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华族万岁 中国昌盛

  华族万岁 中国昌盛


作者:紫枫霸 秀才,116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96发表时间:2011-03-13 12:50:44

这个世界上,出生于不同种族的人们,大都以自己的民族,引以自豪。“水书”专家韦章炳老师,就是一个典型范例。他的博客网名,叫做“华族万岁”。韦老师在博客[卷首语]中这样描绘:吾邦今分曰56个民族,然溯至亘古,无也!故其时之文明,当为56个民族共同先祖之文明,是大华族之文明!是所有龙的传人,凤的后裔的家传之瑰宝也。
   世界上称谓“华族”的,除了中国,亦有日本。不过,日本的“华族”,系指日本明治维新至二战结束之间,存在的贵族阶层而已,它并不代表一个民族。
   华族,是与夏族对应的名词,一个在战国时代末期才消失的词汇,在远古神话时代是划分两个部族的名词。后来,华族和夏族,经过几百年的时间,逐渐融合。两个主要的部落联盟的融合,标志着一个新的华夏族的日现雏形。华夏族作为后代汉族的前身和主体,掀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不必讳言,“中华民族”其实并不是一个民族,它是一个复数的概念,是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集合。中国的民族问题之所以错综复杂,民族意识、矛盾、摩擦、日渐加剧,国际形象低下,和“中华民族”实际上的被架空,有极大的关系。
   汉民族的同化力,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强大的彻底。其它民族,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明显特性。在每年一度的两会上,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不同的服饰。问题就在这里,为什么一定要特意突出各民族的特性呢?招生、招工、招干,招兵的表格上,为什么一定要印上“民族”一栏?只填祖籍或出生地不行吗?在我看来,这样刻意地强调民族政策,非常不利于民族融合。它在强化每一个人的本民族概念:我是汉人,他是回人,你是苗人。这样,“中华民族”什么时候才能从空洞走向实体、从五指形的复数,变为拳头状的单数呢?
   犹太人飘零了2000年终而复国,日本人雄心傲视亚洲,日耳曼人自封优等横扫欧非,相对纯净的民族血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中华要振兴,必须首先振兴“中华民族”。当然,我们决不能,使用民族清洗的暴力政策。如果能用200年的时间,以文化、教育、经济、宗教文明手段,把现在的56个民族,整合成一个“华族”,然后尽可能地封闭“华族”血统,打造“华族”优越感和凝聚力,以统一的“华族”形象,出现在世界民族之林,参与国际生活,则中华甚幸。
   加快人口流动,破除户籍藩篱,赋予人民充分的迁移权利,消除“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政策差异,最大限度地淡化现有的民族特性,是打造“华族”的必由之路。同时,应尽快抛弃漏洞百出的进化论,以及莫名其妙的“龙的传人”之说。通过宗教传播,使人民树立“华族”出自神手,乃上天选民的自豪意识。
   华族出世,中国必盛。
   浇铸“华族”之魂,并非要泯灭现有各民族的习俗。但是,不应该再称其为“民族”,可以参考圣经中以色列人十二支派的概念,将现有56个民族改良为“华族”56个支派。将汉字改称“华文”,汉语、藏语、蒙语一并改称“华语”(主华语、副华语),从户口本、身份证、各种表格上取消“民族”项目。民国时期,蒋介石认为“中国内地只有汉族,回民仅是宗教信仰不同的国民,是居住在内地的具有特殊信仰的汉人”。马鸿逵、白崇禧等回教领导人,坚决反对把信奉回教的国人,改为不同于汉族的另一个民族“回族”。由此可见,民族统一,是有一定历史根基的。
   华族万岁,中国昌盛。

共 13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华族万岁,中国昌盛。华族,作为56个民族的统一概念,不应该具有区分性质。这样的阐述涉及国家大事,有着浓郁的政治色彩。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风向晚        2011-03-13 12:51:15
  每一个国家,每一种制度,每一个国家特色,都具有他们本质的色彩,何去何从,各抒己见。
从原来的《红袖添香》搬运过来作为收存。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