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北宋文学家和他们的仕途(1)

精品 北宋文学家和他们的仕途(1)


作者:陟云子 举人,5637.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75发表时间:2010-12-04 18:52:16

北宋文学家和他们的仕途(1) 范仲淹篇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仁宗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在任期间有效地遏制了西夏军的侵扰。庆历三年任参知政事,向仁宗提出十条改革意见,因保守派的反对未能实现。新政失败后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后在赴颍州途中病死,谥文正。
   一、从寄人篱下到声名鹊起
   范仲淹是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曾祖、祖、父三代均在吴越王国做官。后父亲范墉随吴越王钱俶归顺宋朝,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宋代为防止地方官员做大,节度使、观察使都已名存实亡,往往成为褒奖高级官员的虚衔,但两使之下的判官、支使、掌书记等推官却仍旧存留。武宁军所在地徐州,古称彭城,自古以来是兵家要地,设立节度并不稀奇。而全国类似的节度还有四五十个。以此看来,范墉的职务大致相当于一个市军分区掌管文书季札的文职参谋。公元989年,范仲淹就出生在武宁军节度官邸。但不幸的是,两年之后父亲范墉去世,母亲谢氏护送丈夫的灵柩回平江(今江苏吴县)安葬。从后来的情形看,范墉生前没留下什么积蓄,因此孤儿寡母陷入了衣食无着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谢氏带着范仲淹改嫁到淄州长山县的朱家,从此范仲淹就改姓朱,名说(同“悦”),这个名字一直到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担任集庆军节度推官时才被废止。
   范仲淹自幼好学,在当地学塾不能满足他求知需要时,他就来到了长白山醴泉寺继续攻读。但这时朱家家境渐衰,范仲淹为了不给家里增加压力,经常以粥代饭,每天早上煮一碗粥,等粥凉了将粥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这就是成语“划粥断齑”的由来。在这里他眼界开阔,并且被举为学究,由是在县里声名大振。
   在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秋,范仲淹来到位于归德(今河南省商丘市)的应天府书院继续读书。应天府书院的前身是归德军的南都学舍,在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得到宋真宗的支持,御赐匾额“应天府书院”,从此正式得到官方的承认。这所书院在中国古代的教育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范仲淹入学的时候,应天府书院的主院之人是北宋初年著名教育家戚同文的孙子戚舜宾,范仲淹就在他门下学习。戚舜宾上承祖业,认为“制为学规,课试讲肄,莫不有法;宁亲休沐,莫不有时;曲尽人情,人尤乐从”,制定出了一套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由于当时应天府书院的执教者多是戚同文的再传弟子,具备较为深厚的理论功底,再加上学生多为苦寒之士,迫切想要依靠读书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因此书院的学风很是严谨。
   但范仲淹在这里的生活水平显然不尽如人意。据《宋史》记载,“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而且此时他以颜回自比,“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在连饮食都成问题的情况下,范仲淹还能有如此毅力读书,足以令后人钦佩。
   范仲淹的付出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苦学五年之后,大中祥府八年(1015年),范仲淹进士及第,任广德军(今安徽广德)司理参军,这个官职与户曹参军、司法参军、录事参军一样,都是州府下属的诸曹官,准确地说这不能算官,只能算吏。但不可否认的是,范仲淹从此踏上了仕途。
   二、初入仕途
   在广德军司理参军任上,范仲淹将母亲接来赡养。不久之后范仲淹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这同样也是州府的低等官僚,带有一些幕职性质。范仲淹在这里恢复了本名。1021年,范仲淹到西溪镇任盐仓监官,掌管盐税。在这里范仲淹做了一件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就是上书建议修理海堤。
   原来泰州、楚州(今淮安)、通州(今南通)、海州(今连云港西南)各州,因唐时所建海堤年久失修,多有毁损。每年秋季海潮泛滥时,良田被淹,人畜丧亡,灾情十分严重。退潮以后,过去的良田都变成了不宜耕种的盐碱地,老百姓无以为生,只好举家外逃。范仲淹向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建议修复海堤,并且得到了批准。
   张纶还算重视,并且奏请朝廷任命范仲淹为灾区中心的兴化县县令,主持整个修复工程。1024年,范仲淹率领通、楚、泰、海四州兵工、民夫四万余人,开始施工。这时滕子京(就是范公在《岳阳楼记》中提到的那位)正任泰州从事,他与范仲淹关系莫逆,也来到施工现场督工,出了不少力。经过将近四年的努力,长达150里的海堤终于修好,解除了这一带的潮水灾害,保护了农田和盐场。两千多户外逃居民也返回家园恢复生产,当地人民为了纪念张纶与范仲淹的功绩,为张纶修建了祠堂,而将捍海堤取名为范公堤。
   在这时范仲淹的母亲去世,按照当时的制度,官员遇到父母去世都要回家服丧三年,在此期间无法为官,这种制度也被称为丁忧。范仲淹赶回应天府,大约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时任应天府知府的晏殊,晏殊鉴于他的声名请他来应天府书院讲学。需要说明的是,晏殊虽然比范仲淹还要小两岁,但晏殊少年得志,出仕较早,在官场上的资历远较范仲淹为深。在以后的日子里,晏殊对范仲淹不乏提拔举荐,所以应该说,晏殊是范仲淹仕途的贵人之一。
   范仲淹少年时曾在应天府书院苦读,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所以欣然应允。这时他多年的苦读发挥了作用,对六经尤其是易经的精辟见解使得四方儒者纷纷赶来向他请教。而此时的他也很有些诲人不倦的意思,总是耐心地给人解答,并且还拿出来自己的俸禄为游士购买饭食。凡此种种,都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尊敬。
   三年丧期还没满,范仲淹又做了一件在官场上很犯忌的事:越级上书朝廷,这便是有名的万言书(实际不足一万字)。在这份政治改革建议中,范仲淹提出国家应针对以下事项进行改革:选择贤明的人做州郡长官;举荐有政绩的人当县令;排除社会上的游散懒惰势力;裁汰冗员并缩减政府在奢侈事务上的开支;严格选举制度;培育将帅以加强边防等。这些事项涉及到人事、财政、国防、治安等诸多方面,件件切中肯要,想必是有感而发。他的做法使人联想到了北宋初年以一介布衣身份拦住宋太祖车驾的张齐贤。张齐贤当时提出了十条建议,太祖认为只有四条可用,但张坚持己见。太祖对他非常欣赏,张以后成为北宋初年著名宰辅。范仲淹博学多才,想必对此事早有耳闻,此次上书很可能是对张齐贤的一个效仿。北宋政治气氛较为宽松,尤其是对文人更是如此,但此等冒险之事也不乏随机因素在里面。幸运的是,范仲淹的上书得到了宰相王曾的赏识,而且老上司晏殊也没有因此不快。不久晏殊调回开封任御史中丞,在晏殊的推荐下,范仲淹升任馆职秘阁校理,这个职务主要工作是在皇家图书馆整理图书,范仲淹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而且由于此项工作能直接接触皇帝,范仲淹开始有了议论朝政的机会。
   三、与皇太后的博弈
   天圣七年(1029年),刘太后准备在冬至这天接受群臣朝拜。刘太后虽然不是仁宗皇帝的生母,但她对仁宗有抚养之恩,又是真宗的原配,再加上垂帘多年,所以说话一向一言九鼎,底气很足。但这引起了范仲淹的忧虑,因为仁宗已经成年,如果朝政再这样任由刘太后把持下去很可能会重蹈西汉初年高后吕雉的覆辙,所以他上书坚决反对此事。在奏疏中他说皇帝“有南面之位,无北面之仪”,即使要尽孝道也不必大动干戈,只需到宫中行家人之礼就已足够,并建议刘太后归政,否则就是“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
   这封奏疏呈上去之后没有得到回应。老上司晏殊批评他狂妄自大,但范仲淹觉得很是委屈,还写了一封长信给晏殊,弄得晏殊毫无办法。
   可能是因为范仲淹地位低微,刘太后的上寿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旧举行。这时曾经提拔过范仲淹的宰相王曾也意识到了皇太后权威过重的问题,联合了一些朝臣经常议奏此事,惹得刘太后很是不高兴。在这时发生的一件天灾给了刘太后一个很好的借口。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这一年夏天,京城开封突然电闪雷鸣,一团火光竟射入真宗皇帝构建的恢弘的玉清昭应宫,大火烧了整整一夜,将房屋焚成一片瓦砾。不久宁寿观也被焚毁。刘太后乘机指责王曾管理不严,将他贬到青州(今山东潍坊)做了个知州。
   几乎与此同时,范仲淹也被调离京城,到河中府做了一个通判,不久又被调到了陈州做通判。通判是知州的佐职,品级是从八品。这一官职是宋代首创,主要用意在于监视地方官吏。甚至有人形容,通判是皇帝安插在州府官僚机构中的耳目,以牵制这一层次官僚的活动。范仲淹虽然被贬出京城,但心思还放在忧国忧民上面。不久,朝廷到陕西征购木材运往京师,用以建造太一宫和洪福院。范仲淹再次上书,并说:“不久以前,昭应宫、宁寿观接连毁于大火,这是上天的惩戒。如今事情才过去不久,又大兴土木,破费民财。这不是顺人心、合天意的事情,应该停止修建寺观,减少平常时征购木材的数量,也应当免除民间在这上面的积欠。”又说:“受到宠幸的人,不经过有关部门的任用手续,直接从皇宫中得到授官,这不是太平之政。”我想仁宗此时肯定是大有同感,只是碍于刘太后的地位没有轻举妄动,但君臣却是第一次出现了如此默契,范仲淹也从此被仁宗认为忠诚可用。
   两年后刘太后去世,先前被刘太后打击报复过的人全都得到了重用,范仲淹也被召回了京城,做了右司谏。这个官职隶属于中书省,品阶是正七品,位在右谏议大夫之下。虽然此类官品级不高,但手中握有的权力却是不小。有宋一朝,为了防止宰相威胁到中央集权,皇帝利用谏官来纠弹官员。按规定,谏官每月要向皇帝汇报一次,称为“月课”。他们可以把平时随便听到的一点情况向皇帝汇报,当时称为“风闻弹人”。即使奏弹不实,谏官也不会受到惩罚。这无疑助长了谏官滥用弹劾权的风气。所以,宋代的宰相大受谏官牵制,却又无可奈何。而且宋朝还有一条规定也加重了宰相与谏官的对立,即不能任用与宰相有关的人为谏官;宰相也不能推荐人出任谏官一职。
   闲话少说。当范仲淹出任谏官之时,政治方向已变,一些朝臣开始对刘太后听政时的过失进行反攻倒算。范仲淹对此表现得很理智,在合适的时候他对仁宗这样说:“先帝去世以来,太后抚育和照护陛下十多年,陛下应该帮她遮掩小错,以成全她作为太后的声誉。”仁宗对此进行了批准。
   刘太后活着的时有一道政治遗嘱,希望太妃杨氏能接替她做皇太后,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范仲淹敏锐地注意到仁宗的心理动态,对此进行了阻止。仁宗也就顺坡下驴,同意了此事。
   四、废后风波
   此时的范仲淹上有皇帝赏识,下有一帮文臣的追捧,可谓风头正健。但危机也在悄悄到来,不久他便遭遇了政治生涯的又一次波折。使他受挫的是一件皇帝的家事。自古以来,皇帝享有无上的权威和万民咸仰的荣耀,只此一点不知引起了多少人的觊觎。有胆识有魄力的瞅准机会发动叛变或是政变,机遇稍微差一点的只好逮着机会玩命巴结政治上的胜利者。因此可以这样说,皇帝已经不是一个人的皇帝,而是全天下人的皇帝。皇帝的家事自然也不是一个家庭的内部事务,而是可以引爆很多政治事件的焦点。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有,只要卷进这个漩涡就休想从其中爬出来。
   仁宗的郭皇后是刘太后亲自安排的,仁宗对她有所不满。郭皇后在朝廷中支持范仲淹、孔子的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等人,而对当朝宰辅吕夷简不怎么感冒,还曾挑拨仁宗废去吕夷简的相位。虽然吕夷简不久又恢复相位,但双方心中已存芥蒂。
   说到吕夷简,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家族。吕家在北宋初年乃是名门望族,吕夷简的祖父吕龟祥是寿州(位于今安徽省)知州,叔父吕蒙正是真宗朝的宰相,根底比范仲淹厚得多。吕夷简发迹也较早,历任通州通判、滨州知州、祠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吕夷简才识卓优、清慎勤政,当时便有“廉能”之誉。只是吕夷简心胸不宽,对于郭皇后这样一个睡在皇帝身边的定时炸弹,他必欲除之而后快。
   机会终于来了。仁宗喜欢上了尚美人,慢慢冷落了郭皇后。尚美人恃宠而骄,挑衅郭皇后。郭皇后脾气暴躁,果然中计,伸手要打尚美人,仁宗皇帝赶来劝架,结果郭皇后一巴掌打在仁宗皇帝的脖子上。仁宗盛怒之下,便要废掉郭皇后。吕夷简瞅准了时机,立即表示支持。范仲淹对此忧心忡忡,他联合了孔道辅等人,率领谏官和御史跪在垂拱殿门前,为反对废后而诤谏,但没有达到目的。第二天,支持郭后的人准备在朝廷上和宰相吕夷简辩论,哪知吕夷简为防止仁宗被说动,动作快了一步,范仲淹他们在待漏院等候上朝的时候诏令已下,将范仲淹削职贬官,外放到睦州做知州。范仲淹在睦州只呆了半年,上面又下令调范仲淹到苏州。范仲淹刚到苏州,就发现苏州积水过大,许多民田不能耕种,范仲淹计划在这里修建五条水渠,将多余的积水通过太湖导入大海。哪知水渠还未能挖通,上面调令又下,将范仲淹调到了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范仲淹在苏州前后只呆了两个月。

共 15038 字 4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多谢作者倾心奉献北宋文学家和他们的仕途系列文章。第一篇是关于伟大的文学家范仲淹的生平及其仕途状况。读史鉴今,难抑感慨。期待精彩继续。问候!【编辑:夏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01204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冰        2010-12-04 18:52:46
  多谢作者倾心奉献北宋文学家和他们的仕途系列文章。第一篇是关于伟大的文学家范仲淹的生平及其仕途状况。读史鉴今,难抑感慨。期待精彩继续。问候!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