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诗生活与生活的诗——读《半岛诗选》札记之四

编辑推荐 诗生活与生活的诗——读《半岛诗选》札记之四


作者:崂山道人 秀才,247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50发表时间:2011-02-01 09:49:32

诗生活与生活的诗,说的不是一回事。前者说的是诗歌态度,是说诗的主体;后者说的是诗歌内容,是说诗的客体。我对这句话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的。
   诗生活,一是“有诗的生活”,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消遣也好,娱乐也罢,还是附庸风雅,写诗就像饮酒喝茶一样,就是休闲。即是休闲,写什么和怎么写,也就无所谓了。二是“把诗当生活”,即诗是生活的一部分,写诗虽不一定成了诗人,但也不是戏耍,至少也是个诗歌爱好者。既然是生活的一部分,写什么和怎么写,就很有讲究了。
   生活的诗,一是对应“有诗的生活”而“写生活的诗”,不管是衣食住行苦愁乐,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只要是自己日常生活里有的,统统都可以入诗,怎么写也行。二是对应“把诗当生活”而“源于生活的诗”,这样的诗也写生活,但不是生活中什么都可以入诗,而是把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显然,这个“生活”的概念要大得多,涵盖人类一切精神与物质活动。写诗就是文学创作,是一种很严肃的精神劳动。
   本札记所写之学习心得,自然是后一种。
   生活是诗歌(乃至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源泉,是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关于文学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基本观点。在各种“新思潮”流行的当下,提这样的问题似乎不合潮流,尤其是谈诗歌,更显“老土”的味道。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各种“新诗潮”盛行时,就曾有诗论者主张诗要脱离现实生活,“回归到它最最原始的状态中去”,因为“一颗天才的艺术家的灵魂,是人类意识领域的一种返祖现象,它是一种思想怪胎,它或许返祖到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中去”,因为“在人类遗传返祖中,有人产下怪胎是猴,据传闻,有人产下过蛇,……艺术家灵魂的返祖就显得非常自然了。”这话让人听了不寒而栗,真担心有一天一觉醒来,我们已然跟着这些“艺术家”的灵魂“返祖”到了那个“人类的归宿”即人类诞生的地方,幷浑身长满了毛。但是,四分之一世纪过去了,好像没有听说哪位“艺术家”回到了那个地方!
   到了二十一世纪,又有诗人主张“诗到语言为止”。也就是说,诗只有“语言”,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为证明这一点,有位“废话派”大诗人还要做个试验,将自己关进小屋里一年,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下进行诗歌创作。不知道这个试验进行了没有,也不知道试验的结果如何?但我想,如果进行这种实验是一定会成功的,因为他毕竟已有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别说关一年,就是关十年,照样可以写出诗来,没准还会因此而写出不朽之作呢。如果真要搞生活与人类意识活动的关系的试验,那就不应该是关一年还是十年,而是一出生就关起来,让其除了黑暗再也见不到其它。如果这样的话他照样能写出诗(或者别的什么)来,那才能说明问题。不过,好像这世上也没有这种事儿。所以,还是不必搞什么试验了吧。
   其实,如果我们不把生活做狭隘的理解,人类一切艺术活动都不可能脱离生活。生活就是生命。没有生活,也就没有了生命。生命都不存在了,何以谈诗?所以,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源泉,这个命题是客观的,正确的,永恒的。不论什么流派、什么主义,也不论提出何种主张,回到文本来,不管其自觉与否,都无法与生活绝缘,所不同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和怎么去写的问题。
   本诗选一些诗人的创作,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这里,我们不做理论上的探讨,只简单谈谈诗人凹汉的创作,从中获取一些启迪。在考察其创作之前,我们应先大体了解一下诗人的经历,这样有助于我们对作者创作的理解。
   凹汉是从四川大巴山里走出来的70后诗人。由于家境贫寒,他“揉碎收到大学通知书的喜/用稚嫩的肩膀/扛起疼痛的思绪/去丈量打工的路径”(诗人的老师的诗句)。打工十年,他做过建筑工、饭店服务员、工厂工人、企业内刊编辑、洗浴理疗师。现在,他从事的依然是理疗师的工作。“诗歌于我更多是在业余一两小时的不断抚平心灵的痛楚而已。”(诗人语)诗人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进行诗歌创作,用本诗选主编之一、诗人邵竹君的话说,凹汉的诗“十分客观地表现了打工阶层这个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面貌。他不是有距离地观察,更不是满怀悲悯地作秀,是他真实的体验,因为他就是其中一员。这个内容的诗歌构成了他诗歌最有价值的部分,可以说精彩纷呈。”
   显然,对这样一位有着十年艰辛的打工生涯、在业余时间坚持诗歌创作并已取得一定成绩、在当前国内诗界有一定知名度的年轻诗人,仅凭诗选的几首诗不足以说明问题。因此,笔者通读了诗人博客中的全部作品。在这些刊发于国内各种期刊、诗选集的作品中,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甚至是一位“苦吟”诗人。在这里,我们随着诗人回到了他的家乡,那个位于四川大巴山脉、离重庆忠县县城还有好几百里地的一个叫“凹汉”的小山村。在这儿,我们见到了巴山蜀水、花鸟虫鱼、山林果树、庄稼牛羊;在这儿,我们认识了生活在古老而破旧的四合院儿里的父亲、《一个一生都没有走出重庆忠县城的人》(二伯)、《脚踏厚实土地的队长》、《叶家湾村的一个慈祥老头》(外公)、逝去的四合村小学民办教师,等等;在这儿,我们重温了诗人的学生时代,以及结识了他的伙伴儿和那些纯真的山妹子。然后,我们又和诗人一起登上轮船,过三峡,出长江,塞进总是拥挤不堪的火车厢里,四处漂泊。我们和诗人一起在工厂里操作机器,在建筑工地挥汗如雨,在洗脚城为各色人等捏脚捶背;我们还认识了卖桐籽叶耙的老妪(《桐籽叶耙》)、《在工厂门口卖混沌》的妇女、《年轻的乡下保姆》;我们甚至还见到了《在垃圾中淘宝的女人》,《一个在人民路乞讨的小女孩》……诗人就像一个善于讲故事的民间故事大王,把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用质朴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把他们的生存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果将这一幅幅画面、一处处场景、一个个人物串联起来,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一部长篇诗体小说,它不仅记录着诗人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感,也不仅书写着诗人的生活足迹和心路历程,而且还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断面;把这个断面置于转型期的中国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考量,它就具有了深刻的现实与历史内涵。这,也许正是现实主义及其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吧!
   当然,探讨诗人作品的社会意义并不是本札记的题旨,还是让我们回到诗与生活的关系。
   以写实的手法创作诗歌并不容易,尤其是写人,更难。我们惊讶诗人何以大量创作了以写人为主的作品。好在我们这个泱泱诗国不乏这样的作品,譬如杜甫的《三吏三别》,譬如白居易的《卖炭翁》,而叙述手法在诗歌中的大量运用,也为这种描写提供了技术手段。在诗人这类作品中,写得最成功的是写父亲的那组诗。诗人写了不下十余首关于父亲的诗,笔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其中主要的几首按顺序排列起来,简略分析一下。
   父亲是大巴山里的农民。“父亲的种子/正在落地/正在用一种持续的力量/落地又生根/”,“花落谢一春/果满盛一秋/种子又落地/落在锄镰与一滴汗水里”(《种地》)。父亲的一生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在那块土地上耕耘。他—“父亲总爱半蹲在田埂/把日落与羊群收在眯缝的眼神/把五月的麦芒弯折成锋利镰刀/割开一块土地与河流”(《父亲走进》),即使在冬闲季节也不曾闲着,依然上山开荒种林,“一掘掘走雪冷霜寒/一掘掘来新枝嫩叶”(《一个指头之下的铿锵两掘》);也许是在一天劳作之后,也许是在忙里偷闲,父亲也会就着一碟花生米喝上一小杯“乌杨老白干”,这时的“父亲的双眼常眯成一丝幸福/两片憨实嘴唇在五十多度酒香中/浸透了母亲一生的絮叨/也浸透出更加浓烈的/一小杯红晕落英缤纷”(《那些时光啊》);而当接到漂泊在外的儿子的电话时,父亲谈得最多的还是庄稼,“父亲就这么眉飞色舞漫无边际谈着谈着/从皱纹的缝隙里开出来一朵鲜花”(《与父亲在电话里谈谷子》);而当庄稼丰收后,“父亲心存感恩地捧起大米在颤抖/枯瘦的指缝间抖落着白花花的银子/他情不自禁叹一声要是再倒退十年/哪还用愁我的学费啊”(《父亲的大米涨起来》)。这里,儿子十年前因贫困而交不起学费放弃上大学是父亲永远的痛,因此,他默默辛劳着,把别人荒弃的土地租借过来,期望用自己的勤劳改变命运,“他对土地一生的热爱仅限于种植和收获/他只知道一块土地里嘴里含着绿油油的希望/绝不能让土地的胸怀被乱石堆填满/绝不让土地的尊严被野草疯狂践踏”(《父亲为什么这样热爱土地》)。到这里,一个憨厚、勤劳却又困苦一生的山里农民形象鲜明生动地塑造出来了!
   在打工题材的诗作里,作者也写了许多“小人物”,如组诗《城市边缘》,写的是生活在城市低层者的生存状态:组诗《在洗浴城聆听唢呐声》则写的是洗浴城里的各色人等。限于篇幅,就不一一解读了。从前面简略分析可以看出,这些作品都是社会低层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社会生活一个侧面的缩影。这符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现实主义主张文学创作要关注社会、直面人生,要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作者已不是把诗歌仅仅当成抒发自我的工具,而是以其质朴的语言、纯真的情感、低沉的吟唱,叙述着往日今秋,倾诉着心声,抒发着胸臆,使作品的描写形象逼真、形神兼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70后的年轻诗人,在浮躁的当下,在各种所谓标新立异的思潮中,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是源于诗人的自觉。我们引用诗人在他所写的诗评《漫谈诗歌之品味》里的话,来看看他在这方面的一些观点,并作为本札记的结束:
   “这个时代的诗歌在品味方面已赶不上唐朝,或者更古老的时代,……很多人总想从语言形式上力求达到一种标准理想化的模式,却更加把诗歌写得面目全非,怎么也做不到完全静下心来去表达。”
   “……不可否认,现在的诗歌循环在一个死胡同,那就是一种幻想中的写作方式。很多诗歌读起来有飘飘欲仙的浮动感觉,刹那间的唯美感袭过心头,好像还不错。但冷静下来时,又找不出真真实实的叹息或回味。……缺少对生活的积累思考,缺少对熟悉环境的洞察,……”
   “……诗歌在一些人为因素的干预下,也许会走模式化的道路,形成一个标准,一种模式化进程。一种写法被抬高哄起,大家就一哄而上去模仿,像所谓的‘下半身’等等……”
   “这个时代的诗歌慢慢也有点形成了快餐文化的味道,整篇看起来都很美,就是没有个最美之处。因为没有生活的洞察与思考使诗歌失去亮点,这已是现在诗歌的通病。……诗歌是应该很注重这个亮点的。”
   2011.01.31

共 411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十分富有启迪性的文字,关于诗歌创作的观点,是能够给人有益启示的,值得品读、学习。【编辑:夏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冰        2011-02-01 09:50:00
  十分富有启迪性的文字,关于诗歌创作的观点,是能够给人有益启示的,值得品读、学习。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2 楼        文友:红尘无泥        2011-02-07 19:24:58
  作者很赞赏凹汉的诗作,其成功来源于扎实的生活。而这正是本文作者要着力阐释的问题。欣赏!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崂山道人        2011-02-07 22:03:40
  谢谢点评。新春快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