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宰羊户的女儿五

精品 宰羊户的女儿五


作者:圣子传人 秀才,265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97发表时间:2011-01-17 17:49:32

20
   五岁的秀梅终生难忘母亲死后她和父亲过的日子。她比同岁孩子多懂事,上学不用爹操心,先回家那里不去,自己试着用砖头立起几块,架起烧水壶,烧开水等爹回来做饭吃。
   王三呢,跟队里讲好,出工早晚,缺点工得特照顾,不能扣工分。谁跟他过不去他就跟谁过不去。又讲好自己卖羊肉赶集一天投一天钱,谁也不能挡,更不能说他搞资本主义。谁都知王三是大小队管不了自由兵。这点得所付出的失太惨重,失了家,没了往日的家庭幸福,连后代要个儿也误了。自己又当爹,又当娘的过得不易。好心的人劝王三趁年轻在续弦,可王三不依,绝不能让孩子撇到晚娘手里。
   因恨胡三,王三恨死村里行为不端的人。他有个该喊大爷的人,没出五服。他这大爷是个地主,因解放前过得有,顾过人干活。可没出外混过,一直在村里空里看几个学童,靠耕读传家,当过中人,量地,写帖动笔之事。解放后当老实村人,过年不少给户家写春联。一天,因家里有事,出工晚了,当然后边还有人来晚,可队长不朝别人,专对这老实的地主,出言一骂就是十八辈,正被路过的王三听到,当时火了,上前就朝这队长一个耳光骂道,你小子霸道,难道想当第二个胡三,你不知我和他一林一主,骂的我摊一份。这队长被骂住,不敢对王三使脾气,却对众社员发威道,他娘的看么,还不给我下地干活去。于是众人走散,在生产队时期,队长的话就是圣旨,谁敢不听。有道是得罪了队长干孬活,得罪了会计用笔戳,得罪了保管砸称砣。当干部的不出工有分,干活有小队长领着干,不听话的,干不好的,回来一回报,一挨汹二扣分。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没工分分不着东西,不分红怎么吃饭,一个工分把社员拴的死死的。社员好眼馋王三的自由,可谁又拼死争自由呢。
   这队长跑到大队告王三走地主路线,支书问事出总有因吗,落个不了了之。大队谁也不敢管王三,人总是欺软怕硬,硬怕不要命的,和事佬多的是。这队长想抻腿不干队长还舍不得。
  
   21
  
   既然生产队把劳力管理好,那生产该搞上去,可到头来,年年分红一个工不值一合烟钱,实难提高社员们的干活劲头。长期造成社员怨言纷纷。社员穷的锅缺油,干部脸肥吹肚皮。
   社会主义的春天终于来啦,63年之春,社教队进住农村,农村大小队干部都靠边站,四不清干部天天接受广大社员狠批。党的六十条深入人心。被找出的四不清干部让其永远失去权力。如此人人都敢说话,以往作福发威的干部成臭狗屎。小秀梅的姑父被派来当了社教工作队队长,小秀梅成天跟着她姑父在村里跑来跑去,好精气。
   一日,春三月的路上,车见多起来。几辆摩特车前边开道,后面紧跟四辆满载犯人的大卡车,车上军人持枪在握,后边是辆军车压后,跑遍全县乡村游街示众,来到最后一村,中集村。要设刑场,枪毙人。车一进村,就把个全村人惊动。
   村人们一看头辆车上就压着胡三,喊开了,不注意王三冲上来要爬车跟胡三索命,急被警车上的干警拦住。在场的小秀梅呢,谁还留意一个孩子。小秀梅顺手摸出一粒石子,众人谁也没想到她人小练就功夫,看准有枪决犯胡三的大木牌子,认准胡三朝其头部投来,正中胡三脑门,虽投不死,但也投的胡三满脸流血。一时引起群众都朝车上乱投。忙得车上全体干警出动制止群众。
   在别的村里游街都很平稳,总是让所有犯人在街上走走。在中集村炸了锅,于是警车马上开赴刑场。人们跟其后也拥向刑场。当人们赶到刑场一看就有人领头喊开了,不能在南河里,沾污了我们的河水,到胡家林。直闹得公安上无奈,只得去胡家林。可到林后,胡家众人说么不让进林,只能在林边路上。林边是小路,人多,车拥,乱成一锅粥,急的刑警队长一时无策。幸被后赶来的社教工作队长,小秀梅的姑父出场,对着高音喇叭喊一声,所有社员们一律退出法场,二百米开外,不听者以破坏公务论处。随人们退去,陪绑的三十多犯人随跪满一地,最后把胡三等四个死刑犯压上,后都插亡命牌。因在城早开完宣判大会,无人再讲,直听连四响后,军医验身后,警车,军车,马上开离。人们大胆的近前看看,小胆的早走。王三呢,恨还没尽,想再砸胡三几石头,却身不由已,被他姐夫拉走。其后那三具屍体被拉走,直留胡三没人收屍,是夜被恶狗抢食。
   22
  
   大队里高音喇叭响起来,全村人等都到大队院开会,上午八点不到这罚工三天,还得点名批评。一个女高音播出此消息,把个中集村震动。霎时,大队院人满济济。仍是一个女高音用广播喊道,四类分子站一边,所有以前的大小队干部站一边,离开群众队伍。其实四类分子早习惯的单站了,只是以往的干部头一次往外站,心里都揣着鬼,怕被弄成四不清干部。再一次女高音讲话,大人们都看清了,是来的女工作队员,二十多的大闺女。这样能经大场面,这在村人们面前还是初见。
   女高音又讲话了,下面有驻村社教工作队郑队长讲话,大家欢迎。随之会场上响起掌声一片,人心沸腾。
   郑队长讲话了,声声让人入耳。我是农民的孩子,来到农村,就象来到自己的家了。党中央在全国发起搞社教,是对咱们农民关心。要搞好农村,没有好干部不中。象胡三这样的坏干部把大家害苦。在县里审胡三的案子是经我手。胡三带万元巨款外逃,是带走的大家的血汗钱,他比地主狠。所以他最后作死。在审胡三中,怎么贪的这么多钱,都招供出来,还把各大小队干部谁贪不贪都供出来。下面我宣布工作组一号令,所有以前在职干部,三天不得出门,在家思过,写出这些年贪污事事钱款,不怕你不写,有胡三的招供。现在马上回家,有人监管你们。下面不是干部的党团员留下,村里小学文化以上的青年留下,散会。
   开会不到半小时,就散了会。小秀梅拉着她姑父的手问,就这么一会,离中午还早哩。他姑父笑着说,还有事,组织人马会。
   正是大春上,抓革命不能忘促生产。留下的人会同工作队的十多位工作员,组成大队民兵连,原小队设排。正职暂由工作队员充任,付的民选出。随之,全体工作队员日里深入田间劳动,夜里再开会,发动社员揭发四不清干部的所作所为,重点事其贪沾事实。一律整理归档。
   在家思过的干部,三天后一律到大队有民兵带到,却有一人吓死了,原来是一相笑面虎的老支书,其遗书上供出这些年贪污不下五万,都花了,仅有五千,不够退赔,怕判死罪,早死少丢人。全大队干部,七十多人,书面材料供出,五六百万可家里钱金支票,不足十万。这一消息,把全村人惊呆了。为什么能供出呢,这因为,被关到家里的一些不掌实权的干部,大都摸底,为自己就拼命供掌权的队长会计们。这是郑队长的用兵之计。让不知情的群众实难揭出。为什么供出呢,这是队长会计们怕胡三的材料上有,不供不行,供出来争取宽大处理。
   后来呢,郑队长请示上级派国家正式党员干部当村支书,工作队帮助重建村支两委,再民选小队干部,全一新多换成农村第一代有文化人,使农业生产走上正规。
  
   23
  
   让王三当干部,王三说,他不是当干部的材料,只是小买卖精,领人不行。他要培养秀梅大了能行。因无人敢管王三,他把当地主的有文化的一姓的大爷,叫王尚清的请到家里,每天晚上教女儿识字。他说学前班学不着么,依看孩子玩为主。这王尚清就是前边提到过的年年写对联的地主。由于王三的看顾,自然教小秀梅特别上心。这先生也算明智,旧学一点不教,只教小学课本上的字词。夜里教的天晚了,王三总让他大爷吃点么再走。
   如是,小秀梅没上小学前,就识完三千汉字。空里,王三又把自己的武功相传,一练投物百发百中,二练倒立行走翻腾,再练武打功夫。日课是踢腿500,双拳出击三练功。
   王三后悔呀后悔,自己跟妻子从小一起长大,为什么忘了传给她武功。他要叫女儿当女强人,能文会武,不学农夫的老婆无能。
   其后,秀梅上小学中学,一直是尖子生。上高中因要离开父亲到城里住校,要离开她爹,也就不上了,在村里劳动,待嫁闺中。。。。。
  
  
   24
  
   童年秀梅的故事还多多,最不堪回忆的是对母亲的去世。他警觉对每个男子都要有戒心,对天下所有的色狼都应当严治。
   婚后的秀梅看出来,丈夫金成是一忠于爱情的人,一心教学,一心过日子。对她上城里打工,他是支持。这原因她明白,每天只吃一顿晚饭,真在家劳动,吃三顿,上那里能好吃的,在娘家生活高呀。
   秀梅在城建局干临时工,原以为有姑父当科长有靠山,可是姑父不久就调走了。她想姑父这样的好官升得太慢了。自己六岁时,姑父就是公安上的干部,当过社教工作队长,怎么十来年才干上科长,这回调出大概该提官了。没有姑父在单位工作,自己得学独挡一面。一切得从头学起,学看图,学报表,学统计。城建局办公室人员,不干这,不会这,就回家等抱孩子。
   好在城建局局长一点架子不大,人是男的,四十刚出头,可是大学出身,工程师底子。人又热情认干,是党员,自然比姑父学历不高的升的快。秀梅在办公室的业务,开始就姑父教会,后被局长看成是可培养的好苗子。如此,秀梅经年多锻练,就成办公室能干的人员了。可工资呢,每天比正式工还出力,其工资不顶人家的三分之一。她这也实足,一月领不到三十元,还比丈夫干民办教师的补助多多呢。也有分能分队里粮食。
  
   25
  
   秀梅在的建设局办公室,六个人四个女的一个闺女也不要。这是局长的按派,平常到下边,又总是俩个男同志去。于是办公室成了女子的世界。都是过来人,小李,小刘,孟姐都不在乎。只有秀梅较老实,大家管叫她小王。局长呢,全局总当家的书记局长一肩挑,可大家却不喊书记,喊惯了,都喊高局长。这高局长,人并不高,眉头特高,相当有心计。不大不小的双眼,成天笑地眯成一条线,谁也猜不透他心里的主意。他常到办公室来,看看笑笑就走。显得相当斯文。每次,别人见局长来,都不当回事,独有秀梅紧张些,一动不动的在办公桌前认真办公,头也不抬一抬。
   五一劳动节到了,大家没想到,高局长又来到办公室。正好仅四个女的。高局长说,放三天假,今天不算,干半天。现在快中午了,中午我请客,就咱五人,给我面子,在一串香酒家。局长说完走了。于是孟姐带头,小刘,小李都推车子,秀梅也就随着骑车后跟,齐来到县城最繁华地,一串香酒家。
  
   26
  
   一串香酒家座落在县城棋盘街老商业区,仅它挺起新盖的三层大楼。楼前留有开阔地,存放车辆。楼内除大厅里能容百十桌场面外,楼上还有包间,客房。
   高局长先到,见众女来忙请楼上予定的包间。包间内只一桌六椅电风扇茶具备齐。高局长先坐了主席,下有孟姐陪着,秀梅知趣坐了席口。这高局长随叫来女服务员点菜,随说道,在此不是在局里,我们不讲官场,都是姊妹兄弟同称,都叫我高哥就行,连小王也不离外。要的十二点花席菜上齐了,高局长成了高哥,招呼大家都喝杏花村酒。秀梅说不会喝,特要了红酒。一时众人都吃的肚里有食了,就慢吃起来。众人正吃着吃着,这高哥忽然说腰痛的很,要到客房单间里休息片刻,让大家慢吃。高哥随说随看了下小李,小李也走出说我给你按摩就好了。五人吃饭的走了两个,三人都不敢走,更慢吃等这高哥。一会小李会来说,他嫌我手脚轻,让小刘去。后来是孟姐去。人都到齐了,这高哥满面红光,那三女说话也就更随意。好在都是知识分子,一句脏话没有,却感情至密无比。秀梅是何等之人,早看破这是引她,风流女得有过度时期。
  
   27
  
   下午,秀梅骑车从城里回到婆家,这才是自己的家。推车进门喊了娘后,只见一家人,公公,丈夫,三个小叔子,都抱着煎饼啃,连锅也没烧,连菜也没有。她问娘,怎么中午不做饭?婆婆说,多年吃惯两顿饭,中午谁饿了点心。她看家里这样清苦,回想到刚才饭场真该打包,可那太让人看不起。这农家生活何时赶上城市,难道说这辈子休想。她实不甘心。
   为家里吃上菜,她不用跟家里商量,自己是当家人,说了算,干了没人怨。这秀梅好有心计,自己出钱,要了一百多花盆。让窑主直接送到家。公公傻眼了,婆婆不好意思问。秀梅说,我们没养花的闲情,吃饭要紧,用这些花盆放在两个院里种菜,种种就够吃的。我已买了菜种子。公公说,是法,我完成三十盆,种芹菜。下余都分开管,种韭菜,辢椒,西红柿,这比在自留地里种强,没人偷。
   说来,农民也是活鳔穷,明明家家有自留地,可种菜,就是没人种,越是种的户少,就越怕偷。常是种的吃不上,偷的现得利。小偷小摸犯不了大法,谁也难治。这偷风欲演欲烈,故此生产队长年有看坡的。看场的。欲穷欲偷,成了恶性循环。
   有一个多年被评上五好社员的老农,就因人家抓住他偷地里的玉米,把个五好社员丢了。这老农真有法,下坡就背个粪机子,见没人处就偷几个棒子,用一把草盖好,进村谁也想不到粪机子里有棒子。更有甚者,老娘们下坡偷队里的棉花,被看坡的看见,退下裤子就在棉花地里尿尿。看坡的走开溜之。
   秀梅在家花盆种菜此举,解决了家里吃菜问题。她又不断从城里往家买肉买油,让婆婆把家里生活提上去。家里种菜没人偷,自己家吃不了,临居家来客常来要点菜。常了,张庄村大兴锅也没烧,连菜也没有。她问娘,怎么中午不做饭?婆婆说,多年吃惯两顿饭,中午谁饿了点心。她看家里这样清苦,回想到刚才饭场真该打包,可那太让人看不起。这农家生活何时赶上城市,难道说这辈子休想。她实不甘心。
  
  
   秀梅在家花盆种菜此举,解决了家里吃菜问题。她又不断从城里往家买肉买油,让婆婆把家里生活提上去。家里种菜没人偷,自己家吃不了,临居家来客常来要点菜。常了,张庄村大兴起家里花盆种菜风。

共 534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童年秀梅的故事多多,婚后的秀梅故事一样精彩。丈夫金成是一忠于爱情的人,夫妻之间夫唱妇随可谓是家庭和睦的完美爱情。欣赏作者细腻的文笔,缠绵的故事。推荐品读,欢迎投稿。【编辑:潇潇夜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10118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潇潇夜雨        2011-01-17 17:54:06
  再来品读,问好作者。
   注:24、25、26小节重复,已删除。为了您的文章加精,文章和下篇章有合并。
文学爱好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