陵,恰巧在黄花城长城的拱卫圈内。史料记载,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即将陵墓选址于昌平太寿山之阳,黄花城长城就在在天寿山之北。这里不仅是守卫京师的北大门,而且成为护卫明皇陵“十三陵”的重要门户。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为防御敌人入侵,在修建黄花城长城时,特将长城拐了个大弯———倒“V”字。如果甩掉长城北面的高山,城墙既可缩短四五百米,又能节省大量的工料。但却把制高点抛倒了城外,若外敌占据制高点,就有可能以弓箭控制脚下长城。所以,当时的设计人员毫不犹豫地将长城拐了个大弯,把制高点围在了长城里,形成了现在的倒“V”字形长城。这段长城全部是石条垒砌,中填石土,宽可四米左右,高约六七米,蜿蜒盘旋于山脊之上,高耸险峻,气势磅礴。长城北侧峭壁上有“金汤”两个石刻大字,喻其固若金汤。
  
   那么,水长城之名由何而来呢?原来在1974年修建西水峪水库时,大坝截留,水位上升,把处于低谷部位的长城淹没在水中,由此形成了“长城三戏水,水没古城垣”的奇观。长城探入水中,然后又从水下“挺身而出”,俗称“长城三入水”。三段出入水中的部分在西水峪长城段,其中淹没在水中最长的一段大约有50多米,其它两段水长城淹没水中的分别约30多米和20多米。经国家长城学会专家实地考证并评审后,才将黄花城长城已正式更名为“黄花城水长城”。此独特的“长城戏水、水没古城垣”景观与明长城、明板栗园并称为“三绝”,像黄花城三段长城入水的景观在国内却是绝无仅有。有人作诗赞道:“城抱碧波涟,水没古城垣;城水相呼应,壮美自悠然”。
   秋日的灏明湖,游人不多,静谧的湖水与长城遥相呼应,享受着自然和谐的美丽。自然的灵性孕育于山水之间,湖水与长城似乎在生命的律动中,产生无言的共鸣。一忽儿,远古的回声,似乎就响在耳边,战马嘶鸣,将士呐喊,刀枪铿锵......;一忽儿,垦荒号子响起,三成戍边,七成屯垦的战士在辛劳耕作......。眼前彷佛晃动着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从历史的深处向我们走来......
   水长城,一个写实的名字,却有着一段不寻常的经历。越走越近的水长城,宛若一幅极具韵味的水墨画,一湖秋水,万顷秋波;一片红叶,漫山浸染;绚丽多姿的群山,清澈碧绿的湖水,长城入水的倒影,巨龙戏水的英姿,无不是浓妆淡抹,诗意盎然。放松疲惫的心情,抛脱俗世的尘嚣,走近大自然的怀抱,尽情感受这古朴的情怀,独特的魅力。一切缠绕在胸中的万千烦恼丝,就在这一刻全部化于无形。很奇怪的感受,不知是是水长城粗犷的坦然性格所致,还是灏明湖水温柔的细腻情怀感染,我们陶醉在这湖光山色之中了。水长城,是长城的精华,是人类的贡献。虽然,巨龙入水是迫不得已,但是,巨龙得水,昂首腾飞,不是盛世祖国的期望吗?
  
   二、灏明湖记
  
   灏明湖水波光粼粼,泛着涟漪,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隔水面望去,远山苍翠,山脊上烽火台巍然;透过丛树看山、看长城、看水,别有一番趣味。视角的改变,景物的形象也随之改变,变得更美、更靓,如同被精心梳妆打扮了似的。秀丽的湖水,在长城的环绕下,顿时高雅起来;长城有湖水的簇拥,也焕发了青春。
  
   山路弯弯,湖水清澈,树木葱茏。我们的心也年轻了,脚步轻盈,美丽的景色是那样吸引人,让人不忍移步向前,眼睛捕捉着每一个美丽的细节,目光不放过每一个美丽的焦点。就象面对一个美到极致的美人,管人家害不害羞,只顾睁大眼睛忘情欣赏。相机不停地拍照,景色的秀美让我们忘记了自身的存在,忘记了时间的消逝,忘记了相机电池的电量,忘记了相机记忆卡的存储多少。直到电池无电,存储卡无空间——徒留遗憾唤奈何。
  
   沿着灏明湖行走,我们尽情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湖光山色,景色怡人,难怪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我们呢?是智者,还是仁者?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或者什么都不是,呵呵,我们怎么能与古人相比呢?不过,我们怎么不能与古人相比呢?
  
   湖水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点点银光,仿佛一块碧绿的翡翠上镶嵌了几千上万片银片,一经秋风吹拂,象揉皱的绿缎。走过栈道,来到一个转弯处,伸手可及水面,蹲下来,用手掬起水,一个“凉”字还不及冰,却让人浑身紧缩起,忙将手中的水撩出,水花打破了湖水的宁静。盈盈湖水荡漾在脚下,轻轻拍打着岸边,好似母亲轻轻拍着熟睡的婴儿,那么恬静,那么动人。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湖水紧紧跟随着,不断变幻着姿势,如同T台上的模特,展现着自己的风采。风姿绰约的灏明湖,你是一位精灵呢!
  
   三、板栗园记
  
   京郊怀柔明代黄花城长城,建于永乐年间;长城脚下有湖,曰灏明湖;绕湖可达板栗园,为明代种植,传为戍守将士所植。长城、湖水没城垣、板栗园并称为黄花“三奇景”。秋风凉,秋意浓,秋日爽,秋叶红。在阳光映照的蜿蜒起伏的黄龙般长城的脚下,沿着秋味浓重的湖岸,赏着秋天美丽的景色,绕过波光粼粼的湖水,穿过高低不平的湖边小路,来到神秘而又厚重的板栗园。
   攀上陡坡,一片树林张开怀抱,拥抱我们。古板栗树分散于园中,一树的沧桑,满树的历史。心中顿时沉重。站在古树跟前,就像面对数十位历史老人,脸色凝重,神情谦卑。忍不住与他们对话,是要对经受的历史刨根问底,还是对苦苦熬过的岁月深入探讨?是赞扬他们顽强的存在,还是佩服他们对生命的挑战?久久不动,注视着,想问没有问,想说没开口。
   看看吧:被称为板栗王的古树,一分而三,仅凭着树皮柔韧相连,坚强生活了几百年。一枝远伸,似乎是用肘部着地,支撑着粗大的枝条;另两枝各向一边,似乎平衡着树的稳定;古树根部露出部分已空,吸取营养只有树皮。再看:一棵古树裂为两部分,一个大窟窿透视人间,很难想象,他历尽怎样的苦难?还看:老树的树芯枯朽,形成树洞,然古树依然旺盛不减当年;再看:一颗屹立在水边的古树,伸开双臂,似乎站在那里欢迎人们的到来;一棵古树头已断,然别生新枝生意盎然……
   古树垂垂老矣,但青春依然。谁能相信他们已经有几百岁?他们的躯体刻下岁月的沟壑,他们的残躯支撑着风雨的侵蚀,他们的头颅迎击了雷电的袭击,他们或许还在战火中挣扎过顽抗过。但是,他们用顽强证明了自己。茂密的枝叶,累累的果实,还在默默奉献。面对古树,油然生出敬意,忍不住向他们敬礼。当你感到对生活失望的时候,来这里看看吧;当你挑三拣四拈轻怕重的时候,来这里看看吧;当你怨天尤人抱怨不公的时候,来这里看看吧;当你认为前途渺茫人生绝望的时候,来这里看看吧:你会感受多多,受益多多。生命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是为了他人为了社会为了奉献而存在。古树的精神还不止于此。古树给人的启示是: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生命是伟大的,而顽强抗争勇敢活着才是最美丽的。
   板栗园与长城和湖水相依相伴,大概六七百年了吧?板栗园约百余亩,尚存古树四十余棵。老枝横虬,盘根错节,姿态各异的古树确为古长城相媲美。

共 29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只在北京见过山上蜿蜒如龙的长城,还真没有听说过水长城,因此文章一开头就引起了我的兴趣,随着文章的深入,一段独特的“长城戏水、水没古城垣”的神奇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一湖秋水,万顷秋波;一片红叶,漫山浸染;绚丽多姿的群山,清澈碧绿的湖水,长城入水的倒影,巨龙戏水的英姿……画在心中展,人在画中行。作者最后用“巨龙得水,昂首腾飞”这句话结语,满含了对祖国的祝福和深情。灏明湖的景色在长城的环绕下,更是高雅秀丽,湖水清澈,远山苍翠,作者通过用相机拍摄忘了相机电池的电量,忘了存储卡的存储,直到电池无电,存储卡无空间这一细节描写,于无形之中把灏明湖的美丽渲染到极致。板栗园的古树,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生命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是为了他人为了社会为了奉献而存在。古树的精神该是我们做人应该禀赋的精神吧,作者最后用古树的启示结语: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生命是伟大的,而顽强抗争勇敢活着才是最美丽的。这不正是作者要给大家阐述的人生哲理吗?赞!【编辑:疏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疏影※        2010-11-23 22:39:05
  作者最后用“巨龙得水,昂首腾飞”这句话结语,满含了对祖国的祝福和深情。灏明湖的景色在长城的环绕下,更是高雅秀丽,湖水清澈,远山苍翠,作者通过用相机拍摄忘了相机电池的电量,忘了存储卡的存储,直到电池无电,存储卡无空间这一细节描写,于无形之中把灏明湖的美丽渲染到极致。板栗园的古树,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生命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是为了他人为了社会为了奉献而存在。古树的精神该是我们做人应该禀赋的精神吧,作者最后用古树的启示结语: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生命是伟大的,而顽强抗争勇敢活着才是最美丽的。这不正是作者要给大家阐述的人生哲理吗?
2 楼        文友:※疏影※        2010-11-23 22:42:51
  跟着刘春老师的文字,我游览了神奇的水长城,美丽的灏明湖,顽强的古栗树,一篇美文,一幅美景,陶醉于这美丽的湖光山色中。欣赏了!问好刘春老师!
3 楼        文友:刘春        2010-11-24 10:17:55
  感谢疏影对拙文的评论。
老兵
4 楼        文友:刘春        2010-11-24 10:20:48
  本文全部美丽的图片,在“我的论坛”中全部展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点击后即可欣赏。
   此为地址链接:http://www.vsread.com/bbsshow.php?bid=21591&rid=162001
老兵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